方案教学合集

方案教学合集。

你是否正在思考如何撰写一份出色的工作方案?当我们计划进行某项工作时,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制定一个完善的方案。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一篇关于《方案教学》的文章,希望我的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请务必收藏哦!

方案教学(篇1)

【教学目标】

1、欣赏小说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感受小说中人物的美好品德

2、学习课文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写出有血有肉的”立体”人物

3、扩大阅读视野,领会小说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

以小说的人物形象为学习重点。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介绍作者及作品: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还有《中秋节》、《蛾眉》、《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2、读准字音:

烟囱 梆他 纤夫 腌臢 捯气 唿哨 拗不过 隐匿 戏谑 荣膺

断壁残垣 蓬蒿 作揖 礼聘 嘬着嘴唇 剜肉 梢马子

3、问题思考:

⑴ 何满子这个人物在文中起何作用?

⑵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说说理由.

二、教学过程

1、完成预习导学3。

2、何满子的奶奶,爷爷为什么叫”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畅所欲言)

3、文中写了何满子的奶奶,爷爷和何满子的哪些事?从中体现出他们哪些美好的品质?

一丈青大娘:

何大学问:

何满子:

他们身上的共同点:

4、体会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文章写了他们哪些不足,为什么要写他们各自的不足?

5、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的方法来表现文中三个人物的性格,请举例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一丈青大娘:

除以上正面描写外,小说还运用了 ,通过纤夫无力招架的狼狈形态来反衬一丈青大娘的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威武勇猛。

何大学问:

这些描写刻画出了何大学问 , 的性格。

何满子:

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何满子的外貌特征,突出了他顽皮好动的性格特征。

6、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选读有关文段,感受特色语言,举两例分析其表达作用。

三、关注现实,思考生活

小说中的人物让我们非常喜爱,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请同学们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如果像他们一家这样的人生活在今天的社会,他们回生活得怎么样?并且说一说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推测?

四、迁移拓展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9~11节,回答问题:

⑴ 选段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简要概括.

⑵ 何满子对老秀才的教法持怎样的态度?表现出怎样的性格?

⑶ 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对孙子读书的情形表现出的态度有何不同?

⑷ 联系实际对文中老秀才的教学方法作一点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2、简答:

结合背景说说,自从爷爷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在学问上下了哪些功夫?由此说明了什么?

五、课外延伸

母亲教我客家谚语

李月云

很多年以来,就一直想写写我的母亲。特别是每逢母亲节的时候,许多媒体都设母亲节专栏,其中的很多文章都让我深有感触。别人的母亲或是贤妻良母、或是深明大义或是甘于奉献,默默无闻。我的母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诱教给我的客家谚语。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小小年纪就要学会自理,学会帮母亲做家务事,从学会刷牙洗脸起,母亲就教我:“洗面洗耳廓,扫地扫壁角。”生火做饭,母亲就教我:“大火煮粥, 细火煮肉。”“人要灵通,火要窿空。”那个时候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母亲也不懂得作过多的解释,但我还是照着去做了,慢慢地就养成了一种习惯,长大以后才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和处世哲理。而这些好的习惯现在我也教会了我四岁的孩子。

从我懂事起,母亲从来都是晚睡早起,每天天刚亮,她就开始挑水做饭,然后又去料理农活。等到我们起床,饭菜都煮好了,母亲的活也忙完了。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母亲说的: “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冬”;“ 学懒三日,学好三年”;勤俭持家的女人要:“朝晨家头窖尾,夜里针头线尾,日里田头地尾”;“家有千金,不如朝朝进一文。”

上学以后,母亲又教我:“养子过学堂,养女过家娘。”你要有出息就要上学堂,只要你能读出身,卖屎缸迹都会供你读书。正是母亲的开明,幸运的我才能在同龄人去务农务工的时候,还能自费就读师范学校。

出来参加工作后,偶尔会与同事有不快,这个时候母亲又劝我:退一步海阔天空:“人 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凡事要瞻前顾后,前思后想。”记得参加工作转正那年,有位领导为了照顾亲戚,故意为难我。后来知道情况的我一直耿耿于怀,一次遇到退休的她,我故意不和她打招呼。回到家里我跟母亲一说,母亲又劝我:“水打烂符勺,击榷又击榷,州里遇唔到,县里遇得着”;“做官唔打笑面人”;“人情唔怕阔,冤家唔好结。”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心胸要宽广。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几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心里也舒服了好多,是母亲的话让我学会了理解和宽容。

工作几年后,由于政策的原因,无奈的我只能离开心爱的讲坛。失意、痛苦、彷徨无助的我每天不知如何是好,母亲又劝导我:“唔使急来唔使愁,自有好日在后头,自有水清见石子,自有云开见日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正是因为听了母亲的话,我才有今天的事业,才有今天的我。

后来结婚成了家,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婆家与娘家之间,每有不快的事,我总是向母亲诉苦。母亲又教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时心甘情愿,今下唔好有怨”;“心臼(媳妇)讲家娘,总系唔贤良”;“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人们都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才让我们更早明白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也正是母亲的循循善诱教给我们的客家谚语,才让我们从小就接受了客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吸吮客家文化的乳汁。也正是母亲们的言传身教,客家的传统才得以更好地传承。

1、综观全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3分)

答:

2、文中这位母亲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请按照示例,再指出其中一点。(4分)

(示例)非常勤劳:母亲从来都是晚睡早起,家务农活忙个不停。

答:

3、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是如何前后照应的?(4分)

答:

4、这篇文章有何独特之处?这样写有何好处?(4分)

特色:

好处:

5、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客家谚语?抄下来并请说出理由。(3分)

谚语:

理由:

方案教学(篇2)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引导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从而使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特制定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五、活动场地安排:

一年级在中心路由南向北1、2、3班。

三(1)班西直道、三(2)班西篮球场、三(3)班南半圆。

五(1)班东篮球场、五(2)班东直道、五(3)班北半圆。

二、四、六年级活动场地对应使用一、三、五年级各班级的活动场地。

星期一、星期三是一、三、五年级。

星期二、星期四是二、四、六年级。

朱校长:主抓各班级落实情况。检查、督促各班活动的开展。

班主任:负责按活动计划实施。(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体育教师安排指导,班主任及副班主任都要随学生到达指定场地,组织并参与活动,确保学生的活动安全。)

七、活动内容:

1、班级特色活动以推荐内容为主,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

方案教学(篇3)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和情感体验,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2、能力目标:

⑴ 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抒发感情。

⑵ 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知识目标:

⑴ 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⑵ 体会作者含蓄地表达感情,从而提高自身文学鉴赏的水平。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

1、教材内容的分析:

文章集文学性与抒情性于一体,情感较充沛,主要写10年浩劫给作者带来许多不幸,心情压抑,但睹花释怀感悟生命永恒。要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必须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因此,采用情境教学,通过配乐朗诵,通过展示画面来达到这一效果。

2、重点分析:

⑴ 对景物的分析是文章的重点,为突出这一效果,通过放映画片来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

⑵ 文章抒情性浓,表达感情的方式较含蓄,这些是大家所要领会的;为突破这一目标,主要是通过“配音朗读”展示画面、“配音背景介绍”设置情境与《热爱生命》的片段进行比较等手段来实现的,以便加深学生领会文章主旨。

3、难点分析: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是本文的难点,借何景、言何志,“景”与“志”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是这堂课所要解决的,因此,主要采用分析、引导。

【教宇对象的分析】

1、初一的中学生,其情感的两极性较为明显,易激动、爱动感情。因此,设置情境教学较为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陷入课堂营造的情感氛围,从而达到理解把握文章的感情。

2、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趋于成熟,因此,“借景抒情”游戏能够顺利进展,这样一方面加深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确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初一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精力容易分散,而多媒体教学的视听系统有利于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全面接收新知识。

【教字策略及教法】

1、情境教学法:

儿童心理学家卡哈娜指出:如果儿童在学习前情感已做好准备,能控制自己的冲动,则他的思维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感是有效发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途径,故选择配乐朗诵,因为音乐所包括的感情信息是语言所难以表达的。目的是:

⑴ 使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情感被同化,加以诱导。

⑵ 随着音乐的起伏,朗读的进行,初步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

2、实施巴甫洛夫经典性学习条件作用学习说:

刺激→反应→假设→突破的理论,即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评议,不标准的答案让学生采用归谬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发现错误,以便强化能力。

3、寓教于乐,知识迁移: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培养他们的能力最好的途径是:加强迁移能力的训练;主要运用在“借景抒情”的训练,“景物的细致描写”的训练。采用的方式是学生看画面描绘事物,并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比衬班级某位同学,然后用文字写下来。

【教学媒体设计】

本课主要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运用Frontpage 制作,穿插Powerpoint 。因为它能产生一系列的动画效果,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较强的作用。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它包括放映画面、朗读、分析、训练、板书。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花与人的友好关系体现在两方面,一类是花解人语,如“感时花溅泪”,“泪眼问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还有一类是人解花语,如《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因为解花,所以“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杯净土掩风流”。大家看且听《紫藤萝瀑布》,并思考一下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种类型,你的根据是什么?

二、朗读,熟悉课文

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情感基调,以便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它属于人解花语类:理由是课文句子:“觉得这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地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都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以及课文第十段。这些都表明作者领会了花作为生命形式的本质。

三、提问同学对课文主旨的把握,介绍写作背景

1、文章写花,为何会由花谈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手法,由花的现状(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和过去(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控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比较,谈到紫藤萝经历磨难仍生生不息,故“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尽的。”

2、文章写紫藤萝花为何会谈到“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因为作者此时为弟弟的病情而忧虑(介绍背景)。

3、文章如何把花和人联系起来,提出文章的主旨?因为二者有共性:都是历经苦难仍生生不息,都体现生命的长河无止境。

4、文章在这里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5、这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要注意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有其共同点,抓住事物的共同点来描绘。

四、游戏、写作

请同学做游戏:一位同学描绘多媒体上的画面,或一种花的特征,或一种事物的特征;另一位同学根据他的介绍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班级某位同学,抒发某种相应的感情。

举例:我们常用玫瑰形容一个人艳丽又清高,请你也举例来说明。

五、分析文章的写景手法

1、同学描绘是否逼真,为什么?有一些逼真。

2、如何逼真,该注意什么问题?必须注意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

3、从哪些地方来抓住事物的特征?

从颜色、形状、质感等各方面来写。

六、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迁移

请学生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对“紫藤萝的特点”进行分析,学生归纳。教师总结:观察必须从颜色、形状等来看。紫藤萝花的特点是什么(分析1~6段)?何处体现?

1、主要的特点是繁茂、活泼、热闹、沉静(见课件演示)。

如繁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活泼热闹: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沉静:颜色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2、花的特征与文章中心有何内容上的联系?花的沉静涤荡了我心中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上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并引入“生死谜、手足情”的思考。

花的繁茂、花的活泼、热闹体现生命永恒、生命永无止境的中心,引出文章的主旨。

3、景物的描写能否游离于主题之外,该注意些什么?景物的描写不但要抓住特点,而且它还必须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展开。

七、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景物描写必须抓住特点。

3、把本课中的片段与《敬畏生命》片段比较作为作业。

【多媒体的演示】

1、多媒体应用分析及设计思路:

打开磁盘,点击课件中的“紫1”进入课件。

点击“紫藤萝瀑布配朗读”。

点击课件中“背景介绍”,打出所要朗读的内容,打出“表现手法”所提出的问题。

点击课件中“游戏、写作”展示画图。

点击课件中首页“紫藤萝瀑布”的标题,出现它的画面。

点击课件中的“作业”比较。

点击课件中的“紫1”进入该课件,深件首先响起饱含淡淡哀愁的音乐及一些具有动态效果的文字,这是以多媒体丰富的声乐画面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安定同学情绪,同时营造情感氛围,以突出课文要求“领会作者情感”。这正符合儿童心理学家卡哈娜指出的:如果儿童在学习前情感已做好准备,能控制自己的冲动,则他的思维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展示紫藤画面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设计思路:这一部分主要的作用是营造气氛,为下面的“分析文章的情感”作烘托铺垫。让学生首先进入状态。

本文是抒情散文,结合单元提示及这课的教学要求:“领会文章的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采用音乐配置画面为背景以及作者《哭小弟》中最后四段的配乐朗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为众所周知“音乐的魅力远远地超过言语的表达。”目的是增加同学的感性认识,加强视听感受,进入情感氛围。

设计思路:音乐的旋律配合朗读,有助于学生领会文章描写的是什么情感,以便下一环节的提问、分析。

⑴ 打出背景文字及画面。插入“配乐朗读”这个环节目的是加深同学对作者的经历的了解。

⑵ 画面音乐能强化他们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因为记忆及理解力只有在强化中才能加深。

⑶ 提问的方式是采用巴甫洛夫经典性学习条件作用学习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⑷ 用多媒体打出问题有利于节省时间。这些都体现“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思想,同时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设计思路:教育家贾得指出“迁移的核心依赖于法则和原理的应用”。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方面加强记忆,另一方面自己总结的法则能为下一环节熟练运用作埋伏。

寓教于乐是这一环节的特点:

⑴ 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利于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只有再现事物,才能更好唤起学生记忆,才能对事物进行细致描绘。

⑵ 允许同学描写其他事物,这样一来就不会限制他们的思维。

⑶ 由于班级的同学比较熟悉,能使学生抓住二者的共同点,进行知识迁移。

⑷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其乐无穷,利于他们转动思维。

设计思路:通过多媒体展示画面、学生初步描绘为下面分析“描绘事物要抓住特征”作基础,从而使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

多媒体再现实物,使学生有感性认识,便于观察。这与写作要求“艺术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的理论不谋而合,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

设计思路:为引导学生自行分析下一环节“紫藤萝的特点”,完成知识迁移而设计。

再现画面利于学生结合课文来分析,轻松解决这一重点难点。采用的教学法是巴甫洛夫经典性学习条件作用说。说与写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作业强化教学重点。多媒体的运用增大课堂容量。

方案教学(篇4)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及整改措施

学科语文是学生发展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初中阶段尤为重要。然而,在进行初三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整改。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改进语文教学质量。

一、问题分析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初三学生压力较大,面临高考的挑战,他们在语文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对老师讲授的内容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佳。

2.思维能力薄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思维能力较弱。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拓展。

3.写作能力不足:学生的写作能力相对较弱,表达能力不流畅,写作思路不清晰,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

4.教师讲授方式单一:教师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缺乏变化和活力,容易导致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流失。

二、整改措施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制定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具体如下:

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语文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2.培养思维能力:针对学生思维能力薄弱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思维导图和概念框架的训练,引导学生形成系统、逻辑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

3.提升写作能力:针对学生写作能力不足问题,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通过阅读优秀的范文和写作指导训练,引导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写作思路和逻辑性,让学生能够更自信、流畅地进行写作。

4.多样化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课堂讲授、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活力,提高教学效果。

5.及时反馈和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及时提供反馈和评价。通过批改作业、个体辅导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三、实施效果与展望

通过我对初三语文教学进行的反思和整改措施的实施,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方式的变化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下一步,我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也期待教研组的支持和学校领导的指导,共同推动初三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提升。

总之,初三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反思和改进。通过对教学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整改措施的实施,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为他们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方案教学(篇5)

课程分析: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受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不同的人面对挫折的能力是不一样的:积极的人,把挫折的经历当作是一次奋起的开始;消极的人,把挫折看作是失败的起点。如果处理不当,它会给人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损害身心健康。

学情分析:

本校是小学初中以及职业中专一体化的学校。由于身体的原因,视力残疾学生在社会上受到很多耻笑和讽刺,心理上产生挫败感;无障碍设施的欠缺,他们经常碰破头,磕破脚,参与社会活动和交际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正确对待挫折,勇敢面对目盲的现实,敢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失败,战胜自身弱点,成为残而有为的具有健康性格的人,对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辅导目的`:

1、通过学生自身的经历使学生懂得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面对挫折,不要退缩,要正确对待。

2、通过盲人陈燕和身边同学的事例,使学生知道战胜挫折需要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意志。

3、渗透有挫折才能成功的思想。

4、通过创设的情境介绍减轻心理压力,调节情绪的几种方式。

设计思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的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学生中小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力。

本课围绕着视力残疾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和烦恼,以及如何面对和适应挫折,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调适不良情绪的目的。

课堂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促进其个性发展和思维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教学媒体设计,都是自己制作相关和相关的视频和音频,保证多层次、多方位补偿缺陷。

团体目标:正视目盲的现实,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过程:

一、热身活动“大鸡、小鸡和鸡蛋”。

2、统计大鸡、小鸡和鸡蛋各自的数量。

3、体验比赛过程中胜败的感受。

4、总结。其实,人生的整个历程就像无数次的大鸡、小鸡和鸡蛋的游戏一样。有人成功,也就会有人失败。尽管我们的人生还刚刚开始,但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成功和失败。由于命运的不公,五彩的世界在我们的面前变得暗淡无光;明眼人轻而易举完成的事,对我们就困难重重。你是被这些困难和失败吓倒,龟缩不前,一蹶不振;还是以顽强的意志,面对现实,取长补短,成为残而有为的人呢?对,既然,既然我们无法避免人生旅途上的暴风雨,我们就勇敢地面对它们。因为我们坚信:经历过今天的暴风雨,明天一定会艳阳高照!

方案教学(篇6)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线上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和主流,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线下教学的重要性和优势,线下教学方案凭借其亲身实践、面对面沟通等诸多优势,依然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详细探讨线下教学方案的优势和具体实现方法,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线下教学方案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

一、线下教学方案的优势

1.创造感性认识。线下教学方案通过活动、现场考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创造出更加真实、直观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2.提高互动效率。线下教学方案充分利用面对面沟通的优势,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实时问答、辅导和交流,不仅可以及时解决问题,也可以互相启发和促进,提高学习效率。

3.激发兴趣和创造素材。线下教学方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通过实践和体验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也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素材和灵感,提高创造力和综合能力。

二、线下教学方案的实现方法

1.活动和实践。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和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2.现场考察和观察。通过现场考察和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的场景和环境,了解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本质,提高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3.实验和展示。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和展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原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和表达能力。

三、线下教学方案的应用场景

1.课堂教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线下教学方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

2.校外教学。在校外教学活动中,线下教学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科技教育。在科技教育领域,线下教学方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和实验设备,提高学生对科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做好铺垫。

总之,线下教学方案凭借其亲身实践、面对面沟通等优势,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教育意义,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线上线下教育的结合,借鉴线下教学方案的优秀做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方案教学(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3、初步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你们见过青松吗?你认识的青松是怎样的?

出示:“松竹梅岁寒三友”指导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3、你们喜欢青松吗?陈毅爷爷也非常喜欢青松,你们知道陈毅爷爷吗?

陈毅爷爷不但会带兵打仗,还非常有才华。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大雪纷飞,陈毅披着衣服走到屋外,看到灯光下的青松,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师饱含深情朗读古诗)

1、生自由读古诗,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谁来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生字。

3、诗中的生字都认识了。读古诗肯定不成问题了,谁来试一试?

学生朗读,师相机正音。

4、要想读好诗,不仅要正确流利,还要读出韵味,也就是要读好诗的节奏诗的停顿。那么这首诗该怎样读出它的节奏和停顿呢?你们做老师来读,我来画好吗?(生读师画)

小朋友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书读多了,自然就领会其中的意思了。刚才我们已经把这首诗读了好多遍了,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了吗?

1、 自由读读,边读边想每句诗的意思,同桌之间再互相说一说。

2、指名回答,你读懂了哪一句,就先说哪一句,不懂的句子或词儿也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

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这是怎样一场大雪呢?看图想象一下大雪的场景,指名学生说。

是呀,那雪多大呀!每片雪花儿都有鹅毛般大,不一会儿,世界就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我们能想象得到,当时的积雪一定--(很厚很厚),天气一定--(很冷很冷)。

可是,就在这冰天雪地里,在这寒风暴雪里,却挺立着一棵--青松。(指第一句)谁来读好这一句诗?(指名读。读出雪很大,天很冷,雪压在身上很重的感觉)

这么重,这么厚的雪压在身上,青松有什么反应呢?(生:青松挺且直)

通过这么一演,我们都知道了,挺就是--(挺起胸),直就是--(直起腰)。其实在这里“挺”和“直”意思相近,中间用“且”连接起来,“且”就是而且、并且的意思。

让我们也来学学青松,把胸挺起来,把腰直起来!挺直腰板,你们看起来多有精神多自信啊!想想,你们曾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么自信地昂首挺胸的呢?

是啊!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多让人骄傲呀!这是自豪地“挺直”、自信的“挺直”呀!而青松呢?它是在什么情况下仍然“挺且直”的呀?

在狂风暴雪里,在冰天雪地中,青松遇到这么大的困难时还挺直自己的身体,这种“挺直”多么不容易、多么令人敬佩啊!让我们一起再读读第一句。

闭着眼睛再读一读,你仿佛看到了一棵怎样的青松?你想对它说什么?

说得好!风雪有什么可怕!困难在勇敢者的心中,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寒风吹不倒!大雪压不弯!昂首挺立于风雪之中,这就是青松!让我们都做一名勇敢者,一起再来读好这一句诗!

4、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我们再来看后两行,刚刚就有同学说了“待到雪化时”的意思,就是等到雪融化了的时候,跟大雪压着时的青松相比,你觉得雪化之后,阳光照耀下的青松,又有哪些不同呢?

