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模板

高一数学教案模板。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教案是促进师生教育教学交流和互动的重要工具。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感到困惑可以考虑阅读一下“高一数学教案”,本文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源和链接供您参考和查阅!

高一数学教案(篇1)

第一教时 教材:映射 目的:要求学生了解映射和一一映射的概念,为今后在此基础上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打下基础。 过程: 一、复习:以前遇到过的有关“对应”的例子 1 看电影时,电影票与座位之间存在者一一对应的关系。 2 对任意实数a,数轴上都有唯一的一点A与此相对应。 3 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A 都有唯一的有序数对(x, y)和它对应。 4 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唯一的确定的面积与此相对应。 二、提出课题:一种特殊的对应:映射 引导观察,分析以上三个实例。注意讲清以下几点: 1.先讲清对应法则:然后,根据法则,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一个(或几个)元素与此相对应。 2.对应的形式:一对多(如①)、多对一(如③)、一对一(如②、④) 3.映射的概念(定义):强调:两个“一”即“任一”、“唯一”。 4.注意映射是有方向性的。 5.符号:f : A B 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6.讲解:象与原象定义。 再举例:1?A={1,2,3,4} B={3,4,5,6,7,8,9} 法则:乘2加1 是映射 2、A=N+ B={0,1} 法则:B中的元素x 除以2得的余数 是映射 3、A=Z B=N_法则:求绝对值 不是映射(A中没有象) 4、A={0,1,2,4} B={0,1,4,9,64} 法则:f :a b=(a?1)2 是映射 三、一一映射 观察上面的例图(2) 得出两个特点: 1、对于集合A中的不同元素,在集合B中有不同的象 (单射) 2、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的象 (满射) 即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 结论:从而得出一一映射的定义。 例一:A={a,b,c,d} B={m,n,p,q} 它是一一映射 例三:看上面的图例(2)、(3)、(4)及例1、2、4 辨析为什么不是一一映射。

高一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应用圆周长、弧长公式综合圆的有关知识解答问题;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数学模型的能力;

3、通过应用题的教学,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弧长公式解有关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活动设计:

(一)灵活运用弧长公式

例1、填空:

(1)半径为3cm,12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_______cm;

(2)已知圆心角为150°,所对的弧长为20π,则圆的半径为_______;

(3)已知半径为3,则弧长为π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为_______.

(学生独立完成,在弧长公式中l、n、R知二求一。)

答案:(1)2π;(2)24;(3)60°.

说明:使学生灵活运用公式,为综合题目作准备。

练习:P196练习第1题

(二)综合应用题

例2、如图,两个皮带轮的中心的距离为2.1m,直径分别为0.65m和0.24m.(1)求皮带长(保留三个有效数字);(2)如果小轮每分转750转,求大轮每分约转多少转。

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分析:(1)皮带长包括哪几部分(+DC++AB);

(2)“两个皮带轮的中心的距离为2.1m”,给我们解决此题提供了什么数学信息?

(3)AB、CD与⊙O1、⊙O2具有什么位置关系?AB与CD具有什么数量关系?根据是什么?(AB与CD是⊙O1与⊙O2的公切线,AB=CD,根据的是两圆外公切线长相等。)

(4)如何求每一部分的长?

这里给学生考虑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解:(1)作过切点的半径O1A、O1D、O2B、O2C,作O2E⊥O1A,垂足为E.

∵O1O2=2.1,,,

∴,

∴ (m)

∵,∴,

∴的长l1 (m).

∵,∴的长(m).

∴皮带长l=l1+l2+2AB=5.62(m).

(2)设大轮每分钟转数为n,则

,(转)

答:皮带长约5.63m,大轮每分钟约转277转。

说明:通过本题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弧长公式的应用,求两圆公切线的方法和计算能力。

巩固练习:P196练习2、3题。

探究活动

钢管捆扎问题

已知由若干根钢管的外直径均为d,想用一根金属带紧密地捆在一起,求金属带的长度。

请根据下列特殊情况,找出规律,并加以证明。

提示:设钢管的根数为n,金属带的长度为Ln如图:

当n=2时,L2=(π+2)d.

当n=3时,L3=(π+3)d.

当n=4时,L4=(π+4)d.

当n=5时,L5=(π+5)d.

当n=6时,L6=(π+6)d.

当n=7时,L7=(π+6)d.

当n=8时,L8=(π+7)d.

猜测:若最外层有n根钢管,两两相邻接排列成一个向外凸的圈,相邻两圆是切,则金属带的长度为L=(π+n)d.

