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调解机制,构筑大稳定格局

时间过得很快,让人不知所措,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都有过不同的经历,大部分人都会被上司或者老师要求写一篇总结,总结就是过去时间做的事的总检查、总评价,大家知道总结范文要怎样写吗?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创新大调解机制,构筑大稳定格局,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新时期如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作用,确实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当前人民调解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作以初探。
一、创新组织体系,大调解工作理念有新突破。
以信访局的矛盾纠纷接访,综治办、司法局的矛盾纠纷排查,司法局的矛盾纠纷调处三大职能为基础,核心是打破以往调解组织上下分割、断头断腿现象,形成联合联动办公、联合联动办事、联合联动接访、联合联动调处的新模式。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具体工作由综治委牵头,负责指导、协调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成立县、乡两级中心,由信访局局长兼任主任,司法局局长兼任常务副主任,相关部门派干部常驻中心开展工作。具体工作由信访局、司法局牵头,政法部门联合办公,其他部门联动办事。各乡镇(街道)在原有重大疑难纠纷调处中心基础上,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组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工作联席会,将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工作纳入全区大调解体系中,由司法局牵头,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掌握动态,完善工作预案,及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社区居委会(行政村)及100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并本资料权属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设调解窗口和首席调解员。居民小区楼幢、村民小组及100人以下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民调小组。区管系统和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调解办公室。各个部门、直属单位设立民调信息员。新型组织体系以中心为龙头,向下延伸,上下结合,形成一级主导、二级中心、三级组织、四级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依托基层、多方参与的大调解组织体系,为建立大调解联动机制提供组织保证。
二、创新运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有新作为。
改革以往调解组织之间、涉案单位之间处理矛盾纠纷,存在的条块分割、单兵作战、自成体系等弊端,形成多种调解主体协同作战,多种调解方式多管齐下的联动运作格局。一是联合排查机制。以中心为平台,把社会矛盾纠纷排查与信访问题排查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定期排查、情况通报等多项制度,坚持做到每月必须排查,敏感时期必须排查,突出性矛盾必须排查,普遍性问题必须排查。各街道、系统原则上每半月排查一次;中心每月排查一次,每季进行一次讲评,每半年进行一次小结,每年进行一次总结。综治办、信访局和司法局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分析,研究解决对策。二是联动调处机制。按照信息联网、部门联手、上下联动、条块联合的原则,做到“三联动”,一是上下联合联动。重大矛盾纠纷,上下共同参与调解。二是左右联合联动。对涉及部门较多的矛盾纠纷,在中心统一组织下,各涉案单位共同参与调解。三是内外联合联动。注意利用广大群众,做好钝化矛盾工作。如发挥有威信的老干部、老党员作用,做好情绪激动的群众思想工作。三是配套调处机制。注重借智借力,整合资源,切实为群众提供便利、及时、周到的调解服务。一是与法律服务配套:中心设立法律咨询室,安排资深律师免费接待群众,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二是与专家咨询配套:设立恳谈室,聘请教授,对相关群众进行心理疏导;三是与社会评价配套: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则实行听证制度。通过听证给予矛盾双方面对面公开陈述和充分申辩的机会,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集体会审和现场监督,使争议双方对相关法律实体及程序认知更加清楚,界定更加公正,避免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果争论。四是分级调处机制。按照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级办理、限期处理的原则,县乡两级中心统一受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后,及时对所受理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区别案件的不同性质、涉及范围、难易程度、轻重缓急等情况,除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由中心直接调处外,对一般矛盾纠纷按分流处理,可指派乡镇(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调处,或指派归口单位民调办公室调处,对简单纠纷也可以直接指派社区(村)和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民调小组)调处。
三、创新调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有新举措。
处置重大社会矛盾纠纷,始终坚持“依法办事、有情操作、实事求是、分类解决,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五前”工作法。一是领导指挥靠前。明确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抓,政法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共同抓。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后,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靠前指挥,亲自督办,妥善处置本资料权属