师:更干净了,就是洁,更挺了,就是高。又不仅仅如此。雪后的青松,被大雪压过,洗过的青松,在阳光下更绿了,更美了,更挺了,更有男子汉的气概了,也更加惹人喜爱了。这就是松的高洁之处,不同于其它树木之处。

师:那现在你知道“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意思了吗?学生说。

孩子们,读了陈毅的这首《青松》,你对青松又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呢?

生:青松被大雪压着,还挺得那么自信,那么勇敢,真厉害。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的五十年代,中国连续三年发生了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的大部分田地都收不上来粮食。没有粮食可以吃,这让无数的中国人民,受到了死亡的威胁!可是,坚强的中国人民没有害怕,没有屈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很快地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期。

师:此时,你想说什么吗?你觉得中国人民怎么样?

生:中国人民不怕困难,不管多苦,都是勇往直前的!

师:是呀!中国人民面对困难,毫不屈服,多么坚强,多么了不起呀!不就像这高尚、纯洁的青松嘛!于是,在1960年的那个冬天,陈毅爷爷提笔写下了《青松》这首诗--(师生齐读)。

师:这首诗赞美的是勇敢的青松,更是坚强的--生齐答:中国人民!

其实,陈毅爷爷不仅仅一首《青松》来鼓励和赞扬中国人民,《青松》只是他写的《冬夜杂咏》中的一首,另外还有许多首,比如《红梅》和《秋菊》(出示小黑板),小朋友们有兴趣课后再读一读。

3、写几句话,赞美你心目中的青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青松--教学设计]

方案教学(篇8)

一、教学构思:

以没有绿叶是不是等于地球没有生命为争议话题,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课文;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交流中探索话题,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在明白绿叶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家乡实际,感受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最后在师生的共鸣中升华主题,增强学生爱绿叶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

1 学习本文运用优美的语句、整齐的句式、炽热的感情说明绿叶的功能。

2 体会作品遣词用语的准确性,了解科普作品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绿化家乡、绿化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的意识。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 :

(一)争议话题,激趣导入 :

师:同学们,一片小小的绿叶随处可见,它是绿色的摇篮,是绿色的银行,更是大自然的美容师。我们已经感知了17课《我爱绿叶》,那么没有绿叶,是否意味着地球没有生命了呢?就这个话题大家先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学生讨论并交流)

(二)探讨话题,学习课文:

过渡:对这个话题,大家的见解有分歧,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去看看绿叶对人类有些什么作用。大家快速朗读课文2~5节,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之处。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随机指点。)

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交流过程中完成目标任务:

(1) 让学生知道科普作品措词的严谨性。

(2) 了解科普作品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的特点。

(3) 在朗读中感悟本文优美的语句,整齐的句式抒情地赞美绿叶的特点。

(4) 在明白绿叶具有制造有机物、维护生态、制造氧气、制服污染这些功能的过程中结合家乡护绿的实际,进而明确没有绿叶=地球没有生命。

(三)反馈话题,师生共鸣:

(1)师总结全文,完整板书。

(2)学生抒发对绿叶的情感。

(3)师引读绿叶功能作结。

附板书:

范例简介

本课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课内外结合,学科间整合,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融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交流中探索、研究、论证话题,并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在明白绿叶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家乡实际,感受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最后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共鸣中,让主题得到升华,增强学生爱绿叶、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本课还配以大量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为探究型语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气氛

方案教学(篇9)

支教,不是去展示自己教育教学特色和水平,更重要的是给所支教学校的老师带去他们需要的东西,对他们能有所启发,有所帮助,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升;是给所支教班级的幼儿带去更丰富的经验、更开阔的视野,促进幼儿的成长。因此,在开展工作前,一定要了解所支教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幼儿需要什么,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

1、先了解所支教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守则,以使自己能很快地融入到所支教学校的环境中。

2、在认真贯彻县教育局“名师支教”的精神的同时,找所支教学校的领导领任务,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自己的支教工作。

3、与所支教学校的老师座谈,听取他们的声音,再确定自己示范课和协助提升的内容。

一年的支教工作,满载着上级领导的信任、本校领导的重托和所支教学校师生的期待。因此,每一份工作都要精心准备。

(一)紧密围绕《纲要》,从不同层次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质,有效地将新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1、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管理层次化,对新教师做到分层管理,分步培养,从而激励新教师不断提高。本学期新教师还开展“读好书,写心得”活动,提升教师们的自身修养和品德教育。

2、提高教师教育资料的质量,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备课、反思、教养笔记上提出不同的要求。新教师需要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教育观念正确、原创。老教师需要结合新理念、较深入的挖掘和反思。

3、指导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备课、反思、教养笔记上提出不同的要求,提高教师对反思的重视程度,通过理论的学习掌握撰写反思的技巧,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反思的质量。

4、认真备课、上课。组织教师学习如何备课,从理论的学习到具体案例的剖析,引导教师掌握备课的基本步骤,并且能够准确地确定重难点。

5、切实提高一日活动教育效益。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如班务计划、月划、周计划、日计划等,要考虑突出主题,领域兼顾,动静交替、有机融合,家长工作。

1、提倡教研活动的互动模式,开展小组研讨、经验交流、互相学习、论坛等参与式的教研活动形式,活跃教研活动气氛,激发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2、规范教师的案头资料,提倡资料的有效性,通过每月“资料展示”、交流、评比活动,提高教育资料的质量。同时促进教师有意识的对各种资料进行积累、保存。

充分利用家长会、家教宣传栏、《家庭教育》书刊等途径,加强幼儿园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感受教育新观念,了解幼儿园课改进程,增强家长自主参与的意识。各班有针对性及时更换家园联系栏内容,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使家园教育同步。

(四)亮化“民族”的园本特色教育和环境的布置。

学习有关《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文章,各班进行主题墙、民族馆的创设与评比。

在一年的工作中,要发扬我们汇济幼儿园教师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洋溢热情、充满,与所支教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和谐相处,真心关爱每一名幼儿,力争做老师们的表率。

1、和校领导一起认真分析学校的情况,结合贫困地区的特点,研究对策,制定计划,因地制宜地开展教研活动;

2、勤听课,带动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学习课改新知,搞集体备课,搞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完善每周、每月教研活动;

3、辅导教师们充分利用电脑查找资料、建各科资料库、做课件;

4、联系受援校与后援校教师进行交流听课学习活动。

五、其他方面:

1、写好支教漫记,及时反思支教工作。

2、经常与后援单位领导联系汇报,与支教队的队长、队员及其他支教队联系,交流思想与好的做法,共同想办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方案教学(篇10)

【教材分析】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这是九年义务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整个单元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契机、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为主题。课文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经选育之后果实的实用、药用及他用。题目《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中特殊乘客并非真的乘客,而是植物的种子,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文以说明文的形式出现,语言生动活泼,知识性、趣味性很强。全文共6个自然段,段落之间条理清楚,层层深入。首段开门见山,点明了题意,明确了本文要说明的客观事物──特殊乘客,即经过航天旅游的植物的种子,同时,以两个设问句导入下文。第2自然段,以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为例,说明特殊乘客的变化,并指出它们变化之后的优点,自然而然地引发人们的思考:优点从何而来?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下一个要说明的'问题──它们产生变化的原因。第3自然段,概括而有序地介绍了促使这些植物种子产生变化的两方面原因:一是来自大自然的,即宇宙射线的辐射与微重力、高真空的环境,使其内部遗传物质发生了微妙变化;二是来自科学力量的,即科学的选育,使其良好的性状逐渐稳定。第4、5自然段,依次就太空蔬菜的食用、药用和其他用途进行了介绍,说明这一科研成果能够造福人类。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赞颂了聪明勤劳的科学工作者。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神奇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课文广泛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适机指导学生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学习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起热爱科学的情感。

3、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激起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是什么?

2、对,在20xx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在飞船不仅有我们的宇航员,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批乘客是谁?

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批特殊的乘客。

板题: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读题。

二、初读课文

1、看到这个符号,我们知道是一篇什么课文?

生略读课文。

2、对,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阅读提示,用序号标出提示给我们的几个要求。

生:二个要求。

3、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

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看大屏幕,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指名读,齐读。

2、有个别同学这二个字音没有读准:

出示:

例 lì 如 筛 shāi 选

谁再来读一读。

3、接下来请大家浏览课文,并完成练习题,出示课件:

全文共____自然段。

一、写神五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种子。在第( )自然段。

二、写太空种子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在第( )到第( )自然段。

三、写经过选育后的太空种子的用途。在第( )到第( )自然段。

四、写科学工作者创造出奇迹。在第( )自然段。

4、根据段落大意,你知道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太空种子的哪二个方面。

生:介绍了太空种子的变化和用途二个方面的内容。

5、课文中也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请你画出课文的中心句(找到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板书:

变化、用途

生: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

6、通过刚才的训练,我们知道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每段大意来概括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是理解清文章思路,抓住文章中心句,关键词来概括主要内容,以后我们还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四、品读课文

1、下面,我们就要去看看太空种子到底有哪些变化?

默读2~3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变化找出来,说说为什么?

⑴ 出示句子:

在浩瀚的太空中,由于宇宙射线的辐射,由于处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使得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变化

⑵ 你理解微重力、高真空吗?

这有一段资料,自已读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微重力状态

当一切物体在进行航天飞行时,它们的重量都不见了,这种现象称为失重。

微重力状态下的用处可多了。在空间站,任何事物都不受重力影响,这样就能够生产出地球上无法生产的新材料、新产品,培育出地球上没有的新物种。例如,在微重力状态下,没有重的下沉、轻的上浮现象和冷热空气的对流,因而可生产出纯净的新材料;微重力状态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培育出优良物种。

生1:微重力是失重。

生2:微重力状态下的用处很多。

⑶ 大家看,这是宇航员在训练中的场景,你能说说微重力有哪些现象?

⑷ 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植物种子慢慢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还有你感兴趣的句子吗?

⑸ 出示句子:

例如,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栽培后结出的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

⑹ 相差这么大。哪些同学也对这句话感兴趣一起来读读吧。

2、不管是太空种子的果实有巨大差异,还是种子内部的微小变化,这些变化都非常的(美妙)。

板书:

美妙

3、课文不仅介绍了太空种子美妙变化,还介绍了太空种子的(用途)。

引读。

4、默读4~5自然段,找出太空种子神奇用途,并完成表格。

默读4到5段,填表:

A、食用:美味佳肴、绿色蔬菜:

太空黄瓜、太空葫芦、太空辣椒

a、想不想看看太空蔬菜?

b、出示图片配讲解:

看了图片,你想说什么?

c、怪不得作者说它是美味佳肴,又因为它抗病力强,很少用农药,又是益健康的绿色蔬菜。

B、药用及其它:

除了食用,太空种子还有很多用武之地。

良药:太空菜葫芦中苦瓜素可治疗糖尿病。

美化生活:太空花卉。

绿化祖国:太空育种。

a、一起去瞧瞧新奇的太空花卉吧!

b、出示图片配讲解:

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太空花卉?

c、太空花卉不仅颜色鲜艳,而且花期更长,一年四季都能(美化我们的环境),太空育种还能更好地(绿化祖国,保持水土)。

引读。

5、一粒小种子竟有这么多用途,怪不得作者说它是那么的(神奇)。

引读。

板书:

神气

6、美妙的变化,神奇的用途,这都是谁的功劳?

生:科学工作者。

7、科学工作者真得有魔力吗,这里指的是什么?

生1:知识和工作。

生2:科学技术。

8、正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板书:

科学创造奇迹

9、请同学们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学习说明方法

1、你们知道吗?这是一篇说明文,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说明方法吗,有哪些?

生: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2、出示句子:

例如,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栽培后结出的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

你知道这个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作比较。

3、但它还用了另一种方法,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举例子。

板书:

举例子

4、在我们课文中多次出现了这种方法,找一找。

(出示句子)

5、一般来说,这种方法的句子中都有一个鲜明的词语作提示,它们是什么?

生:例如、如、比如、譬如

6、习作时可以用上这种方法,它能让你的习作内容说服力更强。

六、总结课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特殊乘客是谁吗?

生:植物种子。

2、假如你就是这批特殊乘客之一,你想做一颗什么植物种子,为什么?

3、大家的想法个个精彩,发挥你的想象,运用你学过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已吗?

出示小练笔:

种子的自述

我原是一颗普通的_____种子。由于__________

_______。我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太空______。

说起那次旅行:____________。真是让人难忘啊!

经过人类的种植,我的用途比以前更多了__________

___。我真高兴成为人类的好伙伴。

4、交流。

七、作业

1、继续完成这篇想象作文《种子的自述》。

2、生活中,课文中类似的奇妙事例有很多,课后178页《人造发光植物》就非常有趣,回家仔细阅读。

【板书设计】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举例子 变化 美妙

用途 神奇 科学创造奇迹

【设计理念及意图】

1、语文能力训练:

课文线索清晰,段落之间条理清楚,层层深入,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先梳理线索,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在交流中理解课文的意思。根据课程标准,四年级开始学习归纳段落大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就本班的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考虑降低总结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我设计了一道填空题──出示段落大意,找出相关的段落。指导学生综合段落大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相机引导出另外一种总结课文内容的方法:理清课文脉络,找出课文中心句和关键词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多次的训练,提高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以前学生也接触过这种类型的课文。我抓住课文多次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一特点,归纳以前所学习过的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引出新说明方法──举例子。指导学生在本篇课文中寻找,感悟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表达特点,并应用于习作中。

在课程结束时,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种子的自述。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所学过的说明方法习作。既可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又可以进行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2、以图激趣:

课文中有一些科技术语,如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学生难以准确理解。为了让学生客观了解植物种子所处的特殊环境,我采用了大量宇航员太空生活的图片,如,漂浮行走、吃食物等图片,从中让孩子知了解在微重力、高真空状态下产生的一些现象。太空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越陌生的东西越能吸引孩子、激发孩子的兴趣。而图片正是帮助学生理解最直观的工具,用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理解科技术语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同时,为达到丰富学生有关微重力、高真空的知识,给学生一次阅读训练机会,我设计了一个阅读链接。从短文中灌输给学生微重力状态就是失重现象以及在微重力状态下的用处的知识点。

我还采用了大量太空蔬菜、太空花卉的图片,给学生感观上的刺激,对奇迹发出惊叹,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科学的力量,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由激情再回归文本,这样就更能推动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自读自悟:

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重要特点。教学时,抓住阅读提示给出的要求,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通过默读找出感兴趣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在交流时,让学生感悟词语或句子在表达上清楚、生动这一特点,并通过感情朗读体现出来。这一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个性思维。

4、课外延伸:

学习本课之后,我推荐选读课文中的《人造发光植物》一文让学生阅读,在拓展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科技类文章的热情,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推动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和努力探索科学的愿望。

gz85.Com延伸阅读

方案教学(合集15篇)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进度,常常需要事先制定活动方案。写一个方案需要哪些要素呢?今天编辑为大家推荐了一篇关于“方案教学”的好文,欢迎大家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方案教学(篇1)

说“木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融会贯通。

3、注意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想

1、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

2、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

3、本文又是一篇可以用来作“引子”进行迁移性练习的好文章,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性学习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诗歌的语言它在现实中的意义是有所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这么两个例子。举“憔悴”(“为伊消得人憔悴”、“斯人独憔悴,荷戟独徘徊”、“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秋风秋雨悉煞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说明它们的在诗歌中的意义和在现实生活在的不同。(艺术美感和生活素材的关系)

为什么一入诗,它们就有了美感,而且往往有相对统一的情感内涵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说“木叶”》就知道了。

二、自由朗读全文,把重要字词句子摘录在书右。

三、默读全文,理清结构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两个。

3、(7)总结

四、思考明确一个问题: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叫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明确:因为“木”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五、作业:

思考:为什么“木”就有了这种暗示呢?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从上节课的问题开始,从国旗下讲话中“做人上人”的思想入手,说明思想是有传统的,而文化、文学也是如此。再启示学生,如果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说“洞庭波兮树叶下”又会如何呢?

2、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

3、除了上节课讲到的“雨”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

二、在黑板上列出如下表格,让学生上来写。

(意象分别有枫叶、柳、梅、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意象

……

例句

意象特征、暗示内涵

学生写出的例句大体如下:

鸟:打起黄莺儿/两个黄鹂鸣翠柳/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决眦入归鸟/柴门鸟雀噪/鸟鸣山更幽/羁鸟恋旧林/如随啼鸟识花情/青鸟殷勤为探看

雨: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朝雨浥轻尘/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千宿雨/山色空蒙雨亦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齐/天街小雨润如酥

烛:何当共剪西窗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云母屏风烛影深/银烛秋光泛画屏/红烛自怜无好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洞房昨夜停红烛

枫叶:江枫渔火对愁眠/枫叶荻花秋瑟瑟/停车坐爱枫林晚/晓来谁染霜林醉/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柳: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情最是台城柳,依然烟笼十里堤/枝上柳絮吹又少/羌笛何须怨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月:月上柳梢头/残月脸边明/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山高月下/烟笼寒水月笼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近水楼台先得月/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

雪:飞雪连天射白鹿/独钓寒江雪/楼船夜雪瓜洲渡

花:花非花,雾非雾/无可奈何花落去/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径不曾缘客扫/花落知多少

日:夕阳无限好/日出江花红胜火/东边日出西边雨

杜鹃:杜鹃夜半犹啼血/杜鹃枝上杜鹃啼/望帝春心托杜鹃

风:山雨欲来风满楼

松:静听松风寒

三、简要评说这些意象的特征和内涵。

鸟:有空远感觉;

雨:一是清新可爱的雨,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烛:相思情、愁别意

柳:留恋、离别含义

月:美丽、忧愁、冷清

日:多为夕阳

四、课后作业:

在古诗中找一个意象,列出有该意象的四首以上的诗词(越新鲜越好,越多越好),并简要说出其意象大致特征及内涵。

方案教学(篇2)

教学目标

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运用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

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保护世界

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聚落的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两部分,主要讲述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聚落分为城市与乡村两大类型。世界各地的聚落形式多样,但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协调适应性。世界文化遗产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为我们研究人类的文明史,以及人类与环境间的关系,人地协调发展等有着重大的价值。故本节的重点是“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聚落形式是学生身边具体的地理事物,所以在教学方法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分组合作式的教学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向其他同学展示个人的想法和小组的讨论结果。

课前准备: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接着学生按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课前准备提出要求如下:(1)搜集城市与乡村的不同景观图片,分析城市与乡村有何差别;(2)搜集民居建筑图片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料,分析形成建筑特色的原因;(3)复习前面世界人口分布知识,了解人口密集地区的地形。

[导入新课] 人类可以说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请同学观察下面几幅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

[承转] 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讲述新课:

[一] 讲述“聚落的形态”,按以下步骤:

在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再举些例子。

[承转] 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例子,可以知道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几十人的村庄,大的可以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聚落的形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与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那么,它们有何差别呢?

1. 让学生分别展示城市、乡村景观图片:引导、启发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讨论生活在城市里有

哪些好处?

[启发] 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图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

[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教师适当提示城市的学校教育条件、信息流通的快慢、生活娱乐的内容等方面来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并由学生课前做好小课件,上讲台当小教师,与其他同学交流小组的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 教师展示城市与乡村差别表格:

2. 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人口规模、从事的生产劳动等方面来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不难看出,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做村庄,大一些的叫做城镇,但我们也把它归为乡村聚落。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生活在城市的确存在很多的好处。

但是,城市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你我就身在其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你认为城市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活噪音、生活垃圾、就业困难等方面来进行讨论。

[小结]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越来越大,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我们更加要加强城市的绿化,管理与保护。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来。

[过渡] 前面我们了解了聚落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但是自然界的地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镇、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

3. 教师展示动画:课本P52由村庄演变为城市的过程,讨论城市发展过程。简要分析城市发展条件。

[教师提问] 聚落分布在世界各地,很不均匀,从前面的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人口分布不均,也反映聚落的分布情况。那么,结合人口的分布情况,分析讨论:在哪些地方容易形成聚落呢?

[启发] 世界人口密集区域分布在哪些区域?为什么?那些地区的地形如何?气候如何呢?如:我们冀州的地形如何?

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讨论。

[小结]:聚落的形成受水、地形、气候、交通等条件影响。气候温和、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的地区易形成聚落。

[承转] 由于环境的不同,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房屋)风格不同。为什么呢?

[讨论] 把学生分成3组,展示课前搜集的“东南亚的高脚屋”、“北非的平顶屋”、“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的冰屋”的图片,讨论不同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当地的民居建筑有何特色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世界各地的民居风格不同,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

密切,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等。

[承转] 正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聚落建筑风格各异,所以前人留下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4.讲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展示] 各类文化遗产的图片,教师边介绍边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请学生考虑图片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共性?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俗风情、经济科技等到的发展水平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

[教师提问] 有人在古代建筑物下刻写“XXX到此一游”,这种做法对吗?(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我们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化精神、社会制度、民族风情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特别为我们人类如何去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地改造自然等,提供宝贵的资料!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课堂板书设计,概括本节知识要点:

1.聚落: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可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形式;两者的差别;

2.聚落的形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课堂巩固]

1. 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

A.农村——放牧B.牧场——伐木 C.渔村——捕鱼 D 林场——种植

2.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B 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 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3.影响聚落形成与发民的主要因素有( )

① 地形 ② 资源 ③ 土壤 ④ 水源 ⑤ 气候 ⑥ 植被 ⑦ 地质 ⑧ 交通

板书设计

一、聚落的形态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的形式

3.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二、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1.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2.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 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2.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后记

本节内容主要运用了分组合作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的能运用自己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解析身边的事物,真正做知识的“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在如下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才是真正有效的:当学生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这样才能最好使新课程标准得以实际上的实施。

方案教学(篇3)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化石记载着生物进化的历史,说出各种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观察化石的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物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进化的趋势进行推测。

2、列举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提供的材料,得出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的结论。

3、认同在生命演化过程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学习中难点:生物进化的顺序

一、前置补偿: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起源可分为那几个阶段?

