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课件

杜甫诗三首课件 共50份

杜甫诗三首课件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杜甫诗三首课件、杜甫诗三首课件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杜甫诗三首课件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杜甫诗三首课件范例十四篇

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不管我们是学习,还是工作中,都需要寻找一些资料。有了资料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学习工作!你是不是在寻找一些可以用到的资料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杜甫诗三首课件范例十四篇,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杜甫诗三首课件【篇1】

【教学目的】

1、能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再创造。

2、能举一反三地学习更多更好的诗歌。

【教学重点】

对诗歌的吟咏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

【教学难点】

对诗歌的再创造。

【教学设想】

1、安排三课时。

2、方法:朗读法、研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杜甫的《望岳》诗有三首,分咏东岳、南岳和西岳。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二、整体感知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

2、字词译释:

⑴ 钟:聚。

⑵ 会当:唐人口语,一定要

⑶ 凌:登,乘。(又如:壮志凌云)

三、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1、岱宗两句。

⑴ 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⑵ 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

⑶ 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2、造化两句。

⑴ 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

⑵ 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3、荡胸两句。

⑴ 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课件 诗三首课件
杜甫诗三首课件13篇

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在上课前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以确保教学的效果。优质的教案课件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撰写一份优质的教案课件呢?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精心整理了与“杜甫诗三首课件”相关的信息,希望能够帮助您提高备课效率,别忘了把本页的网址收藏哦!

杜甫诗三首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 了解《春望》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 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的关系,品味诗歌的意境。

一、 导入

七年级我们所学的《登岳阳楼》的写作背景和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 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2.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陷落。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八月,杜甫从鄜(fu)州家中到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本诗写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

三、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抵 搔 浑 溅 簪

师补充律诗的押韵问题。

四、听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师提示: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和212式。

五、学生个别朗诵、全班集体朗诵。

六、理解诗意

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的内容了吗?小组交流,参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1. 学生小组交流。

2. 说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国 破 感时 恨别 抵 搔

3.小组推举代表说出各句话的意思。

七、再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

1.本文题目为“春望”,作者在春天看到了哪些景物?

如:国破 山河 城春 草木 花鸟

2.看到这样的景色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用原诗或自我归纳的语句回答。

如:恨 感 搔更短 不胜簪 家书

3. 作者通过春望这首诗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如:感时恨别 忧国思家

八、赏析诗歌

参考角度:1.诗歌中精彩的字词句;2.写作手法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首联 对比反衬 寓情于景 颔联 触景生情 承上启下

颈联 思家迫切 引起共鸣 尾联 细节描写 忧思之深

九、探究质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课件 诗三首课件
杜甫课件(收藏八篇)

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教案是针对学生个性差异的重要工具。感谢您的光临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推荐您继续阅读“杜甫课件”,下面的内容仅供参考请大家详细阅读!

杜甫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杜甫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这首诗的风格,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教学重点: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杜甫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这首诗的风格,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二、解题:

“阁”指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三、合作交流学习:

1、学生自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和情感。

2、学生参看书本注解理解诗意。

3、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那么诗人有哪些所见所闻所想?

参看书本注解理解诗意。

1、学生就诗中词句意思提问,教师释疑:

见到了冬天晚上的霜雪景象,天上的星星在三峡中倒映的动态;听到了跟战争有关的声音如鼓角、野哭、夷歌;想到了与夔州这个地方有关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公孙述等人。

1、首联给我们交代了哪些要素?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交代时间、地点和天气情况。

夜雪初霁之景。

2、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这夜雪初霁之景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诗人借夜雪初霁之景烘托出凄凉悲怆的心境。

3、怎样理解“凄凉悲怆”的心境?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时光易逝之感,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已届暮年之意;“短景”前一个“催”字有时光飞逝、人生短暂之感;而称夔州为“天涯”,便含有沦落天涯、久客不归之意;“宵”,这里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综上所述,诗人借夜雪初霁之景烘托出凄凉悲怆的心境。

颔联:

1、 颔联写诗人冬夜闻见之景,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

听觉、视觉。

2、“鼓角”指什么?这一意象告诉了我们怎样的现实?

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五更时分,军营中传来悲壮的鼓角声。

诗人借听觉写出了时局动荡、兵革未息、战争频繁的现实。

3、颔联的对句诗人借视觉写出了三峡的壮美,请学生说说壮丽的表现?

三峡水流湍急,天上的星河倒映在江峡中,随着江水摇曳不定。

4、我们结合杜甫的生平事迹以及时局,大家想一想“三峡星河影动摇”有何象征意?

天上星河壮观无比,映照于峡江时,因湍急的江

查看更多>>
杜甫课件
古诗词三首课件
古诗词三首课件十篇
诗词五首课件
诗词五首课件
诗词五首课件7篇
诗五首课件(经典10篇)
诗五首课件(经典10篇)
散文诗两首课件8篇
散文诗两首课件8篇
古诗两首课件十四篇
外国诗两首课件合集
外国诗两首课件精品9篇
唐诗五首课件必备十二篇
唐诗五首课件必备十二篇
最新杜甫传读后感
杜甫草堂作文(分享6篇)
杜甫草堂作文(分享6篇)
古诗风课件十三篇
古诗风课件十三篇
杜牧全集中有多少首七言诗七篇
杜甫的观后感精选(5篇)
诗歌课件
诗歌课件
木兰诗课件
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
现代诗课件
现代诗课件
诗经的课件
唐诗三百首读书心得
有关唐诗三百首心得
有关唐诗三百首心得
古诗课件通用
小学古诗课件
古诗悯农课件
2023怀古诗课件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6篇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九篇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九篇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模板
唐诗三百首中白居易的古诗集锦
关于唐诗三百首读书笔记
关于唐诗三百首读书笔记
最新诗经的课件
怀古诗课件集锦
诗经氓课件6篇
诗经氓课件14篇
诗经氓课件14篇
最新古诗画课件
毕业诗课件九篇
诗经的课件五篇
三下课件
三下课件
高三课件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作文合集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作文合集
小李杜中杜牧的最佳诗词五篇
律诗课件(优选6篇)
初中古诗课件通用
木兰诗的课件8篇
古诗所见课件5篇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精选5篇)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