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案收藏。
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都会接触到很多资料。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那么,关于资料你了解哪些内容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高中英语教案收藏,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高中英语教案【篇1】
课题
Starter Module1 Unit1 Good morning,Miss Zhou.
课型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学目标
学习称呼语和问候语
教学重点
打招呼用语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运用打招呼用语
教具 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
1
教学课程
1. Greeting.
2. Warming-up
T: Class,Please stand up. Hello, class.
S: Hello, Ms…
T: Sit down please.
S: Thank you.
3. Drills
(1) 练习打招呼问好。
Hello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2) 练习告别语Goodbye。
4. Practise
1)Work in pairs part3
2) Complete the sentences.
5. Conclude
6. Homework
Complete part7 and part 8
高中英语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野生动物保护”这一中心话题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其中阅读部分“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描述了一个名叫Daisy的女孩以特殊的方式从濒危动物那里学到了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Daisy的学习方式,方法和过程非常奇幻,她乘着飞毯周游世界,首先来到了,同藏羚羊的对话中了解到了濒危野生动物的现状和原因。然后飞到了津巴布韦通过大象的介绍,明白了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最后来到了热带雨林,从猴子口中懂得了保护野生动物还应该关注他们生活的环境,了解他们的习性。最后Daisy在奇幻之旅结束时提高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表达了她的感受和决心。文章立意新颖,近似于童话,活泼有趣,行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设计思路:
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随着Daisy学习动物保护的过程。学生是以听说读写的方式从课本,网络等课程资源中获取关于动物保护的信息。基于课文的形式和内容特点,我挖掘出了课文内容与学习方式的结合点,学习内容与实际应用的共性,因此采取了任务型教学的模式,制定出班级总任务是制作以保护各种濒危野生动物为主题的,题为“Let’s Help Wild Life”的英文网站。这个网站是由若干网页组成,网页内容是以一种濒危动物的保护为主题,因此把全班以四人为一组分成若干组,小组任务是制作这张网页。
要完成任务,学生必须确定濒危动物是什么,内容和语言,以及设计制作,具体步骤是课前分组查找濒危动物有哪些,自主选择他们最关注的一种动物,课上学习与主题相关的内容,进行语言聚集,课后收集,整理,合成信息,完成网页的制作,这样,从课前准备到课中学习到课后延展,达成了知识的系统性,提高了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
所授课学生为我校高一学生,经过第一模块的学习,学生了解并学会了运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阅读技巧和方法。但尚未掌握有效的方法克服阅读中的生词障碍。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是学生熟悉和关心的话题,但用以表达话题的语言积累不足。此外,虽然学生的学习资源丰富,但未能恰当的利用资源进行语言学习。因此设计好学习任务,方法和步骤是提高阅读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英 语学习策略的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填写图表,连线,等方式获取并理解有关Daisy如何学到的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信息。
2.能够运用所获取的信息简单描述关于濒危动物,藏羚羊的保护情况。
3.利用资源策略,完成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网页制作。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获取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提高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提升了合作意识;学生增强了自信,维持并提高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获取并理解关于Daisy学到关于濒危动物保护的知识的相关信息,并迁移运用到谈论关于对藏羚羊的保护。
教学过程:
Pre-reading
I. Task presentation:
Class task: Build up a website about wildlife protection, called “ Let’s Help Wildlife”
Team task: Produce a web page about protecting one kind animal that you are concerned about.
II. Names collection:
Collect the names of endangered animals that they decide to protect.
III. Inquiry question:
Show the Ss two questions to think over and ask them to answer by the end of the
class.
Q1. Why should we protect wildlife?
Q2.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text to help wildlife?
设计意图: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机,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认知的状态,开启了他们的思维之门,知识之窗。
IV. Prediction.
1. Ss read the title and predict what the text talks about.
2. Ss compare the title of the text with their task.
设计意图:学生比较课文标题和任务标题,发现相似之处,使学生明确了其制作网页的内容就是来源于课本内容,要想完成任务就要学好课文,课文为其任务的达成提供了依据和帮助。
While reading--- Fast reading
Ss skim the text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Q1. Where did Daisy go?
Q2. How did she go there?
Q3. What animals did she meet?
高中英语教案【篇3】
教学目标
Key words: short, curly, long, tall, straight hair, a medium build, thin, heavy, bald;
brown, blonde;
glasses, hair, beard, mustache.
New language:
What do you look like? I’m short. And I have curly hair.
What do they look like? They’re medium height. And they have short hair.
What does he look like? He’s heavy and he wears glasses.
What does she look like? She’s thin and she has long hair.
教学重难点
Importance: Describing people. Such as tall or short… and who has long hair and short hair…
Difficulties: use the sentences correctly to describe the physical appearance.
III. Teaching Steps: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s
Step 2 Ask some students to name some ways of describing people. Start students off with examples such as tall and short. Point out various students in the class and ask students to say if they are tall or short.
Step 3 Some new words about this part
(1a) This activity introduces the key vocabulary.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list of words. Point to the letters next to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 Point out the sample answer. At last, check the answers.
(1b) This activity provides guided listening and writing practice the target language.
Play the recording the first time, then , play it again, this time, students 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speech bubbles.
Correct the answers.
Language points: 1.He’s the tall boy with the curly hair.
(1c)This activity provides guided oral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Ask th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Then have students work in pairs. As they talk, move around the room monitoring their work.
Language points:
2.What does your friend look like?你的朋友长得什么样?
look like “看起来像,看起来是……的样子”like 作介词,意为“像….”
eg. What’s he like?
Jack is very like his father.
look like 看起来像 The girl look like her mother.
look 看起来 后加形容词作表语 His sister looks happy.
look the same 看起来很像 The twins look the same.
(2a)This activity provides guided listening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Point to the list of nice phrases and ask a students to read them to the class. Play the recording twice. And complete the answers. Then correct the answers.
(2b)Ask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descriptions and write the words in the correct column after each person’s name.
(3)Writing practice: Have students do the activity individually. Offer help as necessary.
(Grammar focus) Review the grammar box.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 Point out: ①does, goes-----you, they do, go--------he, she.
②I’m, they’re, he’s and she’s -----height
(3a)This activity provides reading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Have a student read the first description. Check the answers.
Language points:
3.She has a medium build, and she has long hair. 她体格中等,留着长发。
①medium ,adj.中间的,中等的,普通的 a man of medium height medium size
②build 多用作动词,但在句中是名词,意为体格。
His uncle is a man of strong build.
They are building a new school.
③hair 常用作集合名词,“头发,毛发”
Mr Green has blond hair.
His mother’s hair is turning gray.
如果侧重指(一根一根的)头发,有其复数形式hairs.
My father has quite a few gray hairs.
4.She’s good-looking but she’s a little bit quiet. 她很漂亮,但是有点不大爱说话。
①a little bit 常用于口语中,“稍微,有些,少许”相当于副词。接近于a little.
It’s a little bit cold today.
I feel a little tired now.
This shirt is a little too large for me.
②quiet 是形容词,“寡言的,稳重的,温顺的”
His daughter is a quiet child.
③good-looking, beautiful, pretty与handsome
good-looking 常用于指容貌美,beautiful 表示接近和谐理想的美; pretty并非表示完美无缺的意思,而是着重表示“可爱,令人怜爱”;handsome 指容貌端正英俊的,形容女性时,作“健美的”。他们常用于一些特定的人或事物。
项目-词汇 beautiful pretty good-looking handsome
women(女性) √ √ √ √
man (男性) × × √ √
child(小孩) √ √ √ ×
bird(鸟) √ √ × ×
flower(花) √ √ × ×
village(村庄) √ √ × ×
picture(画) √ √ × ×
dress(服装) √ √ × ×
voice(声音) √ × × ×
5.Xu Qian loves to tell jokes .俆倩喜欢说笑话。
①love 在本句中为“喜欢, 热爱”常可用于“love+doing/ to do”的结构中。
His brother loves jazz.
Miss Read loves her cat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They all love to dance .
love 作动词还常表示为“爱,疼爱,爱惜”
They both love each other.
②tell jokes 意思为“说笑话”,类似的短语还有 tell a story, tell a lie, tell the truth.
6.She never stops talking.他从来都是喋喋不休的说。
①never 是副词,意思为“决不,永不,从未,一点也不”
never 通常置于一般动词之前,be动词、助动词之后。
I never get up early Sunday morning.
She is never late for school.
有时置于句中特定词(短语)之前,以强调该词的否定意味。
They spoke never a word to each other.
never 可依置于命令动词之前。
Never eat too much.
②stop doing / stop to do
stop 后接动名词,表示停下动名词所指的动作; stop 后接不定式,表示停下其他事情,去做不定时所指的动作。
He stopped drinking water. 他停下(不再)喝水。
He stopped to drink water. 他停下(停下手)来喝水。
7.He likes reading and playing chess. 他喜欢读书下棋。
①read 多指看文字性的东西,“看”实际上就是“读”,作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都可以。
Children usually like reading picture-books.
Don’t read in the sun.
②look 为不及物动词,后面接宾语时,需用介词at,表示看的过程,强调有意识的动作,多用来唤起别人的注意。
Look! Who’s the man under the tree?
③see 能用作及物动词后接宾语,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着重于看的结果,“看到,看见”
但不一定是有意识的。由于see强调的是结果,所以一般不用于进行时态中。
Can you see the kite in the tree?
固定搭配:see a doctor see a film
④watch 为及物动词,用来指非常仔细的、有目的或特意的动作,表示“注视、观看、监视”。
My parents often watch me do my homework..
The teacher often watch them playing games.
注意:看电视,看比赛 习惯上多用watch表示,即:watch TV, watch a game.
⑤play chess 意思为下棋,play常可作“比赛,竞赛”等,但要注意,play 与比赛、游戏用在一起时,比赛游戏前不加冠词。
Let’s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
Look! They are playing cards under the tree.
(3b)Practice the target language.
Have two students read out the example dialogue in the speech bubbles. And then have several pairs present their dialogues to the class.
(4)Ask some students to describe a person while their classmates guess who it is.
Step 4 Do some exercises to practice.
Step 5 Blackboard design
Step 6.Homework.
① Read all the words and remember the key words and can use freely.
②Say some sentences about one person’s appearance.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高中英语教案【篇4】
辨析 1. ignore / neglect / overlook
3. calm / quiet / silent / still
4. join / join in / take part in / attend
变化 1. ignore vt. 忽视 ignorance n. 无知 ignorant adj.无知的
2. dusk n. 黄昏; 傍晚 dusky adj.昏暗的; 黑暗的
3. add v. 添加; 增加 addition n. 加, 附加 additional adj. 添加的;附加的
单词 1. upset adj. 心烦意乱的,不安的;不适的 vt. (upset, upset)
2. concern v. 担忧; 涉及; 关系到 n. 担心,关注;(利害)关系
3. settle vt. 安家; 定居;停留vt. 使定居,安家;解决
4. get along with 与某人相处;(工作的) 进展
5. in order to 为了……
重点句子 1. Mother asked her if / whether she was very hot with so many clothes on.
2. I don’t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n a diary as most people do …
3. … it was the first time in a year and a half that I’d seen the night face to face.
ignore 通常指有意不顾,或不理会显而易见的事物。
neglect 侧重指有意的忽略或忽视,也可指粗心与疏忽。
overlook 指因匆忙而疏忽或视而不见。
○1We could not afford to _________ such a serious offence.
2). He utterly ________ my warnings and met with an accident.
3). Don’t ________ paying him a visit now and then.
答案: 1). overlooked 2). ignored 3). neglect
cheat 主要指盈利的买卖中或游戏竞赛中欺骗人,骗取人的钱等。
fool “愚弄”,指利用人缺乏常识,心理脆弱来欺骗人。
1). You may get _________ in that shop.
2). He can’t __________ her. She sees through him every time.
3. calm / quiet / silent / still
calm 天气、水、水面(表风平浪静);(指人时)表示镇定自如。
quiet 表“宁静”、“安静”、“寂静”,侧重没有响声,没有噪音和没有动静。指人时侧重性格温和,文静。
silent 表“沉默”、“不发言”、“不说话”,常常表示人不爱说话,沉默无语。
still “不动的”,指人时侧重一动不动,;指物时指完全没有声音,突出静止不动。
1). Please stand __________ while I take your photo.
2). Why do you keep __________?
3). Everything was ___________.
4). He remained ___________ in the face of the enemy.
答案: 1). still 2). silent 3). quiet 4). calm
4. join / join in / take part in / attend
join in 表示参加游戏、活动等;join sb. (in sth.) 表(和某人一起)做某事
take part in表示参与、参加讨论、游行、比赛、战斗、斗争、运动、庆祝等
attend 主要指出席、参加会议、婚礼;听讲座、课、报告、音乐会等;上学、教堂
1). Can I ___________ the game?
2). Did you ____________ the fighting?
3). He __________ the army last year.
4). A lot of people __________ her wedding.
答案: 1). join in 2). take part in 3). joined 4)attended
1. ignore vt. 忽视 ignorance n. 无知 ignorant adj.无知的
2. dusk n. 黄昏; 傍晚 dusky. adj.昏暗的; 黑暗的
3. add v. 添加; 增加 addition n. 加, 附加 additional adj. 添加的;附加的
1) I can't __________ his rudeness any longer. (ignore)
2) To say you were ________ of the rules is no excuse. ( ignore)
3) We are in complete ___________ of your plans. (ignore)
4) There is ____________ light inside the cave. (dusk)
5) The street lights come on at ____________ and go off at dawn. (dusk )
6) Many words have been ____________ to this edition of the dictionary. (add)
7) They've just had an ____________ to the family. (add)
8) There are _____________ charges. (add)
答案: 1) ignore 2)ignorant 3) ignorance 4) dusky
5) dusk 6) added 7) addition 8) additional
1. upset adj. 心烦意乱的,不安的;不适的 vt. (upset, upset)
1). Our arrangements for the weekend were upset by her visit. 她一来把我们周末的安排给打乱了。
2). Don't upset yourself -- no harm has been done. 不要难过--并没有造成伤害。
3). He was horribly upset over her illness. 他为她的病而忧心忡忡。
4). The students really upset her. 学生们着实让她烦恼。
1). Is it ______ you, dear?