二、导读提纲:

1、化石证据:阅读课本第7-9页,课本插图5.1-6,5.1-7和5.1-8分析并讨论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②为什么化石能证明生物的进化?

③各个时期的马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方面有怎样的差异?这些差异与马的进化有什么关系?

④马的系列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请说出你的观点。

2、解剖学证据:阅读课本第9-10页,课本插图5.1-9,分析并讨论下列问题:

①人的上肢骨是哪些骨组成?(要求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出)

②以人的上肢骨为据,其他脊椎动物的前肢骨与之相比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有功能上有哪些不同?

③通过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分子生物学证据:根据课本11页表讨论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哪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近?你认为哪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远?

②通过比较分析10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说出你的收获:

四、巩固练习:

1、下面对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代生物的尸体保存到现在就是化石B、形状像生物的石头就是化石

C.现在生物经过处理,过几年就是化石D.古代生物遗体和遗迹经矿物填充和交换作用形成的

2.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A.越复杂越低等B.越简单越高等C.越复杂越高等D.越简单越低等

3、下面对生物进化规律的叙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由低等到高等 B.由简单到复 C.由水生到陆D.由植物到动物

4、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

A、化石证据B解剖学证据C分子生物学证据D胚胎发育学证据

五、课堂检测:请阅读下面从不同地层里发现的化石的示意图

1、从马的进化过程看,在马的进化过程中,它的前肢的数目是如何变化的?

2、马进化过程中,体形是如何变化的?

4、马的四肢有什么变化?

5、从马的进化过程可以说明生物进化有什么特点?

方案教学(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三种不同的场面的民歌演唱会的方法。

2、利用学习本文的机会学会观察民俗、民风,体验生活,开展综合性学习。

3、引导朗读,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韵味来,在读中品味。

4、学习本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一、预习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回味家乡的风俗。

2、讨论民歌是一种怎么样的艺术形式?

民歌,就是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或歌曲,多不知道作者第二姓名。

3、云南民歌简介: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之间互相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一歌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婚配的祝福,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快乐。

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

4、沈从文简介。

5、读课文: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蹲踞 凹处 譬喻 应和 下坠 淳朴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别开生面 哑口无言 若无其事 引经据典 扶摇直上

6、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本文描写了三个场面

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欣赏课文

教学过程

1、学生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以“我最喜欢 场面,这里 ”为句式写话。

学生展示自己写的话语,教师总结

分析文章三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侧重写什么?

“山野对歌”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主要是写唱歌的人。

“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于情,自然成趣,侧重写唱歌人所处的自然环境。

“山寨传歌”是一次民歌的大展览,这个场面在写唱歌的盛况。

研讨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怎样的情感?

洋溢着作者对民歌的热爱。

对民歌喜爱

对云南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热爱。

对美好自然的热爱。

总结:也就是洋溢者对自然、对人生、对艺术的品味和赞赏。

2、品味语言:

⑴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的形式。

“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是指什么?

⑵ 课文第四段,用了许多笔墨描写了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花的小山坡”“各种鸟呼朋引伴”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3、比较赏析:

课后练习第二题

仿写训练

1、以另一种动物开头,写一句话: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面前不远的草丛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唱着歌向碧蓝的天空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2、学习文中对赛歌妇女的描写,写一个你熟悉的或你自己曾经仔细观察过的人。

方案教学(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质量的初步概念,会利用质量的单位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能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练习天平的使用,养成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质量概念的理解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和用天平测量实际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天平及砝码、橡皮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点出实物】课桌和凳子,大头针和铁锤

【设问】这些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如何去分类?

【总结】像大头针、铁锤、课桌和凳子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我们称之为物体;而铁和木材我们称之为物质。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何去理解物体和物质呢?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物体和物质的区别,更加直观,更容易接受理解。)

二、进行新课

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引入】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由物质构成,物体有大有小,我们如何去衡量构成一个物体的物质的多少呢?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自学。

【自学指导】

(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用什么符号表示?

(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3)质量的单位与平时生活中所使用单位有何不同?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4)阅读课本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

2、质量的测量

【过渡】同学们,你知道你自己的质量是多少吗?如何去测量?现场出示体重秤,并找学生实际测量质量。

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

【过渡】实验室使用的测量质量的仪器叫做天平

(1)认识天平的构造

托盘天平的构造(教材110页图6.1-2)

【设问】

1、能否用天平测量我们自身的质量?

2、能否用手直接拿砝码?

3、能否用天平直接测量液体和化学物品的质量?为什么?

【总结】

(2)使用注意事项

①每个天平都有自己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量程);

②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应使用烧杯或者白纸间接称量。

设计合作探究一: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质量

展示: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你桌面上橡皮的质量呢?

(对独学内容的考察)

(3)正确使用天平

①把橡皮放在左盘

②用镊子夹砝码放在右盘(估计物体质量,用镊子夹砝码从大到小添加)

③当右盘中加入最小质量的砝码时,若指针向右偏,此时应该去掉小砝码,用镊子向拨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小砝码),直到指针指分度盘中线横梁再次平衡。

橡皮质量=砝码质量+游码刻度值

游码示数读法:先认清分度值,再读游码的左边所对刻度值。

【过渡语】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有什么特性呢?

3、质量是物体本身属性

以下几种情况物体质量有没有变化,即所含物质多少有无增减?

(1)将橡皮泥换一个形状(2)冰熔化成水(3)将铅笔由赤道带到南极。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拓展与延伸】

1、用天平如何测出一张邮票的质量?

2、用天平如何测液体的质量?

三、课堂小结

教师来回巡视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这节课的知识要点

四、课堂检测

要求:合上课本,独立完成,字迹工整

教师巡视、出示答案、给予指导帮助

五、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方案教学(篇6)

教学设计方案之教学思想

1、强调学以致用,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例子”,。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技术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会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目的是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以专题的方式组织内容,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组织原则。教学内容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创作的思路。

3、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和意义建构者。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4、教师主要角色是课堂秩序的维护者、答疑者、辅导者、帮助者、咨询者、引导者等。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学会本次课的知识和技术,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

5、提倡发现法,鼓励学生开展基于资源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由“模仿型”学习向“创造型”学习发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有效的学习。

6、从“知行合一”思想出发,强调做中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在探究中、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术,将书本上的、教师讲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7、差异教学理念。设计分层任务和不同层级的课外拓展资料,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水平自主选择任务和课外拓展资料。

8、根据课程特点,设置设计性、开放性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方案教学(篇7)

【特殊教学背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与文化巨人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文坛泰斗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著名学者傅雷的家书(节选)一起构成“感受精英思想”主题单元,编者意图在于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品读,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使学生对人生、事业、爱情、艺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毫无疑问,《致女儿的信》“承担”了这系列思想风采中的爱情教育的“使命”。

文章主题深刻。文章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爱情是一种生命体验,“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就是告诉我们只有积累了“生活的智慧”,才能完整地真实地为爱下一个定义,这无疑为指导学生正确对待“早恋”提供了感性材料。

文章写法独特。书信对“爱情是什么”没有作枯燥的理论上的阐述,而是以一个童话故事为基本框架,通过上帝三次视察人间诠释了爱的伟大:爱情的力量征服了无所不能的上帝,人类主宰了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作为书信体,文章有很多细腻的抒情与描写。行文意味深长而又文采斐然。

教这篇文章有一定的思想“风险”。十四、五岁的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各种传媒对爱情的渲染,更催化了他们对爱情的好奇与瑕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初涉“爱河”,苏霍姆林斯基对年轻人的“不设防”和宽容稍有不逊便会演变成“鼓吹”与“教唆”。

教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定位难度。本文是篇思想、艺术价值都很高的经典美文,爱情又是学生较为敏感的话题,就主题纠缠过多,又很容易把它上成一堂以“爱情”为主题的班会课,而忽视它的语言特质和艺术价值。

【创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致女儿的信》寓意深刻,文字却浅显易懂,可以一个课时学完。依据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课堂理念,每堂课直奔语言,把握几个要点就行。

本人选择了三点作为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忐忑、繁衍、化为乌有、无与伦比、一抔黄土、怒不可遏”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体悟细节,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进行表达。

3、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语言的哲思(对爱情的独特诠释),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思路的设计

为避免“主题至上”对语言特质的干扰,我确定了以“说听读写”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加上课前的音乐欣赏,共分为五个教学板块:

1、赏爱情名曲:

课前十分钟播放扬琴名曲《梁祝》。

2、抒(说)爱情见解:

学生略讲梁祝爱情故事,引出课题,并就自己的理解谈谈什么是爱情。

3、听爱情故事:

以“自身经历”(教师本人化身为苏霍姆林斯基)演绎《致女儿的信》中的故事,并随着教师的“讲”、“演”显示教学目标中要求积累的词语。

4、读爱情经典:

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归纳主题,领悟细节,并进行细节写作训练。

5、写爱情体悟:

赏析哲理语句,升华文章主旨;写作训练,进行内化:以苏霍姆林斯基女儿的身份给苏霍姆林斯基写一封回信。

三、教学机智的运用

1、“美文美讲”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生进入文本前,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课文故事。这种机智的运用脱胎于韩军“新语文教育”课堂理念的“美读吟诵”。韩军认为文字是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的,传达文字生命动感的最好办法是诵读,这更切合“读图时代”的学生心理:学生对声音和图像的敏感远甚于文字。“美讲”就是“美读”的一种变式。800字的文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略显冗长,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学生在听到美妙的故事后,更有兴致研读文本。

2、“体态解词”提升积累效率:

本课设计在积累语言方面另辟蹊径,运用了“体态解词”的教学机智,即教师讲故事时,根据语境配以体态语言突出并同步用多媒体显示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积累的词语。这样做能是使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词的含义与用法,从而提高语言积累效率。

3、“故意出错”突出主题思想:

本文从多方面提示了爱情的真谛。更应对当今中学生要突出的观念是:爱情要靠一辈子的忠诚来维系,而不是一时的冲动!课文中上帝相隔五十年后第二次来到人间见证爱情就说明了这点。我在讲故事时(学生未进入文本时),故意把五十年错讲为十年。学生在进入文本时很快发现了这个错误,我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设计(不是十年而是五十年)?为什么爱情要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见证?这样,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便更为深刻。

【精彩教学片断】

一、片断一

师:老师的故事讲得好,还是作者的故事写得好?

生:老师讲得好,富于变化的语调使故事引人入胜;同时还配有手势辅助,很形象。

生:作者写得也好。描述了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画面。

师:其实,老师讲得不够好,同学们的评价太高了。老师讲得不好的最大的原因是不够细致,如老师讲到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看到这对男女(前二次)和他们的后代(后一次)时的情形,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他们幸福地生活着。作者却描述了三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我们现在把这些动人的画面找出来读一读。

生:(朗读。)

那正是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他看到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面前的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而在他们旁边放着一只摇篮,摇篮里躺着。那男人和女人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盖起一幢圆木造的房子,荒地变成了果园,地里一片见黄色的麦穗,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收麦子,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老头儿和老太婆坐在屋前,时而望望红艳艳的朝霞,时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举目向麦田、向火红色的曙光望去:金黄色的麦穗中站着许多青年男女,他们一会儿望望火红色的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师:谁能说说这三个画面感人的地方到底体现在哪里?

生:它描述的生活场景很美,如第一个画面中的“成熟的谷物”、“熟睡的婴儿”……这些画面色彩明丽,气氛祥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古朴的乡村。

生:它表现的情感美,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这句话在三个画面中都有出现,刻画出了两个人心灵默契、无声胜有声的情感交流世界……

师: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幸福祥和的、美的画面呢?

生:有。中秋节我们一家团聚在一起烧烤、赏月的情景,就是幸福。

生:……

师:大家生活中的幸福场景的确感人。老师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幸福的襁褓中。现在,老师再跟你们欣赏几个幸福的画面。

(投影显示图片一)这是电影《坦塔尼克号》的剧照:男女主人公张开双臂迎风而立……(依次出示图片二、三)。

师:这些画面和我们同学开始描述的场景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能不能象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用文字表达自己心中和眼中的幸福呢?

生:能!(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分钟后)师:现在,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文字的精彩:声情并茂地读出自己描述的幸福画面。

生:一个幽静的小院里,有一个小凉棚,这小凉棚似乎专为等候一对老人而设。看,他们又来了,相互搀扶着来到凉棚下,头顶是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上的小鸟在欢快在唱着歌,他们就这样相拥着聆听这动人的歌声。有时他们又相互凝视着,捋捋彼此的白发,脸上荡漾着浅浅的笑……

生:……

二、片断二

师:老师讲故事之前,认为我的女儿心智不够成熟,课文里与“心智”这个词相近的词是什么?请找出有这个词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朗读)“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我的宿愿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

师:从这两句话里你能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对“早恋”持什么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你怎样理解“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这句话?

生甲:苏霍姆林斯基是支持“早恋”的,他把爱情写得那么美好。“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人只要有智慧就可以恋爱了,我们现在不是个个挺聪明的吗?(学生笑)我想……,他是支持的……

生乙:错。苏霍姆林斯基应是反对的。他跟老师一样认为自己的女儿不够成熟。“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您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就说明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自己的女儿还没有成为有智慧的人,不能享受爱情的幸福。

师:我支持生乙的观点。那么,生甲把这句话里的“智慧”理解成“聪明”,生乙理解成“成熟”,到底哪种理解更接近于作者的本意?谁能就一就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智慧的人”到底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学生分小组议论。)

生(小组代表):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智慧的人”应指成熟的人。作者说:我的宿愿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生活中的智慧就是生活的本事。我们小组讨论的结论是:生活能自立,思想能独立,经济能自主,才能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有生活本事的人。而这些只有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拥有!(掌声)

……

师:我们来做个设想: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可能是恋爱了,她心中有一个心仪的“白马王子”或是有一个男孩在追她(学生笑),她是心中有了迷惘才问她父亲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的。收到父亲这封信后,她明白了什么?她会怎样对待自己的感情?

生:她认识到爱情是要靠一辈子的忠诚来维系的,而不是一时的冲动。

生:她认识到爱的精神力量远甚于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

生:她认识到她还没有成为一个智慧的人,她不能恋爱,她会拒绝那个男孩(学生笑)。

……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中肯,希望你们也能正确理解爱情,当我们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后,我们会拥有自己圆满幸福的爱情。

【深度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设计我先后在九、八年级的两个班级作了实践。教九年级时只有这个设计的雏形,感觉不错,便有了更完美的设想,并精心制作了课件,在八年级班的教学基本上取得了成功(八年级学生没有教材不知道上课的内容也为很多教学机智的运用提供了情境,大部分八年级学生刚好是苏霍姆林斯基写这封信时他女儿的年龄──十四岁,接受这样的教育也正合适):学生有些心灵上的收获,语言训练上也较到位。这堂课的设计完全来源于自己的独创,事先没有查阅任何有关的教学设计。后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才知道这是李镇西老师的“招牌”展示,竟暗自庆幸事先没有理解更多的教学设计资料,也就没有受他人的影响,教出了自己的特色!

由于设计和操作上的不足,这堂课也给自己带来一些深度的思索:

1、教学目标设计没注重学科思维训练:

本堂课安排了二次说话训练:进入文本前让学生谈谈对爱情的粗浅认识,学习课文后让学生结合文章哲理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对爱情的认识。第一次因学生缺乏心理暗示,学生参与度不够;第二次因把握了文本,学生有自己独到的思维和见解(见教学片断二)。

教后我想,这堂课在设计时应有一个说话训练的目标,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力争做到有条理、有依据。虽然这一目标在课堂“生成”时达成了,但由于教师事先缺乏“预设”,没有给足充分的时间,没有达到思维训练的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对每一篇文章我们可针对文本的特色,着重于听说读写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2、“美文美讲”对教师个人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美文美讲”在教者的教学活动中不是第一次尝试,但因为这次有了理论支撑(不久前听了韩军老师有关“美读吟诵”的讲座,并听了他诵读《大堰河──我的保姆》),心中有了对课堂效果的期待,便投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课堂氛围有了不小的改观,激发了学生挖掘文本美的兴趣,但由于教者水平所限,没达到应有效果,不失为一个遗憾。

新的语文课堂要求语文教师能读、能讲、能演,这就在个人素质修为上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课堂资源引用要贴近学生兴趣与爱好:

本堂课为了营造课堂气氛、提前介入课文主题,在课前安排了学生欣赏扬琴名曲《梁祝》。课堂导入时问学生这首曲子的名称,全班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事后有些感慨:经典国乐在青少年中的市场已完全被流行音乐侵占。国乐经典教育是个社会风尚问题,这是个更深层次的教育话题。留给我们语文教师的思索是:我们在引用课堂资源时不能依据自己的教育背景想当然地选择,而要更多的研究学生实际,选择贴近学生实际兴趣爱好的资源,比如这堂课的背景音乐,在学生熟知的流行音乐中也有很多主题健康的爱情歌曲可供选择。

方案教学(篇8)

一、课件声像导入课堂

1、课前课件展示徐秀娟及其丹顶鹤的图片,并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上课问好后,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首歌,是否知道为救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而牺牲在黄海滩涂的姑娘徐秀娟。

2、教师讲述:这是一位爱鸟的姑娘,她17岁那年随父亲在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当临时工,仅用三天时间就识别了所有鹤的生年、编号,把不同年月、不同种类、不同脾性的鹤儿分类围圈起来。1986年,她刚从东北林业大学深造结束,就接到盐城自然保护区的聘请,到这里开展越冬地鹤类驯养繁殖与研究工作。仅仅一年之后,这位来自东北的姑娘失踪了,她为了救护失踪的丹顶鹤黎明沉入河底,永远地失踪了……但是,她对丹顶鹤的关爱,对鸟类的热爱以及无私的自我牺牲精神却永留人们心田,这首《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凄婉地诉说着一位化鹤归来的美丽精灵……

3、导入课文:就是这位徐秀娟,在盐城工作期间,创作了一篇优美的散文《灰椋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徐秀娟对鸟类的热爱尽在其间。

二、设疑对话初读课文

1、解题感知灰椋鸟的样子: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会说话的鸟儿?八哥,就属于椋鸟的一种,椋,古书中所讲的一种木质坚硬的树,叫椋子木,所以用木字旁。在我们盐城呢,多的是灰椋鸟,大家知道,为什么叫灰椋鸟呢?你从哪儿知道的?给大家读一读,大家集体读,(课件展示)这就是灰椋鸟的……(样子)

2、感受灰椋鸟的爱叫:这种椋鸟会不会说话?但它也有一个跟嘴巴有关的突出的特点,大家知道不?能不能把它爱叫的句子找出来给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同学们集体读一读。

3、设疑提示文章重点: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想请大家给老师解决一下,既然灰椋鸟灰不溜秋黑乎乎的,有什么写头?如果一下还有困难,不妨……(作读书状)这时候采用默读的方式比较好,静思默想其义自现。(归林壮观,入林热闹)那些内容描写了壮观和热闹的场面?(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和图片,引导观察和集体朗读,注意相机为椭、栖、喧进行正音、辨形)

4、提问:现在,能不能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注意要简洁。思考一下再回答。

三、理清明暗两条线索

1、分段:读到这个份上,大家知道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寻找心理线:作者喜爱灰椋鸟吗?是啊,老师多问了,不喜欢会写吗?那么,课文中有没有明显的词语写出了作者对灰椋鸟感情的变化?(有什么好看的呢?再也忍不住了,果然,情不自禁地欢呼)

四、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默写本课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你最喜欢哪些写鸟的句子?先抄下来,再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方案教学(篇9)

《春联》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中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课文用精练的语言,生动地说明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春联的好处。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带领学生通过反复品读春联,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秘,激发学生爱春联、学春联、用春联的思想感情.

