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复习课件11篇

力复习课件11篇。

我们精心筛选的这篇文章名为“力复习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 教案课件的准备,是新老师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有趣。如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浏览我们的网站!

力复习课件【篇1】

一、教学设计思路

酸碱盐部分的知识因其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而和酸碱盐有关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考题中有不少题型都需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学生在做酸碱盐的题目时,不懂得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做题时与物质的性质又联系不上,即使做出来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没有清晰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全凭做题经验套解习题。所以这节酸碱盐的复习课首先要让学生识别物质类别,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之中,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体会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应用。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酸碱盐部分的知识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学案的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题中。在解题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归纳总

结的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会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推

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过程和乐趣。

重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难点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判断反应的发生,对物质进行鉴别、讨论离子共存问题。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意图

发给学生复习课的学案,

展示教学情境一的内容:

将提供的物质按类别进

行分类整理。回忆所学的

酸碱盐知识,将

各物质类别进

行分类整理。复习物质分类,辨认物质所属类别

组织学生讨论,展示教学

情境二内容,然后完成学案的内容:填写鉴别稀硫酸和石灰水的方法。完成填充,复习酸、

碱的性质复习酸碱盐

的化学性质、

培养从一般

到个别的演

绎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教学情境三,然后完成教学案的内容:填写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内容。

完成填充,复习

复分解反应发生

的条件。复习利用复

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培养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能力

组织学生完成反馈练习引

导学生总结出解题时的思路。思考并完成反馈练习然后讨论总结出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小结解题方法陪养学生自觉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布置课后练习。巩固练习

力复习课件【篇2】

小学数学复习课件

根据复习课本身的特征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复习课一般分为揭示目标、再现知识、疏理沟通、深化提高四个阶段,在这里以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部分和教学过程为例:

一、揭示目标阶段

1、实验引出体积概念

将不规则铁块用绳子系着放入盛满水的圆柱水槽中,水溢出水槽进入长方体水槽,解释水中现象,揭示立体图形体积概念。

2、明确复习内容

我们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在黑板上:(四种立体形图) 然后揭示课题: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3、出示学习目标

(1).学生交流讨论目标。看了这个课题,你认为应复习哪些内容?

(2).教师归纳总结后用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

a.理解并掌握立体图形体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形成知识体系。

b.能正确、灵活应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c.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再现知识阶段

1.围绕目标自主复习:以四人一小组自主复习。

2.汇报复习情况:教师重点引导出体积计算的推导过程。

3.基础训练

(1).小组互测:教师在练习纸上设计如下表格,要求学生相互提供相关数据后互测。

形体名称 已知条件 求体积的算式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圆锥

(2).小组互评

教师巡视抽查学生演示情况,提出应注意问题。

三、疏理沟通阶段

1.小组讨论: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2.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正方体、圆柱具有统一的求体积公式V=SH

( 正方体图)V=a3

(箭头) (箭头) V=SH

(长方体图) (圆柱图)V=SH

V=abh

( 圆锥图)V=1/3SH

四、深化提高阶段

1.综合训练

(1).我当审判长

a.一个长方体木箱的'体积一定大于它的体积。( )

b.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的圆锥体体积是长方体体积的

c.圆柱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的一半乘以圆柱的底面半径。( )

(2).对号入座

a.把一个棱长个小正方体。

b.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体,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c.一个长方体的高减少立方厘米。

(如果想知道刚才实验中铁块的体积,你准备怎么做?

a.学生演示测出溢出的水在长方体水槽中的高度及长方体的长和宽。

b.学生将铁块拉出水面后,测量圆柱水槽槽囗到水面距离及圆柱的底面直径。

c.集体计算,然后比较计算结果。

2、评价练习

力复习课件【篇3】

例一: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鉴别以下各组溶液:

A NaOH、NaCl溶液、稀HCl

B Na2CO3、AgNO3溶液、KNO3溶液 ()

C K2CO3、BaCl2溶液、NaCl溶液 ( )

D NaOH、Ca(OH)2溶液、稀HCl ( )

E NH4NO3、(NH4)2SO4、Na2CO3、NaCl溶液 ( )

思路点拨:

鉴别题的原则是:抓住不同物质的主要特征,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以最明显的现象,达到鉴别的目的。所谓最简单的方法是指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就不要用化学方法鉴别;能一次鉴别的就不用多次鉴别。所谓最少试剂,就是能用一种试剂鉴别开来的就不要用多种试剂。所谓最明显的现象,就是通过实验使各鉴别物质有明显不同的现象。如:产生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解析:A、通过物质分类,显然依次符合碱性、中性、酸性,当然加石蕊试液鉴别。

B、通过观察发现:Na2CO3遇酸(H+)产生气体,而AgNO3遇CL-产生沉淀,而KNO3遇盐酸无现象,故加盐酸来鉴别。

C、由上可知:K2CO3遇酸(H+)产生气体,BaCl2溶液遇SO42-有沉淀,而NaCl溶液遇稀硫酸无现象,故加稀硫酸来鉴别。

D、Ca(OH)2溶液遇CO32-有沉淀,稀HCl 遇CO32-有气体,而NaOH 遇CO32-无明显现象,故加Na2CO3或K2CO3鉴别。

E、观察可知:NH4+遇OH-产生氨气,而Ba2+遇CO32-、SO42-均有沉淀产生,取样后分别滴加Ba(OH)2溶液,只有气体产生的是NH4NO3,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的是(NH4)2SO4,只有沉淀产生的是Na2CO3,无现象的是NaCl。

在实际应用中,同学们还可以将鉴别题按一次性鉴别、多次性鉴别、不加其他试剂鉴别、两两混合鉴别等进行分类,根据各自独有的特点,总结解题技巧,从而达到全面掌握不同鉴别类型的目的。

例二:选用合适的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1)除去生石灰中的碳酸钙

(2)除去氯化钾晶体中的碳酸钾

(3)除去碳酸钙固体中的碳酸钠

(4)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5)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

(6)除去Cu粉中的Fe粉

思路点拨:

除杂的原则是:不增(不增加新杂质)、不减(不减少原物质的量)、不变(不改变原物质状态)、易分(除杂后易于分离)、先物后化(物理方法优先,其次化学方法)。应用中有转化法、沉淀法、吸收法、过滤法、溶解法等多种除杂方法。

解析:(1)通过高温加热或灼烧的方法,既能除去碳酸钙,又能得到更多生石灰。

(2)可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蒸发。

(3)可采用先加适量水溶解,再过滤的方法。

(4)可采用通过炽热的碳层或通过烧碱溶液的方法。但显然通过烧碱溶液的方法具有吸收杂质彻底、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

(5)由于含有Cu2+、SO42-两种杂质离子,故可采用同时沉淀法。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后,过滤即可得氯化钠溶液。

(6)由于Fe、Cu分别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的前后,所以可采用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硫酸溶解并过滤的方法来实现。也可采用加足量硫酸铜溶液并过滤的方法。

例三、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K2CO3、K2SO4、CuSO4、CaCl2、KNO3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混合物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当滴入硝酸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则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推断题所用到的知识储备有如下几点:(1)物质的特殊色态、溶解性(包括物质在水或酸中的溶解性)。如:铜离子溶液为蓝色,铁离子溶液为黄色等,常见白色沉淀有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氯化银、硫酸钡、氢氧化镁等。蓝色沉淀有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有氢氧化铁。初中不溶于酸的沉淀有氯化银、硫酸钡。(2)会判断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3)三种离子(硫酸根、碳酸根、氯离子)鉴定的正逆推理。(4)对于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如:“全部溶”、“部分溶”、“全不溶”等词的理解。一道好的推断题正是对于以上知识点掌握程度的综合性考察。

解析:推断题的解答依据是物质的特征反应和典型的实验现象。此题由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可知:CuSO4(蓝色溶液)一定不存在;同时K2CO3、CaCl2由于相遇会产生沉淀,所以K2CO3、CaCl2或存其一或均不存在。由“滴加硝酸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可知:沉淀有可能来自硝酸钡与K2CO3或K2SO4反应生成的碳酸钡、硫酸钡沉淀中的一者或两者。由“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可知:碳酸钡、硫酸钡均存在,进而推出K2CO3、K2SO4均存在。因为K2CO3存在,所以CaCl2一定不存在。而KNO3由于存在与否,均不会对以上鉴别推断造成影响,所以KNO3可能存在,也可以说可能不存在。

此题,在练习过程中,完全可以略加改动。如:若“沉淀全部溶解”推断结果怎样?若“沉淀全不溶”推断结果又会怎样?……。同学们一旦掌握了这种一题多变、一题多做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复习效果必然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力复习课件【篇4】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复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的复习,进一步体会消元的数学思想,以及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的一般的圆周角的性质进行探索,圆周角性质在圆的有关说理、作图、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学习圆的后续知识的重要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圆周角性质也是说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灵活应用“代入法”和“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外,还应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根据方程组的特点,灵活选用适当的解法。

2、过程与方法: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体会消元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转化的辩证观点,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消元思想,熟练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是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形结合思想.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含有2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二元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3.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5.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法,即把“二元”变成“一元”,方法有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

6.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为:一审,二找等量关系,三设未知数,四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五解,六答。

(二)重点展现:

例1:解下例方程组:

(1)解:由①得,=1-③……将其中一个未知数用另外一个未知数表示;

将③代入②得,3+2(1-)=5……将变形后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

解得,=3…………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其中一个未知数的值;

把=3代入方程③得,=1-3=-2……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原方程组的解为

(2)解:由①×2得,4+6=16③……变形方程,使得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由②-③得,11=22……消掉其中的一个未知数,得到一元一次方程;

解得,=2……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其中一个未知数的值;

把=2代入方程①得,=1……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原方程组的解为x

(三)巩固应用:

例1、已知以、为未知数的方程组的方程组与的解相同,试求、的值。

解:解方程组,得

把代入方程组,得,

解得

例2(xxxx年xx中考题)、某班将举行“庆祝建党9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班长安排小明购买奖品,下面两图是小明买回奖品时与班长的对话情境:

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试计算两种笔记本各买了多少本?