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二是情报预案超前。坚持和完善信息专报、矛盾纠纷快报等制度,编写《不稳定因素每日动态》,切实做到情况随时掌握、信息随时报送、问题随时处理,因时、因地、因人预防。加强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特别在涉企纠纷、拆迁等易发纠纷领域,设立耳目,发展内线,努力获取预警性、内幕性和行动性情报信息,提高反映能力,提升处置水平。三是法制教育在前。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法制宣传车、现场接待、发放公开信、组成工作组进门入户等办法,让群众了解政策规定,吃透政策精神,化解群众的抵触情绪,赢得群众理解与支持。加大法律援助力度,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维权。成立反家庭暴力救助协作网络、青少年维权岗和残疾人维权岗等专门组织,全面为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四是果断处置提前。在处置有组织集体上访问题中,采取果断措施,对极个别挑头人物、核心骨干依法告诫、传讯等,孤立极少数,争取大多数,及时消除部分群众不切实际的幻想,有效防止事态扩大。五是帮扶措施上前。将好弱势群体帮扶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坚持从群众最难的事入手,组织“面对面”援助,开展“送温暖、送奖学金、送岗位”等“三送”活动,努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通过安排进低保、帮助申购经济适用房等方法,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六是舆论宣传抢前。建立健全突发性事件新闻通气制度、归口管理制度、分类处理制度等,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取得支持,防止发生新闻炒作现象。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开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汇报总结



从严把关 科学管理 努力开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近年来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地区有关机构编制管理政策及规定的同时,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在注重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坚持“三个一”制度,初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化管理模式,较好地遏制了机构编制的膨胀。截止目前,从全县各种编制总数和在职人数看,保持了编制和在职人员的平衡与节余,确保了党政机构改革后各项方案和措施的贯彻落实,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主要做法有六点。
一、求真务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领导 解决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第一注重学习,掌握政策。组织、人事、编办全体干部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重点学习了《关于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还要求各乡(镇)党政一把手参加机构编制方面的政策法规的培训。第二明确责任,务求实效。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编办主任是直接责任人,确保了机构“撤一建一”,编制“只减不增”、“编内进人”等规定得以落实。在务求实效上一是耐心细致,有针对性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二是齐抓共管,编办是办事机构,必然责无旁贷,其他相关部门也积极行动,主动配合,密切工作,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常抓不懈,县委、政府定期听取机构编制工作情况汇报,及时解决机构编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第三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机构编制工作原则性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做到了讲原则不讲关系,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党性不讲私情,严格按原则办事。
二、理顺关系,建立完善的机构编制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
多年来编办在上级编办及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履行职责、积极调动主观能动性,强化政策观念,提高理论水平,明确工作重点,不折不扣的执行上级规定。在日常工作中,牢固树立执行第一、办事第一、服务第一、协调第一的观念,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做到了勤汇报、多协调,得到了党委、政府及有关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发挥了参谋和助手的作用。党政机构改革后,布尔津县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和完善了机构编制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每年年中和年底至少召开两次联席会,做到了及时沟通情况,协调解决好机构编制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组织、编制、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的相互协调,紧密配合,统一管理,有效控制了财政供养人员的增加,切实减轻了财政负担,严肃了机构编制管理纪律。
三、严格审批程序,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严格实行“三个一”制度,凡涉及职能配置和调整、机构设立与变动、编制与领导职数的核定、单位性质的确定与变更等机构编制事宜,都由编制部门一家承办,由主管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一支笔”审批,编制部门一家行文。需经党委、政府批准的,先由县编委会议审议后,再由县编办报县党委、政府决定。对于不按规定程序上报的各种请示、报告,编制部门不予处理。为使我县机构编制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确保机构改革后各级各部门的机构编制和人员保持相对稳定,建立了《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实行了“双证”管理,又相继出台了《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同时还实行了空编增人审批制度、编委会审议审批等制度。
四、做到“三个从严”,把好机构编制管理的“进口”关
2002年以来,县认真贯彻执行党政机构改革方案,严格党政机关机构设置,积极精简人员编制,把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进口”关,妥善分流富足人员,使机关人员编制出现负增长。我们做到了“三个从严”:一是从严执行“三定”规定,任何单位不得自行调整“三定”规定的内容,不得超越“三定”规定行使职能、设置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增配领导职数。对上级规定的机构编制限额,严格遵守,不予突破;上级要求撤销的机构,坚决撤销,不作变通处理;上级批准的人员编制精简数量,坚决精简,不擅自增加;上级核定的领导职数,严格执行,不进行超配。二是从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我们注重日常基础管理,建立健全了帐、卡、册等台帐,并对变化内容做了及时变更,保证台帐显示当前的基本情况。每年年初县编办对《机构编制管理证》进行审核,从而掌握了各个机关、事业单位机构名称、机构性质、机构规格、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实有人数等第一手资料。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坚持先出后进,空编的机关、事业单位无论从何种渠道进人,先向机构编制部门申报使用所空编制的数量、新增人员类别,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后,填写《县行政、事业单位增人审核表》,组织、人事部门依据《县行政、事业单位增人审核表》办理调动、派遣手续,编委办公室盖章签发“五联单”,由进人单位、人事、组织、财政、计委五部门盖章审批监督,坚决杜绝超编进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制内补充科员以下职位的人员,严格执行“凡进必考”制度,统一由区公开招考,招录人员凭编制部门发放的《用编进人通知单》办理相关人事、工资等手续。