一、 知春联,激兴趣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偶尔见过一些春联,但却缺少深入系统的了解。因此,在本课教学的初始,我以一曲《新年好》导入新课,充满节日欢快气氛的乐曲伴随着声声爆竹,将学生带入入了新年的氛围中。最后,多媒体将画面定格在一个倒帖的福字和一幅大红春联上。同学们仔细看着春联,有的情不自禁地诵读起来:大地春光好 长天晓日红。开始,声音是杂乱的、没有节奏的,慢慢地就整齐、响亮了起来。有的学生边读边摇头晃脑,感觉是那么有滋有味。见时机已到,我就趁势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读的是什么吗?你们了解春联吗?同学们马上安静下来,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他们的兴趣已经被调动了起来,这节课的学习将会非常投入的。

二、 读春联, 拓视野

春联的特点是讲究对仗,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能给节日增添许多欢快祥和的气氛。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春联的这些特点呢?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能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能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1、读春联 想意境

本课课文中一共介绍了四大类内容的春联:展现祖国欣欣向荣景象的,描绘美丽春光的,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的。我先请学生自己轻声朗读这四副春联,做到正确流利;然后在自己的头脑中想象一下,这副春联在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如第一幅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学生朗读之后是这么说的:我仿佛看见了地里的小草又长出了嫩芽,钻出了地面,经受了一个冬天寒风雨雪考验的的他们又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在果园里,在山前村后,杏花也热热闹闹地赶春来了,在枝头尽情绽放。这翠绿、这杏红,让我们又感觉到春天来了,多么美好的春天啊!这么美的描述,让其他学生不禁鼓起了掌,也让我们对这副春联描绘的景象更加清晰了。

其余的三副春联,我组织学生组内交流。由于春联语句短小,语言浅显,学生朗读感悟,互相交流,兴趣浓,效率高,效果好。从教学过程来看,由导到放,很好地培养了自主学习的精神,极富实效。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个问题,个别学生对春联的朗读顺序不是很明白,我及时给予了指导:春联应该先读右边的上联,再读左边的下联,如有横批的,则最后读。

2、读春联 明对仗

春联的另一特点是讲究对仗。由于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从对对子、找对仗句等练习中了解的对仗的特点及要求。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简单地讲述了一下,让学生知道在春联中,对对仗的要求更为严格:不仅要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然后着重让学生通过朗读把对仗的特点表现出来。

学生认真地读,细心地揣摩,从停顿的长短、声调的高低、语音的轻重上把对仗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3、读春联 表情感

春联是用来来烘托新年的气氛,表达人们美好祝愿的。因此,在学生了解了春联的有关知识后,我让学生读春联,结合春联展现的意境,把人们的美好情感表达出来。文中出示的五副表达不同内容的春联,被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演绎。

从“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中,同学们读出了春光的美好,表达了人们迎接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从“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中,同学们读出了对祖国欣欣向荣景象的赞美与歌颂,美好的祝愿表露无遗;从“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中,同学们衷心赞美朴实勤劳的人们,一幅幅和和美美的天伦之乐画面展现于眼前;从“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中,同学们寄托了对新年的良好祝愿,祝愿所有的人新年幸福安康;而从“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中,同学们将春来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出来。

人们说,诗中有画,春联又不何尝如此呢!一副春联一副画,而且是一副充满美好感情的一副画,是人们喜看爱读的一副画。学生们的朗读,将画面读活了,将情感读懂了,将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读到了心灵深处。

三、 找春联,重积累

苏教版语文注重积累,厚积累尚能博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积累优秀语言文字的机会。

春联的内容广泛,正是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良好素材。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春联,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我感觉学生在两方面的积极性非常高。一个是搜集的途径广、内容丰富。他们有的从新华书店购买了相关书籍,在阅读的基础上找出了认为内容比较优秀的;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鼠标轻轻一点,春联就源源不断而来;有的请教爷爷奶奶,把他们见过的春联记录下来;还有的专门在人家的大门上找去年贴的春联。

第二是交流的积极性高。在交流过程中,没有谁胆小怕羞,都是踊跃参加。交流时不但大声朗读了自己找的春联,还都要补充说明几句,这个春联讲了什么,好在哪里。

内容丰富、各不相同的春联,让学生收益匪浅。学生在展示自己搜集的春联的同时,也在积累别人搜集的春联。

四、写春联,尝乐趣

在备本课的时候,我总览了一下本单元的内容,看到练习7中有个练习:把春联上漏缺的字补上,看补个什么字好,并说说理由。这个练习给了我启发:何不让学生试着写写春联呢?为了减低本环节的难度,使学生顺利完成练习,品尝写春联的乐趣,我把本环节分为两步。

1、补春联

为了使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把练习7中的补春联一题提了上来,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来讨论:风拂千条柳,雨□万朵花”中的方框内该补个什么字最为恰当?意在让他们能够明白春联中用词要精当,一字变化,整个春联的韵味就完全变了。问题一出来,学生就开始小声讨论起来。第一个学生的回答就让我吃了一惊。“老师,这里该填个‘润’字。”“为什么呢?”“这个说不上来,我是看到图上有个三点水,就想到了这个润字。”“你真聪明。那你再想想,润是什么意思,用这个字好不好呢?”一阵寂静,接着一阵小声议论,有人自告奋勇站了起来。“我觉得这个字用得很好。‘润’就是‘滋润’的意思,讲春雨滋润着花儿,花儿都开放了,春天来临了。而且‘润’在这里作动词,和‘拂’相对仗。”

精彩的回答之后,没有人举手了。好象大家都觉得“润”字是最恰当的,都不敢再去想其他的字了。这样的话,不就缺少了一种“百家争鸣”的气氛了吗?还从三点水入手,我引导学生:刚才那个同学由三点水想到了“润”字,那么还有其他三点水的可以用在这里吗?大家再想想。

一句话激起前层浪。“可以用‘滴’,雨点滴落在花儿上。”“和‘润’相比,哪个好呢?”“‘润’好。‘滴’只是落下来,感觉没有给花儿足够的水分。”

“可以用‘洒’。雨点飘飘洒洒下来。”“和其他的字比较一下呢?” “‘洒’比‘落’好,比较轻柔,春雨就是软绵绵的。但是没有‘润’好。”

“可以用‘洗’。春雨洗去了花儿上的灰尘,让花儿更漂亮。”“但是没有‘润’好,洗去的只是外表的灰尘,滋润是一直到花儿体内的。”另一个学生给他评价。

“可以用‘沐’,花儿被春雨笼罩,就像在洗澡呢。但是我自己觉得也没有‘润’好。”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了,我的心里真是高兴。

“可以用‘落’。”“‘落’字太重了,会把花儿打坏的。”小家伙真细心。

学生的思路越来越宽。

“可以用‘打’。”“‘打’字不好,比‘落’还重。”

“可以用‘抚’,这个字就温柔了。”“对,‘抚摩’的‘抚’,春雨对花儿多好啊!”

“可以用‘助’。”“可以用‘飘’”

“可以用‘吻’”。真是了不得,一句话出来,全班同学都在叫好。“这个字好,春雨和花儿密不可分。”“他们多亲密啊!”……

一个空格,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的思考,不同的尝试,不同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了春联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2、写春联

有了补春联的基础,学生对写春联没有了担心。他们从用现成的词语组成春联开始练习:“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两个成语就是一副春联,看学生脸上的开心样,我的心里也喜洋洋的。“国泰民安,人寿年丰。”“家庭和睦,事业有成。”“百鸟争鸣,百花盛开。”

接着,学生开始自编春联了。“春风细雨入大地,桃红柳绿迎新春”。虽然还不够工整对仗,但这是学生迈出的第一步。“龙腾虎跃迎新年,莺歌燕舞庆佳节。”“春风送暖佳节到,锣鼓喧天新年至。”

读着这一副副春联,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与智慧,也体会到了他们心中那份美好的感情。

风拂千条柳 雨润万朵花。春联,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以他独特的魅力,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了。

方案教学(篇10)

教材简介:

《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7课。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并感染和带动了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最终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一颗善良、坚定执着、金子般的美好童心。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美好善良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能创造出奇迹。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该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中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中着力体现一个悟字,读中蕴情,说中表情,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人文内涵,指导学生深入细致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2、教育学生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领悟作者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1、(出示课题)交流各自的梦想。

师:梦想是人类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很多奇迹都源自于它。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同学们,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梦想吗?

2、了解非洲缺水情况。

在地球的那一端,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也有一个梦想,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短片,我们一起走进非洲,看看那儿的孩子,那里的生活。(师边播放课件边叙述)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学生交流各自的梦想后,播放非洲缺水的短片。在非洲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到处可以看到在干旱边缘挣扎的动物和人,多媒体手段的呈现让学生沉浸在非洲人民严重缺水的悲惨中。突破课堂地域和时间的局限,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打动人心的音乐激发学生与课文主人公的情感共鸣,再现一个他们无法想像的世界。强烈的视觉冲击给学生创设了下一步学习的情感体验场,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此时,他们的内心已经激起了情感的波澜和探究课文的兴趣。

二、自主学文,感知课文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感受来自梦想的力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不错字,不漏字,不多字,不结巴)。

2、学生边快速默读课文边思考问题。(课件出示):(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4)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设计意图: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新课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着重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全班交流反馈。

三、研读感悟,升华情感

1、了解怎样的梦想。学生自由快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感悟梦想的力量,明晰梦想之路

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生回答)

瑞恩的井终于成为现实,这将意味着更多的人不再流离失所;更多的孩子不再奄奄一息;更多的亲人不再失去生命。此情此景,不禁让一位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出示句子: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默读课文,深入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设计意图:围绕重点句让学生深入课文探究理解梦想的力量,从而明晰瑞恩是怎样实现梦想的。

3、学生自由交流、汇报

(1)梦想让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出示句子: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创设情境,想象思考。这些额外的家务活对小瑞恩来说太不容易了!让我们想像一下当时的场景:他费力地挪动着笨重的吸尘器,认真地干着,每个角落也不落下。十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他的手磨出了血泡,脚累得再也抬不起来。同学们,想一想,假如是你,可能会怎样?让我们设想一下,在干每一件事的过程中他可能遇到过什么困难?

挖掘梦想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瑞恩如此坚持不懈,只源于心中一个梦想。当他看到一名儿童正从干涸的洼地中取水解渴时,瑞恩心里想的是这句话──(一生读);当他看到许多儿童因脱水和营养不良而在生命线上徘徊时,他想的是这句话──(一生读);当瑞恩坚持不懈地做着每一件事时,他的心里想的还是这句话,让我们一起读出瑞恩的心声!(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引读的方式让学生在一叹三咏的朗读中,体会到瑞恩的梦想是那样的伟大。教学中,通过多层次、多方式、循序渐进的读,学生被无声的语言文字带给学生又一次情感的激荡,使学生走进文本,明白瑞恩如此坚持不懈的动力来源与这个梦想所产生的无穷的力量。

(2)梦想感动许多人,让瑞恩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师:是啊,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xx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

①读课文,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作了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a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b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大一口井的钱。

c瑞恩的老师没想到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②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

4、出示资料,感受瑞恩的贡献。

5、总结,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句子的理解让学生明白瑞恩的这个梦想,不但是他自己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懈努力,还得到了社会上许许多多像瑞恩一样的具有善良、热情的人的帮助,他更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给人以生存的希望!正是因为这种善良,这份爱心,这种坚持不懈,才会使所有的人感动和流泪!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四、畅谈感受,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或收获,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老师知道同学们心中都揣着美好的梦想。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吧!向瑞恩一样带着你的梦想扬帆起程吧!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心中的梦想比较课前的交流都有了变化,深化梦想的内涵。让学生明白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六、作业:

如果你就是妈妈的朋友,你会在文章中写些什么呢?请结合上下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话。参考题目:《执着的瑞恩》、《瑞恩的梦想》、《瑞恩的井》也可以自己命题。

设计意图:课外延伸,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七、板书设计:

17

梦想的力量

挖井

坚持不懈

共同的梦

感动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明了的.线条和文字1、概括梦想的力量巨大,让瑞恩坚持不懈和感染、带动了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从而让瑞恩给非洲的孩子挖井,好让他们都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变成大家的共同梦想;2、体现了瑞恩坚持不懈、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品质。

方案教学(篇11)

一、复习巩固

认读字词。(先带着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

二、品读感悟

1.学习12段,明白二小带敌人进埋伏圈的原因。

(1)自由读

(2)出示句子: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简介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帮助理解儿童团员、常常、放哨、扫荡的意思。

(3)句式训练:一边一边

(4)观察图,想像迷了路的日本鬼子看见二小时的情景,谁能来说一说、演一演。

过渡:面对自己痛恨的日本鬼子,二小他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35段,感悟二小是个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小英雄。

(1)自由读,初步感悟:你觉得二小怎么样?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

(2)小组讨论,汇报。

(3)出示句子: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指名读或齐读,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4)理解四面八方,想像上了当的敌人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做?演一演。

(5)(轻缓、悲痛的语气)知道自己上了当的日本鬼子竟残忍的杀害了小小年纪的王二小,八路军叔叔们含着眼泪,高喊着:冲啊!为王二小报仇!消灭了全部敌人。

①体会八路军叔叔们的心情。

②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一段。

三、升华情感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王二小的神态,想象出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找出文中最打动你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感情;再以《歌唱王二小》的乐曲为伴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收集更多小英雄的故事,在班队活动课开展学习小英雄、争当小英雄活动。

方案教学(篇12)

一、读一读,注意带点的词语,说说下面的句子好在哪里。

目的:引导学生感悟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再说话写文章时,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以提高表达效果。

过程:1自己读一读这4个句子,感受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2出示另一组句子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打比方”或“把物当作人来描绘”能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节日的北京,人多极了,鲜花也很多。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里的人们都情绪高涨。

夜深了,这个山村寂静极了。

汹涌的海浪猛烈地向岸边扑来。

3我也能用这两种表达方法写句子。

二、认识修改符号,并练习正确使用。

目的:引导学生学习使用修改符号。

过程:

1.认识修改符号。

(1)引导学生看例句和说明认识删去、删改、增加、调换这四种修改符号,

(2)了解他们的作用和用法。

2.试着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用错的字、词、标点。

(1)完成书上的练习。(指导学生要把修改符号些正确,并且要读一读修改后的句子,来检查修改得是否正确。)

(2)同住两个同学互换互查。

(3)老师给以正确的答案。

(4)扩展联系。老师再提供几个病句,加大练习量。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

目的:积累有关理想的格言,树立远大理想,勇敢地去实现理想。

过程:1自己出声的读一读句子,试着理解句子的含义。

2大声地读你能理解的句子,通过读表达你的理解。

3与全班同学交流你理解的句子。(在同学们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提升认识。)

4说说理解了句意之后的感受。(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5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大声的诵读句子。

6鼓励学生背诵句子。(要求不要太高,能背几句都可。)

阅读平台

目的: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感情,并鼓励学生能为此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过程:1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诗歌。大体了解诗歌的内容。

2再读诗歌,想一想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3在小组中讨论:《儿童和平条约》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说说你读后想到了什么?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诵读诗歌。

4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结果,并展示合作诵读。

语文大课堂

──我们向您致敬

目的:引导学生围绕本单元爱国精神这一主题,通过办小报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动手、动脑、动口、动笔的语文综合能力及合作精神。

过程:

1.教师总结本单元课文的编排特点,倡议开展办小报活动。

教师导语激情: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后,大家的心情都很不平静。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多少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崛起、祖国的尊严、祖国的荣誉,历经磨难而信念弥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深深熔铸在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我们应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奋发有为,开创未来的强大精神支柱。为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承传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让我们行动起来,去收集和了解热爱祖国的杰出人物的事迹,来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情吧!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作办小报的前期准备工作。

(1)确定本次小报的主题,选定要赞美的人是谁。(教师可给学生提示范围:可以是伟大的领袖、可敬的爱国志士、杰出的科学家,也可以使优秀的体育明星、狼洞模范、教育工作者、义务工啄着等等。)

(2)依据组员的特长,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

3.搜集相关资料,如有关者个人的故事、照片、名言佳句等。

4.举办“名人事迹报告会”。

(1)把搜集到的人物故事、照片、名言佳句等,在小组里进行交流,人人动口。(注意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组内交流的过程中要筛选有价值的资料。)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目的是让同学通过活动了解到我国历史上更多的杰出爱国人士的事迹。)

(2)交流前提出要求:

①想好重点介绍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说。

②听别人介绍时,要听清楚介绍的重点,听后要相互评一评。

(通过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5.在交流的基础上完善本组的内容。

6.小组合作,一齐动手办一起介绍名人的小报。

(1)确定主题,选好题目

以“我们向您致敬”为大题目,根据本组准备的内容确定小的题目。

(2)发挥各组员特长,合理分工。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动脑。

准备资料安排版面设计制作

7.把小组制作的小报向全班展示,并作介绍。进行评价。可评出最佳小报、最佳版面设计、最佳设计制作等。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肯定学生的闪光之处。激发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兴趣。为下一步写活动作铺垫。

8.把这次活动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

(1)引导学生回顾办小报的全过程,你觉得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环节。

(2)说说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把这个过程和感受写下来。

要求:写活动过程时要抓住最有趣的地方来写;写感受要把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4)写好后读给同组的同学听,征求意见。再进行修改。

方案教学(篇13)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

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体会到“父亲”的爱

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情感目标:培养起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小生命,要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意识和初步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个生字。

2、难点:

从父亲和“我”的对话中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

心愿,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共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能说出几种小鸟的名字?

2、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小鸟的文章…….(齐读课题)

3、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到下面的“树叶”中找一找,借助拼音读一读。

4、齐读带拼音的字。

5、学习“蒙、喃、味、浓、腾、猎、黎”7个生字

重点读准后鼻韵母的字“蒙、浓、腾”,“腾”是后鼻音(提示:“腾”

在“热腾腾”一词中变读为一声); “蒙”字有几个读音等,

6、齐读生字及它们的组词(幻灯片显示)(1-6共8分钟)

7、学习“并,夜,喜,重,味,轻,刻,群”8个生字

学习的内容:读音、偏旁、结构、换偏旁、加偏旁、注意写法、组词…

(12分钟)

8、指导写字(我会写)

(1)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

(2)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可以没有)。

(3)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示范书写“喜、重”二字,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前边发现的两条写字规律。

(4)其他字,重点说“夜、味、轻”

“夜”右边是“夕”加撇,“味”强调“未”与“末”,“轻”强调“车”变为偏旁时的笔画顺序。(共15分钟)

9、课件显示飞快闪过的没标音的生字及组词,检查学生刚才的生字学习情况并巩固对生字的认识(开火车读)

10、摘枫叶(我会读)(9-5共5分钟)

第二课时:

1、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解说,引导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在欢快的鸟语

声中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同时将学生带进课文,提出疑问:“我”和父亲走进树林里,他们做了些什么?父亲和鸟又有什么关系?

2、学生带着疑问读1-4段(齐读)

3、文章一开头就说父亲是……(学生回答),教师复述故事,同时范读第三段。

4、“雾蒙蒙”——在雾蒙蒙的天气里也能看得清

你看到过雾蒙蒙的天气吗?在雾蒙蒙的天气里看东西是怎么样的呢? “树林边”——不用走进树林用眼睛望,用鼻子闻就能知道有不少的鸟。

结论:父亲对鸟非常的熟悉。

“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请学生喃喃地说一说父亲的话。(全班将1-4段读一次)(1-4共10分钟)

5、父亲望了望,闻了闻,就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了,可是我却…….父亲真是神

了, “我”就站在父亲的身边,却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听见一只鸟叫。可见,父亲平时对鸟的观察和了解,父亲很喜欢鸟。他是怎样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呢?请同学们齐读下面的段落(一直读到“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然后告诉老师,从哪些句子或者词语中可以看得出来。(学生回答)

6、父亲说话很轻,为什么?(父亲爱护小鸟,怕惊动它们)(请学生轻轻地读一

下父亲的话)

7、可是这时“我就提出了疑问:鸟也有气味?”父亲是怎样回答的呢?同学们

一起来读读父亲的回答。

8、动手的理解“焐”, 用热的东西接触凉的东西,使它变暖 (我手很冷,你的脸让我焐一下好吗?用自己的手焐一下脸吧。)热腾腾的真舒服,指导用“热腾腾”这种ABB形式的词来说一说。你看到过什么是热腾腾的呀?(热的饭

菜,刚烧开的水,刚出炉的包子??)那时热腾腾的气味,你一闻就能感觉到了吧,同样的,小鸟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父亲就闻到了小鸟的味道了,原来如此!

9、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二小组读作者旁白,一小组读父亲的话,一小组

读“我”的话,注意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5-6共10分钟)

10、父亲对小鸟实在太了解了,同学们再往下看,找一找,还有那些方面体现父

亲对小鸟非常了解的。(学生回答)

11、“我”和父亲在聊天的时候,小鸟还是藏在树林里,可是当父亲说“听,鸟

要唱歌了”,小鸟就开始唱起歌来,父亲对小鸟真了解。父亲还知道“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而“我”为什么说父亲这时也是最快活的呢?(学生回答)小鸟们成群地站在枝头上,面对着初升的太阳尽情地歌唱。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好像在跟我们分享它们喜悦的心情。此时的小鸟是快乐的,树林是快乐的,父亲更是快乐的,他为小鸟的快乐而快乐。

12、指导学生用“快活”说句子。

13、父亲知道鸟儿最幸福的时刻也是鸟儿最危险的时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父

亲是一个如此爱鸟的人,你们能体会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吗? 抄多音字:中zhōng中心zhòng

14、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样?

“我”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对小鸟产生了喜爱之情。“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他是鸟儿的朋友,一位爱鸟、知鸟、护鸟的人。同学们,父亲经常来树林,和这些可爱的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听懂了鸟语,理解了小鸟的喜怒哀乐,他就是鸟儿的知心朋友。让我们像父亲一样知鸟、爱鸟,与自然界的小动物和谐相处,做他们的朋友吧!”你们能做到吗?