2). She felt rather ______ on hearing the news.
3). Is it an ______ message?
4). Don’t be ______. It will be OK.
答案: 1). upsetting 2). upset 3). upsetting 4).upset
2. concern v. 担忧; 涉及; 关系到 n. 担心,关注;(利害)关系
1). The news concerns your brother. 这消息与你兄弟有关。
2). The boy's poor health concerned his parents. 那男孩健康状况不佳,使他的父母亲忧虑。
3). That's no concern of mine. 那不关我的事。
as / so far as … be concerned 关于;至于;就……而言
be concerned at / over sth. 为某事忧虑
be concerned in sth. 牵涉到,与……有关,参与
1). There is an article that _______ the rise of the prices.
2). The children are rather _____ about their mother’s health.
3). Officials should ______ themselves _______ public affairs.
答案: 1). concerns 2). concerned 3). concern … with
1). He settled his child in a corner of the compartment. 他把孩子安顿在车厢的一个角落里。
2). The family has settled in Canada. 这家人已定居加拿大。
3). Both wanted to settle their scores. 双方都愿意捐弃前嫌。
1). 都十一点了,她安不下心来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题目这么难,谁能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It’s eleven o’clock now, but she cannot settle to work.
2). Since it is so difficult, who can settle this problem?
1). Do you suffer from headaches? 你常头痛吗?
2). She's suffering from loss of memory. 她患有遗忘症。
suffer from/with/for sth 感到疼痛﹑ 不适﹑ 悲伤等; 受苦; 吃苦头:
1).我们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脚痛得不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We suffered huge losses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高中英语教案【篇5】
(1)on no occasion位于句首时倒装的考查 (2)作先行词时定语从句引导词的考查
It is an occasion for all the family to celebrate.
这是个值得举家庆祝的时刻。
What do they say when they meet on a formal occasion?
在正式场合见面的时候,他们要说什么?
(1)I call on my parents on occasion.
(2)On no occasion should you do such a thing like that.
(3)I can remember very few occasions when he had to ask for leave because of ill health.
2.celebrationn.庆祝;庆典(aspeciallyorganizedeventtocelebrate..
in celebration of为庆贺……
celebrate sth.庆祝……
congratulate sb./oneself on sth.因……向某人/自己庆贺
Congratulations!祝贺!恭喜!
Usually,no matter how far away or how busy we are,we will try to return home for the celebration.
通常不管我们多么远,多么忙,我们都努力回家来庆祝这一节日。(辽宁·书面表达)
(1)The old couple held a party to celebrate(celebrate) their fiftieth wedding anniversary last week.
(2)I want to congratulate you on your success with all my heart.
(3)Celebrating/To celebrate(celebrate) Christmas is their custom.
(4)I congratulated myself on having chosen a good woman to be my wife.
beyond/out of one’s power某人不能胜任的,超出某人能力的
As the saying goes,knowledge is power.
俗话说,知识就是力量。
She is said to have the power to foresee the future.
据说她有预测未来的能力。
She interviewed six women who have reached positions of great power and influence.
她采访了6名身居高位,并且颇具影响力的女士。
①The president is the most powerful(power) man in America.
②They have invented a new car,which is powered(power) by solar batteries.
(2)He told her that he would do everything in his power to prove that he was the man for her.
①He told her that he would do what he could to prove that he was the man for her.(改为含有what从句的复合句)
②He told her that he would do his best to prove that he was the man for her.(用do one’s best改写句子)
4.destroyv.摧毁,毁灭;破坏(damage...badly
destroy one’s career/hopes毁灭某人的`事业/毁掉希望
The fire destroyed most of the building.
大火把这座建筑物几乎烧毁了。
All hopes of a peaceful settlement were destroyed by his speech.
和平解决的希望都被他的讲话给毁了。
Failure was slowly destroying him.
失败渐渐地把他毁了。
(1)destroy表示毁灭性的破坏,多指无法修复。
(2)damage指不同程度的损害、毁坏;作名词时,表示“损害”。
①The bridge was destroyed by the flood.
②The strong sandstorm damaged most of the young trees.
①Smoking destroying(destroy) his health,he is quite weak now.
②His hope destroyed(destroy),he felt helpless.
decorate...with...用……装饰……
The hall is decorated with flowers.
大厅里摆放着鲜花。
(1)With its simple decoration(decorate),the main bedroom is a peaceful heaven.
(2)He decorated his room with pictures of all his favorite sports figures.
serve sth.to sb.=serve sb.sth.给某人端上……
at the service of sb.=at one’s service听……差遣;随时准备为……做事
Who will serve lunch to us/serve us lunch?
谁招待我们吃午饭?
The company said it would focus on making more competitive servers,storage and networking gear,as well as analytic software.
该公司说,它将专注于生产更有竞争力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联网设备,以及分析软件。
(1)When the news came that the war broke out,he decided to serve in the army(去部队服役).
(2)She ushered(引导) me into the front room,which served as(用作) her office.
(3)We are at your service(随时为你服务).Don’t hesitate to turn to us if you have any further problems.
7.applyvt.&vi.涂(putorspreadsth.ontoasurface);应用(use);使用;申请(makearequest);涉及(concern,relate)
apply vt.&vi.涂(put or spread sth.onto a surface);应用(use);使用;申请(make a request);涉及(concern,relate)
apply (to sb.) for sth.(向某人)申请某物
apply sth.to sth.把某物应用(涂抹)于……
apply oneself to (=be applied to)(doing)sth.致力于/集中精力于……
Apply some medicine to his wound.
给他的伤口上点药吧。
What you said doesn’t apply to me.
你所说的并不适合我。
①The new technology,if applied to rice growing,will help increase the grain output.
②His application for membership of the organization was rejected.
③If the applicant is not a true candidate for the job,do not interview him.
(2)If you apply yourself to the job in hand,you’ll soon finish it.
①Applying yourself to the job in hand,you’ll soon finish it.(用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改写句子)
②Applied to the job in hand,you’ll soon finish it.(用过去分词短语作状语改写句子)
8.attendv.出席,参加(bepresent);照料,护理(takecareof);处理,对付(dealwith)
attend school/class/church上学/上课/做礼拜
attend to sb./sth.处理;倾听;照料;专心;注意
Thousands of people attended the ceremony.
数千人参加了庆典。
They will not attend the Olympic Winter Games.
他们不会出席本届冬奥会。
The main thing is to attend to the injured.
首要任务是照顾伤者。
(1)—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in the game?
—I’m afraid not,for I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attend to.
(2)I’m staying at home tonight to attend on/to my father.
ntributev.捐献;捐助(givemoneyorgoodsto...);是……的原因之一(beoneofthecausesofsth.);贡献;投稿(write...for...)
contribute v.捐献;捐助(give money or goods to...);是……的原因之一(be one of the causes of sth.);贡献;投稿(write...for...)
contribute to,result in,be responsible for,bring about,lead to,cause
contribute...to...把……贡献给……
contribute to(=result in/lead to)有助于;导致
make a contribution/contributions to对……作出贡献
He contributed a lot of good ideas to the discussion.
他在这次讨论中提出很多好的想法。
Would you like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hospital building fund?
你愿意为医院建设基金捐款吗?
Various factors contributed to his downfall.
Various factors resulted in/led to/were responsible for/caused his downfall.
(2)In a discussion group,it’s very important that everyone contributes(每个人都贡献) whatever’s in their minds.
Researchers have detected a link between smoking and heart disease.
研究人员发现了吸烟和心脏病之间的关系。
Television stations around the world are linked by satellites.
全世界的电视台通过卫星联系在一起。
(1)Police suspect there may be a link between the two murders.
(2)The newspapers have linked his name with hers.
(3)The two spacecraft will link up with each other in orbit.
I want people who take responsibility seriously.
我想招的是那些严肃对待责任的人。
I’m afraid I’m not a very serious person.
恐怕我不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
(1)It was a question which deserved serious consideration(认真考虑).
(2)He was serious about(认真对待) the matter.
When he returned home,he found everything in a terrible mess.
他回到家以后,发现一切都乱糟糟的。
Don’t mess up the house while I am gone.
我不在的时候别把房子里弄得乱糟糟的。
高中英语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生词的含义:
anecdote, annual, witness, accommodation, shore, yell, pack, flee, drag, depth, lip, tongue, abandon, relationship, help out
2、帮助学生掌握文中一些描述事物和情景的生动手法,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的精髓。
3、帮助学生通过两个故事,对生活在大洋的虎鲸能有更多的了解,同时对虎鲸给予我们人类忠实的帮助产生由衷的感激,从而加强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Step1 Lead –in &Warming-up(5mins)
问题导入——教师呈现问题和图片
T: Have you seen plants andanimals that live under the sea? Where did you see them? What’s this? Yes,they’re killer whales。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m? I’ll show you a shortvideo。
【意图说明】在读前这个环节,通过几个问题,激发学生原有的对海洋生物的知识储备,再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认识一些常见海底动物的英文名称。最后出现虎鲸的形象,以抛出问题What’sthis?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m?来引出今天阅读的主角——虎鲸。先播放一段视频——“虎鲸捕猎”的场面。
Step2 Pre-reading (Predicting)(2mins)
T: Now please look at the title“Is Old Tom an old man?” Right, it’s notan old man。 It’s the name of a killer whale。 Here are two pictures of thekiller whale。 Can you guess what happened to him?
【意图说明】标题导读是指导英语阅读的重要方法。通过解读题目,观察文中的插图,让学生预测故事的内容,这样更能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Step3 While-reading (28mins)
Task 1 Fast-reading(3mins)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completethe following sentences。
The text consists of two ________written by Clancy。They are mainly about how Old Tom helped the whalers ________a whale and savedJames from the _______。
Explain new words:
anecdote: short, usuallyamusing story about a real person or event
【意图说明】采用完成句子的形式来给出文章的大意,这样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完成,从而产生成就感。
Task 2 Careful-reading(3mins)
Read the first story again and finish the chart。
Fill in the blanks。
【意图说明】训练学生寻找细节信息的阅读技能,同时突出本课的生词和短语。要求学生不看书来完成,这样更具有挑战性。
Task 3 Discussing and Speaking(5mins)
Discuss in pairs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s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Old Tom and the whalers?
【意图说明】活动2的填表活动只是帮助学生对故事主要情节有大概的了解,而这个环节的提问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读懂文章,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Task 4 Read the second story again and finish the chart。(2mins)
Fill in the blanks。
Task 5 Discussing and Speaking(15mins)
Read the second stor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How did Old Tom help James?
2、As far as you know , what other animals everhelp out human beings in history?
【意图说明】这里给学生时间去交流他们所知道的动物救人的奇闻轶事,然后请个别小组来汇报讨论结果,与全班同学来分享故事。如果学生知道的不多,教师可让他们阅读以下三个小故事。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过一件奇事:音乐家阿里昂乘船返回希腊时,水手们意欲谋财害命。阿里昂乞求水手们允诺他演奏生平最后一曲。他奏完乐曲就跳入大海,一头海豚游过来驮起这位音乐家,将他送到了伯罗奔尼撒半岛。
有一个车老板赶着马车从山上往山下走,这时辕马的套掉了,老板俯下身想拣起来,没想到穿在身上的棉大衣被压在车轮底下,将人带了下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辕马一口将车老板叼起,随着巨大的惯性向山下跑去,一直跑到安全地带,车才慢慢停下来,把人轻轻放下,这时马跑了一身汗。”战兽医师说,“这个老板心地非常善良,平时与马很有感情,从来不打马,这次有难,是马救了他。
” 1999年《哈尔滨晚报》登载了这样一条新闻:黑龙江省阿城市有一个聋哑人,有一天坐在火车道上,当火车路过这里时,怎么鸣叫他也听不见。这时,在路边吃草的一只山羊见到了,它拼命地跑了过来,用角把这个人推出了道轨,而它来不及躲避,不幸壮烈牺牲。)
3、What conclusion can we come to after weshare these stories?
【意图说明】通过交流几个动物救人的感人故事,学生会由衷地产生对动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会认识到大自然的一切,我们都要感恩,都要爱护,我们与动物要和谐相处,世界才会更美好。
Step4 Languageappreciation(10mins)
【意图说明】接下来这个环节是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文章中语言的美,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部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给出他们认为写的精彩的'句子,以及给他们留下最深印象的场面。
In the first story, which sentences do you thinkbest describe the scene of the whale hunt and the actions of Old Tom? In thesecond story, what scene impresses you most?
