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复习课件

地理复习课件。

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写好教案,完整课堂教学可实现,大家是不是在为写教案课件发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为您准备的“地理复习课件”吧,为保留重要信息请务必收藏此页!

地理复习课件 篇1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欧洲和俄罗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欧洲西部地区及俄罗斯的位置、范围;能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及相关资料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特征,理解欧洲农业以传统的畜牧业为主的原因。

3.分析说出欧洲西部工业区的分布特点。

4.记住欧洲西部地区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

5.掌握俄罗斯的工业分布及其成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图、统计图表分析说明本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通过图表和相关资料,讨论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上的差异,通过收集、调查有关资料说明制造业在本区工业中的主导地位。

3.通过读图分析本区的位置、地形和气候,归纳总结出欧洲西部发展传统畜牧业的优越条件,明确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有重要影响的规律。

4.通过地图分析记忆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其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一)重点

1.欧洲西部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特点及原因。

2.欧盟在本区的地位和作用,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与发展传统畜牧业的关系。

3.俄罗斯的工业分布及原因。

(二)难点

1.理解欧盟在本区内的作用以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读图分析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3.通过分析欧洲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条件,明确本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的重要影响。

4.俄罗斯的气候分布及其特点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学生在初中已掌握了非洲的基本概况,有些学生还比较生疏。在教学中应给予关注。注重教学的层次性。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五、教学步骤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1.导人新课,展示课件。

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你们知道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有哪些?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

小结板书:

一、欧洲西部是发达国家的集中地。

用心 爱心 专心

13.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发达国家集中。同学们可以谈一谈,你对欧洲西部了解些什么?

4.总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对外敞开了国门,在欧洲西部的各国之间,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十分频繁。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他们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盟。根据老师布置查找欧盟的资料同学之间交流。

5.学生回答说明了什么问题?有没有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展示课件:学生小组讨论分析58页欧盟国家密切联系示意图和59页活动2的有关数据。进一步体会理解欧盟的重要地位。

总结:欧盟(EU)是欧洲联盟的简称,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其前身是欧洲共同体。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欧共体演化为欧洲联盟,现在有15个成员国组成。同学们说的对,我们要借鉴他们的经验,搞好对外开放。我们虽然在世界贸易中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应该怎么办?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6.展示欧洲西部的国家图:让学生找出欧盟15个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看这些国家的领土面积有什么特点?与其经济联盟有什么关系?找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首都。上述这些国家工业的特点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二、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

1.课前已布置同学们回去收集当地来自欧洲的工业产品(实物或照片),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下面来交流一下,开阔一下同学们的视野。

2.总结引入: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工业发达的地区之—,这里生产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刚才我们收集的不少,下面我们看一段录像,来详细了解一下欧洲西部的一些工业设施和更多的著名产品。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点题板书)

3.展示课件:课本60页图8.17不同国家GDP与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

总结:欧洲西部的国家选取了三个经济势力最强的国家,人均收入高,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重大。而这三个发展中国家,则是资源贫乏、人口众多、经济单一的农、矿业国,出口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为主,其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水平低,经济落后。同学们应明确这些原因。欧洲西部的工业是怎样分布的呢?

4.课件展示欧洲西部工业区分布图(图中注明了本区的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巴黎盆地、英国的伦敦等著名的工业区):让学生参考课本59页西欧国家图、自己准备的世界的政治地图和61页欧洲西部工业区示意分析,说出本区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那些国家的哪个方位?呈现什么形状?教师引导,可在课件中使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

位于十字型的工业区,给学生提示。

5.说重要国家的位置,为下一节作好铺垫。

6.总结:本区的工业多而稠密,呈十字型分布,与本区

丰富的资源和电力、便利的交通、雄厚的科技力量分不

开的。同学们回去查找资料,写—篇文章,关于欧洲西

部发达的工业,要求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题目可自拟。

【问题探究】

1.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温带海洋气候分布广,各月降水比较

均匀,河流径流量变化小;②最低月气温大于0℃,冬季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③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平稳,有利于航运;④植物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河道不易淤积。社会经济原因: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带,区内贸易量大。

问题探究2.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及其原因

问题探究3.(4)莱茵一鲁尔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分析:

案例分析:分析鲁尔区的兴衰的原因:

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③充沛的水源

区位优势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 ⑤广阔的市场

①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

衰落原因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

炼钢耗煤量降低使用量减少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①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减少造煤炭、钢铁企业,促