15、分角色朗读最后一部分。(教师读旁白,两组学生读父亲的话,两组学生读小作者的话)(10-15共15分钟)

16、分角色朗读全文。两组读旁白,其他两组的男生读父亲的话,女生读小作者的话。

17、作业:(16-17共5分钟)

1、抄写二十九课生字

2、组词

3、预习语文园地七

4、家听二十九课生词

方案教学(篇14)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要引导我们走进童话的世界。童话,大家一定读了不少。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喜欢哪个角色?说一说。是啊,童话世界五彩缤纷,令人遐想,给人启迪。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的世界,走进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看看“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板书课题:《巨人的花园》)作者介绍:王尔德,英国著名作家(幻灯片出示)

二、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我的词语库:让学生读读词语,掌握字词。

2、听课文朗读,完成习题。

(1)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里什么样?

(2)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花园什么样?

(3)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花园有什么变化?

(4)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又怎么样?

3、重点句子赏析

4、一堵墙围住了孩子的脚步,也围住了(春天、友谊、温暖、欢笑)。留下了(冬天、寒冷、荒凉、孤独)。

5、理解重点句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6、唤来春天,需要一颗(宽容、友善、热情、温暖)的心。

7、小结:幸福源于宽容、善良和共享!

8、原著结尾:幻灯片出示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实际谈一谈。

(2)写作上:童话不仅有丰富的想象,还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这一课,作者的语言也很美,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后的习作中,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优美语句。

四、名人名言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王尔德的童话故事,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

方案教学(篇15)

教学要求: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划“竖勾”和1个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预习要求:

1.中找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做上记号。

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3.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熟为止。

[设计说明: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完成预习任务。]

课前准备:

1. 本课挂图

2. 词语卡片: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熟字卡片:棵

3. 录音带:儿歌《一边大,一边小》

4. 把本课生字卡片贴于黑板上。(拼音部分折叠起来。)

一、认读生字词

1. 昨天你们在家预习时都作了哪些工作?本课的生字都会认了吗?老师把生字上的拼音都去掉,再把他们从书上搬到黑板上,你们还会认吗?自己认认看。哪些字你记不起来了,你可以看看书,或者向你的同座请教一下。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检查,发现不足之处及时弥补。老师向学生提示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初步培养遇到困难主动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你再读这些生字时发现那些字音不容易读准?提示一下同学们。

[设计说明: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己找出难点,并提示其他同学,培养其成就感]

3. 认读生字卡片。

4. 这些生字组成词语以后,你还会认吗?(读词语卡片,读完后贴于黑板上)

[设计说明:初步建立字词概念;给生字变换语言环境,巩固识字。]

5. (出示挂图)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设计说明:初步渗透看图方法——从整体到部分]

6. 对照图,再读词语卡片,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把词语卡片贴于对应的事物旁边。)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文字与图画相对应,词义自然理解。]

7. 用一句话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设计说明: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二、学习量词

1. 图中的这些事物各有多少呢?

(1)当学生用上“群、堆”时,先引导学生从生字卡中找出来,再相机点拨,了解他们表示的数量较多。

(2)当学生说到“一棵红枣树”时,出示“棵”字,引导学生说出“一颗枣”后,比较“棵”与“颗”。

[设计说明:教师的提问中避免了“数量词”的术语;充分利用图画帮助理解课文,进行语言训练;在说句的过程中不断复现生字,加强语言和文字的联系。]

2. 我们的课本把这些都编进了一首有趣的儿歌里,不信,你读读看。(学生自由朗读)

三、指导读文

1. 指名读短文。访问其中一名学生:是看汉字读的还是看拼音读的?提示学生读书时,会读得要看汉字读,遇到困难再借助拼音读。

[设计说明:主要目的是读准字音,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2. 听儿歌录音,鼓动学生随着节奏做拍手游戏。

[设计说明:既可作为课中游戏活动,又营造了儿歌的朗读氛围,出示了朗读样板]

3. 这个孩子(指录音)读的好吗?你们可以比她读得更好。同做同学互相读读看。

[设计说明:激发朗读欲望,促进合作学习]

4. 指名读、齐读,老师、学生拍手伴奏。

[设计说明:拍手伴奏的方法即可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又可帮助学生掌握朗读节奏,符合本课特点。]

四、理解短文,指导说句

1. 看看课题“比一比”,到底在比什么呢?

[设计说明:在充分的读文后,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比大小,比多少。]

2. 指导说句:________比________多,________比________少。

________比________大,________比________小。

[设计说明:此练习既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又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方案(集合15篇)


已经实现的小事,胜于计划中的大事,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对于您工作总结之家有关“教学方案”的内容开始,让我们都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吧!

教学方案 篇1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假如》这一课,这些生字词你们掌握得怎么样呢?

2、复习生字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随意读)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一个小朋友非常渴望拥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个小朋友想用马良的神笔画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3课《假如》。(齐读课题)

二、感知全文

1、打开书108页,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请其他同学拿出手中的笔,边听边划出这个小朋友想用马良的神笔画什么。

3、指名汇报,出示课件。自由读读。

三、学习第一节

1.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板书)哪一小节告诉我们了?指名读。

2、为什么要画红红的太阳呢?自由读。指名回答。

3、出示: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你能把小树当时的样子表演出来吗?

学生亲身体验: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他的心情如何?(指导朗读)

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

4.在寒风中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这位小女孩为它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给小树带来了温暖,现在小树又是什么样子,他的心情如何。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第一小节。

5.自由读──指名读——范读──喜欢的齐读(在师生评议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二节

1.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画许多好吃的谷粒?(板书)学生自由读。指名回答。

2.出示: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3.引导:小鸟在苦苦等待什么?鸟妈妈飞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多么辛苦,而小鸟(生读)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指导朗读)

4.此刻,小鸟最需要的是什么?(谷粒、米饭、面碎……)

5.善良的小朋友想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许多好吃的谷粒)(课件出示第二节诗)。这是小鸟会怎么样呢?

6.你真会体会,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五、学习第三节

1、小树在阳光下快活地成长,小鸟吃饱了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而这个小女孩的朋友西西引读“西西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2、西西为什么只坐在屋里?你能想象一下“没有一双好腿”给西西的生活带来多少不便、痛苦?

3、西西是不幸的。此时西西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不幸的西西说些什么?

4、你们对西西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是呀,西西最需要的是一双好腿,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个小朋友和我们一样,都读懂了西西的心。(出示第三节诗)齐读。

5、西西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福的,因为有许多善良的人在关心她。我们相信,不久,西西一定能站起来,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指名说)。

这时的西西是多么开心,我们也一样开心。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西西。

6、指名读——想读的站起来读。

六、学习第四节

1.这个小朋友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她不但给窗前的小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给树上的小鸟画了许多好吃的谷粒,还给西西画了一双好腿。这三个愿望是多么美好啊。把你喜欢的愿望背下来好吗?(学生自由背诵)

2.谁来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每个愿望请一个孩子)

3.她想怎样实现这些愿望?(靠神笔)读一下。

4.生活中真有这样的神笔吗?是呀,生活中没有那样的神笔,小女孩的愿望也不一定能实现,所以小女孩说──假如。但是小女孩和我们都有一样的爱心,这是最可贵的。(板书:爱心)

5.小女孩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感悟文末的省略号)

6、让我们齐读全文,一同来享受小女孩带给我们的美好愿望。

七、拓展想象

1.这个小女孩特别渴望有枝神笔,但却不是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见她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要用来画些什么?(小组讨论)出示句子: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笔,我要给()

2.指名说。

3.大家说得真好,假如我们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们也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现在你们把自己刚才说的接着诗的最后一小节写下来。

八、总结

1.结束语:我们不仅会写更要会做,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没有神笔我们一样可以帮助他们。

2、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一颗颗金子般的爱心,去帮助别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教学方案 篇2

二年级(上册)教学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生已经能够在生活空间里辨认这些方向,初步知道了这四个方向在平面图上的习惯表示。本单元继续教学确定位置,有两个内容:一是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作为已有方向知识的延伸补充,便于学生在生活中更具体、细致地了解物体所在的位置。二是会看简单平面图中的路线,作为方向知识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方向感。全单元分三部分编排。

第45~47页教学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第47~49页简单的路线图。

第50~51页在校园里开展测定方向的实践活动。

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对方向的认识。

教学方向知识如果不和现实情境联系起来将是无意义的,如果不和学生的自觉体验和主体活动结合起来将是低效的。因此,教材十分注重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1)第45页例题呈现了一幅有九个场所(建筑)的平面图,教学活动分四个层次进行。首先通过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然后告诉学生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公园在学校的西南面引出新教学的四个方向中的两个。接着通过体育场和人民桥各在学校的哪一面这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另两个新教学的方向。最后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应用学到的八个方向描述平面图中任意两个场所间的位置关系。这四个层次的教学活动中,第一个层次确定了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如果说东、南、西、北是四个相对独立的方向,那么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是有规律的,是与东、南、西、北密不可分的,不能辨认东、南、西、北是不可能学习其他方向的。第二个层次是学生体会东北面介于东面和北面之间、西南面介于西面和南面之间。只有体会了东北西南的含义,才是真正接受了新的方向知识。第三个层次是认知迁移,也是学生创造知识。这里讲迁移,意思是让学生类推出西面和北面之间是西北面、东面和南面之间是东南面,他们进行类推的认识基础是上一层次中对东北、西南含义的体验。这里讲创造知识,意思是东北和西南不是教材也不是他人告诉的,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尽管创造的空间不大,创造成果的新颖性不明显,但能使学生对自己认出来的方向体会深切,记忆牢固。第四个层次是开放的,可以在平面图上提出并回答许多问题,包括原有方向的问题和新学方向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中消化、巩固方向知识,锻炼看平面图的能力。

(2)第45页试一试在指南针的周围把八个方向填写完整,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整理学到的八个方向,进一步弄清这些方向间的位置关系和排列顺序。填写要让学生独立进行,不要给予太多的提示。填写以后要组织学生交流,说说在填写时是怎样想的。有些学生可能按顺时针方向逐个填写,也会有人先填出东、南、西、北,再填另外四个方向。两种填写都是可以的,要鼓励后一种填法,并让更多学生体会这样填写的好处。

教学方向知识绝不能纸上谈兵,不能单纯地在教室里讲方向,在黑板上画方向,要到现实生活的空间里去,在学生喜欢的、常去的地方认方向。第47页想想做做第3题自制方向板,为学生辨认方向提供简易的工具。这道题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照书上的样子折正方形纸,并在纸上填出八个方向,再一次整理方向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二步用方向板在教室里测定方向。教室的北面应该是已知的,可以是教师告诉学生,也可以是学生在课前就知道的。把方向板上的北正对着教室的北面,教室的其他七个方向就清晰可见。这一步的活动落实了《标准》的要求:在东、南、西、北中任意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方向。要鼓励学生到校门口、家里、公园、田野和其他空旷的地方照这样测定方向。

第46页想想做做第1题是巩固新教学的方向知识。第2题综合应用原有的和新教学的知识,用方向词描述果园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学习简单的路线图。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是《标准》里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行走路线经常变换方向是描述路线时的困难所在。

(1)第47页例题和试一试选择的情境是游览公园,这是学生喜欢的题材。想想做做第1题说上学路线,是学生熟悉的题材。第2题小兔到小狗家的路线是有趣的题材,也是开放的题材。教材希望这些题材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2)第47页例题的编排是有层次的。在呈现南山公园平面图后,首先讲述了小明从南大门进公园,依次游览四个景点,以及最后从西门出公园。接着提出要求,看图说出小明游览的路线,并就游览的前两个景点示意了描述路线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试着描述小明游览的整个路线。

根据例题的编写线索,教学活动可以分四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熟悉公园平面图。看着图辨辨八个方向,找找公园的门,有哪些景点,指一指各在哪里。学生熟悉平面图里景点的位置,能减少描述路线时的困难。第二步让学生根据小明游览的景点和先后次序,从南大门起到西门结束,在平面图上用铅笔轻轻画出行走的路线,为语言叙述行走路线多做些准备。第三步让学生看看萝卜卡通是怎样说的,明确要说清楚从哪里向哪面走到哪里,再向哪面走到哪里第四步才是学生自己叙述。在学生叙述发生困难时,不要急于帮助或纠正,要留给他们自己修正错误、克服困难的时间。可以先让少数学生对全班同学说,然后同桌两人相互说和听,再让学生在全班说,争取越说越好。

(3)初步认识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图。城市(包括许多县城)里都有公共交通,学生都有乘公交车的机会,学会看公共汽车的路线图也是生活需要。第49页想想做做第3题里的三个问题是认识公交路线的基本要求,其中第(1)个问题是基础,是回答后两个问题的前提。在让学生回答第(1)个问题前,要先带领学生在图中找到火车站,弄明白从火车站开出两路公共汽车,其中紫色路线是1路公交车的行驶路线,绿色路线是2路公交车的行驶路线。这样,他们回答三个问题的困难会小得多。

3安排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在校园里测定方向,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先在校园里选定一个测量地点,然后在这个点上用指南针辨认八个方向,看看这些方向各有什么景物,并填入表格。

教材的主题图是这次实践活动的示意图,它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看着图中的指南针说说其中的八个方向和景物,但不要填到表格里去。

学生自己在校园里测定方向,如果没有指南针,可以用方向板代替。

教学方案 篇3

新的教育理念倡导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拓展。以各种美术活动为引线,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顺应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及情感需要,循序渐进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设计

说明

教学内容:

初中美术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优美的校园》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

2、认知目标: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3、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

教学重点:

1、风景画是怎样表现景物空间的?

2、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消失的规律?

教学难点:

1、怎样取景与构图才能表现好校园?

2、采用什么表现方法才能显示校园的美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石膏正方体、长方体或纸盒等立方体、厚纸板、建筑物图片或挂图、本校校园环境和建筑物照片等。

学生准备学具:厚纸板、方开纸盒、画纸、铅笔、钢笔或其他画笔。

一、导入新课(4分钟)

师:让我们去游览校园环境,大家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注意从不同角度观察校园建筑物所得到的感受,对具有美感特征的场景、角度进行必要的记录。(培养学生爱我校园的美好情感。)

生:兴趣盎然。

二、发展阶段

1、师生活动(10分钟)

师:带领学生回到教师欣赏大屏幕(校园建筑物图片欣赏:主要是体现平行透视规律和成角透视规律的)

师:提出问题:结合刚才在外面欣赏的校园,来总结一下这些建筑物的特点。

生:回答(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注: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你们真的是很棒。(鼓励)

大家能否举出生活中的例子。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讨论、思考,看哪一个同学说得最好。

请举手的学生回答,教师要不断鼓励大胆发言,表扬回答有个性的同学,鼓励不敢举手的同学参与进来。

生:路灯。(掌声)

师:在想想看,还有吗?

生:路旁的大树,电线杆,楼梯。(掌声,气氛热烈)

师:好,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有谁能为我们表演一下记忆中的大树呢(课堂掀起了高潮,大家的表现欲很强,都想上来试一试。)

2、学生活动(分钟)

3、合作评价与探究总结

充分运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小组评,集体评。(此时高潮迭起,全体参与,氛围热烈有序)

生:通过自由组合,讨论交流,小组成员间达成共识

师:分析学生作业的优缺点。总结平行透视规律。在这样的活动中,大家轻松而又快乐学会。

师:打出投影:两种透视现象的不同。成角透视规律在大家看来是不是很容易学会了?

生:是。

4、自主合作与练习

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课前准备的纸盒,练习运用透视规律表现纸盒的立体形象。教师巡回指导,走进学生当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表现,并且随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生:练习

5、动手制作与欣赏

师:演示并指导学生用厚纸板制作取景框,用取景框或用双手组合手势代替取景框的方法观察校园场景和建筑物,提示选择最佳构图的方法。

生:欣赏,领略一下表现手法,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但要提示学生,不要被教师的示范框住思维,目的是发挥个人所长、个人风格,体现个性。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理想的位置和角度,大胆运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知识,在校园中进行对景写生。写生过程中应指导学生确定最佳构图、对物象主次的区别表现以及对物象简繁的必要的取舍。

五、课后反思

(一)扬两个亮点

1、大量的图片资料展示,直观形象地说明了平行透视规律和成角透视规律的,学生赏心悦目,学习过程兴致盎然。

2、学法引导注重过程的生成性,由浅人深,从扶到放,在认识、掌握、应用中逐步形成了学习能力。

(二)纠一个偏离

教之过。教师过多地在教上下工夫,淡化了对学生认识基础的考察,轻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化。

教学方案 篇4

教学要求: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划“竖勾”和1个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预习要求:

1.中找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做上记号。

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3.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熟为止。

[设计说明: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完成预习任务。]

课前准备:

1. 本课挂图

2. 词语卡片: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熟字卡片:棵

3. 录音带:儿歌《一边大,一边小》

4. 把本课生字卡片贴于黑板上。(拼音部分折叠起来。)

一、认读生字词

1. 昨天你们在家预习时都作了哪些工作?本课的生字都会认了吗?老师把生字上的拼音都去掉,再把他们从书上搬到黑板上,你们还会认吗?自己认认看。哪些字你记不起来了,你可以看看书,或者向你的同座请教一下。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检查,发现不足之处及时弥补。老师向学生提示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初步培养遇到困难主动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你再读这些生字时发现那些字音不容易读准?提示一下同学们。

[设计说明: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己找出难点,并提示其他同学,培养其成就感]

3. 认读生字卡片。

4. 这些生字组成词语以后,你还会认吗?(读词语卡片,读完后贴于黑板上)

[设计说明:初步建立字词概念;给生字变换语言环境,巩固识字。]

5. (出示挂图)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设计说明:初步渗透看图方法——从整体到部分]

6. 对照图,再读词语卡片,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把词语卡片贴于对应的事物旁边。)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文字与图画相对应,词义自然理解。]

7. 用一句话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设计说明: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二、学习量词

1. 图中的这些事物各有多少呢?

(1)当学生用上“群、堆”时,先引导学生从生字卡中找出来,再相机点拨,了解他们表示的数量较多。

(2)当学生说到“一棵红枣树”时,出示“棵”字,引导学生说出“一颗枣”后,比较“棵”与“颗”。

[设计说明:教师的提问中避免了“数量词”的术语;充分利用图画帮助理解课文,进行语言训练;在说句的过程中不断复现生字,加强语言和文字的联系。]

2. 我们的课本把这些都编进了一首有趣的儿歌里,不信,你读读看。(学生自由朗读)

三、指导读文

1. 指名读短文。访问其中一名学生:是看汉字读的还是看拼音读的?提示学生读书时,会读得要看汉字读,遇到困难再借助拼音读。

[设计说明:主要目的是读准字音,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2. 听儿歌录音,鼓动学生随着节奏做拍手游戏。

[设计说明:既可作为课中游戏活动,又营造了儿歌的朗读氛围,出示了朗读样板]

3. 这个孩子(指录音)读的好吗?你们可以比她读得更好。同做同学互相读读看。

[设计说明:激发朗读欲望,促进合作学习]

4. 指名读、齐读,老师、学生拍手伴奏。

[设计说明:拍手伴奏的方法即可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又可帮助学生掌握朗读节奏,符合本课特点。]

四、理解短文,指导说句

1. 看看课题“比一比”,到底在比什么呢?

[设计说明:在充分的读文后,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比大小,比多少。]

2. 指导说句:________比________多,________比________少。

________比________大,________比________小。

[设计说明:此练习既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又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

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吗?对,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更是我国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形象大使。动物园的叔叔正在科学的喂养大熊猫呢!

出示信息窗一,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阅读文字信息。

学生观察主题图,认真阅读信息。

活动二:借助天平理解等式。

分组实验:①天平左盘放一个10克的砝码,右盘放一个20克的砝码,天平不平衡,可以用式子10

分组实验:天平左盘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一个不知重量的方木块,右盘放一个50克的砝码,一成天平平衡,用等式20+=50表示。

小结:等式表示相等的关系。

活动三:概括方程的意义。

师:观察黑板上的三个式子:+20=70、2=150、3+10=100,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谈想法??

小结:像+20=70、2=150、3+10=1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活动四: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想一想,等式和方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小结:方程的范围比较小,等式的范围比较大,方程只是等式的一部分。 活动七:自主练习

1、判断哪些式子是方程。

师:你认为一个式子是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小结:同时具备“含有未知数”、“相等的式子”这两个条件才是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引导学生在判断对错的同时,说出判断的依据。)

2、看图列方程。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要求学生先找出图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独立列出方程。(集体交流)

3、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让学生独立写出等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再进行交流。)

活动五: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并找出不懂的地方。

教学方案 篇6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

全篇围绕一个“竹”字,着力描摹竹影之神韵、抒写画竹之趣,运用对比、描写、对话、动作等多种技法,生动描写出“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时的童真童趣。本课设计意在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拓展艺术视野,了解作者丰子恺卓越的音乐、美术才能的背景下,运用艺术家的眼光来观察、体验生活之美的生活态度,学习作者重点围绕竹影之趣、描摹竹影之法,全文一气贯通而又生动活泼的写作风格。

教学步骤

一、分组研究

课前围绕以下课题以组为单位上网查找资料,并作简单研究:

1、丰子恺的生平资料、绘画资料、文学资料,重点要结合课文谈谈“我眼中的丰子恺”。

比如我眼中的丰子恺是个有着细微观察力的人,从他在文中第二段的描写可以看出:“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从上句中还可见他有不凡的语言表现力;再比如,我眼中的丰子恺是个有着丰厚艺术修养的人 ──在描写竹影时,他用到了很多美术和音乐的术语“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另外,还可以看出丰子恺是个有童趣的人……等等。

2、收集查找郑板桥、吴昌硕的竹画以及西方油画各一幅,结合课文对中国画和西洋画进行比较。

二、课文研读

1、添置背景:

本文是一个兼具音乐、美术、文学才能于一身的艺术大师的一篇生活随笔。作为艺术大师,在他的眼里,竹影是怎样的,美在何处,作者是怎样描摹的。请为“竹影”添置一个油画般的背景,摘录文中对竹影描写的语言,整体理解感受竹影的神韵之美。

学生结合课文语言描述背景:太阳虽已落山,天还没有黑。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

2、精研细读:

⑴ 寻趣说趣—体验童趣和童真。单有形似的竹影描述,本文的可读性就会大大降低,其内在的神韵可以用一个字概括──趣。

① 找一找:

清风明月的夜晚多么美好,竹叶萧萧的声音又是多么好听,孩子们在这清风明月的夜晚、竹叶萧萧的声音中玩了什么,怎么玩的?他们玩得有趣吗?请学生在文中找一找,然后用“我觉得 ( )是有趣的,我认为其中的趣味在于( )”这样的句子,说出自己的发现和理解,并体验竹影之趣。

再次阅读课文,速度可以稍快些,看看文中的小伙伴在夏夜乘凉时都看了些什么?