解:设购买单价为5元的笔记本本,单价为8元的笔记本本,依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符合题意。

∴购买单价为5元的笔记本25本,单价为8元的笔记本15本。

(四)能力提升:

例1、已知一次函数=+1与另一个一次函数=相交于点A,试求出点A的坐标。

解:依题意,得

解得:,

∴点A的坐标为(3,-2).

例2.(2019年xx中考模拟题)某旅游商品经销店欲购进A、B两种纪念品,若用380元购进A种纪念品7件,B种纪念品8件;也可以用380元购进A种纪念品10件,B种纪念品6件。

(1)求A、B两种纪念品的进价分别为多少?

(2)若该商店每销售1件A种纪念品可获利5元,每销售1件B种纪念品可获利7元,该商店准备用不超过900元购进A、B两种纪念品40件,且这两种纪念品全部售出候总获利不低于216元,问应该怎样进货,才能使总获利最大,最大为多少?

解:(1)设A种纪念品的进价为元,B种纪念品的进价为元,依题意,得:

解得:x,

答:A、B两种纪念品的进价分别为20元、30元

(2)设商店准备购进A种纪念品a件,则购进B种纪念品(40-a)件,依题意,得

解得:

∵总获利是a的一次函数,且w随a的增大而减小

∴当a=30时,w最大,最大值w=-2×30+280=220.

∴40-a=10

∴应进A种纪念品30件,B种纪念品10件,才能使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值是220元.

(五)课堂练习:

1、解下例方程组:

2、若方程组的解为,试求、的值。

(六)家庭作业:

1、必做题:指南第25页A组2(2)、(3),4

2、选做题:指南第26页B组2,3

力复习课件【篇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经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某村今年植树20xx棵,_________,去年植树多少棵?

2、连线:

1。去年植树是今年的3/5 (1—1/4)ⅹ=20xx或20xx÷(1—1/4)

5。去年比今年多1/4(1+1/4)ⅹ=20xx或20xx÷(1+1/4)

(二)、解法分类,归纳总结。

a:当单位“1”是已知的的量时如果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b:如果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c:当单位“1”是未知的量时用除法或用方程计算。

1、说出单位“1”的量,写出数量关系。

(1)行驶了全程的3/4。

(2)一本书,看了2/5。

(3)今年比去年增产1/4。

(4)本月用水量比上月节约3/11。

(5)铁丝比铜丝短1/3。

(6)科技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5。

2、根据问题写算式,根据算式提问题,不计算。

一批水果900吨,第一周运了它的2/9,第二周运了它的1/4。 ⑴第一周运了多少吨?(算式)

(四)、全课小结。

力复习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

2、会用“四舍五入”取商的近似值。

3、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采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数。

4、培养学生分类学习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知识的归类与整理,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整理本单元学习的基本内容

四人为小组交流上节课的作业:第二单元知识整理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知识图。

二、分类练习

1、复习小数除的计算方法。

(1)观察两列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43.5÷2928.6÷1.1

18.9÷2720.04÷0.24

1.35÷153.6÷1.08

(2)独立完成,做完后想一想你是怎么想?

(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

(4)总结:①小数除法中,都是将除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②在计算过程中要做到: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需要扩大几倍,被除数也要扩大相同的倍数,位数不够,用0补足。

2、复习循环小数。

(1)观察最后一题的商,你发现了什么?

除了循环小数,我们还学了哪几种小数?怎么样的小数是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你能举个例子吗?

(2)算一算,这些版式的商分别是什么小数?如果是循环小数,请用简便记法表示。

5.7÷97÷86.64÷3.3

(3)把下列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表示,再按要求取近似值。

1.02929…=()≈()0.018383…=()≈()

0.33333…=()≈()9.675675…=()≈()

3、复习用计算器求商和探索规律。

(1)用计算器计算:

48÷2.37.09÷0.52(保留一位小数)

1.3÷0.036.509÷0.27(精确到0.01)

45.5÷3826.37÷3.1(精确到千分位)

(2)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24÷8=

2244÷68=

222444÷668=

22224444÷6668=

()÷()=()

说说找到了什么规律。

4、复习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1)书36页第2题。

(2)练习七第4题。

先读题,独立解题。

全班汇报流,说一说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5、拓展:练习七第6题。

三、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我们不仅可以把所学知识通过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而且可以获得温故知新的效果。

力复习课件【篇7】

1.复习所有的声母,先认读卡片上的声母,再背一背。

2.创设情境导入: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大家,陈老师决定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课件出示动物园门口的图片)看! 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1.导入:是谁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啊?(出示连线图)猜一猜(海豚)。

2.你怎么知道是海豚的啊?学生各抒己见。

3.是的,只要我们把所有的声母按顺序连起来,海豚就出现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导入:你看! 海豚正跳着欢快的舞蹈欢迎我们呢! (出示海豚摆出的类似声母的图片)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2.小组合作:

(1)导入:海豚用身体摆出声母的形状,你还能用其他的东西摆出声母的形状吗?

(2)小组合作:先商量分工,谁是组长、汇报员、记录员,再开始合作。

1.导入:海豚有海中智多星之称,许多科学家们认为海豚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之一,你想与这么聪明可爱的海豚交朋友吗?

2.示范:海豚姐姐,你好,欢迎你到我们班来,我想和你交朋友。我是陈老师,我姓陈。我的姓里的声母ch和你身上的ch是一样的,很高兴认识你。

3.小组合作:以小组的形式找自己姓里的声母。轮流说,空下的同学当裁判,说对的.奖一颗小红星。教师巡查。

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见到了海豚,通过大家的介绍,海豚对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它会带我们去哪里,去干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

1.导入:这节课海豚姐姐继续带大家去认识更多的动物。(出示图片)咦?这些动物怎么都背对着我们呀! 噢,原来小动物们要我们先读对了每种动物上面的拼音,它才肯回头见我们呢!

(1)zūzhū,cèchè,suōshuō,要分清楚平翘舌音。

(2)nàlà,要读清楚鼻音。

(3)píqí,bǔdǔ看清形近的字母。

1.导入:同学们真能干,全读对了。这些小动物都抢着想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和大家交朋友呢! 你们想先听谁介绍啊?

2.学生自由选择,认读音节词(点击出现,音节由学生读出)。

我是爱开qì chē的小熊,大家好!

大家好,我是爱吃luó bo的兔子!

我是只能干的猩猩,我洗wà zi!

3.小组检查读,教师巡查。

1.过得真快,我们就要离开动物园、告别所有的动物了,临走前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为我们这些文明的游客送来了纪念品──一张纪念卡,说有能力的人才能得到它。

整堂课的设计以海豚姐姐为主线展开。在完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了许多动物,做到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课的设计,要求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主动地融入到学生的游戏中去,创造出愉悦、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大胆地进行交流,提高课堂效率。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大胆地对以往的复习课进行改革、创新,转变学习方法:变单纯地说自己姓里的声母为与海豚姐姐的交流;充分运用小姐合作的优势,集合组内成员的力量,用绳子、小棒、肢体等摆出声母,并乘机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使合作的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在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以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力复习课件【篇8】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接触过逗号、句号、冒号、引号、问号和感叹号。这六个标点符号也是要求三年级学生必须能正确运用的常用标点符号。但冒号和引号相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能正确运用还是很有难度的,特别是引号,很多学生要么会漏,要么用错。

教学目标:

1、纠正平时标点符号使用和书写中的不规范行为。

2、熟悉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3、掌握易错标点符号(引号)的用法。

有些人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他们认为只要字不写错,用不用或者随意使用标点符号都无所谓,不会影响到文章的表情达意。其实不然,文学大师郭沫若就十分重视文章标点,他曾多次强调:“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显得无足轻重,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

(课件出示)曾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哪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吗?”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

可见,改动标点符号,会产生奇妙的变化。

今天,我们班上就来了六位老朋友,谁知道会有哪些老朋友呢?(指名说出六种常用标点符号的名称。)

1.谁能帮它们找到家?学生在磁贴格上写,教师讲。

(1)逗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2)句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3)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边。

(4)感叹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边。

(6)引号(“ ”)前后引号各占一格,前引号写在右半格,后引号写在左半格。

教师(指着引号):在这六个标点符号中,其中有一个标点很特殊,它叫引号,每次出现都是成对的,前面的叫前引号,后面的叫后引号。因为它前后各由两个小蝌蚪模样的组成的,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双引号,但是它很调皮哦,有时候会前后各脱掉一顶小帽子,那叫单引号。

2.我们光知道了它们的名字,住的地方还不行,还得正确使用它们哦。

逗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感叹号(!)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1)教师补充:第一句叫疑问句,第二句叫反问句,第三句叫设问句,因为都是表示问的语气,所以都要用问号。

(2)谁来通过朗读,读出问的语气?指名读,齐读。

教师:为什么加引号?表示引用对话或文章里的一段文字。

这时候,我们标点应怎么写?(冒号、前引号、句号、后引号写在一格中,教师示范,特别要注意句号一定要加在后引号里边。)

A.提示语位置不同,加的标点也不同。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划出提示语。

B.学生说(要说出理由),教师加标点。(1)提示语在前,冒号加引号。(2)提示语在中间,把对话分成了两段,前面一段对话用引号,后面一段用引号,中间加逗号。(3)提示语在后,前面用引号,后面用句号。