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入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②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西部沿海转移,即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综合整治

莱茵河鲁尔区段航运最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④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技和教育,开展工业旅游,发展金融报务业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

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典型例题:

六.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地理复习课件 篇2

第一单元

地球

复习目标 识记

1.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和赤道周长;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2.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国际日期变更线;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地轴倾斜的方向和角度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变化;四季的形成;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理解

1.世界的时区与区时差,北京时间 2.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

3.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注意生态平衡 基本训练要求

1.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本初子午线 2.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大致位置 3.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与两半球图上指出五带的界线和范围

4.初步学会在时区和日界线图上,根据两地所在时区,推算区时 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涉及本章内容的命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综合性、分析性及实用性明显加强。如地方时间的换算;据地表昼夜状况推断时间,进而推断出更加复杂的地理现象;或反过来据时间推断以上一系列的地理现象等等。总之,这些综合性题目的加重,要求学生对知识掌握既要扎实又要活学活用。课时

2课时 复习过程

课后反思

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在做题过程中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从而推出相应的结论。第二单元

地图 复习目标 识记

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理解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海拔和相对高度 基本训练要求

1.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2.学会在地图上用指向标和经纬线判别方向—

3.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和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判断地面高低和坡度陡缓

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

等高线地形图是传统的高考内容,主要可用来考查地图知识、等高线判读、特殊地形部位的名称、海拔和相对高度、气温的垂直变化、地形剖面图的画法等。而且考查不断转向深层次,即根据等高线图判读地形种类,再解释地形与降水的关系,以及地形对人文地理要素的重要影响,试题的广度、深度、综合性不断增强。

另外,比例尺的变换与比较及各类地图中方向的判断也依然是本章中考查的重点。而且,在考查中将更趋向与实际相联系,应用性增强。

课时

1课时

复习过程 课后反思

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在做题过程中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从而推出相应的结论。

第三单元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复习目标 识记

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2.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种类

3.世界著名的山脉、高原和平原

4.各大洲地形的基本特点

5.板块构造及其运动;褶皱和断层,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理解

1.火山和地震

2.地形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本训练要求

1.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能在两半球图上准确地填出它们的名称

2.学会在分层设色地图上识别平原、高原山脉与盆地;在亚洲地形图上,学会分析亚洲地形特点M.Gz85.COM

3.初步学会对照阅读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分析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同板块运动的关系

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

通过上海和广东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本章在高考试题中没有什么大的综合性的题目,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但是高考题中涉及到本章的内容往往不单纯是孤立的一小部分,而总是和世界分区地理知识以及高中自然地理部分的基础知识结合在一起,如:2003上海卷和2004上海卷,这样就极大程度地增加试题的难度,促进了考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课时

1课时 复习过程

课后反思

针对高考试题的特点,要求考生今后应当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前后系统起来,特别是有关联的部分,一定要弄清楚它们的联系,注意知识的综合,从而也就提高了考生的应考能力。

第五单元

世界的居民和政区

复习目标 识记

1.世界人口地区分布的特点;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2.三大人种的主要地区分布 3.世界的国家、领土和国界 理解

1.世界人口的增长及人口问题 2.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基本训练要求

1.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2.初步学会阅读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图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人,仲和语言分布图

4.对照世界政区图,指出世界地理的13个大区。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

本单元为世界地理总论部分,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展望,重点还在世界各国的人口上面,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世界面积较大的国家,世界上人口过1亿的国家,以及世界人口的分布,并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要求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多注意知识的综合。如:2002年全国高考试卷中,问人口过一亿的亚洲国家的数量,就是一个很好的题目。其次要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如:2002年上海高考卷中,问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什么,就是一个此类的题目。课时

3课时 复习过程

课后反思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要求学生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注意分区与各大洲的联系,区别好总论与分论的关系。第六单元:东亚 复习目标 识记

1.日本海、黄海、东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朝鲜半岛的分布 2.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位置及首都 3.太平洋沿岸多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4.日本四岛和富士山、濑户内海、横滨、大阪、神户 5.日本矿产贫乏,农业精耕细作 理解

1.温带季风气候及其成因

2.内陆地区的高原地形和干旱大陆性气候

3.日本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原料进口、产品出口。4.日本工业临海分布及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基本训练要求

1.将东亚的主要岛屿、半岛、临海、国家及其首都的名称,正确填到图上。

2.初步学会从海陆位置方面,分析东亚地区从沿海到内陆气候与农牧业的逐渐变化。3.将日本的主要岛屿临海、山峰、首都和主要的工业中心正确填入到图上。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