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教师可着重分析以下几个句子。
We ran down to the shore in time to see an enormousanimal opposite us throwing itself out of the water andthen crashing down again。
我们及时赶到岸边,看到对面有一个庞大的动物猛力跃出水面,然后又坠落到水里。
throwing itself out of the water形象地表现了鲸跃出水面的动作。throw的用法很灵活,能表达出丰富的含义。如:
I felt discouraged when he threw cold water on myidea。
他给我的想法泼冷水时,我感到很沮丧。
She threw herself into a chair and began to cry。
她倒在椅子上,哭了起来。
The fire threw hundreds of workers out of work。
大火使几百个工人失业。
…when we approached him, I saw James being firmly held up in the water by Old Tom。
当我们靠近他的时候,我看到老汤姆在水中正稳稳地托着詹姆斯。
Step4 Homework
1、 Surf the Internet andlearn more about the killer whale and other marine animals。
2、Try to retell the story using your own words。
高中英语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o能熟知课文主要内容,掌握相应的语言知识
(单词、习惯用语、语法和功能用语)。
o能结合所给任务,综合运用新、旧知识完成任务。
2.技能目标
o能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正确使用动词过去式进行准确的描述。
o通过观察、想象、模仿和表演等熟练、生动、有创造性地从图片或文字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拓宽视野,围绕“上一周周末活动”进行交际。
o能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理解这单元话题范围内的单词和习惯用语,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语言,运用语言,感受语言的真实价值,品味语言的实际意义,从而获得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发挥应用和积极主动地用英语进行交流。
3.情感目标
o合理安排自己周末的学习、运动、休息、娱乐等活动形式,过有益义的周末。保持愉快的心情,以积极的姿态,精神饱满地面对生活与学习。
教学重难点
单词:beach,pool,visit,stay,cute,test,cook,spend,mountain,practice以及不规则变化行为动词is,do,go,have,read,see,write,sit的过去式形式was,did,went,had,read,saw,wrote,sat
短语:go to(a place),go shopping,go for a walk with……,visit (a person),watch sb do sth,It is time to do sth,read a book about(history),see an interesting talk show,study for the(math)test。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Step1. Revision
1. Check the past tense of some words.
2. Practice “How was your weekend?”
Step2. Exercise
Ask: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Let’s see what Sally and Jim did yesterday. Do 1a on P56.
Do you like the things they did? Ask: Do you like to play the guitar? … .
Listen and write down what Sally and Jim did last weekend and complete the chart.
Step3. Survey
Interview your partners about their parents: What did your mother /father do last weekend? Then give us a report: My friend **’s father/mother … last weekend.
Step4. Reading
Read 3a by yourself, and circle the activities you like. Underline the activities you don’t like. Then let the students give their answers.
Explain: For most kids.
Then ask som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Step5. Survey
What did most of you do last weekend? Ask about your friends in your group and give a report:
Last weekend, most of us … .
Step6. Exercise
Do 3b. First ask questions about the pictures? What is he/she doing?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Step7 Oral Writing
Can you introduce your last weekend like 3b?
Homework:
1. Write about what you did last weekend.
2.Do workbook(1) P35 (2)26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
Unit 9 How was your weekend?
GZ85.com延伸阅读
小学英语微教案收藏
每位教师上课之前都会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因此每个教师都会精心规划教案课件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写好教案,才能实现完整的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才能写好教案课件呢?我热情推荐一篇标题为“小学英语微教案”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欣赏。如果你认为这个建议值得尝试,欢迎与你的社交圈分享!
小学英语微教案【篇1】
现代课程价值的取向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目标上不仅仅是关注小学生知识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拥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要让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换句话说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既要从事教学活动,又要从事教育活动。
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材选用和教法设计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与个体差异。以学习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小学英语课一定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英语,通过说说、听听、唱唱、玩玩等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3、要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教法更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小学生的朋友、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关爱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为小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鼓励他们所做的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合作意识。
小学英语微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我执教的内容是新标准英语第五册Module3Unit1。这是一节情景对话课,围绕Whatdidyoudoattheweekend?Wheredidyougo?展开。这是一节新授课,要求学生能听懂会说theBritishMuseum,theLondonEye,BigBen,wonderful,understand,postcard,利用Whatdidyoudoattheweekend?进行询问及知道动词的过去式变化。根据这一安排和学生的整体认识水平,从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等方面考虑,我确立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 语言知识目标:能听、说、认读本课的重点单词:theBritishMuseum,theLondonEye,wheel,wonderful,understand,postcard; 能正确使用动词过去式;能利用Whatdidyoudo?Wheredidyougo? 询问别人过去做过的事情。
2.语言能力目标
能根据图片听、说相应的单词,能运用Whatdidyoudo?Wheredidyougo? 询问过去的事情,并能利用动词过去式熟练表达过去所做的事情。
3.情感、策略和文化目标
4.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名胜古迹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5.教学重点:本课中目标句型的运用和单词
6.教学难点:单词TheBritishMuseum.的发音和目标句型
7.教学准备:简单的PPT课件、单词卡片、录音机、学生准备旅游的照片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次优质课大赛,不让教师与学生见面,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环境出发多方面考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面对五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可是在自由表达方面存在困难,教学设计中我突出了教学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又因为是借班上课,我对学生不熟悉和学生对我的课堂口语的陌生,也许课堂会产生很多的不和谐。为此我有效将评价及时运用到课堂中,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英语微教案【篇3】
xxx县教体局小学教研室及xx镇小学教研室20xx年教研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石河完小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实践《英语课程标准》和《小学英语教学策略》为重点,以新课程理念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讨并引导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反思。进一步推进网络教研,加强学法指导,重视语言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倡#课件# 导语言学习为生活服务,为终生学习、发展服务。经过各类教研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
二、工作目标
严格落实县教研室及镇教研室工作部署,突出教学质量,紧抓学生英语口语、书写和阅读教学、做好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做好专项教研工作,再提教学质量。
高效化、现代化的课堂;
2、贯彻新课标理念,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说、读、写技能的掌握及英语综合语言运用本事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学生书写的.指导和口语的练习。
4、做好英语阅读教学和听说教学活动,重视学生本事的培养,构成初步的英语技能。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
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和《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正确领会课标精神和策略,提高自我的理论修养。
2、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实践,边教边研究,要不断反思自我的实践,总结经验,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
(二)规范英语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难点;必须研究应对的学生,熟悉他们的已有认知和本事,充分利用各种信息,丰富教案,做好教学反思,不断总结课堂实践中的得失,优化教案,加强校本研究。
自然,设计的活动要有目的,即活动是任务型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
3、做好练习。使用好基础训练,精心批改,尤其要求学生书写端正清楚,订正要严格认真,一丝不苟。
4、辅导好学生。做好提优补差,教师要充满爱心,耐心细致地对待后进生,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教育他们改善方法,促使他们提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落实好英语口语及写教学,针对不一样年级的学生开展不一样的竞赛,如朗读、讲故事、口头作文、歌曲演唱、书写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性,重点放在口语及书法上,重点培养这两方面的特长生。
小学英语微教案【篇4】
1、加强单词的朗读和默写,给学生明确的任务,使他们也能尽自我本事过好单词关。将词组复习与单词分类复习相联系。在复习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教材中的短文,做到精读和导读相结合,在较短时间内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把单词、词组、句子和阅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复习过程中将它们紧密联系起来,合理安排复习资料,提高学生整体运用知识的本事。
2、以听说读写为主要途径,让学生多读,在复习中培养学生郎读英语的习惯,在学生多读多说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听和写的本事。听说读写要有机结合,才能相辅相成。学生基础差,见过的英语习题比较少,要从习题入手,让学生尽可能的多做习题。
3、进行分类专项训练,帮忙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获得不一样的提高和收获。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那么对不一样层次的学生就要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复习重点应放在单词,句型等基础知识上。
总之,紧张的复习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求从实际出发,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必须的提高和提高,不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英语微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知识要求是掌握一定量的词汇,二十多个基本句子结构和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包括:“位置关系”、“介绍地点”、“赠送物品”、“课堂实录”、“寻找人物”、“电话用语”、“询问去向”、“物品形状”,等等。其中一部分与前几册课文有间接或直接的联系。
新授单元由七个板块组成:
第一部分是Read and say情景对话板块。该板块通过情景会话,着重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提高会话能力。
第二部分是Look read and learn,主要呈现词汇。
第三、四板块中的句型是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
第五板块Read and act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朗读习惯。
第六板块Listen and repeat 是语音训练板块。
第七板块Fun house是一个活动板块,可利用它来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双基"目标
1 掌握每个单元的词汇和句型。
2 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情意目标
1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同学间的协作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已有的英语基础上渴望通过新学期的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交际内容,提高交际能力。本册教材所涉及的话题内容更丰富,涉及的词汇和日常交际用语、句型也有所增加。教学时应注意教材前后编排的连续性,以便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句型,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 重视语音教学,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朗读会话。
句子及会话。
4 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学进度安排
小学英语微教案【篇6】
【学生分析】本节课的话题是新年,过新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也是熟悉的,而且教学此课的时间刚好接近新年,相信学生会对这一内容感兴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浓,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将很容易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从而让教学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节对话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用句型 Let’s … 提出建议,并会使用Good, idea.进行回答。同时学会用Happy New Year .进行问候。此外还将学习几个动词短语:make a Near Year card,say happy New Year ,sing and dance ,
go to the zoo等,本节课生词较多在一节课内掌握有一定的困难,本课时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话题之一。
小学英语微教案【篇7】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听、说、读、写句子: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in May. My birthday is in June. Uncle Bill's birthday is in June, too.
(2)能听懂、会说课文的内容,并能完成课本下面的表格和相关练习。
(3)能够掌握询问他人生日的方法:When is XX's birthday?并能流利回答:His/ Her birthday is in ...
(4)能够掌握简单的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总结阅读方法,并安排了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加强。
(2)通过多媒体直观法,让学生通过图片掌握重点,解决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尊重他人,关心家人。
小学英语微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并掌握描述天气的词汇。
2、初步体会名词变成形容词的构词法。
3、学会询问天气并做出恰当的应答。
4、运用现在进行时,谈论在不同天气时正在做的事情。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和Role—play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幻灯片、等展开课堂教学;通过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互相询问不同地方的天气情况;谈论图片中不同的人正在做什么事以及Uncle Joe一家正在做的事情;小组汇报活动──复述Uncle Joe一家正在做的事情。进行“描述不同的天气情况下,人们所做的不同的事情”的课堂教学和练习;本单元的教学法建议:语音教学──让学生能在朗读或对话中正确使用连读;词汇教学──采取图片、思维导图等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操练、理解含义,并学会运用;口语教学──采取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小组活动互相操练;听力教学──采取连线,排序,回答问题等方式;写作教学──以填词、回答问题、补充段短文内容、写简单的短文为主;语法教学──总结规律、抓住特征、模仿操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幅世界地图,让同学们描述图中几个地方的天气状况,激发同学们的跨学科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习并掌握描述天气的词汇。
2、初步体会名词变成形容词的构词法。
3、学会询问天气并做出恰当的应答。
4、进一步运用现在进行时谈论正在做的事情。
5、训练在听力过程中抓住关键信息的技能。
(二)教学难点
1、学会询问天气并做出恰当的应答。
2、运用现在进行时谈论正在做的事情。
三、教学策略
语音教学──让学生能在朗读或对话中正确使用连读;词汇教学──采取图片,思维导图等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操练、理解含义,并学会运用;口语教学──采取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小组活动互相操练;听力教学──采取连线、排序、回答、问题等方式;采取一种材料多种用法的途径,对目标语言进行训练。
四、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
Activity:以weather为中心词,幻灯片展示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回忆小学学过的描述天气的词汇,如:rain,wind,snow,rain,sun,cloud,storm,rainy,snowy等,然后小结构词法:rain—rainy。
【设计意图】
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在头脑中将单词分类。
Step 2:Present the target language
Activity生生对话练习。
【设计意图】
初步运用目标句型和目标词汇谈论天气。
Activity莫斯科、波士顿、上海、多伦多五个地方及天气。教师先做示范,找一个同学回答,然后做pair work。
A: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B:It’s sunny、【设计意图】
为学生搭好台阶,由单纯询问天气到问某个具体地方的天气,由看提示词回答问题到看图片回答问题,逐步减少语言控制,同时为听力减少障碍。 Step 3:Listening 1b
Activity【设计意图】
词图配对,巩固目标词汇,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建立英语思维。 ActivityBeijing Moscow Toronto Boston Shanghai
【设计意图】
练习在听力过程中寻找关键词,训练学生抓取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Activity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其中的一个地方,用给朋友打电话的方式询问对方的天气。
A:Hello!Mike!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B:It’s sunny、How’s the weather in Shanghai?【设计意图】
初步体会在语境中运用目标语言。
Activity如:
Hello,everyone、Nice to see you again、Let’s take a look at the world weather、Beijing is sunny and warm、Shanghai is…
Thanks for listening、Have a great day!Bye!【设计意图】
尝试在不同的语境中比较灵活的运用目标语言。 Step 4:再现现在进行时Activity1:当最后一名同学将要报道完毕时,教师问:What is he doing now?引入到下一个环节,复习及总结现在进行时及现在分词的用法,包括不同人称用什么be动词,现在分词的—ing,有几种变化规则。
【设计意图】
复习第【设计意图】
用歌谣的形式巩固be动词在现在进行时中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潜移默化的突破现在进行时的难点。
ActivityTalk about the weather and what you are doing now、A:Hi!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B:It’s sunny、A:What are you doing?B:I’m visiting the Summer Palace、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文本,利用书上的五幅图片,让学生从只谈论天气到谈论自己在当时的天气状况下正在做的事情。步步深入,逐一突破重难点。
Step 5:Listening 2a/2b
Activity ① How’s the weather?