小结方法:给对话加标点时,首先干什么?(好好读读这个句子)然后呢?(打提示语,看看在句子中的位置)最后加上正确的标点。

教师拓展:其实,引号的本领还不止这些呢。有时虽然不是讲的话,但是因为表示特殊的含义,也要用引号。它还有很多用途,我们以后会慢慢学到。

1.过渡:你学会正确使用这几个标点的本领了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我们一起来批一批,看看他有没有把标点符号放对位置。(2分)(学生讲,教师批改)全对的举手!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些全对的同学。

4.看来,你们和标点符号已经成为了朋友。其实在我们平时的阅读过程中更深认识了几个标点朋友呢,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我们一起喊喊它们的名字:顿号(、)、分号(;)、省略号(……)、书名号()、破折号(――)

这些标点在书写时也要注意,比如,“……“”――“写时要占两格。还有很多标点朋友等着我们以后慢慢去认识、了解。

这些小小的标点,看似简单,学问可大了。如不仔细推敲,不仅会犯错误,更会闹笑话呢。比如老师这儿就有几个句子,请你们当当小医生,诊断诊断,看看他得了什么病。(说清错误后,集体修改)

1.有些同学喜欢捉蜻蜓,使好多蜻蜓死于非命,我感到非常痛心,蜻蜓是捉虫能手,一只蜻蜓一小时可以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一逗到底病)

4.昨天放晚学我看到校门外的公告栏里写着星期二吃圣果圣果是什么呢我想来想去想了好久都不知道我又问了几个同学他们都说不知道今天中午吃饭时我就注意看圣果是什么一看原来圣果就是小蕃茄(没有标点病)

标点的学问可多啦!同一个句子,不用的点法,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哦!比如这个句子。自由读一读。

你有几种点法?

课件出示:

1.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弟弟丢了,着急的是爸爸妈妈。

2.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爸爸不见了,着急的是妈妈。

3.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弟弟走失了,弟弟着急。

教师:你们真聪明,为了让大家记住这向个朋友的用法,老师编了一首儿歌呢,想学? (课件出示)

写文章,要周到,讲清楚,很重要。

说话中,要停顿,一口气,说不了。

表达好,有门道,加标点,用符号。

学习标点并不难,形状用法要记牢。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 ”)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同学们,小小标点符号奥妙无穷。掌握了这些秘诀,会对我们的阅读、写作带来很大的帮助。老师希望每一个同学和这些标点符号交上朋友!

力复习课件【篇9】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

教学重难点:从离子的角度初步理解酸、碱、盐的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

1.为什么NaCl固体本身不导电,而它们水溶液可以导电呢?

2.写出下列电离的方程式

(1)盐酸、硫酸、硝酸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钾

(3)碳酸钠、硫酸镁、氯化钡

引入:

我们知道,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使溶液能够导 电,下面我们从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角度来研究几类重要的化合物。

1.酸

演示实验:P151 [实验8-2]

小结:盐酸、硫酸、硝酸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依照它们在水溶液中存在自由 移动的离子(让学生复习时的第一组电离方程式)

提问:这三种物质的电离产物有何共同特点?

分析:从而得出酸的定义。强调全部是H+介绍酸根的概念和酸的电离通式:

HnR=nH++Rn-

小结:酸根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等于酸分子电离子时生成的氢离子总数

阅读:P151-152的一段文字

2.碱

演示实验: P152 [实验8-3]

小结: KOH、Ba(OH)2的溶液能导电,依照它们的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 离子(让学生再看复习时的第二组电离方程式)

提问:这几种物质的电离产物有何共同特点?

分析:从而得出碱的定义,强调全部是OH-

介绍碱的电离通式:M(OH)m=Mm++mOH-

小结:在碱里,跟一个金属离子结合的氢氧根离子数目,等于这种金属所带 的'正电荷数目。

阅读:P152 第4、5节

3.盐

演示实验:P152 [实验8-4]

小结: Na2CO3、MgSO4、BaCl2等物质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说明它们的水溶 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离子。

(让学生再看复习时的第三组电离方程式)

阅读:P153 1-2节文字

分析:电离产物的特点,得出盐的定义

小结:(1)酸、碱、盐的定义及组成特点

(2)物质的分类

巩固练习:

1.下列各组离子,属于酸的电离产物的是( )

A.H+、Na+、SO2-4 B.Na+、OH-

C.H+、Cl-、NO3- D.Na+、SO42-

2.碱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A.H+ B.Na+ C.OH- D.SO42-

3.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H2SO4 B.H2O C.NaOH D.NaCl

4.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Ba(OH)2=Ba2++2OH-

B.H2SO4=H2++SO42-

C.FeCl3=Fe2++SO42-

D.Cu(NO3)=Cu2++2(NO3)-

力复习课件【篇10】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指导学生归纳出阅读“写人文章”的方法及步骤。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贯穿“读书使人一生精彩”的意识。

重难点:

指导学生归纳出阅读“写人文章”的方法及步骤,并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去。

课前准备:

供学生阅读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自主练习,提炼方法。

2、学生交流汇报自学情况。

(文中的刘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学生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做适当引导,可以从以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①从“微微发胖的脸”、“ 慈祥的眼睛”、“花白短发”可以看出刘老师是一位( )的老师。

②从“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让人读出了刘老师 ( )。

③从刘老师笑谈自己失去左腿的回忆中,感受到刘老师 ( )。

④理解句子“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酸涩的感情”使我们看到同学们脸上 ( ),眼里 ( ),鼻子会( )。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是( ),由此表达了同学们对刘老师的 ( ) 。

(短文在描写人物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学生归纳总结。

三、梳理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

1、先谈谈你做阅读题的步骤。

师总结阅读步骤,生读一读。

阅读的步骤 :浏览全文 知其大意 找准句段 细细揣摩

紧扣中心 提炼观点

4、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阅读写人文章,尝试归纳出阅读的方法。

(弄清写的人物是谁。

(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

(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弄清人物的描写方法。

四、阅读实践,学用迁移,提高能力。

2、学生交流汇报完成练习情况。

五、作业

1、名言赏析。

2、好书推荐。

力复习课件【篇11】

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表内乘法的知识的梳理过程,对表内乘法的知识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能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的加以运用。

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理与归纳的能力,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表内乘法的知识,避免了枯燥无味的计算。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以巩固表内乘法的口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第100页图(一)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起学生生回顾所学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1.复习乘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下图:

②自主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思考:计算时应使用哪句乘法口诀?)

③指定学生汇报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加法、乘法算式及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④学生例举生活中用5×4=20来表示的事例。

(2)及时练习。

①看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并说一说用的哪句乘法口诀求出积。

②指定学生汇报,全班进行交流。

2.复习乘加、乘减。

(1)课件出示下面的图。

①学生说图意,然后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③学生汇报解法,全班交流。

2.抢答游戏(先分组再进行抢答)。

课件依次出示教材第103页的第4题。

3.复习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①有3排房子,每排5间,一共有多少间房子?

②有2排房子,一排5间,另一排3间,一共有多少间房子?

(4)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想法二:画图验证:□ □ □ □ □ □ □ □ □ □ □ □ □ □ □,一共15间。

……

想法二:画图验证:□ □ □ □ □ □ □ □,一共8间。

……

【设计意图】在表内乘法的复习环节,没有单纯地进行口诀的复习,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复习表内乘法,避免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表内乘法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运用表内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1)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直线连起来。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第2题。

(2)学生根据题目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每行或每列数的规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的第5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6题。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7题。

(2)先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并在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提高。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收获?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gz85.COM精选阅读

拼音复习课件4篇


了解您的需求后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您推荐一本《拼音复习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份完整教案课件,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制定教案。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拼音复习课件(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复习23个声母,体会学拼音的乐趣。

2、巩固拼音的字形,懂得拼音作用大,我们要学好它。

教学重点

复习23个声母。

教学难点

能准确找出学生姓里的声母。

课前准备

拼音卡片、幻灯片、毛线、小棍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跟声母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了好朋友,今天是中秋节,23个成员都到我们班来做客,看,它们来了。

二、复习声母──读读记记

1、(大屏幕出示打乱顺序的声母)同学们快看看,客人都到齐了吗?(学生一个个数)

2、这样站队太乱了,我们给他们排排队,很快就能看出声母到齐了没有。把声母分七组,按顺序,用课件逐级打出声母:bpmf dtnl gkh jqx zhchsh r zcs y w,学生跟着读

3、这回再看一看,队伍整齐多了,这是声母表,以后我们就按这样的顺序给声母排队,你一定要记住它们的位置呀!(学生按顺序一组一组读声母)

4、指名读声母,同桌互相读

5、老师随便指一个,看你是否叫得出它的名字?(打乱顺序,指名抽读声母卡)

6、哪些同学能按顺序把声母表背下来?(本节不要求会背,对提前能背下来的提出表扬)

三、生活中的声母──哪些同学的姓里有下面这些声母?

1、这些声母的本领可大、了,我们的姓中就有它们呢!就拿老师的姓来说,cui里就有声母。我们一起做“给姓找朋友”的游戏,“我姓崔,谁是我的好朋友”学生在自己的卡片中快速找出声母c,最先找到的被请到老师旁边,举起卡片“我是c,我是您的好朋友!”

2、学生照着老师的样子,做找朋友的游戏。指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按“我姓X,谁是我的好朋友” “我是Y,我是你的好朋友”句式来说。

3、有几个声母,来找朋友。出示以下声母:g、k、h、l、q、x、zh、ch、sh,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班同学中谁的姓带有这些声母?

谁是它们的好朋友?继续做找朋友的游戏,逐一出示这9个声母,如果自己的姓中有这个声母请站起来,指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按“我姓X,我是Y的好朋友”句式来说,如果有的同学没能及时站起来,其他同学可提醒。

4、谁找到了自己的声母朋友,你们心里在想什么?没找到朋友的同学你们在想什么?老师这儿还有几个声母,看看他们中有没有你的朋友?