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与分析得知,东亚部分高考命题的重点在日本国家上,要求考生把日本的双基知识要认真把握好,同时将日本的工业特点、工业区、工业分布知识很好地与高中经济地理部分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应试能力。

还要做好日本与其它国家的对比如:2003年上海高考试题中,将日本与英国进行了比较,从以下几千方面:①世界著名渔场②海底隧道③全国最大金融中心④电子工业基地⑤能源资源状况及生产、消费特点。基本上概括了日本与英国的特点,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却又有着本质的不同,都要求考生利用比较法把握住,多注意知识的联系。课时

1课时 复习过程

课后反思 第七单元:东亚 复习目标 识记

1.地理位置和范围,多半岛和岛屿

2.南海、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湄公河、伊洛瓦底江

3.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及首都

4.锡和石油的生产和出口 理解

1.中南半岛上山河相间,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3.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和稻米的重要产区和出口区 基本训练要求

1.将东南亚地区的岛屿、半岛、临海、海峡、山脉、河流、主要国家及城市的名称填入图中

2.初步学会阅读马六甲海峡航线图,分析说明马六甲海峡在世界航运中的重要地位 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

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回顾可以看出,东南亚这个分区是高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高考考查的重点有基础知识,也有较多的能力要求,基础知识以本区的热带经济作物和矿产品为主,如:2001年上海卷中的题目,能力要求主要与时事政治和气候知识联系较为密切。如:2003上海卷。

要求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牢记双基知识,同时多关心时事政治,多注意与东南亚有关的知识,关心引起全球气候反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于提高应考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课时

1课时 复习过程 课后反思

第八单元:南亚 复习目标 识记

1.地理位置和范围;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南亚次大陆、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 2.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及其首都,克什米尔地区

3.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恒河与恒河平原、印度河与印度河平原

4.印度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花生、黄麻、甘蔗、茶叶

5.煤、铁资源及其分布;德干高原东北部重工业区和南部新兴工业区 理解

1.热带季风气候

2.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基本训练要求

1.在南亚填充图上,按正确的位置填绘出南亚主要岛屿、半岛、临海、山脉、高原、平原、河流以及主要国家和城市的名称

2.初步学会分析印度主要农产品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回顾,可见本章与高考联系较多的部分在印度这个国家。它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要求学生掌握印度的自然地理状况和人文地理状况。如:2003年上海卷和 2002年上海卷的题目,同时要做好印度和南亚其它两个临海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对比,通过比较牢记地理知识提高应考的能力。如:2004年上海卷中,选择题第26题,比较印度和巴基斯坦共同的地理特征,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题目。课时

1课时 复习过程

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中亚 复习目标 识记

1.平原为主的地形;土兰平原、帕米尔高原、天山、咸海、里海、阿姆河、锡尔河、卡拉库姆运河

2.中亚五国的分布

3.煤、铁、石油、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工业以采矿、冶金、纺织为主 理解

1.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以小麦、棉花为主的种植业,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 基本训练要求

1.从地图上判别中亚有哪几个国家同我国新疆接壤 2.学会分析本区工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

通过对高考试题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中亚这一个分区,在高考中没有一些大的综合性的题目,在历年的高考中,考查的重点在于本区的内陆性和干旱的自然环境。例如:在02年的上海卷中,重点考查本区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即:哈萨克斯坦。在03年的上海高考卷中,重点考查本区干旱的自然环境,除了这两部分是重点内容之外,本区的棉花生产,以及本区有唯一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也是常考之处。课时

1课时 复习过程 课后反思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求考生应当掌握本区的重点,领会贯通中亚5国的地理位置以及干旱的自然环境,同时多与历史知识相联系,多与环境问题相联系,以提高考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十单元

西亚和北非 复习目标 识记

1.波斯湾、红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2.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科威特、沙特等西亚国家和埃及、突尼斯、利比亚、摩洛哥等北非国家

3.高原为主的地形和干旱的气候特征

4.复杂的居民和宗教

5.埃及长绒棉,石油和旅游业 理解

1.西亚和北非重要的地理位置

2.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3.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

