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认识课件

圆锥的认识课件。

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在我们的平时工作生活中,会经常需要参考资料。有了资料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所以,关于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或许你需要"圆锥的认识课件"这样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锥的认识课件 篇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圆柱体(用一个圆柱体外壳套住一个圆锥体)

师:这是一个圆柱体,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征?

生:……(生边说师边板书)

师:现在老师用一块布把这个圆柱体遮住(边说边演示),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这个圆柱体的上底面慢慢的缩到圆心时,那么这个圆柱体将变成怎样的一个物体呢?你能试着描述一下吗?

生1:下面大大的,上面尖尖的。

生2:下面是圆形,上面是一个顶点。

生3:下面是圆形的,上面是尖尖的,旁边是一个曲面,从上到下慢慢变大。

师:你们能在本子上把这个物体的形状试着画下来?(叫一生到黑板上画)

生:(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锥体)

师:现在看一看,老师能不能把这个圆柱体变成你们说的或画的那样?

(师喊一、二、三,揭开遮在圆柱体上面的布,露出一个圆锥体)

师:像你们说的或画的那样吗?

生:像。

师:这个物体叫圆锥体。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圆锥体的有关知识。(师边说边板书:圆锥的认识)

二、探索研究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举例(陀螺、漏斗、沙子、小麦等堆在地面时的形状等)

(一)圆锥形状的认识。

引导观察特征:

(1)取出自己准备的圆锥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

(2)让一生上来边指边说,回答后师板书:

顶点:1个

面:2个   底面(圆) 侧面(曲面)

(3)同桌互相指着说一遍。

师讲解并示范画:画透视图的时候应该先画一个椭圆,然后在椭圆的正上方画上顶点,最后把顶点与底面连起来。

(二)圆锥大小的研究

1、师:同学们,圆锥有大有小,你知道圆锥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比较红色和黄色圆锥体,你发现什么?(圆锥体的大小与底面的大小有关)

比较红色和绿色圆锥体,你又发现了什么?(一个高、一个低,圆锥体的大小与高有关)

2、圆锥高的认识

(1)高在哪里?两人一组指一指,说一说。谁愿意指给大家看?他指得对吗?有没有不同意见?

(2)师指母线,问:这条是不是圆锥的高?为什么不是?你能举个例子驳倒他吗?师出示等高但母线不等的两圆锥,测量母线的长,发现长短不一,得出母线不足以代表圆锥的高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生回答的基础上,电脑显示,闪烁顶点和圆心,再连起来画一条虚线。进一步明确圆锥的高的概念: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4)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为什么? (师在黑板上作高,板书:1条)

(5)在练习纸上的立体图上画高,标上字母h。

3、圆锥高的测量

(1)刚才我们在透视图上找到了圆锥的高,那像这样的物体(出示圆锥体实物),它的高看得见吗?看不见怎么能知道它高多少呢?你有办法吗?下面就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测量黄色圆锥体和绿色圆锥体的高,小组内先讨论一下,再利用手中的工具,动手试试看,有困难的可以看书本。

(2)汇报测量的步骤及测量结果。你们小组测出来是多少?你们呢?还有不同的结果吗?

你们是怎么测的?来,上台演示一下。大家是这样测的吗?

(3)师问:其实,老师让你们测的黄色圆锥和绿色圆锥的高度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太一致呢?

师:那么你认为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圆锥平板必须放平、尺子必须竖直、读数时一定要读平板下沿与直尺交会处的数值。

(4)为什么垫板要放平,尺子要竖直?(其实这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对边相等,利用这一原理,我们把看不见的高平移到圆锥外面来测了。师在透视图上作图演示。)

(5)师:用刚才我们总结的方法以及注意点再测红色圆锥体的高,看这次我们测的结果是否一致?(生合作测量,并汇报。)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4、认识圆锥侧面展开图

(1)师:我们已经学习过圆柱,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后,师设问:“那么,请大家想一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生答。

(2)验证:究竟谁说得对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看看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

指导学生把圆锥体侧面沿着顶点到圆周的一条线段剪开,使学生看到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展开后还可以再把它合拢,恢复原状,使学生加深对圆锥侧面的认识。

设问: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又是什么图形呢?

生:扇形。

师:对,我们通过刚才的实验知道了:圆锥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教师把侧面展开图贴在黑板上。

5、对圆锥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1)出示一个三角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如图所示:

(2)转动小旗,看一看转出来的形状。

①猜一猜:转出来是什么形状?

②自己动手快速转动小旗,验证自己的猜想。

(3)小旗的三条边分别是圆锥体的什么?