乡开展大调解工作总结


一、年初,我乡成立了大调解工作协调中心,制度、工作内容、流程均上墙,乡党委书记负总责,乡党委副书记具体分管,专职副主任(由司法所长担任)具体抓,成员落实,职能部门分工协作,责任分工明确。

二、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

1、 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目前我乡共有6个调委会,主任、委员和成员共54人,均达到六有标准,加强对调解人员业务素质培训,利用上党课、开会之际,进行法律知识和调解工作方法培训,共培训村、社调解组织成员6次,300人次,

2、 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研判工作机制。坚持每月开展两次矛盾纠纷摸排,特别是重大节日、敏感时期和重大政治事件期间,坚持每周排查一次。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有针对性、分重点、分时段进行研判,并落实乡、村、社干部开展专题调处,进行疏导,让矛盾纠纷当事人有发泄、诉苦的对象,缓和情绪。一年来共摸排矛盾纠纷42次,无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

3、 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对矛盾纠纷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调解意见和方案,动用各种资源和关系,从法律上、道德上、经济上、行政上和政治上进行全方位调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行三三调解机制,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对无法调解的纠纷,引导当事人依法维权、依法办事,引导其走诉讼和法律援助途径,全年共调处13件纠纷,成功12件,引导走法律援助一件。无民转刑纠纷发生。

三、积极参与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工作。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集中培训行政执法人员2次,30余人次。做好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协调工作,在人民调解与治安、司法调解协调联动时,积极引导当事人先人民调解,减少当事人解决纠纷的成本,配合公安机关调解7件治安纠纷,成功6件,参与司法调解1件,行政调解1件。

县机构编制工作总结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县机构编制工作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一年来,中国共产党东郭县委编办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委编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编办的正确指导和关心帮助下,扎实抓好各项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机构编制效益;积极稳妥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分类改革和重点行业领域体制改革,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积极政务公益中文域名注册、事业单位网上登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等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现就有关如下。

一、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一)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我县按照省市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划分事业单位类别工作,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在县事改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县委编办负责承担日常工作,在全市率先制定并下发了《东郭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方案》,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扎实开展调研,先后深入到农业、教育、卫生、住建、交通、水务、林业、财政等系统开展实地调研,做好与各部门(单位)的沟通,目前各部门(乡镇)已完成本系统所属事业单位分类申报方案的报送。县委编办严格把握政策尺度,拟定了《东郭事业单位分类参考目录》,已完成X家事业单位的分类工作,占事业单位总量的X%。

(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有序推进。我县按照全省工作部署,扎实开展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县委编办会同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全力抓好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实施方案》的制定,按时完成"三定"规定的印发。涉及改革的各部门(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做好相关职能职责调整、编制划转、资产物资移交等各项工作。通过改革有效充实了食品药品监管和执法工作力量,进一步理清了体制机制,明确了职责分工,确保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有序衔接。通过改革共调整整合职责X项,加强职责X项,划转行政编制和行政人员X名,为食品药品执法机构调剂编制X名,整个改革工作在2013年已全面完成。

(三)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调研工作。按照市委编办统一部署,我县抓紧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调研,对县政府各部门"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进行了评估,与试点镇党委政府和法制部门进行了沟通,抓紧做好试点方案的拟定。

二、严格控制机构编制,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机构编制效益

(一)严格执行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办法。不断强化编制前置管理,切实控制财政人员增长,降低行政成本,不断完善与财政、组织、人社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强化监督检查,严禁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盘活存量,现有编制潜能大幅度提升,消化行政超编工作成效显着,全年消化行政超编X余名,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实现了负增长。开展教育系统在编不在岗人员清理工作,对清理出的在编不在岗人员,通过组织解聘和自愿辞聘X余名。积极参与清理财政供养人员工作,抽调专人参与实地清查工作。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对发现的问题,积极督促各部门(单位)进行整改。抓紧做好"12310"机构编制网络举报平台建设,畅通监督举报渠道。