4.尼罗河与埃及现代经济的发展 基本训练要求

1.阅读世界地图,学会分析说明西亚和北非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北非与西亚两个地区在地形、气候、居民、资源、农业和工业等方面相近的地理特征 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通过对高考试题的解析,可以看出西亚和北非一直是高考的重点,特别是本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更是热点内容。例如:96年上海卷中,考到本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在2001年上海卷中,考到本区的地理位置,石油矿产以及阿拉伯国家的知识,所有这些都是高考的具体要求,既有对双基知识的要求,也有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如:2002年上海卷中,第(4)问为什么西方强国一直将西亚作为争夺的重点地区? 按照高考的要求,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考查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还要理解好本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西亚和北非都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这与历史学科发生联系,而在西亚和北非各国中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与各国的政府决策和相关的经济政策和国际上的经济秩序密切相关,这又与政治及经济学科密切相关,了解掌握这些联系,对于提高考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课时 2课时 复习过程 课后反思

第十一单元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复习目标 识记

l.地理位置和范围;马达加斯加岛、几内亚湾、好望角

2.高原为主的地形;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刚果盆地、东非裂谷、刚果河

3.尼日利亚、科特迪瓦、扎伊尔、赞比亚、南非等国

4,以黑种人为主的居民,南非人民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 理解

1.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为主的气候及自然带

2.干旱与荒漠化问题 基本训练要求

初步学会运用景观图片和有关数据,比较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的气候与景观特点,并分析其在非洲分布的规律性 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高考当中是经常涉及到的地方,既有一些小的题目类型,也有较大的综合性题目。高考中本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个考查的重点,除此之外,局部地区的经济状况也是一个考试内容。

例如:93年全国卷中,考查东部非洲的状况,主要为自然地理要素成分。而98年全国卷中,考查西部非洲的情况,除了自然成分外,也有经济地理成分,同时还注意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本单元内容与历史、政治知识联系非常密切,如非洲的黑人奴隶贸易,属于历史知识,而非洲单一的殖民地经济以及非洲的种族问题,则属于政治问题。

因而要求学生在学习本区的过程中,除了扎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外,还要多注意本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以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课时

2课时 复习过程

课后反思

第十二单元

欧洲西部 复习目标 识记

1.地理位置和范围;曲折的海岸线

2.山地与平原的分布及其特征

3.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波兰、瑞士、挪威、瑞典、芬兰等国家及首都

4.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5.旅游业与旅游胜地 理解

1.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自西向东大陆性增强;北大西洋暖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及其特征

3.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

4.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德国 基本训练要求

1.初步学会阅读欧洲地形图,分析欧洲西部海岸与地形特点

2.初步学会运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各月份配柱状图,说明欧洲西部气候自西向东的变化特点

3.以鲁尔工业区为例,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发展与矿产资源、交通条件的关系 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

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可以看出本区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既有小的基础知识点,也有一些较大的综合性题目,试题的覆盖面比较广,既有自然地理成分,更重要的是考查本区的经济地理状况。

例如:例1主要以自然部分为主,而例

2、例

3、例4和例6则重点以考查欧洲西部的经济成分为主。

本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较为密切,如:欧洲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不少中外学者为之写下名篇,这是与文学相关的知识,而欧洲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与主战场,这是与政史相关的知识,另外,本区还有众多的新闻热点,如:欧元诞生,“科索沃危机”,“北约轰炸南联盟”等。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其次要明确本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特别要注视本区的新闻热点往往这也是高考的重点。课时

3课时 复习过程 课后反思 第十三单元

欧洲东部和北亚 复习目标 识记

1.地形的东西差异;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2.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3.煤、铁、石油、森林资源丰富

4.农林业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基本训练要求

1.在欧洲东部填充图上,填注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及首都的名称

2.学会分析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俄罗斯气候的影响 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

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可以看出,本区也是高考中经常要考到的地方,主要以考查俄罗斯的自然地理、自然资源和经济地理为主。有时考查一个局部的地方。例如:例

1、例3和例2。有时也综合全面考查,例如:例3。

考查的知识有双基内容,也有部分能力提高的内容。如:例3中考查俄罗斯工业布局的因素以及工业布局的特点,就属于分析综合能力的地方。

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学会读图、识图,用图来分析解决问题,还要学生注意本区的新闻热点,如“车臣问题”等。课时

2课时 复习过程

第十四单元

北美 复习目标 识记

1.地理位置和范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格

陵兰岛

2.地形呈三大带状纵向分布;科迪勒拉山

系、密西西比河、五大淡水湖

3.美国的领土组成和居民的组成 4.美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5.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及主要农产品 理解