逐一出示声母卡片(老师课前对学生的姓做调查,找出相应的声母),请其它同学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朋友。

四、熟悉字母的形──我会摆

1、这些拼音朋友对我们的帮助可大了,我们要牢牢记住它们的样子,现在我们不用笔写它们,而要用带来的棒、毛线及手势、身体等,摆出它们的形状来,你行吗?

2、教师示范,比动作摆形,利用一根小棒和手臂摆出y。“我用手臂和小棒和手臂摆出y”

3、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摆,边摆边说“我用……摆出…”老师巡视。

4、请同学到前面展示,评一评,谁摆得最像?谁的想法最好?

五、小结

拼音对我们帮助这么大,你想对拼音说什么?

六、课后练习

今天,我们把这些声母客人带回家去,以后要常和朋友见面,能叫出它们的名字,会给声母排队,比一比,谁学得最好,谁就是它们最好的朋友。

七、板书设计

复习二

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八、课后小结

这是一节汉语拼音的复习课,重点复习声母,学生刚刚学完声母,对声母的顺序、声母的作用还不完全清楚,练习一“读读记记”是告诉学生23个声母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这样便于识记。在这个练习中,我先出示了排列错乱的声母,再出示按顺序排列好的声母,使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声母有一定顺序,要按顺序识记。练习三“哪些同学的姓里有下面这些声母?”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声母,在这个练习中,我设计了找朋友这一活动,先给自己的姓找朋友(声母),再给书中的9个声母找朋友,由“谁是我的朋友”过渡到“我是谁的朋友”,这一环节的设计生动有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不仅在活动中感受到声母的作用大,生活离不了,在游戏活动中学习了声母,同时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练习二“我会摆”是让学生开动脑筋,识记字形,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开动脑筋,不仅能用小棒、毛线、手势摆出字母的形状,还能用文具、身体摆出字母的形状,对学生这种创新的摆发给予了表扬。

本节课教材设计合理,活动有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在有趣的活动中复习巩固了汉语拼音。

教学主任点评

《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对于普遍认为枯燥的拼音教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课能够成功的关键。教师能够通过“给姓找朋友”的游戏来充分调动学生复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同时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学生在参与中、在合作中巩固了已学的拼音,培养了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师能够整体考虑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通过摆出声母的字形来加强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同时能够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活泼,更生动。

拼音复习课件(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区分形近声母和形近的韵母。

2、复习巩固拼音标调规则。

3、正确拼读双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过程和方法:

1、创设情境,结合闯关游戏、图片、练习等多种方式复习汉语拼音。情感态度价值观: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熟练拼读三拼音节。

教学难点

1、掌握i u并列标在后标调规则。

2、熟练拼读三拼音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用时:1分钟)

同学们,汉语拼音我们学完了,今天我们一起到拼音王国里玩一玩闯关游戏,好吗? 看,有这么多关要闯,声母关、韵母关,我们比一比那一组获得的小红旗最多。

过渡语:走,咱们到声母乐园去,快和声母乐宝宝打招呼吧!

二、复习23个声母(用时:10分钟)

1。全班齐背诵23个声母。

①教师点评小组背诵情况

②教师相应评价,给小组评分。

3、第一关:火眼金睛辨声母

①引导学生找出相似的声母。

②指名学生回答相似的声母。

③教师相机评价。

④指名3名学生回答区分相似声母的方法。

⑤教师相机评价。

4、“纸牌游戏”。

①师强调游戏规则。

②教师巡视学生活动。

③师相机评价给小组加分。

④师带领学生开火车读相似的声母卡片。

⑤教师相应评价给小组加分。

三、复习24个韵母(用时:13分钟)

1、韵母乐园:课件依次出现单韵母、复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 ①学生分组朗读。

②教师相机评价,加小红旗。

2、第二关:【 独具慧眼韵母关 】

①屏幕出示ei ie/ ui iu /un/n。

②请三名学生认读依次认读每组形近韵母。

③师相机评价,同时评价各组学生的坐姿。

3。小游戏:点兵点将

①教师带领学生点读各个韵母。

四、复习音节的拼读(用时:10分钟)

(一)复习标调规则

1、教师播放标调规则微课视频。

2、第三关:踩石过河标调关

①屏幕出示: líu、gaǒ、qíu、peì

【这个音节标()了,应该标在()上面,因为( )师:“这几个音节的声调标对了吗?应该标在哪儿,因为?谁能用这句话来闯关?

②教师相机评价,给小组评分。

③课件上依次出现标调正确的音节,请全班齐读。

④师评价那一组读得好,给相应组加分。

(2)复习音节的拼读。

3、第四关:摘苹果拼读关

过渡语:我们复习了声母韵母,现在他们站在一起还

加上了声调宝宝,你们会读吗?出示苹果树。

①课件出示6个双拼音节。

②指6名学生读双拼音节。

③师相机评价。

④三拼音节在苹果树上,请学生来挑战。

⑤教师相机评价,给表现好的小组加分。

4、拼读乐园第三关:小小练习。

过渡语:现在我们来闯最后一关,拿起你们桌面上的练习,看谁写得又对又快。计时2分钟!

①计时小练习。

②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相机提醒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坐姿习惯和书写习惯。

③投影1名用时短书写正确的练习,带领学生批改练习,相机评价。

④手机投屏其他2名书写正确又规范的作业,师相机评价。

⑤师小结,评选冠军组。

五结束语(用时:1分钟)

大家的表现都太棒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数数哪一组获得的红旗最多,恭喜第X组获得了冠军,今天的闯关游戏到这就结束了。小朋友们,再见啦!

板书设计

拼音总复习

声母:b d q p

韵母:ei ie iu ui

标调规则

拼读方法

拼音复习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按声母的顺序连线组成动物图形,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复习声母。

2、运用事物摆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学的姓,能够拼读姓,明确声母是什么。

4、拼读音节,区分平、翘舌音和音、形相近的声母,进一步练习拼音。

5、拼读音节,并将同一类的事物连起来。

6、能够认读所学的生字,并能给生字组词。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按声母的顺序连线组成动物图形,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复习声母。

2、运用事物摆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学的姓,能够拼读姓,明确声母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我会连。

1、卡片认读23个声母。

2、讲清方法:从声母b开始,按顺序连线,学生用铅笔试连。

3、问:你是怎么连的?(什么字母和什么字母相连)

4、连成了什么动物图形。(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查。)

(二)第二题:我会摆。

1、看图,猜猜图上摆出的是什么字母?

2、你能学着他的样子,摆摆我们已经学过的字母吗?(鼓励发挥想象)

3、读一读摆出的字母,可背顺口溜。

(三)第三题:我会想。

1、你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同学们的名字吗?

2、师:每个人的名字都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在名字前面的是姓,一般都是一个字,如:……,但也有两个字的姓,如:……。跟在姓后面的就是你的名,如:……。

3、你能说说自己的姓和名吗?同学的呢?

4、认读声母:g k h j q x zh ch sh,看看哪些同学的姓里有这些字母。

5、游戏,老师报同学的名字,大家立即说出姓的声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拼读音节,区分平、翘舌音和音、形相近的声母,进一步练习拼音。

2、拼读音节,并将同一类的事物连起来。

3、能够认读所学的生字,并能给生字组词。

教学过程:

(一)第四题:我会读。

1、以组为单位出示音节,指名读。

2、说说每组音节有什么区别?读和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领读、带读、开火车读、齐读音节。

(二)第五题:读读连连。

1、自由拼读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教师正音,强调没有标声调的,读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

2、看看书上连线的一组词语,为什么把它们连在一起?

3、学生试着自己连接剩下的词语,并说说理由,教师校对。

4、说话练习:我把bō luó和yā lí连在一起,因为它们都属于水果。

(三)第六题:我会认。

1、做摘苹果游戏:一张贴有生字的苹果树插图,请学生认认这些生字,会念的大声念出来,并把这个带生字的苹果送给学生。

2、领读、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生字。

3、谁能给这些苹果找找朋友?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汉语拼音复习二》教学设计二,复习二,希望对你有帮助!

拼音复习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 准确认读6个单韵母、10个声母。

2、 正确区分形近的声母、韵母并抄写。

3、 能读准音节,认识事物,并把音节和图画正确连起来。

4、 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字,口头造句,把认字和学习语言结合起来。

学情分析:

这是汉语拼音第一个阶段的复习,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后一个单元的基础和过渡。学生在拼读和书写格式上会遇到困难,要把抽象的字母形象化、直观化,借助具体事物帮助其练习和记忆。对于生字,单独出现时学生可能比较容易认读,要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

教学准备:拼音字母卡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我会读

1、 游戏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学过的6个单韵母、10个声母呀都和你们交上了朋友,可是他们很淘气,跑到外面玩,天黑了也不知道回家。声母妈妈、韵母妈妈可着急了!你能帮他们找到各自的家吗?(事先板画两座房子:声母之家、韵母之家,指名生在房子上贴相应的卡片)

2、 小朋友都送对了吗?韵母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回家了可高兴了,她想点一下名,你能帮韵母妈妈把她的孩子按顺序排一下队吗?(指名板演)

3、 开火车读一读,打乱字母顺序,看谁读得又准又好。相互点评。(特别注意i、ü的发音)

4、 指名上台帮声母排队。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位同学排对了吗?

5、 读一读,比一比。相互点评。(特别注意n、l的发音)

6、 同桌互抽卡片互读互听。

二、 我会写

1、 字母比较:

两家的孩子都排好了队,韵母妈妈和声母妈妈开始聊天了,她们说,我的老四跟你家的老八长得像两姐妹!我家的老大老二老五简直就像双胞胎!你能告诉大家她们在说谁吗?(i和l,b和d)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2、 辨别它们的形,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编顺口溜。(如: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

3、 再找找还有没有其他的双胞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大屏幕上出示b-p-d n-m f-t u-ü等。

4、 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它们的形,或用动作形象记忆。(区分u—ü这组形近韵母时,建议学生用两个小拳头代替ü上两点。当读到u时手不动;读到ü时,就把小拳头举在头顶上。)

5、 抄写字母

天很晚了,韵母声母宝宝该上床睡觉了,他们的小床是四线三格,他们该睡在什么位置呢?