②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Linda’s family?【设计意图】练习在听力过程中寻找关键词,训练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Activity2:再听一遍,完成2a,2b的排序和连线【设计意图】
训练学生听录音获取细节的能力。
Step 6:Practice
ActivityTalk about the people in activity
e、g、What’s Uncle Joe doing?He’s playing basketball、【设计意图】
练习目标语言,体会人称与be动词的变化。
ActivityIt’s Sunday today、It’s sunny and warm、The Joes are relaxing at home、Uncle Joe is playing basketball outside、Aunt Sally is busy now、She’s cooking、Mary is watching TV、Jeff is playing computer games、What a relaxing weekend!
教师可给出范文,然后让学生模仿着说,如果学生程度不强,也可以挖掉表示天气及做事情的词,降低难度,也可以让学生初步练习写作。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初步建立篇章意识,学会叙事前首先交代时间、天气、人物,再进行具体叙述。有针对性地挖空写作练习,可以为最后的输出搭好台阶。
Step 7:Homework用一问一答或短文的形式,写出Uncle Joe一家正在做的事情。
【设计意图】
小学英语微教案【篇9】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进行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做到当堂资料当堂掌握。
2、及时批改、讲评作业,并做好总结,对中差学生及时给予指导,使其赶上来。
3、课堂上,运用各种不一样英语教学法来辅助教学,如:情景教学法、直接教学法和TPR全身反应法,并开展一些趣味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简便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4、针对不一样的班级开展有效的英语活动。构成一种学习英语的浓厚氛围。在年级中举行英语单词比赛或英语课文朗读比赛。
5、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肯定他们的提高(尤其是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朗读和书写的习惯。
6、多教授chant和歌谣或小故事等促进学生多单词和句型的记忆。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旅游、问路等,为学生供给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7、教学中善于观察、了解学生,正确对待后进生,给他们温暖,经常与他们交谈,了解情景,帮忙解决困难。针对每个学生的优点与缺点进行辅导,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忙,使他们共同提高鼓励后进生。我们英语教师最头痛的是后进生队伍越来越壮大,所以我们要鼓励后进生,善待后进生,纠正后进生的错误观念,让他们明白自我能行,鼓励他们去追求。在课堂上,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要掌握评价的艺术,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发现他们的优点与长处,让他们尽情发挥。教师要耐心帮忙他们,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化他们,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8、针对特长生的特点,给予他们辅导。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发展他们的特长。如朗读比较好学生,对他们加强朗读训练指导,教师给他们供给阅读材料,教师示范,学生尝试等方式进行训练。
9、评价形式多样化,激励小学生: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每个学生的成绩和点滴提高都要加以肯定。采用口头表扬、精神奖励和贴图奖励的方式,异常要注意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所取得的提高及时给予表扬。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应以构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本事为主要根据。学期评价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以等级制记成绩。
小学英语微教案【篇10】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具体环节及有关曾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和设计。 在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这门课程时,自己做了很详细的笔记,特别是专家布置的作业,自己也是思考了很久才提交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完成的作业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获得了“优秀”的等级。虽说在完成作业时确实花了不少时间和心思,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形成英语教学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planning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预先谋划,事前设计。现代教学尤其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英语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它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众多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学校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要教师有心,同样可以进行朴素却生动的有效的教学设计;一个教师的基本功的精湛同样是成就教学精彩的基本元素,如清爽明了的简笔画和教师动听的歌喉也能使教学充满诗意,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并提升语言能力。
新课程的课堂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它不是教师完全预设的。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时,应认真思考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观念层面:是否充分领会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要素。 内容层面:教学设计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情景和学习路径。
操作层面:是否将学习空间最大限度的留给学生。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应充分重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学会主动把自己当成“鱼”,只有这样学会了“换位思考”,能够预想“鱼”的各种感受,才会在观念上和方法上得到自我提升,也才会真正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以下几点英语教学设计的技巧,或许对我们的教学有帮助,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音乐教案收藏
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资料。有了资料的协助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资料内容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音乐教案收藏”,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高中音乐教案【篇1】
一、教育理念
音乐欣赏课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出发,结合音乐生活的时代特点,改革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和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充分运用音乐本体语言,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感悟音乐、理解音乐,使学生学会欣赏通俗音乐。
二、教学内容: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目标
1、聆听《思念》、《懂你》及《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
2、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五、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讲解和指导,让学生唱出风格,唱出文化内涵。
六、教学方法:
采用演示法、激趣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流行的通俗歌曲《酸酸甜甜就是我》。(张含韵演唱)
2、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用歌曲导入课题:
请学生根据课前教师播放的歌曲,回答问题:
⑴、这首歌曲曲名叫什么?(《酸酸甜甜就是我》)
⑵、是由谁演唱?(张含韵演唱)。
2、结合所学习的音乐知识,思考一下这首歌曲属于艺术歌曲、民歌还是通俗歌曲?(通俗歌曲)
3、提问:为什么喜欢通俗歌曲?
学生分析并回答。
教师提问后总结并出示课题:好听,易唱易学的歌曲和音乐,比如轻音乐、通俗歌曲、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为通俗音乐。
(创设情景,播放与欣赏内容相关的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三、新课
1、音乐知识:
(将音乐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音乐知识,师生共同学习。
1)、通俗音乐定义。
2)、通俗音乐的内容。
3)、通俗音乐的特点。
4)、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
5)、通俗音乐和古典传统音乐的区别。
教师总结:通过对两部分音乐知识的学习,我们对通俗音乐在定义、形式、内容等特点以及它与其它音乐形式的联系区别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感受通俗音乐,在今天的欣赏课中,我们将要欣赏三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通俗歌曲。它们分别是歌曲《思念》、《懂你》和《好汉歌》。用心感受这三首歌曲所表达的不同的主题思想及它们在演唱风格上的区别。
2、欣赏音乐作品:
1)、阅读课本提示并欣赏歌曲《思念》。
①介绍作品:《思念》创作于1987年,由毛阿敏在1988年春节联欢会上首唱。 ②教师范唱:《思念》
③分析作品并提问:
A、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B、演唱风格应如何把握?
教师总结:歌曲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演唱风格激动、哀怨。
C、歌曲中的“蝴蝶”指的是什么呢?那么歌曲中为什么比喻成蝴蝶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歌中的蝴蝶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爱情,总的来说,是人们心中最宝贵最珍惜的东西。用蝴蝶比喻友情的美丽和稍纵即逝。 ④师生互动:启发学生回答并演唱歌颂朋友的歌曲。
2)、欣赏歌曲《懂你》。
⑴提问:①同学们熟悉这首歌吗?(《懂你》,由歌手满文军演唱)。
②这首歌曲中的“你”指的是谁?(母亲)
⑵介绍作品:《懂你》这首歌表现了一个母亲为抚养子女含辛茹苦、甘于奉献的伟大情怀。
学生阅读课本提示,回答两个问题:
A、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B、它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的。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了对母亲的真挚美好的情感。演唱风格深情爱恋。
⑶学生演唱。
3、欣赏《好汉歌》
⑴欣赏歌曲《好汉歌》。
①分析歌曲: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歌。演唱风格粗犷、豪放。
②歌曲旋律特点:采用了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民间音调,具有通俗与民歌相融合的特点。体现了通俗音乐与传统音乐的联系。类似的歌曲还有《青藏高原》(西藏民歌音调)、《天堂》(蒙古民歌音调)等。
⑵学生学唱歌曲。深入体会歌曲的演唱风格。
(这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是聆听音乐,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在这一环节中,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名言、图片及多媒体技术等吸引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深入体验音乐作品,展开联想和想像;能够运用正确的审美观、科学的方法,对音乐作品进行适当的审美评价。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情感体验、想象进一步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艺术处理与巩固
1、同学们有喜欢的歌曲和歌手吗?
2、同学们喜欢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教师总结: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手,喜欢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喜欢的理由大致有两点:首先他们喜欢歌手所演唱的歌曲,其次喜欢他们的形象和才华。
3、分析与辩论:“追星现象”。请同学们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这种追星现象来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出现追星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追星,是青少年追求美、崇尚美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是青少年朝气蓬勃、活泼向上、追求个性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个现象?(将学生分成两组根据这一现象进行辩论:追星的对与错。
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但要把握好分寸:
1)不盲目追星。
2)不疯狂追星。
3)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
(归纳拓展审美升华:围绕本课内容,针对相关的热点问题对教学内容适当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
五、归纳与总结。
(在课将结束时,用总结性的语言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起了学生的遐想,激发兴趣。)
在今天的音乐欣赏课中,我们了解了有关通俗音乐的相关知识,体验了通俗音乐的独特魅力,探讨了与通俗歌曲有关的现象和问题。
通俗音乐大都没有经过历史的检验,多数是未得公认的音乐创作。通俗音乐中有优美经典的作品,也有一些商业化的、格调低下的作品和表演。因此,其中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只有经过不断实践的检验,才能产生更多优美、高尚、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作品。
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去聆听、去体验、去感受音乐。
高中音乐教案【篇2】
设计理念
为了适应高中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依据教材选编了爵士乐的教学内容安排,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共同探讨爵士音乐的风格特点,并了解其相关文化及艺术价值。本着“普遍参与和发展个性”的教学原则,重视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获得审美体验。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第十三单元《爵士乐》,设计思路如下:
1、确立主题
2、教学选材
3、活动与探究
通过视听等教学活动激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与表演:可表演一段你学过的爵士音乐,也可模仿爵士乐手的演奏。
教学目的:
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爵士音乐文化的资料(文字、音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共同探讨爵士乐的风格特点,并了解其相关文化及艺术价值,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美国黑人爵士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的意识。
重点难点:
由于某些历史与社会的原因,学生对爵士音乐接触比较少,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虽然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但仍缺乏对音乐本身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让学生初步了解爵士音乐的音乐特点,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爵士乐的资料,并以展示作业的形式说明—什么是爵士乐?