证明略。

高一数学教案(篇3)

垂直的性质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2)能运用性质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了解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间的相互联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观察物体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操作确认,获得对性质定理正确性的认识;

(2)性质定理的推理论证。

3、情态与价值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推理证明”,培养学生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两个性质定理的证明。

三、学法与用具

(1)学法: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猜想与证明。

(2)用具:长方体模型。

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二面角的定义、大小及求法。

2、练习:对于直线和平面,能得出的一个条件是()①②③④。

3、引入:星级酒店门口立着三根旗杆,这三根旗杆均与地面垂直,这三根旗杆所在的直线之间具有什么位置关系?

(二)、讲授新课:

1、教学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①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线面垂直线线平行)

②练习:表示直线,表示平面,则的充分条件是()a、b、 c、 d、所在的角相等

例1:设直线分别在正方体中两个不同的平面内,欲使,应满足什么条件?(分组讨论师生共析总结归纳)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很多:平行公理、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等等)

2、教学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①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面面垂直线面垂直)

探究:两个平面垂直,过其中一个平面内一点作另一个平面的垂线有且仅有一条。

②练习: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b、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

c、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d、过一个平面内任意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例2、如图,已知平面,直线满足,试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④练习:如图,已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求证: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过平面外一点,可作无数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b、过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和一条定直线垂直c、若异面,过一定可作一个平面与垂直d、异面,过不在上的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平面和都垂直。

2、如图,是所在平面外一点,的中点,上的点,求证:

3、教材p71、72页

(四)巩固深化、发展思维

思考1、设平面α⊥平面β,点p在平面α内,过点p作平面β的垂线a,直线a与平面α具有什么位置关系?

(答:直线a必在平面α内)

思考2、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a,若α⊥β,a⊥β,a α,则直线a与平面α具有什么位置关系?

五、归纳小结,课后巩固

小结:(1)请归纳一下本节学习了什么性质定理,其内容各是什么?

(2)类比两个性质定理,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六、作业:(1)求证:两条异面直线不能同时和一个平面垂直;

(2)求证:三个两两垂直的平面的交线两两垂直。

课后记:

高一数学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建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会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写出其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

3.会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一、预习检查

1.完成下表:

标准方程

图形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开口方向

2.求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3.求经过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二、问题探究

探究1:回顾抛物线的定义,依据定义,如何建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探究2:方程是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吗?试将其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辨析比较.

例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在直线上,求抛物线的方程.

例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在轴上,点是抛物线上的一点,到焦点的距离是5,求的值及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准线方程.

例3.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轴,它与圆相交,公共弦的长为.求该抛物线的方程,并写出其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

三、思维训练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抛物线上的点到该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6,则点的横坐标为.

2.抛物线的焦点到其准线的距离是.

3.设为抛物线的焦点,为该抛物线上三点,若,则=.

4.若抛物线上两点到焦点的距离和为5,则线段的中点到轴的距离是.

5.(理)已知抛物线,有一个内接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在原点,斜边长为,一直角边所在直线方程是,求此抛物线的方程。

四、课后巩固

1.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2.抛物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为,则点到轴的距离为.

3.已知抛物线,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则.

4.经过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5.顶点在原点,以双曲线的焦点为焦点的抛物线方程是.

6.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以轴为对称轴,过焦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被抛物线所截得的弦长为8,求抛物线的方程.

7.若抛物线上有一点,其横坐标为,它到焦点的距离为10,求抛物线方程和点的坐标。

高一数学教案(篇5)

课题:2.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直线方程一般式的形式特征;

(2)会把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化为斜截式,进而求斜率和截距;

(3)会把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化为一般式。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3、情态与价值观

(1)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点: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教学难点:对直线方程一般式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过程:

问题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1、(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每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表示吗?

(2)每一个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a,b不同时为0)都表示一条直线吗?

使学生理解直线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思考探究问题(1),即直线存在斜率和直线不存在斜率时求出的直线方程是否都为二元一次方程。对于问题(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要判断某一个方程是否表示一条直线,只需看这个方程是否可以转化为直线方程的某种形式。为此要对b分类讨论,即当时和当b=0时两种情形进行变形。然后由学生去变形判断,得出结论:

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它都表示一条直线。

教师概括指出:由于任何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表示;同时,任何一个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

我们把关于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a,b不同时为0)叫做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简称一般式(generalform)。

2、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与其他几种形式的直线方程相比,它有什么优点?