“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

“研究天空中光线、颜色的变化;讨论人影头上有烟气的原因;用画笔描地上的人影和竹影……”

在文中最富有童趣的是哪些描写?

比如第三小节的两处描写:

华明“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

这两处都很有趣,特别是华明描自己的影子,把自己描成一只青蛙竟然还笑。而大人这时候往往就会赶紧趁无人注意,把这影子涂掉,因为会觉得这是一种丑化。

② 说一说: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童年,也有过充满童趣的心灵和思维,只是许多人在长大后就渐渐把童心丢失了。我们在童年时常常做游戏,用泥巴捏小动物,偷砖头垒房子,在墙壁、在地上到处画画……还可能因此被家长、老师责怪。其实这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关心你、引导你,也许你就会有艺术上的发现,也许日后,你就会在这些方面有所成就。模仿课文说一说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往事也是在进行着艺术的创造、也有一些艺术的发现。

⑵ 审美赏美—从影到画深入浅出:

① 读一读:

读课文中自己认为描摹生动的语句,评点其妙处,玩味生动细致的描写方法。

② 想一想:

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的是什么?这让我们想起那篇课文,它的开头也是写闷热的天气,他们的目的是否相同?给你什么启示?

文中写道“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来得很久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想一想这句话在自己脑中呈现的画面是怎样的?根据自己的感觉赏析这句话,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很美,用同样的方式赏析。

教师引导 (亦可学生自由发言):“参差不齐”描写了竹影与孩子们的墨竹创作渐渐脱开移位的情形。“好像脱了版的印刷”比喻新颖贴切,生动描绘出月亮渐渐升高与其先时画的竹影不吻合,形成叠影的美妙画面,从而可以看出作者观物如微,联想丰富,笔下文字很有生有生活情趣。

学生赏析其他句子。

3、课堂小结:

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就存在与我们日常行为当中(像用泥巴造城堡其实是孕育着一种建筑艺术,用雪堆娃娃孕育着一种雕刻艺术,用野花编花环孕育着一种装饰艺术)。或许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创造艺术之美。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

在创设的情境中,体味作者的艺术魅力,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步骤

一、进入情景

教师与学生共同赏析丰子恺的名作──同名漫画、散文《人散后,一勾新月天如水》。老师配乐朗诵,学生评议,体会丰子恺文如其画,画如其文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看谁说得棒)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A、你认为哪些字容易读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B、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C、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三、品美析美

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

(总结)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

四、走进童年

师生一起朗诵: “时光带走我们的童年,让我们长大;岁月增长我们的阅历,让我们成熟。但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纯真的童心,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那么一片绿叶是一首诗,一抹斜阳是一首歌,一个游戏是一种创造……”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童趣》和《竹影》都是写童年生活的趣事,仿照以上两篇写法,写一个故事叙说一段童年的往事。

教学方案 篇7

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读报常识和读报方法。希望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这篇文章很有实用性,从读报的好处和读报的方法两方面进行了叙述。在教学时不仅要让他们了解读书的必要性,还让学生结合读书小组,制定读书计划,进行读书竞赛,写好读书心得,切实落实读书活动。还要求学生养成读报的习惯。这篇课文,主要是指点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的课文无须老师讲解,只要略加指点,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就可以了。

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自学课文――整体感知――小组交流――指导解惑。下面展示的是这篇课文的教学简单过程。

一、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了解结构。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2、理解重点句子:

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2)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给你新的感受,新的启示。

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新说明人们不断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小组交流

1、大家交流读报的好处以及收益。

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如: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

3、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

四、指导解惑。

教学过后,我感觉到,像这样的阅读教材,传统的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而现代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合作探究的方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附:阅读材料

一、报题阅读法

报纸的文章标题,等于报纸的眼睛。阅读报纸的题目,往往能较快地了解作者、编辑的意图,明确文章要表达的内容。浏览标题后,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地读一部分。读报先读题,是一种节省时间的方法,值得提倡。

二、粗读、细读结合法

粗读,即浏览,主要是扩大知识面,捕捉需要精读的文章。细读,就是精读,对一些重要的阅读材料,应该逐字逐句琢磨,逐段逐节咀嚼,仔细地了解它的内容、思路等。这样点面结合,即省时且效果好。

三、剪贴法

剪报的范围可根据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和个人兴趣而定。剪下后,要注明报纸的名称和日期。贴报有几种方式。如剪后放在纸盒内。到一定阶段,再分门别类地贴在旧练习本或旧杂志上。也可边剪边贴,手边准备一些十六开的白纸,剪下就贴在纸上,每张纸贴一篇,日后分门别类装订,另编目录。报纸剪贴后,要常常翻阅整理。

四、资料摘录法

有些文章的片断、精彩语句、出色的标题,一些有用的事实、数据等,因其比较短小,不一定剪下,可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摘录时要注明出处,以便日后查对。

五、读写结合法

读报后,写些读后感,对报纸写点书面意见,模仿报上的文章练习写作,给报社投稿,都是读报写作相结合的有效形式。读报时,注意积累词汇,学习写作,研究他人文章思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也是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六、小组读报法

可以找三五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读报小组。活动形式有几种:(1)定期交流心理,讨论报上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以讨论促读报;(2)开展读报知识小测验。轮流出题,大家回答,在回答中促进读报;(3)交流剪报或摘报资料,互通有无,相互补充;开展评报活动,讨论哪些文章好,哪些不好,哪些版面编得活泼,哪些地方有差错,还可以写成意见稿,寄给报社。

教学方案 篇8

一、教学设计思路

九年级化学的教学过程,是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素质为目标。

二、教材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3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其中1、3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理念。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

教学方案 篇9

一、课程定位与实践目的

《采购与供应谈判综合实践》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广州市市级示范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综合能力培养和拓展能力培养的专业必修课。 我院与海程邦达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宝供物流、创维集团等多家优秀企业深度合作,进行课程开发,目标是为企业培养采购员、物流业务员、客户服务员和货代员,使其具有物流服务采购与供应的业务洽谈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物流服务供应能力。

课程依据采购与供应业务流程(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业务环节处理内容为核心来组织与实际业务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点。根据任务功能进行情景设计和任务排序,重视由浅入深递进式教学,同时将职业资格考证的内容融入教学,实现课证融通。

课程形成了“以赛促学”、“社会技术服务”的课程特色。我们将课堂延伸到学生专业技能比赛,结合课程进度,举办物流企业调研大赛、采购与供应模拟谈判大赛、物流服务相关软件比赛。并将比赛表现融入课程成绩,全方位调动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课程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工作过程为主线,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做中学”,在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学中做”。

二、 实践教学设计总体理念

根据各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将课程内容整合,并实施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以项目洽谈为表现形式的课程教学,全面实施由学校与企业对学生成绩进行多元评价考核,并把课堂搬进企业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最终获得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完成“过程性评价”课程考核。

三、实践方式与方法

㈠ 改革教学方法的原则与实践体系

1. 改革教学方法的'原则。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参与和体验为基本方式,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多渠道、获取式大教学系统。

2.构建能力单元式实践体系。实行强化能力培养的单元式实践。在确立采购与供应谈判基础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能力分解,构建若干个能力培养训练单元,即以一项(组)能力培养为一个实践单元,以系统进行该项能力的打造与培养;再由若干个训练单元组成训练阶段;再由训练阶段组成实践课程,完成课程的实践。

㈡ 实践的主要方式与方法

1.分组讨论。针对讲授中、案例中、学生身边提出的采购与供应谈判问题,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

2.分组比赛。在实践中给定具体的比赛项目,由学生组织小组在课下进行比赛项目的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点评。

3.实地调研。根据教学与训练需要,特别是要带着特定的管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深入企业,访问企业家与管理者,再由学生写出调研报告。

4.网络冲浪。现代教学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对管理专业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特殊的接触实际的窗口。根据教学进度需要,引导学生登陆有关网站,了解房地产策划状况,搜集最新信息,学习最新知识,思考与分析现实营销问题。

5.文案或调研报告写作。即设定具体任务,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相关技能,对需要以文字形式表达的成果以规范文案的形式写出来。

6、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谈判中的采购方与供应方进行各项模拟谈判。

四、实践考核

实践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实践态度,实践表现,能力形成等评出各实践项目成绩,然后作为期末总评的参考。实践总评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50%(各分项目成绩比值见实践内容及成绩构成表)。

五、实践环节和学时分配

六、实践内容

实践环节一:观摩成功谈判案例,写学习心得

(一)、实践目的:

1、理解谈判对促成交易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案例分析能力。

(二)、实践内容/条件:

1、一个谈判高手应具备哪些综合素质。 2、一场成功的谈判有哪些特性。 3、如何进行成功谈判。

(三)、实践要求:

让学生里理解谈判的重要性,并分析成功的谈判案例,总结合格的谈判者应具备的素质。

(四)、实践步骤:

相关视频资料及书籍观看。

实践环节二:企业竞争力分析(SWOT分析)

(一)、实践目的:

1、掌握企业竞争力分析工具。

2、学会用SWOT分析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做出企业战略

(二)、实践内容/条件:

1、SWOT分析法的理论知识及使用步骤

2、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评估出竞争力中的关键因素 3、通过内外部因素组合,确定分析竞争力类型并制定应对战略

(三)、实践要求:

利用课下时间,充分利用网络,对企业进行调研,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内外部因素组合,确定分析竞争力类型并制定应对战略

(四)、实践步骤:

1、教师选定几家企业,利用课下时间让同学们实地或通过网络调研企业。 2、提交一份SWOT分析报告,分小组课上进行讨论。 3、教师进行点评,指出各组优缺点。

实践环节三:软件操作(ERP中的采购模块)

(一)、实践目的:

学习ERP中的采购与供应模块的软件操作及具体运行流程。

(二)、实践内容/条件:

1、回顾采购与供应相关理论知识; 2、进一步认识采购在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三)、实践要求:

熟悉ERP中的采购与供应模块的软件操作及具体运行流程。

(四)、实践步骤:

各人一台电脑,练习操作ERP中的采购与供应模块。

教学方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

四边形和三角形一样,也是基本的平面图形,它都有哪些性质呢?应该从何处着手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呢?

(二)自主学习

一、教材导读

问题1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动手拼一拼,并把重要的内容下面画上横线。

再次让学生按照导学案上的步骤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从而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注意:表示平行四边形四个顶点的大写字母应顺时针或逆时针排列。

问题2首先让学生按照导学案提示操作,再次完成课本“做一做”。

从而得到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二、自主测评

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进行检测。

注意:答题过程的书写。

三、收获与问题

整个自主学习的环节,学生有什么想法,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并予以解决。

比如: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呢?

为什么任意一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由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接而成?

(三)合作学习

此题组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合作探究本节内容的难点,然后达成共识。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合作完成有争议的问题。

注意:辩题设计第三题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做。

(四)探究展示

一、问题共析

此环节让学生将组内问题在全班展示,组组交流,教师点评。

二、展题设计

对本节内容难点的巩固,1题较为简单,是对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该性质的直接应用。

2题根据提示利用条件“DE平分∠ADC”和AD∥BC。

注意:解题的书写格式。

(五)评价归纳

先让学生对着学案上的标题总结本节内容,然后自由发表观点,谈收获。

(六)深化拓展

此环节是对本节内容进行全面检测。试题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反思、能力提升、拓展创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教学方案 篇11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认八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3,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重点:会认会写目标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有尊敬老师的愿望。课前准备: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设计意图

一、看图激趣导入:

1、让学生看图:谁认识这种植物呀?

2、有一些同学悄悄在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株紫丁香代表着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这首诗歌。

二、初读感知

1、借助拼音读读生字。

2、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再读一读。

3、自由读小诗,数数一共有几个小节。(五个小节)课文中的紫丁香是谁种的?哪个小节告诉你了?(第一小节告诉我们,紫丁香是学生给老师种的。)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朗读中所表达的浓浓的师生之情。

2、学习一、二小节。

A、自读自悟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B、想一想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走进小院呢?想一想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名读,评议。

3、学习三到五小节。

A、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同学们希望紫丁香能给老师做些什么呢?

B、全班交流,指名读相关小节,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4、品味词语。口头填空:绿叶沙沙像(),盛开的花儿像()。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6、试着背诵课文。

四、总结课文中同学们是那么热爱自己的老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老师不仅教会了同学们知识、、本领,还教会了同学们做人的道理,更像妈妈一样地爱护着自己的学生。

所以同学们也像爱自己的妈妈一样爱着老师。)这首小诗正是向我们传递着这浓浓的师生之情。《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这株紫丁香不仅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更是一首师生情谊的颂歌,整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这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这便决定了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在阅读课文时,让孩子选择喜欢的一段为大家读一读,然后说一说他喜欢的理由,在说的过程中,通过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有时让孩子们把自己当成枝叶,有时让孩子成为课文中的小朋友,走入课文,有时又让他们走出课文,说说他们自己对老师想说的话。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4、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系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教师节那天,老师收到很多贺卡,你们知道是谁送给老师的吗?(学生说)对,是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送的。有他们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有自己买的。老师特别喜欢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贺卡。那天你们是怎样向老师祝贺的?

2、看了图,读了课题,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为什么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快点拿起书来读读吧。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生读)

2、现在,你们书上又多了哪几个小问号?有什么不懂的词吗?

三、细读课文

1、要解决这些疑问呀,还得细细读课文。谁来读第1小节?

2、小朋友们是怎样走进浓绿的小院的呀?(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谁来做做踮起脚尖儿的动作?(学生做动作)你为什么要踮着脚尖呢?(不能打扰老师)原来是这样,真是个好孩子。请你把这一节读一读。

3、现在有紫丁香和老师作伴了,真好,你们希望紫丁香为老师做些什么呀?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

4、大家读得多么有激情呀。夜深了,连那星星困得都眨眼睛,可我们的老师还在那灯下工作着,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工作的?(出示课件)

5、你们说老师辛苦不辛苦?你能劝劝老师,让她早点休息吗?

6、现在谁来告诉大家,小朋友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会给老师带来什么呢?(想象说话)

四、小结课文,指导背诵全文。

1、读完课文,你再来看看这株紫丁香,觉得它怎么样?

2、结合练习,课外延伸:

书上的小朋友用这首美的诗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

赞美老师的诗句?(学生交流)课后,大家可以赞美老师的写的自己做的卡片上,送给老师,还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对老师说说,好吗?

教学方案 篇12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江苏教育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课《七颗钻石》,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则童话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因为充满了爱心而得到了生活对她的巨大回报的故事。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童话文字浅显易懂,学生非常喜欢。

二、教学对象及教学目标分析:

鉴于初一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学习童话,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由于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和正确指引,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三、教学重点分析:

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旨在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爱心可以创造奇迹,爱,可以改变一切。希望学生能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四、教学难点分析:

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感悟爱的博大。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童话的故事情节是曲折离奇的,是作者通过想象加工而成的。因此教学难点的设计便着重在动手写一写这一环节,让学生写梦中场景,意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中悟出爱的博大。

五、教学方法的分析:

听想议写说

语文课侧重于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这几个环节,让学生在对课文充分理解后,根据教者出示的问题去分析、理解课文,教者在此时起的是引导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写。

六、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是必然趋势,为了让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辅助作用,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学手段的使用,设计了适用面较广、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件。如利用多媒体良好的音响效果为学生创设梦幻般的情景,让学生融情于景,写作起来也更流畅。还可以节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

七、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舒缓情绪。

课前音乐选的是舒缓的钢琴曲《秋日私语》,对于初一学生而言,适当的课前放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情绪,以便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一)、导入、激趣、揭题。

1、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呢?

引导学生从记忆的仓库里回忆小时读过的童话,让学生进行充分阐述。如《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白雪公主》等。

(2)、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主要从童话的构思、情节、语言方面来说,如情节曲折、离奇,语言口语化、适合儿童阅读等。问题难度较大,可让学生小组讨论后作答。

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1)、教师出示投影,展示课题,明确作者。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童话《七颗钻石》。

(2)、你们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哪些作品呢?

这一问题的设置主要是考察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简要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学生齐读。

3、出示学习目标。

针对初一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目标应简洁明了,即通过童话的学习,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让学生能从学习目标的确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师出示目标,学生齐读,明确学习要求。

(二)、欣赏童话,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七颗钻石》。

初一学生对童话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这种情形,我便设计了听老师讲故事这个环节,在教师的语言诱导下,学生进入情境,自然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2、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绊(bàn)倒,干涸(hé)

这篇童话内容浅显易懂,学生阅读时难度不大,个别字词学生在预习时已掌握,课堂朗读侧重于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4、学生表演朗读。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从学生的个体出发,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感悟,通过个别学生有感情的范读,加深学生对童话内容的感知。

(三)、理解课文,讨论交流。

议一议:小姑娘的水罐是怎样变化的?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这些变化的呢?

教者可从小问题着手提问:七颗钻石是从哪里变出来的?学生很快能从书中找出答案,即七颗钻石是从水罐里变出来的,顺水推舟问:水罐是个怎样的水罐呢?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会变,也可能是神奇,教者均应予以肯定。(学生针对投影上的问题思考、讨论,学生只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即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在课堂上应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所有环节都应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参与中进行。

从教材内容分析,《七颗钻石》一文的重点就是随着爱心的不断深化,水罐也不断出现变化,水罐的珍贵也就寓意着爱心的崇高。我便在议一议环节中调动学生参与并使其融入童话的气氛中,教者适当的引导和强调对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身心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作出及时解答。如有的学生会问:小姑娘凑上水罐想喝水的时候,这时如果过路人没有出现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如果小姑娘不愿把水给过路人怎么办?此时教者要联系童话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从水罐不断的变化中明白童话的情节是曲折、离奇的,它从现实生活中来,又经过作者的想象用夸张的手法将作者的美好愿望表达出来。

(四)、拓展想象,写梦中场景。

由于初一学生正处于小学向中学的过度和适应期,心理上对这些情节精彩、感情丰富的童话是很喜爱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学习也就容易得多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写梦中场景这一片断的训练。教者在简单小结学生对课文的分析后,立即提出新的要求,根据童话的特点,将童话《七颗钻石》的梦中场景补充完整。

1、教者出示投影,指名个别学生朗读习作要求。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梦中的情景。

为了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在设计课件时,配设了相应的背景音乐《水边的阿迪丽娜》,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投入写作。教者在学生写作时,巡视并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点拔、指导。

2、学生朗读习作片断。

学生朗读时教师或学生作旁白,可依时间的长短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习作进行赏析。教者对好的习作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体会作者写作用意,联系生活谈感受。

1、体会句子的含义: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教者可先提问学生:作者为何要以七颗钻石为题?可从钻石的价值来说,也可从作者的用意去阐述,明确作者以七颗钻石为题,是因为钻石的价值是贵重的,小姑娘的爱心不也正是那七颗钻石一样在空中闪现着耀眼光辉吗?学生只要能回答出大概便可。然后打出投影,出示题目,从文中最后一节来展开,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在天空永远放射光芒,向人间遍洒爱的光辉。

读完这篇童话,学生对童话的主题已有了全面的了解,此时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教者出示投影,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同桌或小组交流。教者对学生的发言要予以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师总结。

1、投影展示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2、教者总结(在爱的奉献的乐曲声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小姑娘的爱心,就像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亮,照亮每个人的心灵。我们的爱心不也正是那一颗颗钻石吗?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家人,也要爱周围的人,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

(七)、布置作业。(二者选一,出示投影。)

1、排演《七颗钻石》课本剧;

2、给童话故事画插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未来社会的人没有合作的态度是不行的,在这一环节上,教者放到了课外,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去充实和完整课堂内容,学生通过排课本剧、画插图等形式对童话内容作补充,演课本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没有合作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这里有导演、演员的分工、道具的使用,这个过程不单单让学生记住了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以爱心为中心,辅以小姑娘水罐的变化,充分体现爱的主体。

九、设计感想:

实际教学的收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彰显,但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讲了多少,而是学生从中掌握了多少,他们的能力是否有所展示、有所发挥,是否得到了培养和提高,都是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既学到知识,又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地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念,从而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七颗钻石》教学流程图

教学方案 篇13

【教学设想】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经过作者动情的叙述,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们也仿佛走到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正当在与朋友们互诉心声之中,作者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真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所以本文教学定位在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以陶治学生心灵,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生活观的教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你没读过《山中访友》这篇课文,请展开你想像的翅膀,猜一猜李汉荣先生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学生可能回答: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德高望重,曾经与自己同呼吸共患难的山中隐士;我想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朋友,他们约好了对酒吟诗;作者访问的朋友是一位丹青妙手,他经常在山中实地写生。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 可李汉荣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访了怎样的朋友?让我们闭上眼睛,去听听作者给我们讲述他山中访友的经历。

二、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朗读《山中访友》,学生听读并思考:李汉荣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1、谁能说说李汉荣先生去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呢?

