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生活教案 共50份
品德生活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品德生活教案、品德生活教案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品德生活教案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我们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非常贴近生活,有着很强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还特别注重儿童的主体性,本学期我根据学期初《品德与生活》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依照教学内容和结合班的实际进行授课,着重让学生学会以下几点。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通过教材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让学生较快熟悉新环境,适应小学生活,情绪愉快安定,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以各种学生喜欢的活动和游戏来激发他们对学校生活的愉快、积极体验,让他们逐步熟悉、了解学校,认识和熟悉新朋友,进而意识到并能按照一个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通过学习,学生都能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地过错成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二、 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和同学多合作,让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有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在第三单元里,我让学生们互相合作,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身边的秋天,让他们自己通过合作制作标本和风车等活动和游戏,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 三、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在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和自己的学习任务,团结友爱,爱亲尊长。通过学习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从小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从而从情感上真正去热爱国家,做一个关心他人、能为人民服务的好学生。 四、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课文生动有趣,而且没有固定的内容,所以在课堂上,我通常让学生自己说,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学习,他们都对新环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办法进行自己的游戏和活动。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行为习惯都有很好的转变,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并有初步的自理能力。不仅能自己认识到该如何做,当别人出现错误时,也能及时纠正别人,班上的好人好事不断出现。
查看更多>>教师在正式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现在开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晚。教案是课堂教学流程的规范化体现,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案课件呢?经过多方考虑,我们为您精选了这篇标题为“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的文章,继续往下看获取更多相关的信息吧!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篇1)主题目标:
1、积极参加庆祝元旦的活动,体会节日的热烈和美好。
2、了解人们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
3、会正确使用剪刀等简单的工具,尝试利用废旧物品制作贺卡。
4、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意、设计制作能力。
本节内容:
1、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过年的,使孩子感受到节日的热闹氛围,体会走亲串友的愉快。
2、通过交流自己找到的有关年的资料,使学生们获得对年的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3、通过动手制作贺年卡,使学生学会用各种方式向长辈和亲朋好友祝贺新年,锻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感受新年的气氛,了解有关知识
同学听音乐进教室,看录象
师:看到这些,你想到什么?
师:新年是哪一天?1月1日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新的一年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所以,全世界各地区各个国家的人们都在这一天庆祝新年的到来。过新年的时候,我们应向这位老爷爷说些什么?(新年快乐)老爷爷和我们说些什么?
二、师:要说快乐,过新年时最快乐的要数我们小朋友了,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这么高兴?
三、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节日气氛
师:你们喜欢过新年吗?你们是怎样和家里人一起过年的?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过年?
四、搜集介绍相关知识
师:你们知道别的国家的人们是怎样过新年的吗?老师搜集了一些有关的资料,你们想知道吗?
同学们回家后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从互联网上、电视上、书籍上或通过旅游的方式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们是怎样过年的。
五、师:人们都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但是有的人却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和家人团圆,共度新年,你们知道有谁是这样的吗?他们是在为我们服务,为了我们能过好年而辛勤的工作,我们应怎样向他们表示新年的祝贺?
师:新年贺卡还可以送给谁?
师:在过新年的时候,互赠贺卡是向对方表达你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在新的一年我们都会有新的愿望,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
六、联欢会的准备
师:新年很快就要到了,这是你
查看更多>>本学期,我从事一年级一班到五班的《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并担任一年级十班的护送路队、课间操配班等工作。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在教学工作中,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重点,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使他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教学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活动内容。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整合起来,引导他们综合地学习和思考。教学活动注重养成教育的要求。通过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体现“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通过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教学活动体现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用儿童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在活动中探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总结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接下来举几个工作中的小例子:
(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发现一年级小朋友需要的帮助很多。比如,在第一个活动主题中,与学生探索课程表的记录方法,有的学生已经会写汉字,有的学生会用拼音记录,还有的学生用图画记录。但是,有个别学生理解起来会特别困难,他不会写汉字,也不会写拼音,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听不懂用图画来代替汉字或拼音等,需要老师亲自示范。于是,我在制作了汉字的电子版课程表的基础上,又板书拼音、图画的课程表,这样学生们都不再感到困难了。由此,我感到一年级小朋友需要的帮助不只是言语就能解决的,还需要他人多从行动中去指导,与他们共同实践。
(二)在活动过程中,为了把活动课上得生动有趣,我把故事、儿歌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是“我上学了”。围绕“我上学了”,开设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上学去、看看我们的学校、在学校的一天。在“上学去”的主题活动过程中,我跟学生学习了儿歌“上学”,内容是:再见,幼儿园!从现在起,我就要上小学一年级。休息吧,小汽车!休息吧,小飞机!背着妈妈买的书包,带着爸爸送的铅笔,我向学校走去。爸爸、妈妈再见!等我放学回来,给您俩带来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