使学生理解直线方程的一般式的与其他形

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发现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与其他形式的直线方程的一个不同点是:

问题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式的不同点。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能够表示平面上的所有直线,而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方程,都不能表示与轴垂直的直线。

3、在方程中,a,b,c为何值时,方程表示的直线

(1)平行于轴;(2)平行于轴;(3)与轴重合;(4)与重合。

使学生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对直线的位置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过的与轴平行和重合、与轴平行和重合的直线方程的形式。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索得到问题的答案。

4、例5的教学

已知直线经过点a(6,-4),斜率为,求直线的点斜式和一般式方程。

使学生体会把直线方程的点斜式转化为一般式,把握直线方程一般式的特点。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检查、评价、反馈。指出:对于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一般作如下约定:一般按含项、含项、常数项顺序排列;项的系数为正;,的系数和常数项一般不出现分数;无特加要时,求直线方程的结果写成一般式。

5、例6的教学

把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化成斜截式,求出直线的斜率以及它在轴与轴上的截距,并画出图形。

使学生体会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化为斜截式,和已知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方法。

先由学生思考解答,并让一个学生上黑板板书。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由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方法:把一般式转化为斜截式可求出直线的斜率的和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求直线与轴的截距,即求直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为此可在方程中令=0,解出值,即为与直线与轴的截距。

在直角坐标系中画直线时,通常找出直线下两个坐标轴的交点。

6、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个解与坐标平面中点的有什么关系?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之间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与直线的关系,体会直解坐标系把直线与方程联系起来。

学生阅读教材第105页,从中获得对问题的理解。

7、课堂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评价。

问题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8、小结

使学生对直线方程的理解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1)请学生写出直线方程常见的几种形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比较各种直线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3)求直线方程应具有多少个条件?

(4)学习本节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学生课后独立思考完成。

归纳小结:

(1)请学生写出直线方程常见的几种形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比较各种直线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3)求直线方程应具有多少个条件?

(4)学习本节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作业布置:第101页习题3.2第10,11题

课后记:

高一数学教案(篇6)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1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向量》出现在高中数学第一册(下)第五章第1节。本节内容是传统意义上《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部分,因此,在《数学》这门学科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2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1)从“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所反映出的“数”与“形”之间的转化,就可以看到《数学》本身的“量化”与“物化”。

(2)从建构手段角度分析,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中,可以看到“数形结合”思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能利用它们解决相关的问题。

2能力训练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类比能力,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路和观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

3创新素质目标: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整合能力;《向量》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重组”意识和“数形结合”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独立意识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向量概念的引入。

难点:“数”与“形”完美结合。

关键:本节课通过“数形结合”,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和变通能力。

四、教材处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就是认知结构的组建,其过程一般是先把知识点按照逻辑线索和内在联系,串成知识线,再由若干条知识线形成知识面,最后由知识面按照其内容、性质、作用、因果等关系组成综合的知识体。本课时为何提出“数形结合”呢,应该说,这一处理方法正是基于此理论的体现。其次,本节课处理过程力求(一秘★.)达到解决如下问题: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发展?又如何从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并赋予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表达式,如何反映生活中客观事物之间简单的和谐关系。

五、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十分复杂的动态性总体,是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下,进行集体认识的过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启动学生自主性学习,启发引导学生实践数学思维的过程,自得知识,自觅规律,自悟原理,主动发展思维和能力。

六、学习方法

1、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着重掌握元认知过程。

2、使学生把独立思考与多向交流相结合。

高一数学教案(篇7)

第三章“”教材分析

本章是数列,特别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有着较为广泛的实际应用  如各种产品尺寸常要分成若干等级,当其中的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相差不大时,常按等差数列进行分级,比如鞋的尺码;当其中的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相差较大时(这种情况是多数),常按等比数列进行分级,比如汽车的载重量、包装箱的重量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数列在产品尺寸标准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数列在整个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处于一个知识汇合点的地位,很多知识都与数列有着密切联系,过去学过的数、式、方程、函数、简易逻辑等知识在这一章均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应用,而学习数列又为后面学习数列与函数的极限等内容作了铺垫  课本采取将代数、几何打通的混编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强化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而数列正是在将各知识沟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不少关于恒等变形、解方程(组)以及一些带有综合性的数学问题都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有关,学习这一章便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教学约需17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3.1  数列

约2课时

3.2  等差数列

约2课时

3.3  等差数列前n项和

约2课时

3.4  等比数列

约2课时

3.5  等比数列前n项和

约2课时

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

约3课时

小结与复习

约4课时

一、内容与要求

本章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三个部分

在数列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数列的概念、分类,以及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  关于数列的概念,先给出了一个描述性定义,尔后又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在映射、函数观点下的定义,指出:“从映射、函数的观点看,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  这样就可以将数列与函数联系起来,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列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运用函数的观点去研究数列  关于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其中数列的通项公式,教材已明确指出它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 点破了这一点,数列与函数的内在联系揭示得就更加清楚  此外,正如并非每一函数均有解析表达式一样,也并非每一数列均有通项公式(有通项公式的数列只是少数),因而研究递推公式给出数列的方法可使我们研究数列的范围大大扩展  递推是数学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方法,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基本思想实际上也是“递推”  在数列的研究中,不仅很多重要的数列是用递推公式给出的,而且它也是获得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途径:先得出较为容易写出的数列的递推公式,然后再根据它推得通项公式  但是,这项内容也是极易膨胀的,例如研究用递推公式给出的数列的性质,从数列的递推公式推导通项公式等,这样就会加重学生负担  考虑到学生是在高一学习,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教学要求,只要能初步体会一下用递推方法给出数列的思想,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一个数列的前几项就行了