2、教师准备图片、音响、影象等有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
3、以小组为单位就坐,随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对比听赏:
流行音乐《夜来香》与爵士乐《夜来香》
2、引出课题:“什么是爵士乐?”(说明:对比听赏可以反馈出学生经过学习后对爵士乐的理解,并自然导入课题)
二、交流与探讨
1、学生的交流
①学生展示各自的作业(手抄报及喜爱的音乐等),并相互交流。
②由课代表主持,按组自选介绍的内容,并选出代表进行作业展示:爵士乐的起源,使用的乐器,演奏形式,风格与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说明:此环节可以让学生相互介绍了解彼此的作业情况)
2、学生分组展示并作介绍
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内容,灵活地进行交流、切磋和补充。并感受、体验布鲁斯与拉格泰姆的音乐特点:
教师总结:布鲁斯的音调与拉格泰姆的节奏形成了基本的爵士语汇。
关于爵士乐的即兴性
师:即兴演奏(演唱)是爵士音乐的灵魂,是它的`生命所在。它自由的即兴风格,要求爵士乐手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由此这些无法准确记谱的美妙音乐,不能用录音的方式把它记载下来。有人说:一张张的爵士唱片汇聚了一部爵士音乐史。
说明:交流与探讨环节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显示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三、思考与创作
1、爵士乐在中国
⑴、欣赏影片片段:三四十年代的大上海舞厅中以爵士音乐做背景的场面。
师:在这个片段中你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⑵、学生交流看法,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对爵士乐在中国的看法。
⑶、师:爵士乐在中国的影响由来已久,当这种由美国黑人贫民创造的民间音乐在征服了白人之后,传到了东方;三四十年代上海的“百老汇舞厅”“和平饭店”等,其音乐演奏形式与歌曲创作都表现出国人对爵士乐的吸收与借鉴。
2、中国的爵士乐现状
师:步入开放的中国,爵士音乐已逐渐走进人民的生活,日益受到大众的喜爱,故此我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渠道收集到许多有关爵士乐的资料。
欣赏:具有爵士音乐风格的中国民歌:《采茶舞曲》片段。
3、分析与交流:
师:这首由中国民歌改编的爵士音乐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说明:再次归纳爵士乐的主要音乐特点,并为以下的即兴创作环节做铺垫。)
4、创作和表演——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与表演:可表演一段你学过的爵士音乐,也可模仿爵士乐手的演奏。
(说明:通过实践,让学生真正体验“什么是爵士音乐”)
四、归纳与总结
1、师:你们认为老师组织这次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与学生交流学习的感受与收获)
2、师:通过音乐我们了解一种文化,而通过文化又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音乐。我很感谢大家,是你们的作业给了我无数的灵感,是你们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爵士乐”,是你们又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爵士乐”,让我真正领悟到了“什么是爵士乐”,谢谢大家。
(说明: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是本课的点睛之处,也是对本次学习的总结与提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老师也是一个有限的主体,整个的学习过程应是一个师生双向互动与交流的过程)
高中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结构和基本演奏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基本演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葫芦丝演奏的学习,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精神。
【教法、学法】
(1)教法:讲解示范法、趣味游戏法、律动教学法
(2)学法:体验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葫芦丝录音指法图片
【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音乐学科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导入、讲授、探究、拓展、小结。
1、导入:
教师采用的是示范演奏一首优美动听的葫芦丝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或录音来导入本课,并请学生说出听后的感受。
问题:1、乐器的声音特点?2、哪个民族的乐器?3、乐曲的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使学生在葫芦丝独具魅力的音乐感染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2、讲授:
通过实物及指法图片讲解,以轻松愉快的谈话形式,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到葫芦丝的结构、演奏姿势、呼吸、指法。并把葫芦丝与笛、箫作比较,阐述葫芦丝在结构上、演奏上独特的地方。
正确的演奏姿势是演奏的基础,学生在演奏时会出现低头、坐立不直、踮脚、跷腿等不良习惯,要及时给予纠正。
演奏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法,我采用闻花香的活动,来让学生体验:先用鼻吸气,然后学会用口鼻同时吸气,并通过横膈膜控制再缓慢而均匀向外呼出。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清楚、直观地了解葫芦丝演奏的基本常识,运用讲解示范法,并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呼吸技巧。
3、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巧,我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
探究①:气息的控制。
它是所有吹管乐器的演奏难点,也是葫芦丝演奏的难点。葫芦丝与其他吹管乐器在演奏上所不同的是:吹低音时气流速度细而急、口劲大;吹高音时气流速度粗而缓、口劲小。在练习吹高音sol和la时,学生认为音越高就越用力,结果事与愿违。其实,越用力会越没声音。
为了让学生对气息的控制收放自如,我采用趣味游戏教学法,安排了吹纸条的游戏,让学生能直观感受不同气流速度纸条的变化,然后用不同的气流速度来吹葫芦丝中的高、中、低音。
学生初次接触葫芦丝演奏,不容易把音色吹出来,开头和尾音常出现的“咕”音现象,听起来很不舒服。教师要分析并示范,让学生认真体验并反复练习。开头出现是因为气流速度慢,用吐音加强力度,快速吹出即可解决。尾音出现是因为剩余气息推动所至,这时嘴快速张开就能避免。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游戏教学法,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技巧。这符合音乐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探究②:练习曲。
为了更好地掌握葫芦丝气息的控制,以及指法的熟练,练习曲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在吹奏练习曲的过程中,常出现憋气或换气声响大,这都将破坏音乐的完整性,要给予纠正。
要想获得柔和、优美的声音,按孔方法是演奏的重点。手指按音孔时要自然弯曲,用第一节指肚按满音孔。学生由于手指伸得过直或拱得过高,容易出现按
孔不满、漏风以及手指过分紧张导致不灵活的毛病。吹奏时必须做到“满而不紧,松而不漏”,否则就会出现音不准或声音很闷。为克服手指紧张,也可让学生做一做手指操的练习。
设计意图:器乐学习中,呼吸、指法、技巧等都是通过练习曲的训练来完成,其训练是相当重要,必不可少。
探究③:乐曲。
我选用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四川民歌《康定情歌》。选择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作为练习内容,不仅给了学生以美的愉悦和享受,而且大大地增添了他们掌握演奏技能的信心与力量。
演奏本乐曲用的演奏技巧有:单吐、打音,它是葫芦丝演奏广泛使用的技巧,也是本课的重点。教师通过讲解与示范演奏,使学生逐步掌握。
演奏这首乐曲的难点是乐曲的节奏型,我通过律动教学法:视唱、节奏练习,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各种器官充分调动起来,唱一唱,拍一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律动中掌握乐曲节奏型,最后能完整地演奏乐曲。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教学法来克服乐曲的节奏难点,这体现了音乐教学的律动性原则。
4、拓展:
我安排了一个音乐活动:才艺大比拼。活动分小组进行,让每组根据乐曲《康定情歌》自己安排角色,自主选择表演方式。
首先,明确每个小组的组长,并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来安排角色。然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排演。同时,教师活动于同学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并进行协调与指导。表演形式:(1)器乐合奏(可葫芦丝合奏:演奏能力强的学生吹主旋律,能力弱的学生吹伴奏音乐;也可与其他乐器或打击乐器等合奏);(2)为歌曲伴奏。(3)为舞蹈伴奏。
最后,选出三个小组进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要采取开放式评价,激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我。
设计意图:音乐活动的安排,这遵循了音乐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排练、表演,使具有不同特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充分地展示自我,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都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精神。面向全体学生,这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音乐教育应遵守的一条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演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也符合音乐教学的面向全体与成功性原则。
5、小结:
通过自评、他评的方式,在民主的评价氛围中评选出优胜单位和个人,给予鼓励并要求学生加强课后练习与巩固。
高中音乐教案【篇4】
1、导入: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有两百多年历史。它在继承宋元戏曲传统的基础上,完善了行当与表演程式。音乐上保存和吸收了徽剧、汉剧、昆曲、梆子戏的特点,声腔主要由西皮、二黄两大系统组成,板式极为丰富。
2、观看京剧片段(VCD)。
1、京剧常识:
(1)京剧的行当:生、旦、净、筹。(脸谱展示)
(2)京剧的伴奏:文场、武场。(乐器展示并变听乐器声音)。
2、欣赏京剧唱段:
(1)都有一棵洪亮的心。(红灯记)
(2)智斗。(沙家浜)。
(3)唱脸谱。
3、学唱京剧《唱脸谱》。
(1)反复听唱。
(2)跟伴奏视唱。
小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希望通过今天的欣赏和学唱,同学们能进一步喜爱我国的京剧。
课后记:通过京剧片段的观看,同学们对京剧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高中音乐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虚拟课堂的学习交流,以《我和你》这首北京奥运会主题歌为创作的主题,展示创编活动。虚拟课堂的学习方式,在新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又是老师、又是朋友、又是网友。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创作的热情是现阶段的重要引领方向,使学生从心中迸发出的对音乐的爱和向往。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在音乐审美体验中享受音乐美。
㈡“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虚拟课堂的自主学习,共同体会歌曲《我和你》内涵及价值.2、学生创编作品展示, 深入体会歌曲创作的特点与风格,探索不同的创作形式.3、对学生改编的歌曲《我和你》进行作品分析,在创作实践中学习创作方法.
㈢“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歌曲的创作过程,对作品创编产生启发。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给予展示的平台。3、对学生创编的作品,进行知识分析和提升,与学生共同探讨创作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㈠教学重点
通过虚拟课堂教学成果的展示,学生在改编、创作、分析音乐的过程中,深入体验创作中情感价值,提升知识层面的深度和广度。
㈡教学难点
1、学生改编作品的分析与探究2、在学生创作过程中,保护学生建立起对音乐创作的热爱度,肯定学生的成绩的同时,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完善和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活动。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预备:师生共同演唱歌曲演唱歌曲,在歌声中找寻对奥运会的回忆与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创设音乐情境课题展示《我和你》
体会原创作者的创作过程展示虚拟课堂网络平台中的教学帖,扼要说明作曲家的创作过程。学生通过虚拟课堂了解到此首作品的原创作者的创作经历,由学生代表发表感言。在现实课堂中进行交流学习学生创编作品展示1.李法然同学二胡曲《我和你》创作展示聆听学生的作品从民族和民族音乐的角度进行探讨学生展示同时分分析作品所使用的创作手法.。选修课带给渴求音乐的学生展示音乐新天地。现实课堂中的展示于虚拟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努力探索的结果。2.张子武同学电脑音乐《我和你》创作展示聆听电脑音乐《我和你》使用作曲软件----西贝柳斯学生谈创作的过程和思路探究阶段师生共同进行创编作品的分析作品分析师生共同探讨从引子开始到段落中的音乐分析,包括调式、和弦、旋律、伴奏、曲式等内容的分析。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将落实于学生的创编作品中,知识的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学生边听教师分析作品边思考回答教师相关问题。探讨内容包括创编作品的优势与可改进的地方。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提升创作的专业知识和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的验证。创编作品的评论学生对二首不同表现形式的改编作品进行评论。学生交流情感升华歌曲《我和你》重温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会给师生带来许多体验,教师在此启发学生们在情感的追求中,要主动寻找知识的支撑,达到对音乐热爱的延续。师生共同欣赏和演唱歌曲《我和你》学生在现实课堂中,更多体会到心灵沟通的快乐,在一首作品中,同呼吸、共命运。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知识和技能是情感的支撑。结束通过现实课堂的学习,继续完善《我和你》创编作品。进入下一阶段的课程学习。回归虚拟课堂展开丰富而生动的音乐创作活动。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相整合。高中音乐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音符,大胆参与音乐“组合游戏”,体验小音符带来的乐 趣,感受音乐创造的魅力;
2、从动画片入手,让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思路:
新生入学,对初中音乐还很陌生,用动画片来进行第一课教学,可以说是激发兴趣的最好方法,这样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也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学生熟悉的音符用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以游戏的形式来学习,更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的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及学习兴趣的激发
教学难点:
音符的自由组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在音乐中进入教室。
2、师生相互问好。
二、感受与探索
1、教师提问:大家喜欢听童话故事吗?说一说你听过的故事名,或者说一说你最难忘的一个故事。
(用故事导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
2、“七个小矮人”大家听过吗,今天我们就来和他们一起做做小游戏。(出示:七个小矮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认识七个音符)
3、游戏:七个小矮人找朋友
要求:找出七个学生,一人一个名字,然后自己组合,站在一起后学生试唱,教师可弹琴伴奏。
4、学生自由探索,感受音乐。
5、学习新歌《地厚天高》
教材选取于大型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学生早已十分熟悉,再一次出现在初中音乐课堂,会给学生一种想不到的喜悦。
6、采用试唱法和听唱法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学歌曲。
三、展示与表现
1、将学生分组,各小组推选有音乐特长的学生。
2、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的特长展示出来
4、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小组与个别同学进行评价。
(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只指导学生如何评价,不作结论性的评价,但都要充分给予肯定)
四、教师小结,下课。
高中音乐教案【篇7】
教学内容:
1、《祖国颂》
2、《你是这样的人》
3、《走进新时代》
教学目标:
(1)欣赏《祖国颂》、《你是这样的人》、《走进新时代》,联系所学作品,了解音乐的社会性既音乐的社会功能,感受音乐作品意境,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学习,体验感受合唱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史及艺术价值。
教学理念:
师生进行研究型学习,根据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在在课上完成合唱的起源,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及音乐风格特点、作用意义等,并以《走进新时代》、《祖国颂》、《你是这样的人》为例,认识歌声记录新中国发展的历程。教师从中给予指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学习,懂得音乐的社会性既音乐的社会功能。感受、体验、了解合唱音乐的特点。
2、通过学习、演唱,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①学生将收集的的资料,整理好,用以说明合唱艺术。
②教师需多媒体设备,课件等。
③学生进入教室按声部落座。
教学过程:
一、《祖国颂》
1、介绍合唱《祖国颂》(乔羽词,刘炽曲):(出示多媒体)
《祖国颂》是一首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气势宏伟,热情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合唱作品,分为A,B,A三个乐段,教师范唱三段的主题,并简要介绍说明。演唱《祖国颂》这首歌,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聆听全曲
3、组织学生说出聆听后的感受
4、学唱三段的主题旋律,加深体验歌曲的结构、内涵及风格特点
5、出示多媒体:“什么是合唱艺术” 、“合唱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合唱是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音乐艺术形式。
6、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各自的资料,教师参与展示、总结归纳:合唱艺术的起源、发展,每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及相关作品,以及它们的风格特点。
二、《你是这样的人》
欣赏分别由戴玉强的美声唱法和刘欢的通俗唱法演唱,请学生进行对比。
作品介绍:《你是这样的人》是电视片《百年恩来》的主题歌,是为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而作,题材为颂歌,歌曲含蓄、深沉,回味深长。
请同学说出同一首歌用不同唱法演唱效果有何不同,简单谈谈感受。
重复欣赏,戴玉强演唱的。
师点拨提示:周恩来,是一个让后人无限追忆和怀念的历史伟人,我们不能忘记他,也无法忘记那些为革命的胜利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
三、《走进新时代》。
(1)分别欣赏:独唱《走进新时代》、合唱《走进新时代》。
师:请同学们注意同一首歌曲,用不同的演唱形式---独唱、合唱,产生的效果有怎样的区别。
(2)实践
教师弹奏并演唱《走进新时代》
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学唱《走进新时代》,进一步体验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师:《走进新时代》作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夕,歌曲以优美抒情的旋律,婉转动听的音调,抒发了全国人民,在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下,满怀豪情走进新时代的情怀。
歌曲为二段体,每个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结构规整,歌曲的曲调采用民族宫调式,歌词以第一人称——我(我们)展开,倍感亲切。
第一乐段是陈述性的诉说——“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演唱中注意装饰音的效果,使曲调更具有口语的语感,自然而优美。
第二乐段是对比段,旋律在高声区,情绪更加激昂,更加高亢,歌词中先后以“东方红”、“春天的故事”唱喻我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继往开来,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前进。
学唱中,教师要给予气息,咬字、吐字、强弱、情感处理等,必要的指导,把歌颂与豪迈的激情充分表达出来。
播放歌曲,全体合唱《走进新时代》,教师指挥。
四、巩固与深化
教师与学生一起,把整节课的内容,回顾,整理,总结归纳。
学生可继续用搜集的资料说明。
教师在音乐有何社会功能上进行引导、点拨,进行研讨。
音乐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研讨。
音乐是怎样为人类服务的?研讨。
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史和艺术价值,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时期作品的历史意义。
最后针对教学重点进行提问与考核。
五、下课,布置作业。
高中音乐教案【篇8】
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教室
一.教学目的
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2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懂得继承和宏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3.教学方式:演示,教师讲解、示范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⑴听歌曲:《唱脸谱》
[师]这首歌曲是关于我们的国粹--京剧的。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我国的戏曲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而我国的戏曲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京剧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国拜师学艺,把我国的艺术带到他们的国家中去。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国粹了解多少呢?