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美国发达的工农业;东北部工业区、南部和西部的新兴工业区 基本训练要求

1.运用北美洲地形图,学会分析山脉走向对气候的影响

2.简要分析形成美国棉花带的主要因素

3.初步学会从资源和交通条件方面,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发展的条件 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

北美这一个地理分区是高考的重点内容,通过对高考试题的解析可以看出,本区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既有概述部分的内容也有美国的地理知识,考查的内容有基础知识,如:例3和例4也有许多的能力考查,如:例1和例2。在例2考查美国的经济地理就很好地结合了自然部分,提高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综合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本区与其它学科联系较为密切。如:在美洲的居民中,由于历史上人口的迁移,使地理、历史、政治有机结合,在美国国内由于人口的迁移,使美国地理与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因而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很好地把握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注意本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特别要充分运用地图,把美国的地理知识落实好,真正掌握这个高考的重点。课时 2课时 复习过程 课后反思

第十五单元

拉丁美洲 复习目标 识记

1.地理位置和范围;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

2.墨西哥、古巴、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

3.地形特征:安第斯山、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

4.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热带经济作物

5.巴西发展迅速的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 理解

1.拉丁美洲暖湿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2.民族经济的发展

3.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基本训练要求

1。学会列表比较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动的所属国家、地埋位置、沟通的海洋以及在缩短航程方面的作用

2.初步学会利用地形图和气候资料,分析安第斯山对两侧降水的影响

3.初步学会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

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拉丁美洲这个分区,是高考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巴西这个国家更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如:例2考查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例3考查巴西这个国家与欧洲的法国的比较,内容较好,例4考查了巴西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除了巴西之外,拉丁美洲的概述部分也多高考内容,如:例1,考查南美洲南端的综理知识。总之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同时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本区的新闻知识,如:巴拿马运河的收回,厄尔尼诺现象对本区的影响等。课时 2课时 复习过程

第十六单元

大洋洲 复习目标 识记

1.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太平洋三大群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

2.澳大利亚三大地形区分布

3.澳大利亚草原、沙漠面积广大;地广人稀的国家

4.澳大利亚主要出口农矿产品:煤、铁、小麦、羊毛 理解

1.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东南沿海地区温暖湿润

2.澳大利亚发达的工矿业。养羊业和耕作业

3.澳大利亚居民与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基本训练要求

1.在大洋洲地图上找出太平洋三大群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

2.初步学会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自然条件 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

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区在高考中也是一个重点内容,既有一些基础知识,也有一些较大的综合性题目,澳大利亚是一个重点考查内容。如:例2和例3都是与澳次利亚有关的内容,既有自然地理知识,也有经济地理知识,要求学生认真掌握双基内容,同时多利用地图,争取把知识都能落实到地图上。

本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较为密切,如:大洋洲政治地图的变化,澳大利亚的发展都与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物种比较单一,与生物学有联系,要求学生多注意这些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多与新闻地理联系,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如:例3考查奥运会的开幕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课时

1课时 复习过程

课后反思

第十七单元

南极洲 复习目标 识记

1.南极洲的地理位置

2.冰雪覆盖的高原

3.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 理解

1.南极洲的冰原气候

2.人类对南极洲科学考查和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 基本训练要求

1.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判定周围大洋的名称

2.在南极洲填充图上填注出长城站、中山站 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

通过对高考试题的解析,可以看出本区在高考中是个重点,特别是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更是一个’热点内容。考查南极洲往往与其它地理知识密切联系。如:在例1中,第(1)问考查区时的知识,就与地球的运动和时区的知识密切相关。因而要求学生在学习本区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特别是与经纬网和地球的运动的知识,一定要认真领会贯通。

本区除了与地理知识前后有着密切联系外,还与其它学科有联系。如:地球表面两点最短距离的计算与数学紧密联系,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物种较为简一,这与生物学密切相关,要求学生多注意这些学科之间的联系,真正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课时

1课时 复习过程

课后反思

地理复习课件 篇3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山东省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目标,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的训练,使我校学生在2018年高考中地理成绩再上新台阶。

二、学生现状:

本届学生基础较差,成绩不甚理想,要想在高考中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基础还需进一步加强,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目标:

通过本轮复习,使学生对三基深刻的理解、系统的把握、灵活的运用,全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答题规范化程度,力争在今年的高考中取的好的成绩。

四、具体措施:

1、坚持集体备课

以《世纪金榜二轮复习》为主要素材,坚持集体备课,精心编写教学案,每周定期备课两次,时间分别是周五晚和周二下午。一备目标;二备知识体系;三备知识点定位;四备精选试题习题。由一人主备一人审核,二人共同挑刺。强调集体备课后的再备课,交流每周的教学情况、周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2、课堂教学目标突出

课堂教学是学生高考复习的主阵地,每位老师精心策划,努力提高复习的效率,近年的高考试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三基四能的考查,作为高三复习,应该将之贯穿与教学的始终。

3、精选试题,与高考接轨

精心组织练习,练习的目的是有组织的的学习活动,通过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及时解决。通过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练习不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练习的批改及时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控。

五、内容与时间安排: 附表如下: 模块 小专题号 分解专题内容 课时数

日期安排/主备人 模块一 世界地理 专题1 世界地理概述 2 元月8、9日/李 专题2 世界分区地理 4 元月10、15日/周 模块二 中国地理 专题3 中国地理概述 3 元月16~18/李 专题4 中国分区地理 4 元月19~24/周 专题综合检测 元月25~26 模块三 基本技能 专题5 图像图表分析 2 元月29~30/李 专题6 区域定位 1 元月31周 专题7 等值线的判读与分析 1 2月1日/李 专题8 地理计算 1 2月2 日/周 模块四 地球仪和地图 专题9 地球仪 1 2月5日/李 专题10 地图 1 2月6日/周 专题综合检测 2月7~8日 模块五 宇宙中的地球 专题11 光照图的判读 2 2月9、22日/李 专题12 太阳高度角计算利用直射点坐标的确定 3 2月23~26/周

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的变化 专题综合检测 2月27~28日 模块六 从地球圈层看 地球环境 专题13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1 3月2日/李 专题14 大气运动与气候 3 3月5~7日 专题1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 3月8~9/李 专题16 水循环与海水运动 2 3月12~13日/周 专题综合检测 3月14、15日 模块七 人口与城市 专题17 人口 1 3月16日/李 专题18 城市 2 3月19、20日/周 专题综合检测 3月21、22日 模块八 生产活动 专题19 交通 2 3月23和26日/李 专题20 农业 2 3月27和28日/周 专题21 交通运输 1 3月29日/李 专题综合检测 3月30和4月2日 模块九

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 专题22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3 4月3~5日/周 专题23 区域可持续发展 3 4月9、10日/李 模块十地理信息技术 专题24 地理信息技术 1 4月11日/周 专题综合检测 4月12、13日

注:

1、由于本备课组人数较少,只有两个人,集体备课每一小专题的主

备人为周和李二人间一分配,专题综合检测题由二人共同协商制作。

2、时间安排大致不变,个别可能微调。其中3月初要进行二调

考试,中间要进行大约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计划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10天的综合测试训练。

地理复习课件 篇4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在新的高考形式下,高三地理怎么去教,学生怎么样去学?尤其是针对我们这样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怎样去教与学?怎样让学生少做无用功,提高学习效率,在未来高考中取得成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今后将通过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活动中,我们认真研究20xx年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注重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解决问题也好,创新也好,都要以知识作为基础,没有知识的备考,只能是空想。另外地理的知识点很多,没有头绪的教学不可能是有效的。争对这个现象,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在高三上学期基本完成一轮基础知识的基本梳理,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考虑这些学生已有了知识,但是掌握的又不够牢固,为了避免“炒剩饭”,又要巩固基础知识,我们决定在复习中,以专题为主干,而又比专题复习要详细,这样进一步巩固知识,又避免重复复习。

(三)开拓创新,提高学生能力

我们在回归课本,狠抓“三基”的同时,又不过分依赖复习资料,对资料中过时、过偏、过难的内容,进行大胆舍弃,同时在练习中补充一些有新意的题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课本内容进行加工、组合,对课本知识进行挖掘、引申,提高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

(四)培优补差,加强辅导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做好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根据年级的统一部署,我们坚持每周一次的尖子生辅导,精心组织,学生学习得到一定提高。对于后进生,我们一对一耐心地进行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辅导,提高学习积极性,寻找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动力。

(五)培养非智力因素

关心学生,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地理复习课件 篇5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策略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但还不能满足地理高考的要求。纵观近几年地理高考试卷,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特点。要求高三地理后期复习应注意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基本能力