明确:作者拜访了古桥、树林、山泉、小溪、蚂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老柏树等。

2、可是李汉荣先生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学生讨论后明确: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交流探讨

1、李汉荣先生是那么地热爱大自然,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他走进山中,去会晤他山中的众朋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用我喜欢 ,是因为 的句式说一句话。

2、既然是山中访友,那么李汉荣先生跟自己的好朋友交流了吗?他们又是怎样交流的?

明确:李汉荣先生在文章中,已经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景物的美在他眼里已经成了一个个玄奥而善良的思想,他对大自然的喜爱程度已经远远不是只用眼睛去观赏他们的外表,而是用心在冥想,用心在与大自然的朋友们交谈。然后美读课文。

3、在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中,你有哪些美妙的想象?

(学生自由谈)

四、课堂小结

教师结束语:当你怀着一个好心情看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妙不可言,大自然原来如此神奇,令人陶醉,不禁想做大自然的一员,去亲身感受大自然脉搏的跳动,用大自然的语言去跟游人进行一次心灵的交谈。李汉荣先生把自然景物当作自己的朋友,感觉那么美好,那么亲切。孔子曰: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我说:有朋自山中来,不亦乐乎?有朋自大自然中来,不亦乐乎?同学们,让我们敞开心扉,走进大自然,去拥抱大自然,广交大自然中的朋友吧!下课。

五、布置作业

把在体会课文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时的美妙想象写下来,课下交流。

教学方案 篇14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位诗人,在听完我的描述后,你们猜猜他是谁。

他,是唐代著名诗人,祖籍陇西成纪,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等。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小学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歌。

学生齐背(到《赠汪伦》提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话体现出了李白与朋友之间多么深厚的感情啊)

至真至诚的李白最重友情,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李白,去学习他的一首送别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板书课题(别忘作者)

同学们对李白应该比较熟悉了,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咱们这位伟大的诗人朋友呢? 一位学生介绍(介绍的好我可以说:非常好,看来你和李白的关系一定很好),再找一位补充。

出示PPT,红字一定要着重掌握。

过渡:知道了诗人,是学习诗歌的第一步,为了深入地理解诗歌,我们常常还需要知道当时的写作背景,这叫知人论世。因为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是时代和当初特定背景下的产物。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王昌龄是李白的好朋友。开元27年,贬放岭南。天宝7年,再贬为龙标尉。李白在杨花落尽、杜鹃声声的时节,惊闻好友被贬湖南龙标,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诗人十分担忧,并深感不平和悲伤,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赠给他。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咱们已经知道了,接下来请同学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1、2。

学生读完,提问: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古诗四步学习法啊?

三、诵诗文

好,同学们的记忆力非常好,我还听说咱班同学的朗诵功力很厉害,诗为心声,哪组同学愿意来为大家展示一下呢?

学生读之前,提问:同学们,朗读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答后,我说:非常好,你们说的都很对,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抑扬顿挫。现在可以开始了,组长起头。

找两个小组读,读完问:其他同学有没有建议要向他们提出来?

然后教师评价。

再找两个人读,读完问:其他同学有没有建议要向他们提出来?

然后教师评价。

最后齐读。

四、品诗句

过渡: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现在同学们借助手中的预习资料自学2分钟,弄清这首诗的意思,然后小组内统一答案,各派一位同学上前将题目和4句诗的翻译写到黑板上。其他人背诵诗句和翻译。

写完教师挨个小组评价,分四点:1、内容对错。2、错别字。3、语病。4、补充内容要加括号。

评完一组,该组起立齐读诗意。

五、悟诗情

过渡:诗句的意思已经清楚了,下面我开始进入诗的灵魂部分――悟诗情。请同学们依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读完,现在开始合作探究。

过程中随即提出总体要求或加入每组讨论。

六、讨论完,挨个小组汇报。教师点评

七、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首诗。

然后说:爱月的李白懂得借月传情,以愁表心,知心的昌龄定会读月明心,沐风会神,两颗心,远隔万水千山,就这样融汇在朗朗明月、习习清风之中,天地间还有什么比这种相知相会的神交更令人感动的呢?李白在朋友落难时,没有来得及问候一声,更没有亲自相送一程,他只是送给昌龄一轮明月,一颗愁心,却给置身蛮荒的朋友带来了永远的希望。

八、拓展: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送别诗?

学生说,我最后说:同学们知道还真不少,我也为大家收集了几句送别诗,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下。

九、达标测试

最后我们来完成本节课的达标测试.

师:怎样赏析诗歌呢,这说来话长。最简单的就是沿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营造的意境氛围或某种手法(某些词句)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我先来作个示范。

第一句写景,杨花漫天飞舞,飘泊无定;子规(杜鹃鸟)一声声“不如归去”,鸣声凄厉。景物的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真是情景交融,天衣无缝!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赏析以下三句。四人为一小组,把赏析的内容写下来,看谁写得最好。

生:次句叙事。“过五溪”,点明王昌龄跋涉穷山恶水,到达龙标。五溪一带,当时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这里山深水急,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此句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关怀王昌龄安危之情,已力透纸背。

生:第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表达同情与安慰。

生:最后一句又把另一自然物――风也拟人化了,风也同明月一样,读懂了诗人的心音,愿把诗人一片赤热的情怀直送到夜郎西。

师:至此,我们看到诗人李白寄给王昌龄不仅仅是一首短诗,而是?

生:一片真挚的友情。

生:一颗赤诚的心。

5.艺术特色。

师:通过诗歌的学习,我们读懂了李白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读懂了李白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那么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又在哪里呢?

生: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生: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 。

师:星河耿耿,银汉迢迢。从远古奔来的中华文明的长河,千回百转,千淘万漉,使一颗明珠浮出了水面,它的异彩流光,穿过时空,照亮了中国文学长廊,它就是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近千年、并让世界为之回首的唐宋文学。徜徉在这座文学珍宝馆,我们目不暇接,留连忘返。在这里,我们与中国文学史上的众多名流巨匠擦肩而过:迎面走来的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笑傲红尘的李白。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教学方案 篇15

教学目标

1、能有条理地较具体地说情出一件新鲜事。

2、能用普通话说,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说话训练和说话评议时注重条理是否清楚。

教学难点:说话训练和说话评议时注意有没有把事情说得较具体。

教具:投影片说话举例的录音

教学过程

-一、揭题,明确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说说什么是新鲜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一些事情,如街道、学校、生活小区有了新的变化,新的建设,我们周围的人出现了新的情况这些事,我们称作新鲜事。今天我们就要说一件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

2、这次听说训练的要求是什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指导选材,突破难点。

同学们有什么事想说给大家听听?指名说,后评议(重点评议选材)。

三、指导说好新鲜事。

1、想想自己要说的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最后说什么。(一般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说。也可先说结果、再说起因、经过。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说看到的情景,再追诉事情的起因、结果。)

2、指名说。按说话要求评议(重点评议条理、连贯、口齿、声音、态度)。请学生指出主要问题。

3、分小组互说。

四、全班交流。

五、小组评出最佳新鲜事及最佳信息员。

六、作业。选择自己今天听到的最佳新鲜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后记

要求学生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做到说写结合。

教研方案集合


管理是预测和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亨利法约尔,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我们要准备开始写个人的工作方案了,方案就是应对现状作出全面且合理的安排。小编为您准备的“教研方案”让您眼前一亮,特别相信这篇文章它会使您更加自信!

教研方案(篇1)

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成为全国聚焦的话题。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即依托地方教育资源,聚合县域教育力量,通过教学研究、教育培训、教学相互观摩、教师交流等多种形式,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

一、围绕县域教育服务中心建设,完善课程垂直管理

县域教育服务中心是建设县域教研共同体的核心基础设施,是县域教育资源的重要载体。在建设中,要优先发展和完善课程垂直管理体系,开展以优化课堂教学为目的的研究课程,探索教育创新,推进素质教育。

二、定制化培训服务,创新县域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县域教育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计划、组织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活动等形式,提升县域教师的专业水平、指导教师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目前,培训主要针对教师的配合能力和理念,我们更加需要全面系统、深入细致、注重平衡、开放性和多维场景的定制化培训服务,创新县域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三、创新教研合作模式,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县域教研共同体,要从总部到基层的教研合作模式切入,通过以教学方法、教师板块、教材资源、教育统计数据等多种形式渠道,提供跨校、跨区、跨市的教学资源,满足教师专业、课程连续性及分类管理等各方面需求。同时,发挥电子教育资源的作用,打通校际网络,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让县域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四、完善师资配备和福利待遇,提高教师职业发展信心

无论是新进一线教学人员还是在职教育教师,他们的教育教学素质和职业发展支持都至关重要,更需要推动他们发展职业发展信心,把教育教学职业做好,把教学管理职业化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让教师职业发展得到真正的支持和改进,才能推进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综上所述,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方案对于优化县域教育资源的集中利用、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育思路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实用的影响。未来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抱团取暖,打破共识壁垒,共建教育辐射中心,发掘县域教育潜力,把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做好,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实效。

教研方案(篇2)

语文教研组10月份教学常规检查小结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11月3日上午,语文教研组对本校17位语文老师的备课、作业、听课笔记进行了检查,为了今后老师能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开放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特将本次教学检查小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工作成绩。

1、教师都能利用导学案进行二次备课,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详尽。大部分教师都能写教学反思。

2、学生的作业量达到规定数量,没有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全体教师都能及时批改作业,能指出学生的错处。

3、作文数量能做到每个单元一篇,教师批改有总批。

4、教师都有听课记录,有些教师还具体的写了教学评价和建议。

二、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1、教师的教案多数是为应付检查而进行的修改,没有结合实际具体地体现 “学——议——导——练”四个教学环节。

2、所写教学反思过于简单,千篇一律。

3、作文批改没有眉批。、听课多数是相互抄的,互相听课的积极性不高。衷心希望通过本次教学常规检查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尽快铺开教学改革。

望埠二小语文教研组 2017年11月3日

教研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建立健全联片教研机制,完善教研网络,转变教研方式,扩大教研范围,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重在以强带弱,以强促弱,增进园际交流合作,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全区幼教事业均衡发展。

二、片区划分

全区按地域和办园等级设立四个教研片,分别为东片(城东、泰东、同乐、苏陈、大冯、西仓、城北、爱的摇篮)、南片(市幼、伟才、莲花、童星、南园、城中)、西片(儿教、城西、安居、美晨、好孩子、亲亲宝贝)、西北片(九龙、东郊、阳光、罡杨、金苹果、东方宝宝)。(排在前面第一位的幼儿园为牵头单位)

三、领导小组

以教研片为单位成立该片教研活动领导小组;各片牵头幼儿园园长为组长,其他幼儿园园长为主要成员。

四、工作职责

各教研片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制定本教研片活动计划并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各教研片牵头单位亦为指导单位,同时负责本教研片活动,开展指导工作。

其他幼儿园按教研片活动领导小组制定的计划,积极参与、轮流承办教研片活动。

五、教研主题

以“问题研究”为重点,着力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六、活动要求

1.每学期初,各片领导小组协商确定教研片活动计划,合理安排活动的主题、内容、方式、时间、地点和负责人。

2.指导单位做好各教研片活动的指导工作,并做好指导记录。

3.活动承办单位,提前一周将活动计划报送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并发到片内各幼儿园,并承担教研活动所需的后勤服务。

4.教研片组织开展的教研活动,片内各幼儿园必须积极参与。

5.牵头单位和承办单位共同收集开展教研片活动的资料,每学期结束前由牵头单位将相关资料整理好后交学前教育科。

七、活动时间

原则上建议各教研片春学期在4-5月份、秋学期在10-11月份开展教研活动,但也可根据各片的具体情况确定活动时间,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活动。

八、制度保障

1.联席会议制度。每学期初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总结上学期教研片工作,研究制定新学期教研片计划和相关活动方案。

2.定期活动制度。教研片工作的`开展情况,应及时向学前教育科汇报,开展片级教研活动应邀请学前教育科人员参加,主动接受学前教育科的检查和指导。

3.轮流承办制度。教研片举行教研联席会议或开展教研联谊活动,采用领导小组主办,片内各幼儿园轮流承办的方式,承办幼儿园应按照领导小组的安排,积极主动、出色地做好活动组织工作,确保活动质量,其它各幼儿园应积极配合,不得推诿、殆误工作。

4.考核奖励制度。教研片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区教育局对各园的幼教综合考核。区教育局对指导及承办活动成绩突出的相关人员颁发证书。

教研方案(篇4)

小学组建学科教研共同体方案

随着教育的转型升级和发展,教育不再是单一的教与学,在教育领域里,学科教研成为了学校教育的新趋势。学科教研共同体已经成为小学发展教育、加强教育督导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手段。本文就小学组建学科教研共同体方案做一详细、具体、生动的分析。

一、建设学科教研共同体的意义

1.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科教研共同体是多学科、多年级教师合作、共同研究、共同做决策的方式。在学科教研共同体中,老师们能够了解教育学術和研究等实践,提高整体的授课水平。加强教师专业发展,使得老师们能够具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理论和实践的技能,能够能够满足教学中的多样化需求。

2.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学科教研共同体可以通过多位老师共同探讨同一学科教学问题,来进行有效的教育教育结构化模板,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并在教育体系的多个领域植入教育教育体系。

3.激发教师的职业激情

学科教研共同体的模式是通过多年级、多学科老师协作分工,进行集体研究讨论,来优化教师教学,并进行教育质量提升。利用这种模式来建设共同体可以激发教书的职业激情以及教育教育的责任感。

二、建设学科教研共同体方案

1.倡导多样化的学科教研形式

在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倡导多样化的形式。不同学科,在不同年级都有不同的授课需求。要结合这些需求,尝试建立小组、工作坊、集体备课等多种教研形式,为教师提供不同的学科教研平台。这样让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参与自己感兴趣或是专业技能相符合的学科教研形式。

2.营造积极学习环境

在学科教研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积极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该营造良好的教育教育环境,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其次,需要有系统化的领导和管理机制,以确保学科教研共同体的正常运行和活动,监督教学过程的质量,保证整体的教学效果。

3.加强教师交流与沟通

小学建设学科教研共同体,其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提高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师之间应该加强学科界线沟通,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教改中寻找到更好的方法,使他们的教学更加有效和高效。

三、实现学科教研共同体的方法

1.构建正向反馈系统

小学建设学科教研共同体,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构建正向反馈系统,通过评估教学过程,收集和回复教师学习的效果,为老师提供快速的反馈信息。这样帮助教师提升自身教学的能力,并为更好的教学提供借鉴。

2.分享教学资源

小学建设学科教研共同体,可以在教师之间增加自由交流,分享事件或者资源。教研共同体的老师可以分享他们的教学资源,并将该资源纳入集体的教学提高,为学校建立起集中式的教学资源,利于教师们进行教学创新和提高教学质量。

四、小学教研共同体建设的启示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建设学科教研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之间应该加强协作,为实现小学的教育教育目标而努力。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建设,不仅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因素,更是许多学校教学改进的成功之道。教研共同体的建设离不开教学改进、教师教育和领导下的持续支持。学校管理员应该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条件,以便更好地支持这种教学改革。因此,小学建设学科教研共同体是十分必要的,这将有助于小学的植入性学习教学,促进小学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形成,也有助于培养出适应现代化需要的优秀青少年。

教研方案(篇5)

近年来,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学科教研共同体的构建被广泛提倡。为此,学校需要积极组建小学学科教研共同体。这一进程无疑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一、学科教研共同体概述

学科教研共同体是指教师通过共同研究和探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教师群体。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促进,互通有无,实现教学成果的共享化、借鉴化,从而形成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优良的教师团队。

二、小学建立学科教研共同体方案

1.确定组建的主体单位

小学学科教研共同体的主体应为教研组别。教研组别应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组织教师进行共同研究和探究,并将成果反馈给学校教研处。

2.明确目标任务

在组建学科教研共同体的过程中,必须明确目标任务,这有利于组织成员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活动。学科教研目标应该合理、具体、实际可行。

3.明确组织形式和工作周期

小学学科教研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应以小组会议为主,以分组讨论、现场研究、教学反思、示范授课、交流经验等方式,不断探索、创新和实践。组织周期可以按季度、半年度、一年度等周期来进行。

4.加强组织领导与评估

小学学科教研共同体需要学校领导的关爱支持,以及教育局对小学学科教研的领导和管理。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形成完整的评估流程。

5.加强师资培训

在小学学科教研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注重师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及教研组要定期组织相关课程开设,通过集中授课或派驻法人进行教学指导、辅导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6.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手段

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研究,是小学学科教研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教师开展视频直播、网络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技能水平。

三、总结

小学学科教研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小学教师们提供帮助和借鉴。组建小学学科教研共同体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以教师的学习需求为关注点,分类情况合理分组,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团队协作,促进知识传递和教育变革。

教研方案(篇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以加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设、优化作业设计、深化教学管理、强化教师业务素质提升、激活教研活动为重点,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促进教学的内涵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初三初四有7个教学班,共有3名化学教师,化学教师的年龄结构较合理, 40岁以上的教师2人,1人为39岁以下。3位化学教师从事多年的化学教学工作,积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并能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进行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各自的`化学教改 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学期,化学教研组将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深化化学教学改革,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为目标,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加大实验教学力度,认真学习各地名校的具体做法,观看教学实录,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优化教法、学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使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探索创新形成具有个人和教研组特色及风格的教学模式。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研方案(篇7)

小学组建学科教研共同体方案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学科教研共同体成为近几年来教育界非常热门的话题。作为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学科教研共同体在各个学校中被不断试水和推广,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小学如何组建学科教研共同体的方案,并建议合理的实施方法。

一、什么是学科教研共同体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学科教研共同体的概念,学科教研共同体是指在同一学段、同一学科、相互有联系的学校教师组成的一个学科教研群体。这些教师在共同探究、交流研究、反思实践、建设资源和实验创新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学习及知识共享的组织体系。

二、小学组建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必要性

小学作为孩子教育的第一步很重要,做好小学阶段的教育将会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成绩及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小学教育应当是全面发展的,为了让孩子能够获取更为贴近现实的知识和教育方式,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建立就很有必要了。

学科教研共同体建设可以实现以下目的:

1.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共同体成员通过交流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经验等彼此借鉴,缩小教师之间的教育差距,从而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各个学校及学科之间的教师因为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从而拓展教学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增加教育经历,成为高水平的教育者。

3.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组建小学学科教研共同体,教师可以自由分享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资源及课程标准等教育信息,从而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三、学科教研共同体的组建方法

1.依据学科特点成立共同体。小学学科较为丰富,需要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来成立相应的共同体,如语文教科、数学教科、英语教科等共同体。

2.学校为单位成立小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教学资源及经验,成立小组并加入共同体中,在共同体内跟其他学校的教师互动交流 ,提升教学质量。

3.教师积极参与。发起组建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呼吁是方便的,而真正让学科教研共同体成为有效果的团体,是靠教师的积极参与与共同奋斗。

4.加入本地教育联盟。加入本地教育联盟可以获得政府支持,从而在教育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更优秀的资源,建立更好的校际合作关系。

四、学科教研共同体的运作模式

1.定期组织会议。定期召开学科教研共同体会议,评估和研究当期教学质量、存在问题和需求,探讨教育创新、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及教育教学部署等问题,各学校教师共同交流分析,共同进步。

2.联合开设公开课。共同体成员之间可以组织公开课、课题研究及听课评课等教育活动,向外界对教育行业发展和教学教研成果宣传。

3.共享资源。出版教育期刊、录制教育纪录片、撰写教育书籍等形式,对共同体的工作成果进行共享和传播,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4.促进教育创新。共同体成员之间可以联合开设课程、编写教材、研究教育资源共享等,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激情和创意思维能力。

五、小结

学科教研共同体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未来将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必修课。小学组建学科教研共同体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建立起校际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推动各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共同发展。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鼓励教育专家、行业人士进入共同体分享经验和知识,以拓展济南小学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小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教研方案(篇8)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幼儿园大班的主题教研活动旨在有效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幼儿园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通过主题教研活动,教师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分享教学资源、探讨教育问题,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目标

1.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2. 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念;

3. 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园内共同发展。

三、活动内容

1. 主题研讨会

在活动开始前,组织一次主题研讨会,邀请幼教专家为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专题内容可以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教育方法和教学设计等。教师可以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拓宽教育思路。

2. 小组分享

在主题研讨会结束后,组织教师分组,进行小组分享。每个小组由4-5名教师组成,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分享一个自己认为成功的教学案例。分享的教学案例可以是某个主题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方法等。通过分享,教师可以互相借鉴经验,共同提升。

3. 教学观摩

在小组分享之后,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每个教师都可以选择一个同事的课堂进行观摩。观摩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其他教师则全程观摩并记录观摩心得。观摩后,教师们进行反思和总结,互相交流自己的观摩体会,并提出改进意见。

4. 教研成果展示

在活动结束前,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成果展示。每个小组负责汇总和整理小组成员的教育教学改进方案、教材开发成果、教学案例等,并进行展示和分享。教师们可以通过展示和交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成果和思考。

四、活动时间安排

1. 活动前准备:2周

2. 主题研讨会:2天

3. 小组分享:3天

4. 教学观摩:2天

5. 教研成果展示:1天

五、活动评估

1. 教师满意度调查:由活动组织者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教师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改善建议。

2. 教学成果评估:对教师进行教学成果的评估,包括教学设计的独立性、教学效果的提升等方面。

3. 教育改进评估: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改进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改善等方面。

六、活动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主题教研活动,教师们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教研活动的开展,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同时,我们也期待通过这些活动,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育热情,为幼儿园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学校合作方案合集


各位好,笔者今天想要介绍一下“学校合作方案”的相关内容。为了实现心中所想之事,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应对工作中的困难时,一个内容详实、数据丰富、体系完整的方案可以提供行动的明确方向。本文仅供参考,敬请收藏!