⑵谈谈对京剧的认识。(学生讨论回答)
2.京剧艺术基础知识
(1)起源: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
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微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
在200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发明,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
(2)角色的分类与脸谱:
“生、旦、净、丑”是什么?其实不过是角色分类。
“生”是男性正面角色。
“旦”是女性正面角色
“净”是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
“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每种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脸谱、扮相等,只要演员一上场,你一望便知。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
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
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
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
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者。
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里分别有不同的脸谱。以便学生认识,和区分)
(3)京剧的音乐
声腔:唱腔和伴奏统称声腔。以板式变化为主,又因不同行当形成生腔和旦腔。
念白:“念”指人物吟诵诗句,富有节奏韵律感,音乐性较强;“白”指人物之间的对话。分韵白和京白。
(练习对话片段男:哥哥,哥哥……
女:兄弟,你哥哥出去做买卖去了,叫你等他一会儿。
男,哦,等他一等。
女:是。)
打击乐:通过打击乐器有节奏的击打,掌握全场演出的节奏,人物情绪和唱腔的演唱。
京剧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
曲牌音乐:京剧乐队中的管弦乐器,除担任唱腔
的伴奏外,还演奏各种纯乐器曲牌,作为
剧中的过场音乐和配合哑剧式的表演,曲牌多从昆曲中借用。
如:“京胡曲牌”“唢呐曲牌”“笛子曲牌”。
做:舞蹈化的形体动作(看喂鸡片段,让学生模仿)
打:传统武术和跌打技艺的结合(讲述盖叫天事迹)
3.京剧欣赏与学习
欣赏《铡美案》选段
剧情简介:陈世美得中状元,招为驸马后不认前妻秦香莲母子,反差韩琦于土地庙杀害。韩不忍,遂放其逃走后自刎。香莲愤之,拦轿喊冤。包拯出面,良言相劝陈世美,无果。包拯伸张正义,不顾皇亲势大,按律处陈世美以斩刑。
唱词:【西皮导板】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原板】尊一声驸马宫细听端的,可记得端午日朝贺天子,在朝房与驸马你相过了面皮,我相你眉长眉短有儿女,膀高膀低定有前妻,我劝你相认是正理,(白)驸马,祸到临头悔不及
欣赏此曲,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剧中的脸谱,人物以及音乐。
学唱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4.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京剧的一些基础知识,并欣赏和学习了京剧的音乐。希望大家能了解我国优秀戏曲文化,并能够热爱这一中国的国粹。下课。
高中音乐教案【篇9】
一、教育理念
音乐欣赏课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出发,结合音乐生活的时代特点,改革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和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充分运用音乐本体语言,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感悟音乐、理解音乐,使学生学会欣赏通俗音乐。
二、教学内容: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目标
1、聆听《思念》、《懂你》及《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
2、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五、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讲解和指导,让学生唱出风格,唱出文化内涵。
六、教学方法:
采用演示法、激趣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流行的通俗歌曲《酸酸甜甜就是我》。(张含韵演唱)
2、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用歌曲导入课题:
请学生根据课前教师播放的歌曲,回答问题:
⑴、这首歌曲曲名叫什么?(《酸酸甜甜就是我》)
⑵、是由谁演唱?(张含韵演唱)。
2、结合所学习的音乐知识,思考一下这首歌曲属于艺术歌曲、民歌还是通俗歌曲?(通俗歌曲)
3、提问:为什么喜欢通俗歌曲?
学生分析并回答。
教师提问后总结并出示课题:好听,易唱易学的歌曲和音乐,比如轻音乐、通俗歌曲、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为通俗音乐。
(创设情景,播放与欣赏内容相关的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三、新课
1、音乐知识:
(将音乐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音乐知识,师生共同学习。
1)、通俗音乐定义。
2)、通俗音乐的内容。
3)、通俗音乐的特点。
4)、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
5)、通俗音乐和古典传统音乐的区别。
教师总结:通过对两部分音乐知识的学习,我们对通俗音乐在定义、形式、内容等特点以及它与其它音乐形式的联系区别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感受通俗音乐,在今天的欣赏课中,我们将要欣赏三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通俗歌曲。它们分别是歌曲《思念》、《懂你》和《好汉歌》。用心感受这三首歌曲所表达的不同的主题思想及它们在演唱风格上的区别。
2、欣赏音乐作品:
1)、阅读课本提示并欣赏歌曲《思念》。
①介绍作品:《思念》创作于1987年,由毛阿敏在1988年春节联欢会上首唱。 ②教师范唱:《思念》
③分析作品并提问:
A、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B、演唱风格应如何把握?
教师总结:歌曲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演唱风格激动、哀怨。
C、歌曲中的“蝴蝶”指的是什么呢?那么歌曲中为什么比喻成蝴蝶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歌中的蝴蝶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爱情,总的来说,是人们心中最宝贵最珍惜的东西。用蝴蝶比喻友情的美丽和稍纵即逝。 ④师生互动:启发学生回答并演唱歌颂朋友的歌曲。
2)、欣赏歌曲《懂你》。
⑴提问:①同学们熟悉这首歌吗?(《懂你》,由歌手满文军演唱)。
②这首歌曲中的“你”指的是谁?(母亲)
⑵介绍作品:《懂你》这首歌表现了一个母亲为抚养子女含辛茹苦、甘于奉献的伟大情怀。
学生阅读课本提示,回答两个问题:
A、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B、它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的。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了对母亲的真挚美好的情感。演唱风格深情爱恋。
⑶学生演唱。
3、欣赏《好汉歌》
⑴欣赏歌曲《好汉歌》。
①分析歌曲: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歌。演唱风格粗犷、豪放。
②歌曲旋律特点:采用了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民间音调,具有通俗与民歌相融合的特点。体现了通俗音乐与传统音乐的联系。类似的歌曲还有《青藏高原》(西藏民歌音调)、《天堂》(蒙古民歌音调)等。
⑵学生学唱歌曲。深入体会歌曲的演唱风格。
(这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是聆听音乐,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在这一环节中,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名言、图片及多媒体技术等吸引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深入体验音乐作品,展开联想和想像;能够运用正确的审美观、科学的方法,对音乐作品进行适当的.审美评价。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情感体验、想象进一步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艺术处理与巩固
1、同学们有喜欢的歌曲和歌手吗?
2、同学们喜欢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教师总结: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手,喜欢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喜欢的理由大致有两点:首先他们喜欢歌手所演唱的歌曲,其次喜欢他们的形象和才华。
3、分析与辩论:“追星现象”。请同学们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这种追星现象来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出现追星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追星,是青少年追求美、崇尚美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是青少年朝气蓬勃、活泼向上、追求个性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个现象?(将学生分成两组根据这一现象进行辩论:追星的对与错。
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但要把握好分寸:
1)不盲目追星。
2)不疯狂追星。
3)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
(归纳拓展审美升华:围绕本课内容,针对相关的热点问题对教学内容适当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
五、归纳与总结。
(在课将结束时,用总结性的语言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起了学生的遐想,激发兴趣。)
在今天的音乐欣赏课中,我们了解了有关通俗音乐的相关知识,体验了通俗音乐的独特魅力,探讨了与通俗歌曲有关的现象和问题。
通俗音乐大都没有经过历史的检验,多数是未得公认的音乐创作。通俗音乐中有优美经典的作品,也有一些商业化的、格调低下的作品和表演。因此,其中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只有经过不断实践的检验,才能产生更多优美、高尚、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作品。
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去聆听、去体验、去感受音乐。
高中英语写作教案
经过小编反复校验和调整这篇“高中英语写作教案”得以呈现。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教案是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保证。欢迎您的到来我们希望我们的网站能够成为您的读书驿站并收藏!
高中英语写作教案 篇1
高中英语写作课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的:教会学生用英语准确表达表格中涉及的要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表格中的中文要点,由词成句,由句成文。最后适当使用连接词,组句成篇,实现用词准确,行文流畅。
教学辅助手段:电脑(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介绍书面表达六步法(Introduction)
1.仔细审题,确立主题,明确要求。
2.围绕主题,提炼要点,编拟提纲。
3.分析要点及提纲,提炼关键单词和短语。
4.恰当使用句型,连词成句。
5.恰当使用连接词,组句成篇。
6.规范誊写
二、呈现学生得分情况(Presentation)
反映出学生得分差距,引起学生共鸣:希望在作文上获得提高。
三、讨论(Discussion)
1.写作人称为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词数150词左右,时态一般现在时。
2.明确要点,确定核心词、词组、句型。
(要点“你的看法”: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起课堂高潮。)
四、呈现(Presentation)
1.高考英语写作关键:A.学会使用较高级词汇。B.学会使用较丰富的句式。C.学会使用恰当的连接词。
2.呈现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典型句子。要求学生用高级词汇、高级句型进行改写,加以完善。
3.展示挖空后的范文,要求学生填入适当的关联词,并指出范文中的精彩之处。
五、反馈(Feedback)
1.学生修改作文,互查互改错误。
2.教师总结。首先,针对文中学生未找出或改对的错误,帮助学生一起改正。其次,对文中的错误之处进行分类(如:名词复数、动词时态、介词等),引起学生的重视。
六、提高书面表达建议:(Suggestions)
1.准确记忆单词。
2.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点,如构词法,语法知识等。
3.经常进行写作练习。
4.适当背诵作文参考答案。
5.大量阅读。
七、作业(Assignment)
发给学生另一篇体裁相似的书面表达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本课所学思路独力完成。
高中英语写作教案 篇2
英语写作课不知讲些什么,学生写作时不知从何写起,作文不成句,语法错误,一直是老师们的困惑,也是学生的绊脚石。到底写作课该如何上,怎么下手,下面分享几点方法:
高中英语写作课教学
一、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培养写作习惯
针对我校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的状况,首先让学生知道,写作并不难,就是把我们要说的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我们平时讲课的例句就是很好的素材,只要稍加整理即可,关键是敢写。
二、注意平时积累词汇,打好写作基础
平时上课尤其是词汇教学时,注意提醒学生积累一些例句,段落甚至是名人名言。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佳句和词汇句型较多的段落,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背诵重点句型和短语,积累话题写作的素材,培养学生的语感。课下注意收集各种体裁的写作 篇章结构以及开头结尾常用的优美句型。
三、练习写作的句式变化,进行专题指导
写作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也不能光说不练,积累素材完成后,教师要进行针对性的写作方法指导。首先,训练过程要循序渐进,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有信心,愿意去写作,并且要安排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有机械到灵活。英译汉练习让学生写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利用单元词汇进行造句练习——缩写课文——改写课文——仿写课文——写与课文相关的短文。其次,讲解写作步骤:审题——构思——提纲——初稿——修改——定稿。并注意写作中记叙文的五个W(what---who---when---where---why or how)。最后,提醒学生注意写作规则和标点符号的使用,并把高考评分标准展示给学生们,让他们对照自己的文章,找出存在的问题。
四、真实客观的评价,批改欣赏得法
对于学生习作的批改,有两种途径,一是教师面批面改,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今后要注意的问题。二是学生互评互批,这样既可以看到别人的长处,积累更多的方法,又可以发现学生们共同性的错误,以利于改正提高。教师应及时反馈具有共同性和倾向性的错误,并把优秀作文展示出来,激励优秀学生,鼓舞其他学生。
写作高分技巧
一、背诵+默写+仿写
step 1 背诵
其实,想要提高英文写作水平,无非就三大方法:多读、多背、多写。读是用心读,在阅读文章时及时将看到的精彩词汇、词组、句型记录下来,并在写作中反复运用积累下来的表达。
背诵确实是提高英语实力和考研分数的最好办法,但这个背并不是死记硬背,尽量结合译文,理解之后再背诵。前期背诵,肯定会很痛苦,很难背不下来,但如果能一直坚持下去,背诵速度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step 2 默写
背诵之后一定要记得默写,很多同学在完成背诵这个环节就不再进行下去。默写才能检验你真正记住了多少。大作文尽量在15分钟内默写完成,小作文默写尽量控制在8分钟以内。
小编建议大家范文只背一遍就好,多多默写几遍。每次默写之后,要仔细对比原文,并用红笔认真修改拼写、标点及语法等方面的错误,找出自己的写作弱点。
step 3 仿写
在掌握范文之后,可以尝试去写一篇话题相似的作文,尽量使用刚刚背过的词汇、词组和句型。
在经过不断地背诵、默写后,仿写一些主题相似的作文就会变得容易起来,等到考场后,自然能够灵活使用范文中学习到的词组、句型以及语法等。
二、语言>结构>内容
No.1 语言
对于阅卷老师来说,在看到一篇考生作文时,他们最看重的是语言水平。同时,语言水平也是考生最薄弱的地方。
语言有两大评分标准:1.用词和句型没有太多的严重错误,可取得写作及格分(小作文6分+,大作文12分+);2.用词和句型富于变化,可取得写作高分(小作文8分+,大作文16分+)
No.2 结构
结构即文章的逻辑性。不同于中文,英文写作比较注重逻辑的严谨性。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采用总-分-总结构。
大作文每段首句一般为主题句,其次为两至三句的描述或论证。首段一般是图画或图表的描述,第二、三两段一般为观点的论证。最后一段为小结,概括论证。
No.3 内容
内容即观点或思维。内容上有三大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即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放在第二段首句及第三段首句;原因、例证等具体论据以及因果、分类等论证出现在第二、三段。
三、书写工整!卷面工整!字迹清晰!
根据考研英语大纲的“评分原则及方法”,如果英语作文书写较差,影响到阅卷,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如果书写较好,小作文直接加2分,大作文直接加4分。作文卷面书写较好,涨6分以上并不是难事。
所以说,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卷面干净,即使英文写的不好看,也要写清楚,写整齐,保证卷面的整洁度。
高中英语写作教案 篇3
1、简要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清楚狐狸是怎样骗取乌鸦嘴里的`肉的,乌鸦为什么会上当。
(板书:狐狸狡猾
乌鸦爱听奉承的话)
2、出示练习提供的材料,指名学生读。
(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它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
3、学生自由读材料,思考:乌鸦一直很后悔,它会想些什么呢?假设你就是那只乌鸦,你会怎么想对待狐狸呢?