指名学生说。

练习抄写,边抄写边小声读字母。

三、 看看读读

过渡:汉语拼音用处大,认识生字全靠它!

1、 出示音节,拼读音节。

2、 课件出示喇叭图。

3、 你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吗?你能学着发发它的声音吗?(注意轻声的读法,师示范)

4、 请你用喇叭来说一句话。

5、 其余三幅方法同上。(注意yī fu轻声读法,pù bù两个音节形似、音近,要提示学生看清读准)

6、 开火车、指名认读,同桌互读,集体认读。

四、 拓展练习(机动)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把音节和相应的图用线连起来。学生练一练,说一说。

bù pǐ mù mǎ dì tú bó bo

复习课件集合10篇


资料意义广泛,可以指一些参考素材。在平日里的学习中,我们时常会使用到某些资料。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资料有哪些内容啊?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复习课件集合10篇。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复习课件(篇1)

时间: 五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第四册复习四。

2、积累本单元的词语,要求会搭配和扩充。

一、揭示本节课教学内容

完成一、二、三题。

二、教学第一题: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再用音序查字法查了面的字

1、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自由读一读。

2、先同桌比赛背,再指名背,大家评议。

3、读题,明白“音序”在此要填大写字母。

4、学生比赛查字典,然后交流查字方法和结果。

5、讲评。

三、教学第二题:填空,读一读

1、读题,明白要求。

2、填空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填出最多的词语。

3、讲评,订正。

4、齐读填好的词语。

5、鼓励学生多积累好词汇。

四、教学第三题:读一读

1、出示题中词语,自由读词语。

2、同桌互读词语,看谁认得多,读得准。

3、接火车读词语卡片。

第二课时

目的

1、学会逐步扩词,直至成句。

2、借助拼音读懂短文,体会短文蕴含的道理。

一、复习旧知

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二、教学第四题:读一读,再把句子抄下来

1、出示题中第一组例子。

2、学生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自己学习、体会另外两组例子。

4、学生试练习扩词至成句。

5、抄写书中的例句。

三、教学第五题:读一读

1、借助拼音自己小声练习读短文,要读得正确、流利,要边读边想,弄懂每小段讲的是什么。

2、讨论:天鹅、虾、梭子鱼都用尽了力气可车子为什么还是停在老地方,一动也不动?

3、小结,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第四册复习四》。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做任何事都应该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4、有感情朗读短文。

第三课时

目的:

掌握“幕、喜、宽、紫、事、蒙”六个字的书写。

一、出示田字格中的字,齐读要写的字

二、指导学生观察日字格中的范字

1、说说它们大部分是什么结构?(上下结构)

2、写这类字要注意什么?

3、学生分析各字在格中所占比例,教师指导示范。

三、学生认真描红、临写

四、对照范字检查,看看每个字写得是否匀称、美观,上下部分比例安排是否适当。

五、选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参加小组评选,再全班交流。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 应该帮助他们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说一说、演一演如何帮助残疾人,培养与人主动沟通和有礼貌地交谈的能力。

目的:

1、懂得遇到有困难的残疾人应该主动沟通、帮助。

2、能联系生活,自拟·清境进行口语交际。

一、板书课题

问:课题中的“他们”,指的是什么人?你平时见过哪些残疾人?

二、看图表演

1、看左边的图,想象说话。

(1)图上的小姑娘在做什么?她和盲阿姨开始怎样见面,小姑娘怎么主动与盲阿姨沟通,在领盲阿姨过人行横道时,她们在说着什么话。同桌合作想象说话。

(2)同桌或小组分角色表演,全班表演。

2、看右图,想象说话。(方法同左图)

三、搞一次助残活动

1、想一想,你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过哪位残疾人,怎么帮助的?

2、小记者采访同学们的平时助残事迹。

3、记者发布新闻,口头报道典型助残事迹。

四、创设情境表演

1、表演助残活动

2、虚拟情境表演,题材可由助残扩大到扶老携幼,帮助伤病人员等。

第五课时

测验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小船 一( )动物 一( )大鲸

一( )黑板 一( )毛笔 一( )粉笔

复习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提高中考应战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摸索口语交际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口语表达的技能

【教具】多媒体

【教学模式】目标教学

【教学方法】点拨法、问答法、归纳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古人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足以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意识到口才的重要。“李秀才挨打”的故事大家可听过?(多媒体显示)这个故事李秀才正因不会说话而招致祸患。因而把话说好重不重要?生:相当重要。“舌是利害本,口是祸福门”、“笑语迎人三春暖,恶语伤人三九寒”。

二、口语表达基本技能,包含听话和说话两种能力。

首先是听话,能否迅速领会对方说话的意图和目的,这是能否做出快速回应的前提。要能听出对方的话外之意、弦外之音。(多媒体举例)此例说明听话的重要一点是听懂、听明白和理解。听话时要弄清是表扬还是批评,是赞美还是讽刺。听话要做到:“领会意图目的,抓住中心要点”

其次是说话,生活中有人不会表达的现象时有发生(举生活事例),先比较两个生活中的标语“小草微微笑,请你走正道”“不准停车,违者放气”,前者以微笑的小草来唤起人们对绿色的自觉保护,而后者却以威胁警告来制止某种行为,明显前者妥当后者不文明。在日常生活中,说话要做到:“文明礼貌得体,准确简洁连贯”,尤其是得体这一点,要考虑说话的时间、对象、场合和环境。(多媒体显示两个例子,一个《问年龄》,一个《标语的位置》)。

说话在特定情境中,要求更高。举例:上车提醒买票的不同表达会有不同的效果,苏格拉底被等不及的妻子一盆水泼在头上时的巧妙化解(多媒体显示具体内容),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在特定情境中,说话要做到:“含蓄、委婉、幽默”。

归纳:学生齐读总结的听话和说话的要求。

三、口语交际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主要有三种,(一)情境交流型(二)评论辩论型(三)介绍独白型

(一)情境交流型——用文字设置情境,考察与人交流的能力

常见的有五种情境:

1、说服劝勉举例说明这一情境的答题准则:“情理兼备,力避生硬”

2、请求报告举例说明这一情境的答题准则:“礼貌用语,明确表意”

3、鼓励祝愿举例说明这一情境的答题准则:“心意诚挚,简明得体”

4、批评提醒举例说明这一情境的答题准则:“含蓄委婉,巧用智慧”

5、应对尴尬举例说明这一情境的答题准则:“沉着应对,机智善变”

(二)评论辩论型——围绕热点或话题谈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举例:(多媒体显示)这段网络聊天对话,出现了用符号表意的语言现象,对此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学生讨论,赞成与反对各自发表意见)

这种题型答题准则:“稳妥立论,以理服人”

(三)介绍独白型——考察独自语言表达的技能

这一题型的考察包括介绍地方风俗、设计导游词、读表写话、看图说话等。

举07年茂名市的一幅漫画为例,这种题型答题准则是:“明确重点,清晰准确”

四、说一说

学生交流课上所得,谈谈收获。

五、操练场

1、(多媒体)关于合理使用两个字的谦辞、敬辞的例子

2、(多媒体)名人巧妙作答的生动实例

3、(多媒体)展示奥运火炬的图片,分析其代表的含义。

六,布置作业

分发复印的近年来各省出现的中考口语交际题,学生课后思考。

【课后反思】

这节口语交际复习课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了教学环节,课堂上师生共同研究,互相探讨,气氛和谐融洽,方法归纳及时。较好地锻炼了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提升了他们与人交流的信心,有助于积极备战中考。各类口语交际常见题型的做题技巧的总结是个方法的指导,操练场也是中考前的提前热身。此课设计配合以多媒体,教学效果良好。只是在操练环节因为时间有限训练还不够,它的复习还需要多安排课时,多见题必终将有助于这一题型答题技能的提高。

复习课件(篇3)

第一课时

一、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1.请学生把书本从13页看到34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

3.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二、练习

1.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⑴这块草地有一间教室那么大,它一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我们三年级有120人,要多少块这样的的草地?

⑵丁晓林家到学校有45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

⑶三年级的225名学生要乘5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人一样多,每辆车应该坐多少人?

2.读题后学生独立思考,这三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3.小组讨论: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4.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5.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把题目的意思弄明白在去做。

三、巩固。

商的位数估算的结果准确值

876÷3242÷4896÷8644÷7753÷5417÷6

四、作业

36页2、3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估算:

70÷844÷979÷2161÷2344÷9688÷899÷5

85÷451÷513÷246÷723÷381÷2176÷8

2.解决问题:

有62棵树,三年级5个班去植树,平均每个班种多少棵树?还剩几棵树?

二、练习:

1、第4题:是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第4题采用竞赛计时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一种激励的氛围种提高计算能力。

783÷6584÷5824÷4920÷8

720÷3204×3238+647412—298

2、第5题:提醒学生看清题意,逐以带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576÷3÷481×7÷9201+232—3

399÷7+294672÷(2×3)(601—246)÷5

3、第6题:

是计算在解决问题种的应用。而这题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练习时,要让学生独立读懂题意,会从图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合理进行解答。

待学生完成后,让自己对所列出的列式作出口头表达解释,这样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

4、3元一根冰棍,30根冰棍装一箱,杨叔叔8箱冰棍4天就全卖完了,那么杨叔叔4天卖了多少钱?平均每天卖了多少根冰棍?

三、小结:

你觉得这个单元你学到什么?你对这个单元的那些知识还不是很清楚?你对这个单元还有什么问题?

