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教案

正方形教案 共50份

正方形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正方形教案、正方形教案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正方形教案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幼儿园《正方形》教案精品9篇

资料一般指生产、生活中阅读,学习,参考必需的东西。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一些资料。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可是你知不知道我们国家的资料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幼儿园《正方形》教案精品9篇”,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正方形》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形,感知其特征。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能从生活中找出含有正方形的物品。

【活动准备】

1、教具“正方形”“火车”;

2、正方形,非正方形卡纸若干,呼啦圈6个;

3、圆形,方形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正方形:游戏“神秘袋”。

教师出示“神秘袋”,让幼儿猜一猜,摸一摸里面有什么。

出示正方形卡纸,并提问:

1、正方形有几个角?

2、正方形有几条边?

教师指导幼儿在观察,触摸的过程中认识正方形。

二、认识正方形,了解其主要特征,操作学具“火车”。

教师出示学具:没有车厢的“火车”,让幼儿观察发现火车车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车厢的大小不一样,请幼儿找出大小与车厢匹配的正方形,在操作中发现:正方形,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转一转,不变样。

三、游戏“小企鹅跳冰块”,能从众多图形中找到正方形。

场景布置:教师将呼啦圈平放在地上当作冰块,正方形与非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卡纸图标各放入呼啦圈中心,没放呼啦圈的地面假设是水。

听指令:全体幼儿扮演“小企鹅”,教师说指令,“小企鹅”先在水里游泳,当听到“有风浪了”时,就必须找含有正方形标识的冰块站上去。因为只有含有正方形标识的冰块是安全的,其它形状的冰块站上去会破掉,就会掉到水里去,所以站在其他形状上的就是失败了。当听到“风停了”,“小企鹅”可到水里游泳。游戏可反复进行。

四、分享“饼干”,从生活场景中感知正方形的存在( )。

教师准备圆形与正方形的饼干若干。

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棒,教师想请小朋友“吃饼干”,但吃饼干是有要求的,今天我们要吃正方形的饼干,请幼儿来取饼干。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找一找含有正方形的物品,如:正方形折纸,布书,小毛巾,地垫,地板砖等等。

请小朋友再找找我们生活中含有正方形的物品。

【活动反思】

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符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兴趣很高。

老师针对低年龄的幼儿的特点,以出示神秘袋的方法吸引幼儿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

查看更多>>
幼儿园正方形教案 正方形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精华

工作总结之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这篇文章十分精彩不容错过。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制定好教案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自行调查!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或薄塑料板,1张电话卡或其他类似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提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的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小组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自己的课本第82页的表格里。

(2)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彼此交流,各自填表。

(3)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左图)

谈话:要求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量面积用什么量?怎样量?

学生各自测量课本上的例2左图。

谈话: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小组内交流。

(2)(出示例2右图)

谈话: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每人各自在书上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商量。

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

3、教学第82页试一试。

谈话: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你

查看更多>>
正方形教案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教案七篇

我希望我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教案”能够成为您的最佳选择,本篇文章信息仅供参考使用。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 教学重点必须写进教案课件里,才有利于我们备课。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篇1

一、 说教材

1、 说课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上海试用本)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10~112页的例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内容是在前几册直观认识角、线段以及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会进行周长的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兴趣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后一节课学习周长公式的变式运用及拓展打基础,同时又为后继四五年级的长、正方形的面积及长、正方体的学习作铺垫,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内容。本课内容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还是以直观为主,通过讨论交流,围围描描等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3、 本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二期课改教学大纲的理念、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课可确定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②会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过程能力与方法:① 通过围一围、描一描等操作活动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周长的概念;

②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讨论,配以媒体的直观演示,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归纳出常用的周长计算公式,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得以提高。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喜好的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和概括能力,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4、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周长的含义,会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难点是:建立周长的概念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得出;而要突破难点的教学关键就是:通过多种学生喜好的实践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各种感观,来协调感性认识,并通过合作学习将得到的直观感受加以内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本课内容,并形成一定的探究学习的方式。

二、 说教法

爱迪生曾说过:“我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实验的结果。”教学也是一样,学生的动作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让他们亲手去描一描,围一围,使

查看更多>>
正方形周长教案 正方形教案
正方形周长教案收藏
小学正方形教案汇总
幼儿园《正方形》教案模板4篇
幼儿园《正方形》教案模板4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课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课件
整形方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课件(收藏4篇)
正方形课件系列
意识形态方案
正方形课件(范文7篇)
正方形课件(锦集九篇)
正方形课件(锦集九篇)
形象正能量文案
三角形教案
整形方案(范文十一篇)
适用于形体老师的教学计划方案
适用于形体老师的教学计划方案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13篇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推荐
意识形态方案范本六篇
数学梯形教案
梯形面积教案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十一篇
意识形态工作方案模板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精选8篇
社区矫正矫正方案4篇
社区矫正矫正方案4篇
扇形统计图教案
扇形统计图教案
2024平行四边形梯形教案范文
2024平行四边形梯形教案范文
波形梁护栏施工方案6篇
分类图形教案范本
分类图形教案范本
队列队形教案汇总
队列队形教案汇总
数学图形组合教案
六年扇形教案集锦
正步教案
图形王国教案8篇
幼儿小班图形教案
教学方案
科教方案
科教方案
教研方案
方案教学
方案教学
图形宝宝的家教案
数学扇形教案8篇
三角形的分类教案
社区矫正方案精选
三角形教案汇集5篇
数图形教案合集九篇
数图形教案合集九篇
轴对称图形教案锦集
轴对称图形教案锦集
幼儿园图形认识教案
三角形教案优选八篇
三角形教案优选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