4、学生交流讨论以上的问题,教师行间指导。
5、集流:你认为故事的结尾会是这样的?指名学生回答,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讨论故事的结局有几种情况:
(1)乌鸦再次被骗了;
(2)乌鸦没有被骗到,狐狸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3)乌鸦想出好的方法惩治了狡猾的狐狸。
6、指导学生根据材料及画面展开合理的想象:在我们的故事中,乌鸦始终不能张开嘴,如果张开了嘴,它的肉就没有了;如果没有被骗的话,也要想出合理的方法,毕竟狐狸很狡猾;若是狐狸惩治了狐狸的话,也要想出合理的方法,因为乌鸦没有狐狸大。
7、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每小组分成三个部分讨论、交流。
8、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和学生一起点拨。
9、学生将想到的内容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说
(2)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指出对方的不合理之处。(教师巡回指导)
高中英语写作教案 篇4
高中英语词汇加写作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要想用英语把文章写好,首先需要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即相当程度的语言造诣、良好的语言修养和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写作者必须懂得写作的具体步骤,了解写作的性质,掌握写作的技巧。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学生还必须解决用英语思维的问题。不懂得英美人思维方式的人,无论语言功底有多深,是写不出地道的英语文章的。
英语语言的功底指对这门语言中各种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其中包括用词的准确和精炼、修辞手段的自如运用、时态的准确运用以及语法和句法结构的熟练掌握等。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是用词欠准确,这主要是由于对词意和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所产生的不同语意把握不好所致,而词汇量的贫乏也无疑是造成用词欠妥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掌握了一定词汇量而不懂得修辞知识的人仍不可能把文章写好。
除了语言功底,写作者还必须清楚写作的具体任务、写作的特殊性以及写作所需要的各种技巧。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智力活动,其作品是以思想为基础,以语言为工具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写作不仅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还需要严谨的语言逻辑和独特的思想。否则,文章决不可能成为语言的佳作。
中国人用英语写作还面临一个思维方式的转变问题。不熟悉英语语言思维方式的人,无论有何等"高超"的写作技巧,都不可能创造出优美地道的英文作品。尤其是有很多学生在用英语写文章之前总习惯先用中文列出提纲,然后按照列出的中文提纲从事英语的写作。以这种方式写出的文章是可想而知的。
总之,思维方式的转变、对写作性质的深入了解、树立英语写作的正确意识是创造成功的英文作品的前提。如果您已经下决心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请阅读以下文章:
英语写作要诀
Agreement: 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上的一致,关系代词与先行词的一致。
Ambiguity: 尽量不去使用可能引起歧义的词语或句子。
Brief: 文章"简为贵",要抓住要点,简明扼要。
Coherence: 文理通顺,前后连贯。
Development: 主题的发挥应当充分、合理、正确。
Division: 词汇、句子、段落要分配使用得当,划分要清楚,避免使用重复字句和种子片段。
Figures: 正确合理使用各类修辞格式。
Inflated diction: 不使用做作的语言。
Key: 用适当的关键词突出主题,每段都应有主题句。
Logical: 内容要符合逻辑。
Message: 信息要新鲜、确实、可信。
Omit: 合理删除多余的不必要部分。
Proposition: 主张、观点、论述要清楚肯切、合情入理。
Punctuation: 正确适时使用标点符号。
Relevant: 文章一定要切题。
Sentence pattern: 句型要尽量多样化。
Strait: 开门见山,直来直去。
Style: 文体恰切,适合内容要求。
Tense: 动词时态要正确、一致、变化合理。
Theme: 选题得当,主题突出。
英语作文的文章的开头
一篇文章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正文和结尾。这三个部分安排是否得体,直接影响到文章的质量。
文章的开头一般来说应尽量做到开门见山,用简单明白的叙述引出文章的话题,使读者了解文章要谈论什么,一下于引起读者的兴趣。
作文常见的开头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
文章一开头,,就交待清楚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如“How I Spent My Vacation”(我怎样度假)的开头是:
I Spent my last vacation happily.
下面是题为"Honesty"(谈诚实)一文中的开头:
Honesty is one of the best virtues.An honest man is always trusted and respected.On the contrary, one who tells lies is regarded as a "liar",and is looked upon by honest people.
事情、时间或环境开头
在文章的开头,先把人物、事件和环境交待清楚。例如"A Trip to Jinshan" (去金山旅游)的开头: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my class went on a bus trip to Jinshan. The bus ride there took three hours. The long trip made us very tired, but the sight of the beautiful sea refreshed us.
3. 回忆性的开头
用回忆的方法来开头。例如"A Trip to the Taishan Mountain"(泰山游)的开头是:
I remember my first trip to the Taishan Mountain as if it were yesterday.
4.概括性的开头
即对要在文章中叙述的人或事先作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如“The Happiness of Reading Books”(读书的快乐)的开头:
People often say that gold and silver are the most valuable things in the world. But I say that to read books is more valuable than anything else, because books give us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gives us power.
5.介绍环境式的开头
即开头利用自然景物或自然环境引出要介绍的事物。如“An Accident”(一场事故)的开头是:
It was a rainy and windy morning. The sky was gloomy, the temperature was low, and the street was nearly empty. I was on my way back to school. Suddenly, a speeding car came round the corner.
6.交待写作目的的开头。
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交待写作目的,如通过文章要表扬谁,批评谁,或说明一个什么问题等。如 "Pollution Control" (控制污染)的开头:
In this article I shall draw your attention to the subject of pollution control.
英语作文的文章的结尾
文章结尾的作用是概括全文内容,进一步强调或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文章意义表达得更加深刻。
文章结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首尾呼应,画龙点睛
在文章的结尾,把含义较深的话放在末尾,以点明主题,深化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I Cannot Forget Her" (我忘不了她)的结尾:
After her death, I felt as if something were missing in my life. I was sad over her passing away, but I knew she would not have had any regrets at having given her life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2.重复主题句
结尾回到文章开头阐明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句上,达到强调的效果。如“I Love My Home Town”(我爱家乡)的结尾:
I love my home town, and I love its people. They too have changed. They are going all out to do more for the good of our motherland.
3. 自然结尾
随着文章的结束,文章自然而然地结尾。如“Fishing”(钓鱼)的结尾:
I caught as many as twenty fish in two hours, but my brother caught many more. Tired from fishing, we lay down on the river bank, bathing in the sun. We returned home very late.
4.含蓄性的结尾
用比喻或含蓄的手法不直接点明作者的看法,而是让读者自己去领会和思考。如“A Day of Harvesting”(收割的日子)的结尾:
Evening came before we realized it. We put down our sickles and looked at each other. Our clothes were wet with sweat, but on every face there was a smile.
5.用反问结尾
虽然形式是问句,但意义却是肯定的,并具有特别的强调作用,引起读者深思。如 "Should We Learn to Do Housework?" (我们要不要学做家务?) 的结尾。
Everyone should learn to do housework. Don't you agree, boys and girls?
6.指明方向,激励读者
结尾表示对将来的展望,或期待读者投入行动。如“Let's Go in for Sports”(让我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结尾:
As we have said above, sports can be of great value. They not only make people live happily but also help people to learn virtues and do their work bettter. A sound mind is in a sound body. Let's go in for sports.
文章的结尾没有一定的模式,可以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灵活创造。一般的习惯是,一些记叙文和描写文经常采用自然结尾的方法;但说理性和逻辑性较强的说明文和议论文则往往都有结束语,以便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英文写作中词语的选择
1.词语选择的重要性
在The Right Word at the Right Time的“序言”中,编者对词语选用的重要性作了一个很好的比喻:“Using the right word at the right time is rather like wearing appropriate clothing for the occasion:
it is a courtesy to others,and a favor to yourself-a matter of presenting yourself well in the eyes of the world."
显然,说话或写文章时用词适当比穿着适当难度大得多,因而也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在我国,古人写文章时常为一个词语的选用具思苦想,因而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法。
成语“一字值千金”也说明了选择词语的极端重要性。有时“一字之差”造成令人遗憾的败笔,或招致成千上万的经济损失。这些反面的教训也告诉我们必须重视词语选用的问题。
2.词语选择的可能性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了一个或大或小的词库,只要我们肯去发掘,往往可以得到更好的表达方式。这是我们做好词语选用的主观条件。
从客观条件广看,我们有各种类型的词典和参考书,只要我们平时多翻译、多阅读,写作时勤查考,就会在词语选用上不断进步。当然,一部好词典也不会毫无缺点,更难以面面俱到,因此在这里我们应牢牢记住著名英国作家、评论家和辞书编纂家Johson的话:
Dictionaries are like watches: the worst is better than none, and the best cannot be expected to go quite true.
3.词语选择的三项标准
关于择语标准,人们说法不一,但准确、鲜明、生动三项原则是公认的。当然,某词语用得是否符合要求,不可孤立地从词语本身的含义上着眼,还要看其具体使用场合,包括同其他词语搭配等。
1)择语的准确性
准确性,就是要根据使用场合选用确切的语言形式,正如有句英语俗语所言:
Do not write so that your words may be undetstood, but write so that your words must be understood.
著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用词准确与用词几乎准确,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如闪电与萤火虫之间的差异。”(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ight word and the almost-right word is as great as that between lighting and the lighting bug.)
为了择语准确,必须熟悉词语的多义性。例如depression对心理学家、经济学家或地质学家来说,含义各不相同:
He is in a state of deep depression as a result of his setback latest experiment.
The depression first hit almost all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ransportation was at a standstill caused by the depressions in the highways after the earthquake in that area.
反之,也常常有几个词语可以表示类似的含义,如心理学上的“depression”也能用melancholia,the blues,the dismal in the dumps,low等词语表示。
要做到准确选择,有必要注意词语的两种意义:“基本意义”(denotation)和"引申意义"(connotation)。前者指该词语的本身,或客观的固有含义,后者指该词语在一定搭配或上下句中出现的其他意义,往往比较含蓄,带有词语使用者的主观态度或感情色彩。如inexpensive和cheap都表示便宜的基本意思,如顾客问营业员:“May I have some thing cheaper?”意思是希望要价钱便宜一点的,当然并不是说质量可以不好,但cheap在其他句式或使用场合可引出“低劣”、“平庸”、“吝啬”、“卑鄙”等多种意思,这类意思正是修辞上的“敏感地带”。
选用词语的准确性还表现在区分表示大体/抽象含义的词语和表示具体/特定含义的词语上,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做出正确的选择。抽象含义词语和具体含义词语不是两个对立的家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如
labor一词通常带抽象含义,但并非一成不变。试比较:
A)Honest labor creates wealth for the society.
B)In the GM contract dispute, labor seeks a five-cent per hour wage increase.
上述A句中labor一词为抽象含义,泛指各种社会劳动,B句中labor为具体含义,特指WAW,即美国汽车、飞机、农业机械工人联合会。
2)择语的鲜明度
准确性是鲜明度的前提,也是提高鲜明度的基础。然而,鲜明与简练相关。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名言“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相当于汉语的“言贵简洁”。我们说话、写文章都要以“言简意赅”四字为目标,为此,应从两个方面加以注意:
A.在可以运用较简短的常见词语表达意思时不要用复杂而少的词语,如:do something for(不用perform,
accomplish),用end/finish a letter (不用terminate,conclude)。
B.多余的或转弯抹角的词语都不利于明白地表达思想,因而下列短语中加括号的部分都应省去:
mutual aid(to each other)(mutual)aid to each other,(an entirely)complete confidence,repeat the question(again),return(back) from abroad,etc.
3)择语的生动感
生动感也可以叫做优美感(gracefulness),它是建筑在准确性和鲜明度的基础上的,否则,单纯追求生动或优雅,就会出现辞藻华丽(flowery)
记叙文指导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表达方式的文章。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考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交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
以与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
记叙文写作要点如下:
1. 明确写作目的和叙述的中心思想,段落叙述始终围绕着主题而展开,避免空间的叙述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 一篇好叙述文需要直接或间接表达以下六个问题,即:when?该事发生的时间, where?该事发生的地点,who?人物角色是谁,what?发生的是什么事,why?该事发生的原因,以及how?事件的结果是如何造成的等等。
3. 一篇记叙文,无论长短如何都应该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事实,因此,在下笔时必须明确:该从何处开始叙述,该在何处结束叙述,以及应该提供何种事实才能使叙述完整。
“倒叙”和“穿插叙述”的方法,但初学者最好采用“顺叙”的方法进行训练,以情节发生时间的先后为序。
记叙文范文欣赏
记叙是一种表现人物活动,经历或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写作方法。它可以是讲述自己的经历,也可以解释一个观点。记叙以描写事件为主,其中“五个W”是叙述的要点。记叙一般以时间为顺序。记叙文不同于其他文体,它可以没有主题句,结论句,所叙道理隐含于故事之中。如:
It was a cold day in winter. An ant was bringing out some grains of corn he had gathered in summer to dry them. A grasshopper, who was very hunger, saw the ant and begged him for some corn, saying that he was dying of hunger. The ant looked at the grasshopper and asked him what he had done in summer and why he hadn’t stored up some grains of corn. The grasshopper told the ant that he had been very busy in summer and he hadn’t stored any corn. The ant asked him once more what he had done in summer. The grasshopper replied that he had sung all summer. The ant angrily said to him that he could dance all winter as he had sung all summer.