第三单元 统计

教学内容

1、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并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

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

课时安排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

2、求平均数2课时

复习课件(篇4)

《复习拼音》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复习拼音》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 故事导入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个神奇的动物王国,许许多多小动物在那里幸福快乐地生活着。今天,动物王国的狮子大王想邀请爱动脑筋、爱学习的小朋友们去作客。你们想去吗?狮子大王还准备了动物王国最美丽的.花朵送给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的小朋友呢,我们赶快出发吧!

二、 复习声母表

1. 瞧,动物王国到了。大门上有一道狮子大王为小朋友们准备的“芝麻开门”题,只要你能把这些字母按顺序串联起来,森林的大门就会为你打开。

2. 我们一起按着声母顺序读一读。注意读声母时又轻又短。门上出现了什么呀?(大象哥哥在把门呢)

3. 检查一下你串起来的是这一只大象吗?有错误的赶快改正。

4. 我们一起按顺序把声母表读给大象哥哥听。

三、 认读韵母

1. 动物王国的大门开了,看来大象哥哥对小朋友的表现非常满意呢!瞧!导游小姐孔雀也来迎接我们了,听说小朋友们正在学习拼音,孔雀小姐也想考考大家学得怎么样。看,孔雀导游展开了美丽的`尾巴。仔细观察,美丽的羽毛里都藏着什么?谁来和它们大声打招呼——学生认读韵母。

① 比一比,谁的眼睛亮。哪几对韵母看上去有点像,其实不一样。(出示单韵母、复韵母)

② 听一听,谁的耳朵灵。(听力练习)

2. 孔雀导游对大家的表现很满意,她正抖动美丽的尾巴呢!你们看,这次出现的又是什么?

(鼻韵母)他们是怎样排列的?

① (前鼻韵母)读时要注意什么?谁来读?(标上数字)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操。

② (后鼻韵母)读时舌根向后缩。谁来读?

③ 瞪大小眼睛,仔细来辨别。来开双轨火车。

四、 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1. 孔雀小姐带着我们到了森林的深处,正好看见一只小白兔在采蘑菇呢。(出示小白兔)原来,今天兔妈妈生病了,想吃新鲜的蘑菇。于是,这只懂事的小白兔就自告奋勇地出来采蘑菇了。出门前兔妈妈告诉小兔只有整体认读音节的蘑菇是可以吃的。你们想帮助小兔子吗?森林里到处都长满了蘑菇,连小朋友的桌肚子里也有。快拿出来看一看。你的蘑菇能送给小兔吗?

2.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一起帮他检查一遍。看到整体认读音节的蘑菇,大家大声读出来,如果不是就向我摇摇手。看着这么多新鲜的蘑菇,小白兔谢谢大家了。

3. 课间操:孔雀小姐看见小朋友们乐于助人,想邀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跳一个拼音操,好吗?(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跳拼音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专心听讲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

五、 练习拼读音节

1. 我们的歌声引来了许多小动物,这些小动物们还在上托儿所,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呢!你能领着全班小朋友叫响他们的名字吗?

2. 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

3. 我们一起和小动物们玩一个拼读大擂台吧!规则:两组为一队,老师出示一个动物你要迅速把他的名字拼出来,拼对得一分。优胜队课后每人得一颗星。

六、 复习标调规则

我们正兴致勃勃地玩耍着,突然听见空中传来焦急的唧唧喳喳声,原来是山雀大婶,她一边飞一边说:“森林里出现虫害了,我得赶快捉虫去。”

1.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找找害虫在哪里。(找出标调错误)

2. 他改对了,大家一齐说:“对对对。”

七、 读拼音谜语

1. 小朋友们在森林里玩了一大圈也很累了,该回家休息了。离开之前看看狮子大王送给我们的花朵里藏着什么呢?(聪明、专心、活泼、能干)指名拼读。

2. 大象哥哥说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都像今天一样聪明、能干、专心、活泼

复习课件(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页“期末复习”的第14~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2、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数学意识。

3、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二、复习。

1、出示第14题:先用竖式计算,再比一比。

43+25=86-54=75+7=

43+28=85-58=75-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

2、出示第15题:用竖式计算。

16+53=32+29=93-42=86-17=

16+35=23+29=93-24=68-1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认真计算。

3、认真完成第16题,集体交流。

4、出示第17题,先把题意说一说。

小朋友踢毽,小明第一次踢了18下,第二次踢了25下,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下?18+25=43(下)

小娟两次一共踢了60下,其中第一次踢了32下,那么第二次踢了多少下?60-32=28(下)

然后独立完成提问和解答。

三、:

我们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时,数位对齐,个位加起。

复习课件(篇6)

教学过程:

一、边练习边复习

学生在课本上自己完成,并根据题目体会:

1、分段对数据整理的方法

2、怎样从复式统计表中获取信息。

3、求平均数应用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统计的步骤是什么?对应的方法是什么?

2、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思路是什么?(分什么;按什么分)

三、课堂实践

练习四的1~3题。

四、课外实践

练习四的第4题。

课后反思:

学生习惯于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尝试,用多样化的方法方式进行探索。

1、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分数的意义,并能比较熟练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整数、带分数化成假分数;进一步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进一步掌握分数和小数和互化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的意义。

1、什么是单位“1”?一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什么是分数单位?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带分数、整数和假分数怎样互化?

二、基本练习

1、口答P110、1,2

2、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P111、3

3、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P111、4,5

4、应用题P111、6

三、小结

课题二: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②初步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①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清因数和质因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回答:什么叫做质数?什么叫做合数?

2、填空:1~12的质数有,合数有。

3、观察:2、3、5、7、11……等质数,能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为什么?4、6、8、9、10、12……合数,能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为什么?

二、揭示课题

下面我们学习每个合数能否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小组合作学习

(1)把6、28、60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

6=2×328=4×760=6×1060=2×3060=4×15…

(2)写出的两个数中如果还是合数的,再用上面的方法继续写下去。

6=2×3

28=2×2×7

60=2×2×3×5

(3)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什么来?

师生归纳: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做练习十三的第7题,学生口答。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板书课题:分解质因数)

如把6、28、60分解质因数右以写成:

6=2×3

28=2×2×7

60=2×2×3×5

书写格式说明:要分解的合数写在等号左边,把它的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写在等号的右边。质因数按从小往大的顺序排列。

2、学习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介绍短除法。

它是笔算除法的简化“”叫做短除号。

除数…26…被除数

3…商

(2)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228260

214230

7315

5

28=2×2×760=2×2×3×5

(3)学生小结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后看教材第62页的结语。

(4)再让学生讨论一下:分解质因数应注意什么?

四、课堂实践

做练习十三的第8题,让学生说后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三的第8题。

2、学有余力的同学做练习十三的第17*题。

复习课件(篇7)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3页第3题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代数的思想;会解方程,进一步明确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等概念;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易方程,体会化归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缜密的思维方法。

目标解析:简易方程的复习分为三部分: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本学期是学生首次正式学习代数知识,这些代数知识对于学生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复习时要结合等式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方程的方法。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复习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确定未知量、列出方程、解方程从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方程,以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和缜密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解简易方程,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课件出示练习:

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独立完成。

(1)的7倍;(2)的5倍加6;(3)5减的差除以3;

(4)200减5个;(5)比7个多2的数;

(6)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

2.指名汇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写?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同时注意到: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前面,一个数平方的意义与写法等。

3.学生订正自己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的练习唤醒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的回忆,再通过说一说理由来进一步回顾这一知识需要注意的地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二、复习简易方程

1.谁能说一说什么叫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一个方程必须满足几个条件?(两个条件:既要有未知数,还要是等式,缺一不可。)

3.判断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是方程的请解出方程。

(1);(2);(3);

(4);(5)3+5=8。

解析:

(1)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2)是方程;(3)是不等式;

(4)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5)是等式,但没有未知数。

学生独立解方程:。

指名上黑板解方程,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师评价,帮助学生结合解题进一步认识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设计意图】复习简易方程,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方程,通过对概念的理解找到一个方程需要满足的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是等式。再通过对具体式子的判断达到巩固和灵活运用的目的。学生独立解方程后教师再进行评价,目的是可以检验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并结合解题的过程来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三、复习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师:认识了方程,学会了解方程,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用方程来解决问题了。

1.根据图示解决问题:

(1)根据图意列等量关系:;

(2)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3)解方程。

(4)评价总结。

2.根据题意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3题第(3)小题,了解题意。

(2)列出等量关系:地球赤道的长度×7+2=光每秒传播的距离。

(3)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设地球赤道大约长万千米。

答:地球赤道大约长4万千米。

【设计意图】列方程解决问题,通过两种方法来进行理解:一种方法是看线段图列出等量关系,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文字信息列出等量关系,将方程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简便性。

四、练习巩固

1.请用字母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3题第(1)小题)。

2.解下列方程(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3题第(2)小题)。

(1)请四名同学板书,每人一题,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2)学生评价总结。

3.用方程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五第18题。

解:设现在可以做个毛绒兔。

列出等量关系:后来做毛绒兔的材料=原来准备做毛绒兔的材料,即后来做一个毛绒兔的材料×可做的数量=原来做一个毛绒兔的材料×可做的数量,可得

答:现在可以做190个毛绒兔。

(2)课件出示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五第20题。

这个鱼塘的图形是一个梯形,鱼塘的两条平行的边分别是这个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求平行线两岸的宽度即是求这个梯形的高。根据求梯形面积的公式可以列出等量关系:

(上底+下底)×高÷2=梯形面积。

解:设两岸的宽度为米。

答:两岸的宽度为47米。

【设计意图】第1题既练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又结合了等量关系来列式;第2题解方程,涵盖了加、减、乘、除四种情况,可以分别板书将学生常犯的错误呈现出来,给学生巩固和再次反思的机会;第3题用方程解决两个问题,第(1)题根据不变的量找到等量关系,第(2)题根据面积公式找等量关系,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会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五、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复习课件(篇8)

