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通用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通用。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 学生反应是教师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的重要渠道。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的文章觉得非常有意思,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共同学习进步!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篇1】

1、(播放课件)幼儿观察、认识马路上的`红绿灯、人行道。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怎样过去才安全?

2、认识常见的三种交通安全标志。

出示标志:禁止行人通行、人行横道、步行街三种人行交通标志,让幼儿学习认识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3、危险案例分析(出示课件)(1)组织幼儿观察翻越栏、路边玩耍、横穿马路等危险行为,引导幼儿讨论: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2)教师小结。

4.乘车安全要注意(1)幼儿自由讨论有关乘车的安全。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乘车时应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播放课件:小朋友把头伸到窗户外看风景。

提问:这样乘车好不好?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播放课件:小朋友在出租车上随便开门。

提问: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3)小结:乘车时要坐在座位上,不能四处走动,并系好安全带,不能随手把垃圾从窗户扔到外面,不能把头、手伸出车外……(三)体验互动。

1、师:熊猫博士要考考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这些交通安全知识,如果合格了,就带你们去旅游,好吗?

2、(展示电脑小游戏“马路上的交通意外”)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角色出行的对比图片,让幼儿找一找、说一说,判断课件中角色出行的正确和错误,错在那里、怎么改正等。

(四)模拟游戏:《快乐的旅行家 》1、教师:让我们背着行李,一起出发吧!2、马路情景创设,结合已认识过的交通标志师生做出应有的反应。五、活动延伸师:“马路上还有很多标志!我们再去找找吧!”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篇2】

课题:紧急电话的用途

课型:新授课

试讲人:

学时:1学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让幼儿认识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并且能让幼儿记住每个号码的作用。

2、能力目标:让幼儿能了解使用这些特殊号码的具体情况,并形成一定的自救意识。

3、德育目标:利用观察法等来引导幼儿学习。

教学重点:

1、幼儿能够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教学难点:

1、幼儿能够具体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2、幼儿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形成一定的自救意识。教学方法:

1、观察法2、示范法3、提问法等。

教学准备:

1、写有“110”、“119”、“120”电话号码的图片

2、有关“警察和警车”、“医生和救护车”、“消防队员和消防车”的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创设情景,引起幼儿们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看到这张图片是不是很熟悉呀?这个是不是我们用来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打电话用的呀?那下面有哪位小朋友告诉老师,你记不记得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呢?”(邀请几位小朋友说出自家的号码,师生互动。)

教师:“小朋友们,刚刚有小朋友讲出了自己家的电话号码,那有没有谁知道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呢?那些特殊的号码又有什么用呢?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来给大家讲一讲呢?”(幼儿进行自主讲述)

2、教师指导幼儿认识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认识它们的用途教师:“(首先拿出“110”的图片)小朋友,看看这上面写着什么号码呀?大家自己数一数,是不是和自己家里面的号码不一样呀?那这些号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在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会用到呢?“(进行师生互动,小朋友们积极地参与问题的讨论中来)

教师:“小朋友们,经过大家刚才的讨论,是不是都知道了,“110”是我们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拨打的号码呀?看一看图片中,是不是拨打了“110”,警察叔叔就会过来帮忙呀?”

教师依次拿出“119”“120”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它们的用途(方法如上)

3、进入游戏环节,总结课堂知识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是不是带领大家认识了“110”“119”“120”这些特殊的号码呀?那下面老师来请小朋友讲一讲这些号码是在什么时候用的.,好嘛?”(师生互动,让幼儿更加记住这些特殊号码的作用)

教师:“小朋友们都不错,都知道这些特殊号码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的了,那以后小朋友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就可以拨打这些号码了,好,今天的这节课就结束了,小朋友们,再见了!”教学反馈:

1、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图片展示、现场教学等方式来指导幼儿进行学习,这样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和吸收所学知识。

2、本次教学有助于幼儿形成自救意识,能更好地保护幼儿的成长。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篇3】

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资料,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资料。

①教师:教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齐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资料。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

③讨论其他资料。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终一幅小图:此刻我们一齐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当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本事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资料。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我的方式把自我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资料。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2、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排练情景表演:小红没上当。

2、有关轻信陌生人上当受骗的内容。如:自己在家时随便给陌生人开门,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在公共场所迷路了随便跟陌生人走等造成不良后果。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小红没上当”,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

二、讨论

1、导幼儿讨论:小红如果轻信了陌生人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并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

2、幼儿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记录,教师将幼儿的记录进行整理、张贴、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开展“有奖竟猜”游戏,可将幼儿分为男女两方,提问问题,幼儿迅速且较完整的说出想法,答对的一方可奖一朵小红花。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里,你该怎么办?

(2)在家门口玩,有不认识的人要带你去玩或去买东西吃,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人强迫你走,你该怎么办?

(3)你一个人在家时,若有人敲门或门铃向了,你该怎么办?

(4)在幼儿园里玩,有不认识的人来接你,你跟他走吗?你该怎么办?

三、活动结束

请幼儿说说活动中的感受。

活动反思:对于孩子来说,安全教育很重要。现在家里就一个孩子,父母上班在外,经常留一个孩子在家,对于孩子在家的安全就格外重要。如不动电、不动气等。陌生人敲门等幼儿怎样处理,这是孩子要掌握的技能。在超市和父母走丢怎么办?有陌生人来接怎么办等。在活动中,幼儿知道求救老师、家长。有的幼儿还知道大声喊叫。在超市里还知道广播、打电话等。幼儿都能掌握。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篇5】

1. 认识龙卷风及其危险性,知道龙卷风的基本等级划分。

2. 学习当龙卷风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3. 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龙卷风的看法。

1. 视频《龙卷风的由来》,和风的声音

2. 关于龙卷风各种图片的PPT

3. 画图纸和彩笔

4. 幼儿的阶段发展和生活经验

1.通过谈话,激起幼儿表达情感的兴趣,导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今天呢,老师要介绍一位宝宝给大家认识,但是,这位宝宝很淘气,先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声音吧,猜一猜他是谁?(播放风的声音)这风破坏性很强,看看图片,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2. 教师播放PPT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有天,台风宝宝问老师他是哪来的?老师也不知道就请来了燕博士来帮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燕博士是怎么说的?

3.组织幼儿观看视频(龙卷风的由来)

4.组织幼儿学习龙卷风的等级划分及其危害。

(播放PPT图片,帮助幼儿认识龙卷风的等级划分)

教师:小朋友,风也有大小的区别,那我们怎么区别它们呢?

(播放PPT图片,让幼儿认识到龙卷风的危害)

教师小结:龙卷风经过地区将会发生大风、暴雨天气,狂风会破坏建筑物、倒翻船只,暴雨会引发洪水,造成水涝灾害,有时还会造成雹灾。

5.引导幼儿思考与讨论,学会交流分享

教师:告诉老师当你们遇到龙卷风的时候在哪里?心里是什么感觉?那小朋友们知道么?当龙卷风来的时候,该怎么办?应该躲在哪里?

6.进行龙卷风来了预习演练

教师:现在假设龙卷风来了,我们应该躲在哪里才是最安全的'?(引导幼儿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7.教师小结:

(1) 发生龙卷风时,躲在家里不要出门。

(3) 准备充足的水、手电和食品,关好门窗。

(4) 尽量躲在房间的墙角,不要到处走动,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5)发生龙卷风不要害怕,要想想如何保护自己,逃生,自救

1. 在区角增设其它气象灾害,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气象灾害。

2. 指导能力强的幼儿进行按图标设计并进行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