基础知识的“基础”地位,不仅在于它是形成基本能力的基础,还在于它是地理高考试卷组成的基础。地理高考强调对地理主干性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些知识点的复现率很高。如自然地理中的地图和等值线的判读;大气运动中的天气和气候;水的运动中的洋流和径流等。人文地理中的五大区位因素;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环境问题等。这些知识又以《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的某些区域为载体进行测查。这些主干知识是地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考查有很大的操作性。

二、重视知识重组,加强针对性训练

二轮复习时要加强知识的联系和延伸。横向延伸主要体现在区域地理的复习过程中。要抓住区域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区域特征的分析。以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例。首先分析南方低山丘陵的自然要素: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的相互联系,尤其是抓住气候和地形这两个关键性因素。其次要在分析自然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人文地理状况,如人口、城市、交通、工农业生产等。

二轮复习要加强对于“弱点”的针对性训练。所谓“弱点”大致有两种类型:知识性弱点和非知识性弱点。知识性弱点,就是学生学习中有缺陷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对这样的知识,尤其是每次考试学生必定失误的弱点知识,除加强相关的课本知识复习外,还必须针对弱点强化练习。非知识性弱点,主要指学生的考试习惯和考试素质。如书写不规范,审题不认真、粗心大意,表达不清楚,术语不规范,心理紧张等导致考试失误频频。这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考试,心理辅导才能得以解决。

三、重视文字、突出地理图表

资料、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近年地理高考试卷,每一道试题都是读图、读表、读资料获得有效信息的解答。今年的考试说明中又再次强调考察学生读地理图表的能力,但是在复习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重“文”轻“图”,对文字知识机械记忆的多,对地理图表记忆、注意、理解得少。有些学生的复习过程就是背书、记答案的过程。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学生读图、作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高低。复习中要强化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处理能力,要求学生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出各种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决问题。

地理复习课件 篇6

复习目标:

1、了解全球海陆分布的概况,记住海陆面积比例,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际分界线,理解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概念。

2、能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化,包括各种不同的作用。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闻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复习重点:

1、海陆面积比例,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际分界线,理解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概念。

2、 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闻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复习难点:

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际分界线。

2、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复习时间:一课时

复习过程:

1.海陆分布

(1)海陆分布概况: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组成,海洋面积大,占71%;陆地面积小,占29%。概括地讲,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半球的海陆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在判断南北半球时,极点周围是陆地的是南半球,极点周围是海洋的是北半球。

(3)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人类对地球海陆面貌的认识,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早期人类所认识的世界,仅仅是陆地上人类足迹和视野所及的非常狭小的天地。那时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往,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在古希腊的世界地图上,古希腊是世界的中心,而我们的祖先把自己的疆土称“中国”。

2.七大洲

(1)七大洲的分布:读图复习

(2)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①亚欧两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②亚非两洲:苏伊士运河

③欧非两洲:直布罗陀海峡

④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

⑤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⑥南极洲与南美洲:德雷克海峡

3.四大洋

(1)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大洋中跨四个半球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2)四大洋的面积比较:

4.海陆变迁的实例告诉我们:海陆的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

①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过去的海洋变成现在的陆地

②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及水井遗迹----→过去的陆地变成现在的海洋

5.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

(1)19xx年,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2)“大陆漂移假说”的内容:

6.板块运动

(1)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读图复习

(2)证据:①地中海在不断缩小——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继续碰撞。

②喜马拉雅山在不断增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继续碰撞。

复习小结:

1.运用归纳法,理清主要知识点:

(1)海陆分布:

七分海洋:海洋主要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面积最大的大洋为太平洋,最小的为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三分陆地: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面积最大的陆地为亚洲大陆,最小的为澳大利亚大陆。

(2)大洲、大陆和大洲的分布

六块大陆,七大洲,四大洋全部位于北半球,北美大陆、亚欧大陆,欧洲、北美洲,北冰洋全部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南极洲跨南北半球,南美大陆、非洲大陆、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非洲、印度洋全部位于西半球,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美洲跨东西半球。

2.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要通过板块分布示意图来掌握。

(1)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其中几乎完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2)所有板块处于在不停运动中,使板块间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相互碰撞或扩张,相对上升或下降,从而使地表出现海陆变迁。

(3)板块交界地带是相对薄弱地带,地球内部能量最容易从这里释放,因此,多火山、地震发生。所以,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交界地带一致。

3.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分布相比,掌握火山地震的分布。

(1)两大火山地震带: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处在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地理复习课件 篇7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求