一、班级情况分析

1、知识能力掌握情况:

班中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拼读音节,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大部分学生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能运用偏旁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初步学会使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大部分学生掌握了问号、句号、叹号的用法。初步学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能正确地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理解自然段的内容。听说能力有所提高,能看图听故事和讲故事,能看图较为连贯地说一段话。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了解大概内容。

2、后进生情况:

班中有个别学生字、词掌握得不够好,经常写错,总是多点少画,学过的生字极容易回生。有一部分同学,阅读短文有一定的困难。看图写话有时不够通顺,错别字较多。

二、具体措施:

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在复习时我制定了以下几条措施:

1、重点复习一些难写的字和一些错的字。通过形近字、音近字的比较,辨别差异。通过边读边写、试默自查、听写、看拼音写词语等形式,巩固所学字词,

2、在课堂上,采用找朋友、夺冠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

3、加强阅读训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多读,从读中感悟,指导学生阅读短文,让学生先学后练,先学习后知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加强后进生的辅导,查漏补缺。

三、课时安排:

拼音 三课时 识字写字 三课时

词语 三课时 句子 二课时

阅读 二课时 说话写话 二课时

拼音(3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字母表,能默写字母表。

2、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3、复习拼读音节,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母表(52页)

1、背诵字母表。

自由背诵—组内检查—台上展示(拼音接龙)

2、考查。

(1)将声母、韵母或整体认读音节补充完整。

如:a u üe er

(2)能挑出声母、韵母或整体认读音节。

如:找出整体认读音节,用“ ”画出来。

(3)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分类。

如:我能送拼音宝宝回家。

二、能正确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1、分类。

翘舌音:zh ch sh r

平舌音:z c s

单韵母:a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 u iu ie üe

特殊韵母:er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ng

2、考查。

如:(1)出示绕口令,找出里面的平舌音和翘舌音。

(2)出示小儿歌,找出里面的前鼻音和后鼻音。

三、能准确区分形和音相近的声母、韵母。

1、形相近的声母:b—d p—q f—t

音相近的声母:z—zh c—ch s—sh l—n

形相近的韵母:ui—iu ie—ei un—ün

音相近的韵母:an—ang en—eng in—ing

音相同的声母与韵母: —i 5

复习课件(篇9)

复习内容:

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整理和复习第1---3题)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写法。

2、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以及百分比应用题。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下面表格。

小数

0.16

分数

百分数

24.5%

0.9%

2、只列式,不计算。

(1)40占50的几分之几? (2)50是40的百分之几?

(3)5比8少百分之几? (4)8比5多百分之几?

二、知识梳理

1、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百分数写法有什么特点?

2、说一说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如:甲数是200,乙数是150。

(1)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2)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3)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4)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三、深化练习:

1、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其中合格率是95%,这里的95%表示什么?

2、一条水渠已修的比未修的长25%,这里的25%表示什么?未修的比已修的短百分之几?

四、布置作业:

整理和复习(二)

复习内容:

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练习三十四第1、3、4题)

2、折扣、纳税、利息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10万元的5%是多少? (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

(3)500减少20%后是多少? (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

(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

二、知识梳理

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①谁是单位“1”。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2、把③、④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

3、课本104页第3题,105页第1题。

一、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

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

3、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

三、巩固与深化练习

1、课本104页的第4题。

2、课本105页的第6题。

四、作业

课本105页练习二十四第2、3、5题

复习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梳理本学期学过的四会生字,从音、形、义、运用这四个方面去复习巩固生字,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活动准备:

1、 布置好黑板,营造活动氛围。

2、 用小黑板画上表格,供课堂计分。

3、 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圣诞节,马上又要迎来新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一眨眼,这个学期也快要结束了。相信同学们在这个学期里面都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认识了很多的生字。这一节课,咱们就用比赛的形式走进生字乐园,大家可要努力了。

既然要比赛,咱们就得先听清楚比赛规则。这一节课,我们一共要闯四关。这四关分别是:读音我最棒,认字最拿手,写字最认真,用字顶呱呱。四个小组只要顺利的通过一关就能相应地在计分表里前进一格。哪个小组前进得最快,哪个小组就赢了。听明白老师的要求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好的,那咱们赶紧看看第一关都有哪些挑战等着我们。

二、读音我最棒。

师:课件出示:我会读。

第一关第一关挑战,我会读。四个小组分别开火车,一人读一个字。火车不停顿,全部读准确的可以加分。第一组开始吧。

生:开火车。

师:好的。顺利完成第一个挑战。刚才课件出示的都是我们这个学期要掌握的100个四会生字。同学们都读得不错。但是,老师还是发现有个别字是不好读准确的。特别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老师把这些难读的字音都归类整理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今天天气特别好,生字宝宝出来玩耍了,现在生字宝宝累了,想回家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生:给生字归类。

师:真了不起,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啦。

二、 认字最拿手。

师:好的,我们一起进入下一关:认字最拿手。

有不少生字宝宝长得特别像,有时候只要加一笔或者减一笔都能变成另外一个生字。

我们可要好好地分分清楚。

师:一起来看看这道练习题。课件出示。请学生回答。

师:生字变一变,不仅有趣,还能帮助我们记忆生字,拿出练习卷,看看还有哪些生字也能变魔术。

生:完成练习。小组代表汇报。

师:除了可以用加一笔减一笔的方法来记忆生字,猜谜语也能帮助我们记住生字呢。

生:猜谜语。

师:同学们是越来越棒了!第二个也成功拿下!

三、 写字最认真。

师:生字的读音和字形都难不倒我们,但是还要正确书写生字才行。要把字写好,就得把笔画写好,笔顺写对。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这个学期学习了哪些笔画。

出示笔画表。

师:举起你的小手,先自由地书空一遍,可以选择你觉得最难写的笔画。

生书空。

师:在平时的学习中,总有一些小朋友把下面的笔画混淆了,经过刚才的复习,看看你能不能分清楚。

出示笔画。学生边说边书空。

师:现在我们要进行听写比赛了。请同学们准备好练习卷。

生听写。讲评。

师:听写比赛刚刚结束,数笔画比赛又来了。请同学接着完成下一道题。

生完成练习。

师:把掌声送给自己吧,第三关我们通过啦!

四、 用字顶呱呱。

师:胜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马上进行第四关:用字顶呱呱。

我们学习了那么多的生字,就是为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现在老师就要瞧一瞧,我们班哪些孩子用字顶呱呱。

师:出示课件,量词填空。

师:有些生字特别有趣,它可以跟不同的生字组成词语。看看你能用这些生字组成哪些词语。

课件出示:山 上 雨

大 水 衣

五、总结

祝贺同学们,我们已经顺利通关,取得了胜利。以后同学们要和生字宝宝朋友都要过好这四关,生字宝宝一定会和你交个好朋友的,这四关就是——(指板书读)希望同学们能用这四个方法,交上很多很多的生字宝宝朋友,我们有机会再来一次比赛,看哪个同学认识的生字宝宝最多好吗?。下一节课,我们会继续来复习词语。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物理复习课件8篇


教师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制作自己的教案课件,因为教案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现在,大家可以开始动手写自己的课堂教案课件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教案,本文特别整理了一篇有关“物理复习课件”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欢迎大家将本文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们!

物理复习课件 篇1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调节。

基本教学思路: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制作眼睛模型,通过讨论、观察实验的方法了解眼睛成像原理以及眼镜的矫正方法。

凸透镜、烧瓶、水、牛奶或墨水、平行光源或多媒体课件、凹透镜。

1.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什么?

2.为什么有的人要戴眼镜才能看清物体?

眼睛能看到物体是由于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近视眼是由于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而看不清,可以用凹透镜来矫正。

远视眼是由于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而看不清,可以用凸透镜来矫正。

眼睛就好似一架照相机,你知道是如何看物体的吗?

明确利用眼球模型(或多媒体课件、挂图)观察分析,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时,我们就看见物体了。

我们是如何看清远处与近处的景物的?

明确讨论分析,看远处与近处景物通过调节晶状体形状,使景物的像始终落在视网膜上就看清楚了。

探究探视眼的矫正。

明确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使晶状体变凸,或睫状体调节能力降低,远处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形成近视眼。引导学生设想用凹透镜将光线发散,使远处景物传来的光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能看清远处的景物。

探究远视眼的矫正。

明确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近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后面而看不清。引导学生设想用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使近处物体传来的光线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

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各自的度数不同,镜片相同吗?

明确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眼镜度数不同,眼镜的凹凸程度不同。度数越深,焦距越小。

(1)眼睛就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像是倒立的。(填“正立”或“倒立”)。

(2)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需利用凹透镜来矫正。

(3)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需要利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近;凸透镜)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了解了远视眼与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本节课通过制作眼球模型了解眼睛结构及成像原理,观察了远视眼与近视眼的矫正方法,运用了讨论的探究方法。

1.目前,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小红到医院做了治疗近视的准分子手术,摘除了戴了几年的眼镜,你知道准分子手术是怎么回事吗?

2.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的倒数乘100,你能替爷爷测出他的老花镜的度数吗?

物理复习课件 篇2

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

通过测量,体验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锻炼学生根据公式P=IU设计试验的方法。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重、难点:

电路的设计、连接,作出电路图。

分析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

标有“220V 11W”“220V 22W”的灯泡各1只,

若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220V的电路中,它们的.实际功率各是多少?

