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课件 共48份
诗三首课件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诗三首课件、诗三首课件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诗三首课件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不管我们是学习,还是工作中,都需要寻找一些资料。有了资料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学习工作!你是不是在寻找一些可以用到的资料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杜甫诗三首课件范例十四篇,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杜甫诗三首课件【篇1】【教学目的】
1、能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再创造。
2、能举一反三地学习更多更好的诗歌。
【教学重点】
对诗歌的吟咏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
【教学难点】
对诗歌的再创造。
【教学设想】
1、安排三课时。
2、方法:朗读法、研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杜甫的《望岳》诗有三首,分咏东岳、南岳和西岳。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二、整体感知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
2、字词译释:
⑴ 钟:聚。
⑵ 会当:唐人口语,一定要
⑶ 凌:登,乘。(又如:壮志凌云)
三、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1、岱宗两句。
⑴ 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⑵ 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
⑶ 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2、造化两句。
⑴ 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
⑵ 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3、荡胸两句。
⑴ 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
查看更多>>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在上课前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以确保教学的效果。优质的教案课件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撰写一份优质的教案课件呢?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精心整理了与“杜甫诗三首课件”相关的信息,希望能够帮助您提高备课效率,别忘了把本页的网址收藏哦!
杜甫诗三首课件【篇1】教学目标:
1. 了解《春望》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 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的关系,品味诗歌的意境。
一、 导入
七年级我们所学的《登岳阳楼》的写作背景和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 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2.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陷落。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八月,杜甫从鄜(fu)州家中到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本诗写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
三、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抵 搔 浑 溅 簪
师补充律诗的押韵问题。
四、听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师提示: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和212式。
五、学生个别朗诵、全班集体朗诵。
六、理解诗意
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的内容了吗?小组交流,参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1. 学生小组交流。
2. 说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国 破 感时 恨别 抵 搔
3.小组推举代表说出各句话的意思。
七、再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
1.本文题目为“春望”,作者在春天看到了哪些景物?
如:国破 山河 城春 草木 花鸟
2.看到这样的景色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用原诗或自我归纳的语句回答。
如:恨 感 搔更短 不胜簪 家书
3. 作者通过春望这首诗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如:感时恨别 忧国思家
八、赏析诗歌
参考角度:1.诗歌中精彩的字词句;2.写作手法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首联 对比反衬 寓情于景 颔联 触景生情 承上启下
颈联 思家迫切 引起共鸣 尾联 细节描写 忧思之深
九、探究质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
查看更多>>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同时要清楚知道一份优秀教案课件,也能快速梳理各个知识点,怎么样教案课件才算?值得分享的“诗词五首课件”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您整理了,希望你能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诗词五首课件 篇1初三语文学案 课题:《诗词曲五首》1总课时数:设计人:孙健健课型:新授 设计时间:2007.9.26使用时间:学习目标:
1、理解五首诗歌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初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
3、培养诵读的习惯,训练阅读的能力。重点:目标1。
难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展示提纲,自主学习。
1、注音或写字
畔绮闻笛fǜ折jí干gē风piāoxù
hànqīng宫quâqióng楼chánjuānfēngluán 2、按原文填空:
a、___________ _,到乡翻
似。。b、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
丁。。
c、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e、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西都,____________。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姓苦;亡,____________。
三、分层要求,课堂练习。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四、讨论交流,释疑解难。
(一)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6、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7、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8、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9、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10、“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