在等差数列这一部分,在讲等差数列的概念时,突出了它与一次函数的联系,这样就便于利用所学过的一次函数的知识来认识等差数列的性质:从图象上看,为什么表示等差数列的各点都均匀地分布在一条直线上,为什么两项可以决定一个等差数列(从几何上看两点可以决定一条直线)  在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时,突出了数列的一个重要的对称性质:与任一项前后等距离的两项的平均数都与该项相等,认识这一点对解决问题会带来一些方便

在等比数列这一部分,在讲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时也突出了它与指数函数的联系  这不仅可加深对等比数列的认识,而且可以对处理某类问题的指数函数方法和等比数列方法进行比较,从而有利于对这些方法的掌握

二、本章的特点

(一)在启发学生思维上下功夫

本章内容,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好素材,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观察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在问题的提出和概念的引入方面,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本章的“前言”里用了一个有关国际象棋棋盘的古代传说作为引入的例子  它用一个涉及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麦粒数的计算问题给学生造成了一个不学本章知识、难获问题答案的悬念,又在学了等比数列后回过头来解开这个悬念;在讲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时,都是先写出几个数列,让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共同特点,然后在归纳共同特点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定义

在推导结论时,注意发挥它们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的作用  例如在讲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时,没有平铺直叙地推导公式,而是先提出问题:

1+2+3+...+100 =  ?,并指出著名数学家高斯10岁时便很快算出它的结果,以激发学生的求解热情,然后让学生在观察高斯算法的基础上,发现上述数列的一个对称性质:任意第k项与倒数第k项的和均等于首末两项的和,从而为顺利地推导求和公式铺平了道路

在例题、习题的表述方面,适当配备了一些采用疑问形式的题,以增加问题的启发成分  如3.3 例4:“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pn十q,其中p、q是常数,那么这种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 如果是,其首项与公差是什么?”  又如:“如果一个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那么这个数列有什么特点?”这样就增加了题目的研究性  在讲有些例题时,加了一小段“分析”,通过不多的几句话点明解题的思路 如对于上面提到的“3.3 例 4”,加的一段“分析”是:“由等差数列定义,要判定 {  }是不是等差数列,只要看  是不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就行了” 话虽不多,但突出了 “从定义出发”这种最基本的证明方法

(二)加强了知识的应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研究性课题”多具有应用性的特点以外还在教材中适当增加了一些应用问题  如在“阅读材料”里介绍了有关储蓄的一些计算;在所增加的应用问题里还涉及房屋拆建规划、绕在圆盘上的线的长度等

(三)呼应前面的逻辑知识,加强了推理论证的训练

考虑到《新大纲》更加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且在前面第一章已介绍了“简易逻辑”,为进行推理论证作了准备,紧接着又在第二章“函数”里进行了一定的推理论证训练,因此本草在推理论证方面有所加强      

(四)注意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由于本章处在知识交汇点的地位,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较为丰富,教材在这方面也力求充分挖掘  教材注意从函数的观点去看数列,在这种整体的、动态的观点之下使数列的一些性质显现得更加清楚,某些问题也能得到更好的解决,例如“复习参考题b组第2题”便是一个典型例子  方程或方程组的思想也是体现得较为充分的,不少的例、习题均属这种模式:已知数列满足某某条件,求这个数列 这类问题一般都要通过列出方程或方程组.然后求解  关于递推的思想方法,不仅在数列的递推公式里有所体现  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等思想方法的组合运用在本章里得到了充分展示.为学生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相互间的关系并进行初步运用提供了条件。

高一数学教案(篇8)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熟练掌握。

(2)学生的知识经验较为丰富,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学生思维活泼,积极性高,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

(4)学生层次参次不齐,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二、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以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线,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把这两者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新课标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目标的制定和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应实现如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单调增函数、单调减函数等概念;能运用函数单调性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函数单调性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难点是。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

基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按照市高中数学“三五四”课堂教学策略,采用探究――体验教学法为主来完成教学,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采取了:

1、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正确地形成概念.

3、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并顺利地完成书面表达.

(二)学法

在学法上我重视了:

1、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思维,并通过正、反例的构造,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质的飞跃。

2、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