一时回答不上来的,可以先同桌交流一下。明确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

圆锥的认识课件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23—24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用生活中的圆锥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测量圆锥的高。

课前准备:要求每个学生用教科书图样做一个圆锥的模型,并让学生收集一些圆锥形的实物,教师准备一个圆锥形物体,一块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知识点

学生活动

一、初步感知

教师示出圆锥体铅锤实物、圆锥型漏斗实物。

指出这是圆锥体实物。

同学们能指出生活中的圆锥体吗?

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画面,注意出现的圆锥体的镜头。同学们举手抢答出圆锥体物体。

感受圆锥在生活中的存在形式。

认识近似圆锥实物和模型及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结论:

圆锥体东西好像不多,只有铅锤,漏斗,沙堆,铅笔尖等。

学生找出了:煤堆;粮堆;帐篷;削好了的铅笔尖;金字塔像,但不是圆锥;圆锥形凹槽。

二、探究新知

(一)圆锥的认识

1、演示动画“圆锥的形成”

(1)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体,那么你们知道圆锥体是怎样形成的吗?

(2)多媒体演示直角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的轨迹是一个圆锥体。绕另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的轨迹也是一个圆锥体。分别闪烁底面半径和高。

2、教师提问:

(1)圆柱体有哪些特征?

(2)什么叫圆柱的高?

3、学习圆锥体。

提问:

(1)圆锥体有哪些特征?

(2)什么叫圆锥的高?

4、教师小结:

(1)(演示动画“圆锥体的认识”)

(2)测量圆锥的高。

①引导学生讨论:圆锥有几条高?

②用直尺和三角板如何测量圆锥的高。

教师巡回参与讨论,指点方法,关键解两个三角板的位置问题。

教学圆锥体的特征:

侧面、底面、高、顶点、底面圆心。

(1)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学生回答圆柱特征。

学生观察、触摸圆锥体模型,感受圆锥体有几个面。学生指出侧面、底面、高、顶点、底面圆心。

学生讨论并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圆锥的高。

学生总结方法:用大小两个三角板,保证高与桌面垂直,标高线与垂直三角板垂直。还要注意减去没有刻度的0。5厘米。

三、巩固反馈

1.请你说出圆锥各部分名称.

2.请你说出圆锥的特征.

3.指出下列各图是由哪些图形构成的?

圆锥各部分名称.

学生讨论后汇报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圆锥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区别?

圆锥体的特征

学生总结圆锥体和圆柱体的区别

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圆锥的认识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锥,知道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锥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3.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多媒体软件

教学过程

一。 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1.复习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电脑显示圆柱的几何形体)师问:同学们,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形体?它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是怎样的呢?(学生边说教师边用电脑显示有关部分的名称)

2.导入新课

师:现在老师把这个圆柱变一变,从上底面的圆心向下底面圆周切削,就得到一种新的形体,我们把这种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教师边说边用电脑显示,如下图)

电脑显示完后,教师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我们目前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

师启发: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丰富感知,揭示特征

(一)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1.实物感知,教师逐一拿出圆锥形状的物体,介绍物体的名称,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

2.举例感知。师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到了那些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是圆锥形或近似圆锥形的?让学生感受到圆锥形的物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3.由物及形。电脑显示三种圆锥的实物(谷堆、积木、陀螺)并把它们逐一抽象成平面上的立体图形。

(注意充分演示和直观,让学生感知实物;多媒体显示画面有实物直观抽象为图形直观,使学生在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了对圆柱的了解整体认识。)

(二)认识名称,发现特征

1.认识圆锥

(1)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是怎样认识圆柱的,告诉学生用这种方法学习圆锥的有关知识(板书、名称、特征)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摸一摸。让学生展开讨论,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

(2)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摸一摸圆锥的侧面和底面,说说摸到了什么?(板书:顶点—一个,侧面——曲面,底面——圆形)

2.认识圆锥的高及特征

(1)激发兴趣:圆柱的高有几条,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那为什么叫圆锥的高,它有几条高,在那里呢?

(2)引导讨论,归纳圆锥的高的概念

(3)实物展示圆锥的高,师问:圆锥的高我们看得见,摸得到吗?我们怎样才能看见圆锥的高呢?(教师出示圆锥形萝卜,并用刀沿着它的顶点向底面直径垂直剖开,用红色毛线表示高)继续问:现在看见高了吗?

(4)针对教师用红色毛线垂直拉与斜着拉的情况,师问:什么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有几条呢?(板书:一条)归纳圆锥高的特征,并弄清圆锥的高与底面是垂直关系。

(5)让学生画出圆锥立体图形的高

(6)辨析练习:(多媒体逐一显示)下面各图标出的圆锥的高正确吗?为什么?

