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单元教案 共49份
小学单元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小学单元教案、小学单元教案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小学单元教案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需要一些资料。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资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新小学第四单元教案十五篇”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1】二、填空:
(1)6和( )合成7,( )和3合成6,7可以分成2和 ( ),还能分成3和( )。
(2)5可以分成( )和1,还能分成2和( ),2和( )能合成4,4还可以分成3和( )。
(3)△○△○△
再画( )个△就是7个△,再画4个○就是( )个○。
(4)找规律,填一填。
○○□○○□○○□_____、______、
1、按顺序填数。
_________1________3________5________
2、比一比,画一画,填一填,相信你能行!
3、在4、8、10、1、0、5这些数中,一共有( )个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数是( ),最大的一个数是( )。
4、写出4前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的一个数是( )。
5、我会填“”“=”。
6 、把2、8、0、6、3、5、9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一写。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2】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一年有( )个月,大月有( ),每月有( ),小月有( ),每月有( )。
3、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二月有( )天。
4、公历年份是( )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 )的`倍数才是闰年。
5、一年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的月份分别是( )月和( )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 )年( )月( )日。
7、平年全年有( )天,有( )个星期零( )天。
8、2012年是( )年,二月份有( )天,全年有( )天。
9、小玲说:“我今年12岁了,只过了三个生日。”小刚说:“我16岁了,只过了四个生日。”他俩的生日是_____月_____日。
1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1、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2、在1976年、2003年、2010年、1900年、2008年、2012年中,闰年的有( ),平年的有( )。
1、图书馆每天开放时间是
查看更多>>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教案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请看下面工作总结之家为您整理的“小学七单元教案”相关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我们将会为您提供更多实用的信息!
小学七单元教案 篇1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比“速度”、“图形放大缩小”“水果价格”等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核心思想。教材没有采取直接出示“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情境,真正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本质的目的。
学情分析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生活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通过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利用“苹果买卖”“图形放大缩小”等素材,设计了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
难点: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小学七单元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6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简洁地表达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6的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总结出6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谈话:今天我们要到儿童乐园里去玩一玩。(课件呈现儿童乐园的场景并定格在木马转盘上)
2.提出问题。
(1)木马转盘一次可以坐几个人?
(2)哪6位同学愿意在一起骑木马?让学生自由结合,组建6人小组。
(3)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几个6人,共是多少人?让2个小组的学生走到教室前面来,大家看一看。
查看更多>>资料可以指生产、生活中必需的东西。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会用到各方面的资料。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你知道优秀的资料是怎样的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小学七单元教案11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小学七单元教案 篇1【设计理念】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动、持久性较差。本课设计时注意到这些,采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拉他们走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娱、自悟中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特色】
教师教,重在引导;学生学,重在自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
(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
[利用多媒体生动逼真的有声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轻松的谈话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进入课堂,并且自己揭开了题目。]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听读课文,要求看清哪三种动物在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记住它说了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
[让学生练习边听边看,还要边记,由于是选择自己的所爱,所以特别感兴趣,画面出示句子的一刹那,让学生体验成功。]
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
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
2、(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己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读要求。
[充分给予学生时间,自读感受,注意字音,尝试读好。并且安排他们体验老师这个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学习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高了。]
四、比较异同感悟语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画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边上,出示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瓦蓝的。)学生比较异同,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
2、后两句与上面教法相似。
3、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图画
4、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组交流。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你也可以注意观察周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叠词、形容词的美妙,在比较后自然而然理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