(二)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我县严格按照十八大提出的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省市关于机构改革期间不新增机构编制的要求,机构编制基本实现内部调剂。一年来,共有近X余项涉及新增机构编制、提升机构规格的事项未获批准。2013年审批设立的事业机构仅X个,较去年相比减少X%。对需增设机构和增加编制的事项主要采取更名、增挂牌子、内部调编、明确职责等方式。撤销整合部分事业单位,精简机构数额,积极推行事业单位"撤一建一"模式,坚决不突破事业机构和编制总量。对全县未核定领导职数和未设立内设机构事业单位领的导职数和内设机构进行规范,有效遏制了超职数配备干部行为。在行政机构编制管理方面,除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新增部分内设机构外,行政机构、编制、职数均无增加,同时对市编委下达我县的三批政法专项编制予以分配落实。

(三)完成控编减编方案制定。按照机构编制总量不突破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明确了各部门责任,完善了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制定了可行的工作计划,控编减编工作有序推进。

三、扎实开展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县委编办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召开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采集业务培训会,对各机关事业单位进行了业务培训。在信息采集工作中,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单位)的责任,严把信息审核关,除涉密单位外,已全部完成信息入库工作并用于日常机构编制管理。目前,正组织各单位对在编在职人员信息进行校对核实,并由组织人社部门审核确认,力争在市上实名制管理系统开通运行前完成数据核实工作。开展机构编制专项核查工作,将实名制管理与上下编管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信息网络中心配齐了人员,落实专人负责管理,机构编制信息变化和上下编管理实现了网上操作,对遏制机构编制违纪,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起到了良好作用。

四、全面做好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和中文域名注册工作。

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工作支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全县事业单位网上登记工作经费和两年的政务公益专用中文域名注册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目前相关费用已经到位。不断加大对事业单位登记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探索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大力宣传登记法规,提高认识,强化事业单位法人意识。截止目前,事业单位登记年检全部实行网上操作,共登记事业单位X家,网上登记率为X%,2013年年检工作基本完成;扎实开展政务公益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域名注册宣传,普及相关知识,指导各部门(单位)开展注册工作,目前已完成X家机关事业单位的注册缴费工作,正抓紧督促各单位进行集中注册。

五、切实提升机构编制保障能力。

县委编办立足工作实际,围绕县委提出的"XXX"战略,全力保障各行各业人才引进和调整的用编需要,圆满完成了2013年度公务员考录、事业招聘事业人员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招聘等人才引进工作的用编审批,为县人才储备中心调剂储备事业编制X名,有力的促进了全县各项事业的发展;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我办主动作为,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与民政部门进行协调,并根据退役士兵特长,拟定安置方案,共安置退役士兵X人,被县政府表彰为XX工作先进集体;为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对县纪委(县监察局)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进行了调整;为理顺公安机关职责和机构设置,对县公安局"三定"规定进行重新修订。

六、不断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一)实行领导职数前置管理和编制结构化审查。为有效遏制超职数配备干部现象,我县实行科级以下领导职数使用审批制度,并将领导职数使用与干部任免、事业单位登记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明确了相关单位的责任,严明了工作纪律;在编制前置审批方面,严格执行财政供养人员管理程序,探索开展编制制结构化审查,对各部门(单位)申请编制的使用范围、使用方式和人员的年龄、学历、岗位进行了明确规范,将待入编人数和减员趋势纳入编制申报管理范围,提高了编制使用效益。

(二)加强编外用工管理。针对我县编外用工不规范现象,县委编办会同人社部门,抓紧拟定编外用工人员管理办法,编外人员的聘用基本实现公开招聘。在部分事业单位探索后勤人员社会化管理,效果良好。例如在xx单位核定后勤人员控制数,将管理人员编制和后勤人员控制数分开核定,后勤人员实行社会化招聘,增强了编制使用的灵活性,进一步减轻了财政负担。

七、机关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县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扎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认真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县委编办将为"XXXX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作为活动的目的和出发点,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增强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拒腐防变的能力。通过强化学习,广泛征求意见,开展岗位练兵,组织业务能力测试,开展业务办理满意度测评等活动,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履职服务水平。

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全面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按时完成改革任务并进行评估。

二是完成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拟定和报批工作。

三是按要求和进度做好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开展改革前期调研。

四是全面落实控编减编制方案,确保机构编制总量不突破,消化超编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是会同相关部门做好财政供养人员清理和年审工作,制定并出台编外用工管理办法。

六是继续做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按市上要求和进度做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四部门间的协作管理机制。配合市上做好编办网站建设和"12310"举报平台建设。

七是全面实行事业单位网上登记,抓紧完成中文域名注册任务。

八是切实加强部门自身建设,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全面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