二、导学达标:

能否利用所学知识测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对学生的电路要进行讨论。

电压U 电流I 电功率P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第四次测量     (5)实验结果: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是不同的;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1、如何连接电路,从课后操作看来似乎还有较大问题,必要进行示范。

2、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应进行必要的复习。

物理复习课件 篇3

1)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观察、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法证实猜想。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体验活动成功带来的喜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1,教师准备:酒精灯、火柴、乒乓球、电吹风、一端开口的圆筒、细沙、斜面、水、水槽、铁架台、烧杯、烧瓶、矿泉水瓶、试管夹、大小试管、手摇发电机。

如果老师说:同学们,你们从一生下来就接触到了物理知识,你们相信吗?(声音)如果老师说:讲台上的这瓶满满的矿泉水,瓶底有个洞,你们相信吗?

同学们,物理是一门有趣有味的学科,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几个小实验。

做法:将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大功率的电吹风的风口上,用手扶住,然后通过开动电吹风向上吹气,松开手,乒乓球不会不会吹走。

做法:连接好电路,摇动快慢不同,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做法:大试管装满水,然后将小试管的封闭端向下插入大试管中,将它们倒置,观察现象。

演示(4)不会滚下的圆筒。

做法:在圆筒里放上适量的细沙,然后再放在斜面顶端上,圆筒只动一下就不再滚下。 演示(5)冷却让水沸腾

做法: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直到水沸腾,然后停止加热并让其不再冒气泡,再淋上冷水,又重新看到水沸腾了。

学生实验1:用嘴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片靠近,并未出现他们想象中一吹就分开的现象。 学生实验2:用漏斗吹乒乓球,无论往哪个方向吹,乒乓球都不会掉下来。

学生实验3:用放大镜观察远处和近处的景物,发现所成的像都是不同的。

各小组的同学说说自己做的有趣的实验,发现了哪些现象,有谁能解释这些现象?

注意:学生还没有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所以只要求他们参与猜想,至于对错是次要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重要。在学生回答时,对答对的同学要及时表扬。

同学们,电的发明是人类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人类从此进入“光明”时代。随后电灯、电视、风扇、冰箱、空调、电脑的发明,又使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家的发明创造。

小结:科学家们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奋,所以“勤奋即天才,功到茅塞于”。有小聪明的人容易浅尝辄止,在学习上难以取得大的成就。所以你们要向科学家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好奇心、虚心、上进心和恒心。

让学生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

学物理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

我们学了知识以后,如果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完成了一次飞跃,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问,又从课本中找到根据,就又完成一次飞跃。

学习物理,就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善于动手,加以实践,找到规律,得出结论。

物理复习课件 篇4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并能用公式G=mg计算有关问题;

1.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观察,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观察现象 学生观看和重力有关的现象(课件1 ①苹果下落 ②水往低处流 ③抛出的球落地 ④羽毛飘落)

提出问题 你还看到过哪些与此类似的现象?教师充分鼓励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提出问题(课件2 ①你看到的这些物理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物体下落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概念 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得出重力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能够使物体下落的力。

深化概念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课件3 ①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②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有重力作用,地面附近物体对地球有没有这种作用?)学生讨论使概念得以深化。

学生猜想 向下。

演示实验 学生的猜想是模糊的、片面的。猜想的正确性有待于实验的检验,适时进行演示实验:1物体自由落体2重垂线

学生归纳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的方向,就是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教师补充:这一方向就是竖直方向,学生归纳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继续深化 学生潜意识认为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为澄清这一认识,教师及时提出问题:重力的方向是否总垂直地面?学生讨论之后实验验证。(课件4)

学生讨论归纳得出:重力的方向并不总是垂直地面;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问题解决:(课件5)小明在用天平测质量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水平桌面,请你用手头的东西检查一下自己的桌面是否水平,可否供小明使用?

流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实验探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 重力有大小吗?你如何感受到重力是有大小的?学生充分交流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猜想假设 学生通过刚才的讨论很容易得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教师肯定这一猜想,指出:在缺乏足够依据的情况下所做出判断称为假说,假说的正确性有待于实验的检验,你认为这个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你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怎样测量?在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自己的意见,形成如下实验方案(课件6)

实验次数质量(kg)重力(N)重力/质量(N/kg)123

实验探索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找多组学生出示实验记录,对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给予肯定,教师进一步补充说明。至此,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确定: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mg(g=9.8N/kg)

1.重力的作用点叫做什么?

2.均匀规则几何体的重心在什么位置?你能想出一个简单方法,测你的直尺重心吗?

3.怎样测出不规则薄板的重心所在位置?为什么这样做?请你试着做一做。

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重力使物体总也不能脱离地球,而人类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克服地球吸引与大气屏障,将人类活动范围从地球扩展到太空,这就是航天技术。向学生介绍我国神州5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情况,要求学生翻阅近期报刊报纸或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并与同学共享.

通过课件生动再现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从而达到创设情境、设疑激趣的目的,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在本环节对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从而使实验现象更直观、更明显。

此环节设计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也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由于探究具有悬念,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能使学生体验科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并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信心,所以此环节安排为实验探究。

此环节的核心内容是问题的提出、假说的建立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而应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本环节设计目的在于:

1、使学生关心科技,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使学生学会利用社会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

1.写作与体会: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一举一动都受到重力的影响,要是一旦失去了重力,我们的生活又会怎样?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请你就这个问题写一篇小论文,字数不限。

2.设计与制作:利用重力知识你能否做一个水平器?试一试,画图说明。

物理复习课件 篇5

作者:李洪烈 作者单位:无 简介:本课件供课堂教学使用,在开始画面点击右下角的箭头按扭即可停止音乐,再点击一次此按扭即可进入课件主菜单,注意时间有限,本人只做了第一单元,其他单元有待开发。点击第一单元按扭即可进入课件主体。然后一直点击下一页即可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点击“演示”按扭可动画模拟演示实验,另外还有许多文字按扭在这里不详细说明,大家自己去试吧!当进入原子结构动画演示时,课堂教学已基本完成,点击课堂检测按扭进入检测画面,直接点击选项,然后按提交,即可进行电子评分,对回答较好的同学可以给与鼓励画面(点击“鼓励”按扭),鼓励画面下方的返回按扭可以返回检测画面,另外进入下一页前,请点击“停止背景音乐”按扭,此音乐用来在给学生思考是以便欣赏一边做题。最后进入作业布置,点击提示按扭可以出现动画模拟演示。言毕,说明较长,劳烦了!

相关课件:

物理复习课件 篇6

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仑C)

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

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P60图4-18)

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

1.各个物理量(I、U、R、P)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换算

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能否直接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

2.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变化);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P94图7-7);变阻箱的使用及读数(P95图7-9、7-10;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P101图7-19)

4.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注意条件。如串联时功率和电阻成正比,并联时成反比;焦耳定律求功率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求热量时适用于一切电路)

常用结论(各比例式;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时,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注意推导顺序)

5.电功——W=UIt=UQ;电能表及利用电能表测功率(P130);

6.电学计算——①画等效电路图(几个状态画几个图);②按串联、并联找等量关系和比例关系;③求解(注意电流、电压、电功率均应取同一状态下的值)

物理复习课件 篇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一般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有限,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物理复习课件 篇8

物理科对于不少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科目,因为它需要较好的抽象思维而又不仅仅依靠抽象思维。下面为大家提供了初三物理其中一课的课件,欢迎借鉴!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1.知道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图象法来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74-P75文字内容与插图,将基本的实验过程作上记号。

1.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压越高,电流可能越大。

2.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可能越小。

3.在物理学的实验探究中,一般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请同学们猜想: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答:电阻一定时,电流会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只要针对本问题的请给予鼓励)

2.讨论:这个实验涉及到哪些量?为保证实验结论是正确的,应该控制什么量不变,改变哪些量?

答:在这个实验中,涉及到电阻、电压、电流三个量。在这个实验中,应该保持电阻一定,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看对应的电流如何改变。

3.怎样测量流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

答:将电流表与被测电阻串联来测量流过被测电阻的电流;将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来测量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4.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哪种方法更便于测量?

答:增加串联的干电池的数目;使用电压可调的学生电源;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等。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一个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来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5.动手做一做:设计好实验电路图,并画下来,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物。(注意:开关要断开,要正确选择电表的量程和正负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置于阻值最大处等。)(将电路图展示在PPT上)

6.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流值与电压值,完成下面的表格。(请在PPT上展示此表格)

7.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完成P75图17.1-1的图象,并分析归纳,看看能得到什么结论。

答: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1.在本实验中,定值电阻能否换成小灯泡?

答:不能,因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造成实验过程有两个变量,得到的结论是不对的`。

2.讨论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以便进行多次实验。

3.在此实验时,我们虽然多次改变了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了多次实验,但这些实验只是对这一个定值电阻来做的。为保证实验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定值电阻,重复上述过程,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看能否得到一样的结论。

完成P76-P77第1题。

注意: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有的数据明显是由于读数粗心或测量时操作错误造成的,对于这些错误的数据,在进行分析的时候要剔除。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76文字内容与插图,将实验过程用红笔作上记号。

1.在实验中,电流表与电压表的量程要适合,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大,会造成测量的结果不精确;过小,无法测量,甚至损坏电表。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写出你的猜想。

答: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会随导体的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2.在本实验中,应该控制什么量不变,改变什么量?

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

答: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先将滑片移到某一适当的位置,记录下对应的电流值与电压值,再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移动滑片,直到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与第一次相等为止,再记录下对应的电流值与电压值。

4.动手做一做:画出实验电路图,正确连接好实物,闭合开关,记录下对应的数据,完成下列表格:(在PPT上展示电路图与表格)

5.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能得到什么结论?

答: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为了保证实验的结果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还应该怎么做?

1.想一想:在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与第一次实验有何不同?

答:在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1.保护电路;2.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

2.在叙述结论时,只能说“在电阻(或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或电阻)成正(成反)比。”不能反过来叙述,“在电阻(或电压)一定时”不能缺少否则结论不严密。

1.完成P76“想想议议”

2.完成P77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