(7)多媒体显示圆锥正确的高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议、练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从视觉、触觉、动觉上协同感知,理解掌握了圆锥的各部分特征。特别是在认识圆锥的高时,化抽象为具体,使圆锥的高看得见,摸得着;从而学生深刻理解了圆锥的高。)

3.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师:我们无法看出圆锥的高,但我们可以间接测量它的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

⑴  引导学生看书自学,说出测量圆锥高的步骤

⑵  先动画显示测量高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同桌之间相互配合,动手操作测量出手中圆锥的高。

⑶  再引导学生说一说测量圆锥的高时应注意什么?

⑷  说说自己测量的圆锥的高的数值

4 .圆锥侧面展开。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圆锥的侧面展开,然后问:它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

5. 生想象建立圆锥的空间概念

学生手拿圆锥,闭眼边摸边想象。同时放录音:一个圆柱,从上底面的圆心向下底面的圆周切削,就成为一个圆锥,圆锥有一个尖尖的顶点,侧面是一个曲面,里面是一个圆形,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只有一条,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看书自学→图画显示测量方法→学生亲自实践测量,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量、剪、说的活动中,愉快的获得新知,倍享成功的乐趣。同桌间的合作,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多媒体和录音机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技能的形成和空间观念的建立。)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 辨别下面各图哪些是圆锥形的?

2.判断

(1)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

(2)因为圆柱的高有无数条,所以圆锥的高也有无数条。(  )

(3)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三角形的。(  )

(4)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任意一点的连线叫圆锥的高。(  )

(5)圆锥的底面是圆形。(  )

3.引导学生说一说圆锥与圆柱的特征

4.学生质疑

(意图:精心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的练习,既帮助了学生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加深了对圆锥特征的认识。)

四。总结全课

引导学生回忆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

意图:这样总结,突出了教学重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五。作业布置

反思:本节课,能够以《新课标》为依据,做到很好的把握重点,突出重点,使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有序地展开。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通过看、摸、想、议、量、剪、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既发展空间观念,又培养了能力。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功能,启迪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观察、比较、判断的机会,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圆锥的认识课件 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24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

1、认识圆锥

(1)出示生活中的圆锥图(书p23):说说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2)找生活中的圆锥形物体:生活中你见到哪些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是圆锥体或近似圆锥体的?(如果学生举例有限,可出示图片:圆锥形煤堆,圆锥形粮堆,圆锥形帐篷等)

(3)观察圆锥形实物的特点:

a.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名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明确: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b.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c.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d.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强调: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4)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2、测量圆锥的高

问:圆锥的高我们看得见吗?怎样才能看见圆锥的高呢?

我们无法看见圆锥的高,但我们可以间接测量它的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

引导: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学生练习测量圆锥的高。同桌互相检查、交流。

提问:测量圆锥的高时应注意什么?(尺子放平、零刻度的处理)

3、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4、虚拟的圆锥

(1)先让学生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将三角形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

(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

三、课堂练习

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四的第1题。

(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四、总结

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

顶点(1个)

面:底面、侧面(曲面 )

高(1条)

圆锥的认识课件 篇5

第一课时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五1-4题。

教学目标:

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模型

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各一面。

预习作业:

1、预习课本第18页例1,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2、知道什么什么样的形体是圆柱和圆锥。

练习五的1-4题。

教学过程:

一、预习效果检测

1、你预习的两个立体图形,分别叫什么?

127页的图形,用硬纸板做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

3、反馈练习五的完成情况。

二、合作探究

1、研究圆柱

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出示相关圆柱形实物和模型

⑵引导观察: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能发现什么?

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⑶组织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板书:

上下一样粗细有两个圆面一个曲面

⑷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先对照圆柱的直观模型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再让学生在实物模型上找到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研究圆锥

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状的物体?

⑵仔细观察圆锥,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中说一说。

⑶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有一个顶点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⑷认识圆锥的高

出示圆锥的透视图,让学生认识圆锥的高。

⑸在圆锥的实物模型中,相互说说圆锥的顶点、底面、侧面和高。

3、讨论“练一练”。

⑴让学生各自从教材提供的图片中找出圆柱形的和圆锥形的。

⑵交流说一说挑选的理由和不挑选的理由。

三、当堂达标检测

1、做练习五第2题。

⑴引导学生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圆柱和圆锥,看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⑵在书中连线。

2、做练习五第3题。

⑴出示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引导学生猜想:如果将旗杆快速旋转,想想一下:小旗旋转一周各能成什么形状?

⑵让学生旋转小旗,看猜想是否正确。

⑶如果让你自己设计一个小旗,你想将小旗设计成什么样子的?想象一下,如果也这样旋转一周,会转成什么形状?自己做一做。

3、做练习五第4题。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