1、理解地球、地图的相关知识。

2、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有关知识。

3、掌握世界地理及相关分区地理的内容。

(二)智能训练要求

1、培养学生运用图像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动手实践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思想教育要求

1、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 论。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主要工作

1、拜师学艺,取长补短按照学校要求,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坚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听完课后,及时评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集体备课,持之以恒坚持每周一第八节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本周备课内容、重点、难点、教学目的、教法以及学法指导,对于备课中发现的问题集体讨论,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3、参加教研,积极踊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认真听取每一位同组教师的汇报课,示范课,努力探索地理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

4、研究教法,及时总结在教学工作中,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利于今后教学。

5、教给学法,培养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学能力。

四、重点难点

1、本学期教学的重点为自然地理相关内容。

2、地球运动、时区计算、等值线计算、大气运动是本学期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多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适当补充课外地理内容。

3、加强双向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4、加强辅导,保证差生跟得上,尖子生吃得饱。

5、精讲多练,向45分钟要质量。

6、虚心学习,多听课,向老教师拜师学艺。

7、集体备课,互相探讨。

地理复习课件 篇8

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城市空间结构复习教案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本章知识框架】

第30讲城市空间结构

【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

【基础梳理】

一.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区位分析概念区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______关系

城市区位指城市与外部______的、社会的和______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区位

因素自然地理区位因素城市周围的山脉、_____、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

特点对城市的影响是相对_______的

经济地理区位因素有铁路、公路、_______、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础等

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______的发展、________条件的改善和____________的变化而改变

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因素国家的政策、外交

特点有一定的历史______性

二.城市区位选择

城市区位选择城镇

空间

布局

特点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______,并在其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______处或______处,往往形成大城市

交通运输

枢纽处形成比较____的城市

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______地和边境口岸有可能形成较大城市

城市

区位

选择地质

灾害城市选址应避开______频繁、______、崩塌、泥石流频发的地方及活动断裂带

河流码头建设在河流的____岸处

地基石质地基要优于土质地基,天然土要优于人工填土

地形______最为有利、丘陵困难较多、______需要大量投资和______措施,____较大的地方不适宜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地势低洼地区的城市,应建设____设施

功能区居住区位应布置在工业区的____风向或城区河流的______

生态城市周围应有良好的植被,最好有大面积的______

三.城市土地利用

分类我国土地分类农用地______、园地、______、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

建设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特殊用地

未利用地未利用土地、其他用地

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通常可划分为______用地、______用地、政府机关用地、______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

四.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分区城市

功能区分区______区、______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______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________水平、______状况等

中心

商务区概念又称____________,是城市的商业________地区

职能商业、______、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______

特点建筑物以______为主,__________便捷,______商业十分发达

城市空间结构西方城市

结构学说三大学说________学说扇形学说________学说

意义指导城市的规划建设

中国古代城市空间

结构规划思想以为______中心

表现城市用地和功能分区反映严格的______制度

结构布局以______为中心并确定轴线,构建城市的基本骨架

用地布局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和齐整的道路______

五.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中

地概念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______的地方

职能中心地具有多种服务功能——主要提供货物和______功能

级别较高级别的中心地______影响较低级别的中心地

等级划分根据中心地提供的职能种类和服务______来划分

门槛人数概念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需的服务范围和服务______

理论服务人数低于门槛人数,中心地难以正常运行;服务人数高于门槛人数,中心地就能获得一定的经营______

城镇与中心地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

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______

城镇空间分布主要受制于______因素、行政因素和__________因素

高级中心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______分明的空间______系统

【疑难突破】

一.如何进行城市的区位分析

城市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而改变。例如,京杭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等沿运河城市得到充分发展;京杭运河淤塞、海上运输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迅速发展。因此城市区位分析模式是我们应把握的答题“钥匙”。城市区位分析一般是综合分析模式。

素气候气候优越,水热适中示意图

地形地形平坦

河流河流提供水源和便利的交通

资源矿业城市

素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有利于人口和产业聚集

交通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水陆交通便利又大大促进城市的发展

政策如深圳是由于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的

说明一般地,早期城市的发展受自然条件制约大,近代城市发展受社会经济制约大。农业社会属河流经济,有利于沿河城市的发展;工业社会属海洋经济,有利于沿海城市的发展。城市区位分析应运用综合分析加主导因素分析的方法,既能多角度多因素地分析城市的区位,又能从多因素中找出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二.城市功能分区及影响因素

(一)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对比

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

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