学校合作方案 篇1

在贯彻新课程理念形式下,开展校际交流是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是优化课堂教学,培训新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可以搭建区域内老师互相学习的平台,达到加深了解、增强团结、促进和谐、推动工作的目的,特制定本实施工作方案。

一、校际交流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各学校中层领导及教师

二、交流范围:

1、学校管理

2、教育教学

3、教研工作

4、其他方面

三、交流形式:

参观、走访、查阅、听课

四、交流要求及事项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

2、确定交流人员。

3、交流人员带好笔记本和听课本。

4、活动结束后写出心得体会或总结材料。

5、活动结束后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研讨。

XXXX乡学校

XXXX年3月15日

附:派出学习交流人员:

领队(1人):XXX(总校校长)

学习人员(3人):XXX(初中部校长)、XXX(小学部校长)、XXX(总校副校长)

(听课人16人)

语文(9人):(小学1年级)XXX

(小学2年级)XXX

(小学3年级)XXX

(小学5年级)XXX

(7年级语文)XXX

数学(6人): (小学1年级数学)XXX

(小学4年级数学)XX

(7年级数学)XX

(8年级数学)XXX

英语(1人):(7年级英语)XXX

派车单位(4台):总校2台、初中部1台、小学部1台

学校合作方案 篇2

一、合作目的

以服务企业,提升技能,加强在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宗旨,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完善学校“美术、艺术”专业的师资力量的培养和专业教学研究。实现校企双赢的发展模式。

二、合作原则

(一)互利原则。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学校在合作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学生提升实操能力、就业能力与就业机会,我公司( )在合作中提升企业文化和择优吸收优秀技能人才。建立专业的影像动画培训班,课余培训在校和社会专业人才合作共赢利。

(二)互动原则。 互动是促进校企建立更紧密合作的前提,学校与我公司( )可利用各自优势资源互补不足,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培训基地,在培训与就业工作上建立互动平台。

三、合作模式

(一)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一个“数码运营中心”)

职能:

1/承接广告、媒体制作、艺术创作等商业需求

2/举办培训班,给在校学生和社会工作人员提供专业技能提升培养(可分基础培训和提高培训)

3/给学校的对应专业学生做实训的场所,真正的把所学习的知识利用起来

利用学校设施设备、教育管理、师资和我公司在视频专业领域人员经验和各种代理厂家产品技术指导等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培养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在学校建立“苹果校园体验中心”

通过建立体验中心,让学生和教师能最快速和最直接的接触到,苹果的新科技和新设计产品。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和创新的教学方式,提升在电子艺术领域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

(三)勤工俭学:给有需要的学生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岗前培训。应企业要求送进企业对上岗前进行岗位上岗技能培训,解决企业招收熟练工难的问题。

在岗培训。应企业要求送进企业,对在岗职工进行业务知识,操作知识的提升,更好的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公司前身北京捷成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8月23日,20xx年10月28日整体变更为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成股份)。捷成股份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软件企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和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人民政府联合认定的创新型试点企业。

捷成股份专门从事音视频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与实施,是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专业音视频整体解决方案产品提供商之一。主要市场为广电行业,并涵盖部队、互联网科技公司、政府机关、科研院校、事业单位及其他音视频领域。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高标清非编制作网解决方案、全台多元异构一体化网络解决方案、全台网整体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和全台统一监测与监控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广等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以及部队、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气象局等多家行业用户。捷成股份作为三网融合的生力军还参与了央视国际网络、浙江华数、深圳天威视讯等三网融合平台的建设。

捷成股份还积极参与多个国标和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公司是国家广电总局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广播影视数字版权管理论坛执行委员单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

捷成股份秉持“融合领先科技,铸就卓越品牌,诚信开拓进取,勤奋严谨创新”的理念,致力于音视频领域的信息技术创新,公司的多个产品和实施项目先后荣获了国家广电总局的多个“科技创新一等奖”,还获得了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中国电子学会等多个奖项。是业内“广播电视十大民族品牌奖”、“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奖”等多项大奖的获得者。 捷成股份于20xx年2月22日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0182),是业内第一家独立上市的企业。捷成股份将利用这一契机抓住我国广电行业及其他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和三网融合大发展大建设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融合领先科技,开拓进取创新,为广电行业的大发展提供全新的技术、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

学校合作方案 篇3

为维护我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的良好形势,保障全市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落实省市有关会议文件要求,加强我市学校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辽宁省学校安全条例》;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学校的安全防范水平和广大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依法建立学校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水平,实现构建平安校园的总体目标。

二、工作重点

(一)成立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成立领导小组,统一安排,积极部署,确保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及时发现反映侵害学校的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安全、稳定的学校周边环境,确保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

(三)清理学校周边无证无照经营、违法经营的网吧、娱乐场所、音像摊点、图书报刊摊点和流动饮食摊点等场所设施,大力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四)主动联系公安、交警等有关部门增设交通标志、减速带和人行横道,大力加强对师生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确保师生的交通安全。

(五)加强高校稳定工作。结合xx北京奥运会实际,加强高校师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正确引导广大师生爱国热情,防止境内外敌对势力、宗教势力、邪教组织渗透破坏活动,维护校园网络安全,杜绝不良信息通过互联网在高校内传播,确保高校稳定形势。

(六)加大学校内部管理力度,进一步强化学校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努力完善各项安全保卫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学校治安保卫组织及队伍,排查整改学校内部的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安全工作的万无一失。

(七)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法律、法规,进行师生自我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工作措施

(一)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教工作以提高青少年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法制素质为重点,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不断拓展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学校法制教育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二)进一步落实维护学校稳定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及时研究解决维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准确向上级部门报告有关创安维稳的有关信息,做到不瞒报、漏报,对发生事故将从严查处。

(三)及时妥然处理教师群体中的各类矛盾和学生家长对教育问题的反映,认真落实师德创优活动中的各项措施。坚决杜绝群体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发生。

(四)强化学校治安防范工作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做好事故的防范工作。设置兼职安全员,进一步健全门卫制度,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出学校,落实来人来访登记制度。认真检查学校各重点防范场所的消防安全设备、防盗报警器,做到人防与技防相结合,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做好学校防抗灾救灾工作,维护学校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

(五)积极协调公安、交通、卫生、工商、质量监督等部门,认真开展好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局长、校(园)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积极,工作中务实,使整治工作有规划部署,有具体方案,有人员具体负责,有检查督促落实,建立学校领导直接抓,各部门紧密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各县区、市直各校要结合实际

情况,制定详细具体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

(二)加强宣传,广泛发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是造福师生的一项重要举措,需要广大师生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各地各校要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按照“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总体要求,及时召开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专门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师

生参与维护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圆满完成整治工作。

(三)加强督查,严格奖惩。各地各校要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全面排查,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紧进行整改。对因经费等原因一时不能整改的,要上报主管部门,及时协调处理,尽快消除安全隐患。市教育局将在适当时候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县区和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抽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的县区和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扎实、责任不落实,忽视和谐校园创建的单位及主要负责同志予以通报批评。对因工作失职、渎职造成重特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严重损害教育形象,影响社会稳定的单位和负责人,要严肃追究责任。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从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出发,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化认识,精心安排,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做到宣传动员到位、安排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检查整改到位,着力解决直接影响师生生命安全的突出问题,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务求取得实效。

学校合作方案 篇4

学院:

为了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系动漫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借助于地方和企业的优势,培养出优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建议共同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现计划利用东综合楼二楼开展校企合作动漫项目制作及实训基地建设事宜,现报告如下:

一、合作企业:

广西南宁四叶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二、涉及专业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艺术系)、

三、合作方式及内容

(一) 学院投入

1、场地投入:东综合楼二楼动漫专业教师工作室

2、师资投入:动漫专业教师参与动漫项目制作。

(二)四叶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入

1、项目投入:四叶草公司将手机游戏开发、手机动画制作两个商业项目引进课堂,双方共同负责制作完成。

2、人员投入:四叶草公司动漫管理人员、设计人员。

3、设备投入:添置部分动漫专业设备。

(三)共同完善实训基地与实训课程

1、公司在动漫工作室挂牌设立四叶草动画制作部,进驻专业制作人员,指导学生实训并参与动漫项目制作。

2、双方共同合作开展动漫社会人才培训、技能考证、项目策划等对外服务合作。

3、公司参与动漫专业实训课程的建设及开发,协助教材与精品课程的建设。

4、双方共同合作申请动漫项目,公司负责市场和技术指导,学院负责提供项目制作场地、设备和学生人力资源,并把项目技术和成果融入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成果和收益双方共享。根据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为合作专业制订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共同制订企业专业培训计划、员工培养计划,并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安排员工进行专门指导。

(二) 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的订单班。

1、自20xx年秋季学期起开设“四叶草班”,从高考录取的动漫专业学生中挑选优秀考生进入该班,签署订单培养合同,在校期间与动漫普通班实行优胜劣汰,使学生在校期间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2、以公司项目带动教学,教学过程依托于真实的工作过程,班级管理也依照企业的管理模式,完成项目有相应的薪资鼓励,使学生在校即在企,不仅可以得到专业技能的培养,也熟知企业的工作流程及项目运作模式。毕业生直接向“四叶草动漫公司”和区内各大动漫公司及影视公司输送人才,既满足企业发展用人的需要,又可实际解决动漫类毕业生的就业流向问题,可谓校企双赢。

3、订单班的模式是各学院许多专业正在或者即将开展的工作,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中,这种探索在深度论证后较可行。

四、合作方案:

19、甲乙双方共同合作开展动漫社会人才培训,甲方负责提供师资和课程,乙方负责提供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培训收益,成果由甲乙双方共享。

20、甲乙双方合作期间公司每年研发1个以上项目和相关技术,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后,可以分享研发成果。并把研发成果融入教学课程和教师培养中。

21、合作期间公司年做动漫课题开发,与学校共同享有课题研发成果。

22、乙方于甲方开展影视动漫的相关课题研究,由甲乙双方申报课题,甲乙双方配合完成。

23、乙方可提供市场所需项目以供甲方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实训计划。

24、乙方吸收动漫专业优秀毕业生就业,并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大型动漫企业就业。

五、具体教学合作方案

(1)合作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规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学校为主,校企双方每年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计划的各个环节。确保教学计划与行业紧密结合,定位准确。专业核心课程实施项目教学,企业提供实际动画项目,将动画项目融入课程内容中。双方每年进行一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2)参与教学

企业担任《 三维动画项目制作课程》、《毕业设计课程》等重要实训课程;每年组织一个学术讲座,承担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计划如能在20xx年5月分执行,将与10级影视动画专业班课程相对接,接洽的课程为《 三维动画项目制作课程》,企业方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建模及动漫等内容。

第四学期:

《三维动画项目制作》课程共90课时,30课时学校安排,60课时企业方后期制作如建模、渲染及动漫等内容进行指导。

第五学期:《毕业设计》动漫制作

《毕业设计》课程前期由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完成方案设计,企业方负责毕业设计方案后期建模及动漫的指导,确保毕业设计能够具有好的表现效果。

第六学期:《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课程吸纳部分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学校方安排教师跟踪。

(3)合作双方共同进行专业建设

企业有责任参与专业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活动,打造专业、课程品牌。三年内争取将动画专业建成省级精品专业或争取建成一门自

治区级精品课程。

六、具体项目合作方案

意图动漫提供动画制作项目作为学生的课程内容、实训内容。

七、共建实训基地具体方案

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四叶草公司在设立动画制作部,设立影视动画专业实训基地,引进公司机制,制定公司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实训流程,共同设计实训课程。

妥否?请批示。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系

学校合作方案 篇5

为促进西部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宁县四中教育教学质量,根据西部教育顾问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精神,本着平等自愿,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上海**中学与**结为友好学校。

一、合作目标

以**中学优化教育教学资源,转变宁县四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使**四中成为初具一定办学特色,质量上乘、市县一流的示范性学校。

二、合作内容

(一)管理研讨

1、建立干部定期研讨制度,针对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开展双向交流与探讨。

2、加强各类计划、创建活动及实施过程的交流、学习,包括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师资培养计划、教研与科研工作计划及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的实施方案及管理策略。

3、加强双方教育信息传递,促进资源共享。

4、双方行政定期互访,深入研讨学校发展与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四中不断明晰学校发展思路和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创品牌、创特色,做大做强特色学科。

(二)科研指导

1、深入开展教育科研交流活动。针对四中教学现状,**每期两次派出专家来校为教师作报告,向教师宣讲新课改先进理念,使全体教师对新课改方案,新课程标准有较全面的了解,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观,提升教师能力。

2、培养教师科研意识。奉中凭借教科研优势,帮助四中教师形成课题意识,指导教师撰写课题方案、课例、案例,进行教科研普及。

3、双方在条件成熟时立项共研课题,通过合作研究,全力提升四中教师科研素质。

(三)师资培训

1、在不影响双方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建立师资培训常规制度,大力开展教师岗位培训工作。

2、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从备课、上课、说课、评课、作业设计、课改理念学习等进行专门指导,并在一定时间段内作出整体评价,提出进一步改正的内容和策略。

3、对骨干教师的培训采取去*挂职、听课、上课相互交流等形式,促进骨干教师成长。

4、**定期派出专家来校听课、评课、诊断,若条件许可,**可委派退休教师常驻四中,参与学校全程管理,对学校教师进行全方位指导。

5、双方围绕课改进行对话,联合开展课改成果展示活动。

6、广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合作,建立师资培训资源共享,形成良好师德修养。

7、深入开展班主任、年级组、教研组等岗位的交流与合作。

8、双方各自重大教科研活动均应通知对方派人参加或者共同承担,以促进双方师资能力共同提高。

(四)素质培养

1、双方负责向对方提供各类素质教育方案,交流管理办法。

2、双方负责向对方提供各类素质教育观摩机会及设计方案。

3、每期召开一次素质培养研讨会。

(五)师生互动

1、双方定期安排教师、学生到对方学校参观访问,开展联谊活动,进行励志教育。

2、视条件许可,四中每期安排5-10名学生到**跟班随读,享受**学生同等评优待遇。

3、建立“手拉手,共成长”活动制度。在条件成熟时双方联合举办夏令营、冬令营等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开展两校学生之间学习、生活交流体验活动。

4、开展“扶贫助学献爱心”等结对帮扶活动。

5、双方师生在活动期间必须服从所在地学校管理,遵守所在地学校纪律。

(六)资源共享

1、双方可相互提供教学质量管理资料,尤其是对口学科、班级等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资源。

2、**选派技术人员协助四中进行信息平台建设并协助培训信息技术管理员,双方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教学设计、复习资料、检测试题等无保留的向对方提供。

3、**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发技术指导四中进行校本课题等资源的开发工作。

四、绩效评估

1、建立交流工作评估机制,加强管理,督促双方相关部门人员落实各项工作。

2、成立两校合作交流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专人负责,每月末进行评估,以推动合作工作扎实、有序进行。

五、其他

1、本方案内容接受双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约束。

2、未尽事宜,双方本着平等、互惠原则协商解决并切实贯彻。

3、本方案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学校合作方案 篇6

一、考试领导小组

1、组长:

2、副组长:

3、组员:初三班主任、校医

二、职责分工

1、总负责:

2、教师管理:

3、考务工作、考试秩序:

4、后勤交通安全:

5、考试指导:

6、学生安全纪律:班主任

7、学生健康状况监测:校医

三、送考工作流程

1、5月4日12:00行政会议室送考人员会议

2、5月7日,12:00篮球场试排队

3、5月7日,16:00阶梯教室召开体育中考动员会。

4、5月8日,13:30左右学生做考试准备,换服装检查装备。

5、5月8日,13:40整队,检查学生,13:50准时发车。

四、学生在休息区侯考,学生按组别集中,避免走散,各组负责老师负责好各自学生。

1、第一批准备活动(401、404、405、419)开始时间14:10,检录时间14:45(张龙)

2、第二批准备活动(407、408、409、411、413、414、422)(402、403、406、410、412)、417、(418、427)

开始时间14:25检录时间15:00

3、第三批准备活动(421、423、424)、(415、420、426)、416、425开始时间14:40

检录时间15:15

4、准备活动结束后带领学生到检录处进行检录。

5、清点考试结束后的学生数,观察学生的反应,避免出现运动性损伤等状况。

6、集中回校。

乘车顺序及各人负责组次

第一批车:

带队老师(401、404、405、419)

带队老师(407、408、409、411、413、414、422)(402、403、406、410、412)、

第二批车

带队老师417、(418、427)

带队老师(421、423、424)、(415、420、426)、

带队老师416、425

学校合作方案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本事的培养,加强我院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本事,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到达“双赢”的目的,提升我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订单培养模式

根据我院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进取主动地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群)知识和技能,到达供需共识,签订半年至三年的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供给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必须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

经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第5学期,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完成毕业设计,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在这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和学生管理问题。

(三)见习模式

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和见习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位敬业的精神。

(四)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利用学校教师资源、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点、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资源,主动承接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及继续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体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获取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帮忙。

(五)生产经营模式

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其他资源优势,主动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的项目投资经营。学校以场地或其他现有资源作为股份参与投资,利用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势,解决学校的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以生产项目带师生实训,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如实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即可引进企业合作,到达双赢。

(六)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开发应研究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

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一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以实际工作岗位(群)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资料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模块,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资料体系;二是,课程资料综合化,主要体此刻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三是,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此刻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具与工具、耗材与原料相结合,做到教室、实训室或生产车间的三者结合等;四是,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引入企业及社会的评价。

(七)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教材开发应基于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实施。教材开发应聘请行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针对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在相关企业一线的实习实训环境,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材能够先从讲义入手,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情景,逐步修正,过渡到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

(八)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专业、课程特点,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资料,供给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九)实施“双百工程”

大力实施“双百工程”(即:百名企业家进学校、百名教师进企业),增加教师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本事。选派骨干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并管理学生,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学校主动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资料、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密切接轨。同时学校每年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讲课、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让学生感受学校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三、校企合作具体要求

(一)新设置专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地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设置新专业时,充分调查和预测发展的先进性,在初步确定专业后,应邀请相关部门、用人单位的专家和实际者进行论证,以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现实应用性。

(二)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料的安排和调整等教学工作应征求企业或行业的意见,使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资料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近三年内,在工商管理系和工程技术系进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各院、系、部中全面铺开此项工作。每个专业必须实施1-2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建设工作。

(四)近三年内,每个专业必须实施1-2门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建设工作,实训教材尽量采用校企合作编写的教材。

(五)完善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一线轮训制度,各院、系、部每学年要选派10﹪的教师到企业一线参加3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严格执行“关于专业课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若干规定”,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本事和实践教学本事。同时每个专业至少聘请或调进3个以上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

四、保证措施

(一)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各院、系、部由一名领导具体分管校企合作工作,并配备一名专(兼)职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二)合作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为企业供给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保证在设备、场地等条件上的支持及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安排。

(三)学院和各院、系、部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必须把校企合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年度工作总结要体现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将作为每年考核各院、系、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根据各院、系、部校企合作开展的情景和效果,每年评选2-3个系部为校企合作工作优秀单位,从全院评选5-10名教师为校企合作工作优秀工作者,重点评选校企合作完成的研发项目,学校将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不突出的单位不得参加全院的先进单位的评选。专业课教师校企合作开展的情景和效果,将同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选优秀教师等挂钩。

学校合作方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画不同动态的人物,增强幼儿对人物动态画的兴趣。

2.在活动中发展大胆想象、勇于创造及表现美的能力。

3.在合作长卷画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通过主题活动《神秘的太空》积累了有关太空的知识经验。

2.材料准备:

(1)课件美丽的太空景色、外星人的幻灯片;

(2)正面和侧面的活动小人;

(3)水粉颜料、油画棒、记号笔、纸、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激发兴趣。

二、出示活动小人,引导幼儿学画不同动态的人物。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到太空学校去?

师:(出示底图)这是美丽的太空学校,你们想坐什么工具飞到太空中去?

2.幼儿自由表现各种飞天的动作。

3.摆放活动小人,示范讲解人物的不同动态。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协商合作,大胆作画。

2.提醒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飞天动作及各种飞天工具。

3.注意色彩搭配。

4.保持画面整洁,画好后要将画笔收好。

四、欣赏评价。展示作品,引导幼儿欣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