该段文章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使读者自然地读出“不劳无获”的结论。但是记叙性段落同样也可有主题句,扩展句和结论句的支持,练习写作时应予以注意。
1. 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1)主题要明确,内容要充实。文章中的故事要有头有尾,要有高潮,要把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几方面交代清楚,避免空泛,笼统的话。通过对人物,事物和景物的描写,表现出故事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层次分明,有条有理。继续时除了有开头语及高潮性的结尾外,还要注意描写的层次要清楚,挑选一些典型事例或细节加以理安排,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描写。
3)记叙应以时间为线索,注意时间关联词的使用。
I usually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Then, I go to the lavatory to brush my teeth and my face. After that, I go to the sports ground to have some exercise. Lunch is at 12:00. After lunch, I take a nap. In the afternoon, I go to the library. When evening comes, I watch TV for a while. Then I listen to the English broadcast, or prepare my lessons in the classroom. I usually go to bed when the close strikes 11.
怎样及时到达机场描写得很少,尽管它们也是这个事件的一部分。
Traveling can have its exciting, though frustrating moments. A few years ago I spent a week in America. The week was over, to my surprised, that I had left one of my suitcases at my hotel. Quickly, I jumped into a taxi and explained my situation to the driver. We sped off in the direct of my hotel. Suddenly, the taxi driver slowed down so he could talk with the driver of a truck moving along the road next to us. The truck contained live chicken. Without stopping the taxi, the driver stuck his hand out of the window and took a live chicken, which he neatly stuck under the seat next to him. Meanwhile, I wa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nxious about my suitcase and making my plane on time. Time wasn’t bothering the taxi driver, though. Instead of heading straight for the hotel, he made a detour to drop the chicken off at his home! In the end, however, we managed to get the suitcase and then raced back to the airport. Fortunately, I made it to my plane on time. What started out as a frustrating moment ended up being a permanent memory and a great story.
记叙文高考指引
记叙文是高考书面表达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形式。
1)记叙文要写作者比较了解的人或事物。
结构、层次及所用语言都应围绕主题进行。
3)具体详细地描述。要使文章有说服力,叙述就必须繁简疏密相间。详细具体的描写有助于读者对所叙述的人物或事件等有个深刻的印象。
毫无花样。这就要求写作时长短句结合,注意衔接词的运用。
通顺、简洁和准确。时态的运用应注意上下文的相关性、连续性,要与表达的内容一致。
插叙等。
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而加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感染力。其缺点是,描写的范围受到限制。一篇文章中,由于角色的变化,人称也要随之而变,但应注意前后一致性。
记叙文下水试游
1、写作题目:My First Stay at Home
写作要求:请根据下列要求,以My First Stay at Home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文章。
内容要点:
1、父母出差,自己一个人在家
2、自己照顾自己
3、难忘有意义的经历
要点提示:
1.memorable experience
2.on business
3.take care of oneself.
思路指津:时态:描述自己过去的经历自然用一般过去时
谋篇布局: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描述自己在家的行为
主题:难忘的经历,所以中心应该突出如何难忘,如何有意义
参考范文:
My first stay at home alone was memorable. When I was twelve, once both of my mother and father were away on business, and I had been all by myself for two days. My parents left early the first day, and I got up soon after they left. In the first evening I was a little scared, so I turned on all the lights. I actually kept the light on in my bedroom the whole night. For fear of getting up late the next morning, I put three alarm clocks near my bed and set the alarms respectively at 6:00, 6:10, and 6:15. In order to prove that I could take care of myself, I washed my own clothes the second afternoon, though I could wait for Mother to do it. I really felt proud of myself and thought I was a big girl.
说明文写作指导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变化、类别、状态、功能、成因、结果等特征的文章。它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文体,说明的目的是让读者有所知,给读者提供知识,使之了解客观世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就是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应用性、解说性和条理性。常见的说明文有:解说词、说明书、书文简介、内容提要、科普小品、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景物介绍等,常见说明方法有:定义、注释、举例、分类、比较、引用、比喻、描述、数字分析和综合等。说明文的时态常用一般现在时,语态常用被动语态,有时用虚拟语气。对中学生而言,说明文的出题形式为文字提示或图表、图示,文体则可见于短文、书信、便条、日记等。写说明文必须注意事实正确,表达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简练和用词准确。
说明文范文赏析
说明文是对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特征、性质、状态、功能等进行解释、介绍、阐述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的目的和性质是客观地介绍、解释事物,使读者获得知识和信息,并不需要发表主张、做出证明。一般说来,知识简介,商品介绍,旅游指南,科技读物,工作总结,实验报告,教材辅导等均属说明文之列。
写说明文,可以按时间、空间、结构、逻辑顺序来写,也可以采取举例、比较、对比、分类、分析、说明、叙述等方法。
1.比较对照
比较对照有两种,一是逐点比较,二是整块比较,即AB交错或先A后B:
1)逐点比较:多数人认为这种AB交错的方式可以避免行文的单调沉闷,对比的效果更鲜明突出。如:
There are basic differences between large and small enterprises. In a small enterprise, you operated mainly through personal contacts. In a large enterprise, you have established “policies” , “channels” of organization, and fairly strict procedure. In the small enterprise you have immediate effectiveness in a very small area. You can see the effect of your work and of your decisions ground. In the large organization you are normally taught one thing thoroughly. In the small one the danger is of becoming a Jack-of-all-trades-but-master-of-none. In the large it is of becoming the man who knows more and more about less and less.
2) 整块比较
It is easy to be a winner. A winner can show his joy publicly. He can laugh and sing and dance and celebrate his victory. People love to be with winners. Winners are never lonely. Unlike winners, losers are the lonely ones of the world. It is difficult to face defeat with dignity. Losers can not show their disappointment publicly. They can not cry or grieve about their defeat. They may suffer privately, but they must be composed in public. They have nothing to celebrate and no one to share their sadness.
2.分类
分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描写事物、解释观点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将一事物分类,可使复杂事物变得清晰明了,便于作者阐述自己的观点。
分类段落的各类排列要条理,可采用从主要到次要,从次要到主要,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等方式排列,亦可平行排列。如:
1) As far as political views are concerned, people fall into three categories. First are the conservative people. Conservatives are opposed to sudden or great changes. Second are the liberal people.These people are in favor of progress and reform. But their opinions often seem to idealistic. The third type is the moderate people. The moderates keep everything within reasonable limits. They are more practical in this hard world. In my opinion, most people seem to belong to this group.
本段采用平行排列的方式,按人的政治观点分为三类:保守、自由和温和。
2) These are several reasons why I decided tom attend Bingston University . First of all, the tuition is reasonable. Secondly, the university has a deferred payment plan., which lessons the load of peasant families like mine. Another reason is that Bingston has the finest teachers in its graduate program. My chief reason, however, is Bingston’s program in agriculture, my chosen field, which is recognized as the leader in this area.
该段采用主次排列的方式,分析了作者决定上Bingston大学的原因。
3) According to Mr. Li, the fifteen students of his class fall into three groups. Seven of them work hard and study well. They always get good marks in examinations and are often praised by the teachers. Li calls them “good students”. The monitor, the secretary of the Youth League, and the captain of the class volleyball team, are quick in finding out what their fellow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or what they should do as a collective. They always organize proper activities at the proper time. So Li calls them “good organizers”. Four other students are very kind to their classmates, always ready to lend them a helping hand. They help to clean the classroom and the corridor even when they are not on duty. Li says that they are “ good comrades”. “What about yourself?” someone asks him. “I’m a group by my self --a good observer”.
该段不同于以上两段,不是先分类再解释,而是先说明其特点,然后定义分类。虽分类并不科学,却达到了其幽默之目的。
3.特征
例证指具体说明人或事物特点、本质及其规律的方法。所用例子需有代表性、典型性。例证型段落的写作方式多为先提出主题再列举事例。在事例之前一般有For example或For instance。例证后面,根据情况还可以加上结论句。如:
In order to prevent non-smokers from being affected,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reduce the chances of smoking. A lot of work can be done concerning this. For example, in some public places, such as in the theatres and cinemas, smoking should be forbidden. Even on the train or plane people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smoke. Doctors, teachers and government leaders should take the lead not to smoke. Above all, the harmfulness and dangers caused by smoking should be made known to all through newspapers, broadcast, or TV programs. Also the growing of tobacco and the production of cigarettes should not be encouraged. If these measures can be taken, w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hances of smoking.
高中英语写作教案 篇5
(北京四中 王思敏) 一、进行写作训练的意义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英语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 ,通过写作训练,能促进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增加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并培养 丰富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因此,我们在中学阶段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写作训练,使学生 在中学阶段学会和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语写出日常应用文,以及一般内容的其它文体的文章。 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进入社会,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基础。 二、高中写作训练的教学要求 1.学会和掌握中学英语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着重训练和培养以下写作能力: 1)听写能力 ①能用英文记课堂笔记;②能听写浅于课文的短文。 2)造句能力 要求学生根据书上重点词、词组、句型或例句,举一反三造出正确的句子。 3)书面语言概括能力 要求学生在保留原课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对课文进行改写或缩写。 4)模仿作文能力 要求学生能以一篇课文为蓝本,改变其中部分内容(如:人物、地点、时间等)写一 篇短文。 5)自由书面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在所学知识范围内,运用所学的某些重点语言知识,编写故事,描述生 活中的一段经历或简述自己的思想。 3.各年级写作目的要求: 高一年级 1)能基本具有记课堂笔记的能力;能听写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10分钟内听写100个词。 2)能用课内所学重点词、词组、句型造句,基本上无语法错误。 3)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改写、缩写课文,无严重语法错误。 4)能改变课文(或范文)中部分内容,根据课文仿写300个词的短文,无严重语法错误。 5)能根据命题或自己选题,写出50-100词的短文,尽量避免写中文式英文,基本上无严重语法错 误。 高二年级 1)能准确地记课堂笔记;能听写浅于课文的材料,语速为每分钟120-130个字母,书写速度10 分钟约200个词。 2)能用课内所学重点词、词组、句型造句,基本上无语法错误。 3)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改写、缩写课文,无严重语法错误。 4)能改变课文(或范文)中部分内容,根据课文仿写400词的短文,无严重语法错误。 5)能由教师命题或自己选题,写出100-150词的短文或应用文,基本无中文式英文,无严重语法 错误。 高三年级 1)能听写浅于课文的短文,10分钟内听写200-250词。 2)能在所学语言范围内造句,基本上无语法错误。 3)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改写、缩写课文,无严重语法错误。 4)能改变课文(或范文)中部分内容,根据课文形式,仿写500词的短文,无严重语法错误。 5)能由教师命题或自己选题,写出150-200词的短文或应用文,基本无中文式英文,无严重语法 错误。 各年级一般两周写一篇作文。 三、训练原则和方法 1.循序渐进,由“课文内”到“课文外”,先易后难,先机械后灵活。 随着年级的增长,各项训练要求逐年提高,训练水平应成螺旋式上升。 例一:训练“造句”能力 以“advice”一词为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训练: 1)重复课文中句子。体会新词、词组、句型的含义和用法。 让学生说出或写出课文中句子。 In one of his books,Marx ga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a for (1) (2) (3)eign language. 2)要求学生改变划线的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 学生可能造出下面的句子:* In one of his books,Lenin ga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a for eign language.* In class,our English teacher ga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aforeign languag e.* At the meeting,he ga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improve our English. 3)教师可将课文中的句子稍加变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新内容,继续模仿造句。* He gave a piece of advice on our work.* The old worker gave me much good advice. 通过以上句子,让学生了解advice是不可数名词。 4)还可给一些与advice搭配的其它词组,让学生模仿造句。如: take one"s advice 接受某人的建议 &n
高中英语写作教案 篇6
高中英语写作错误分析及成功对策_英语教学论文 学生也普遍反映英文书面表达难,到底难在哪里?为此笔者采用往届高考书面表达原题对所代95届两个高中班学生进行测试调查,评分标准、时间限制和高考类同。随后对答卷错误进行了分析统计。结果发现学生在有关英语谓语的时态、语气、动词词义辩析和句子结构方面的错误占到大约42%之多,拼写单词错误约占25%,名词、代词和冠词类的错误占15%,介词和关连词使用不当占8%左右,形容词、副词和其它方面错误占9%多点。评讲后学生感到书面表达短文内容所用词语和结构不难,很容易理解,就是当时自己想不起来,写不好。结合统计分析结果及学生评讲后的整体感受和部分外语程度中上的学生进行了个别面对面的交谈讨论,发现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主要困难有: 1、汉语谓语无字形变化,而英语谓语变化多、时态、语态、语气的语法概念和英语动词变化之间的关系,写作应用起来不明确不熟练,加之英汉在动词意义上有差别,用英语写作时就很容易出错。显然这是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生在谓语、动词学习应用中出现的负迁移。有必要反其道而行之,加强英语谓语动词变化的训练以矫枉过正。 2、英语的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各有特定的搭配,学生在写作时感到缺乏表达思想的语感。经常有汉英翻译词对字硬译的现象,加之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思维方面语言表达有相当的差异,也造成英语书面表达的一定困难。要培养学生英语表达的语感必须加强平时口头和笔头整句表达习惯的建立和听力理解。 3、从生理和心理方面看,高中学生已相对成熟,而他们所能用的英语语言在英语的书面表达上就是想说的话很多,意思也很好,使用的语言形式却词不达意,错误百出,为此要尽可能使学生接触大量和他们生理发展相适应的英语语言材料,以便于他们吸收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 4、书面表达单词拼写错误占了一定的比例,说明学生英语词汇的记忆准确熟练程度不够。有的学生反映说有的单词很熟练,不知怎么回事书面表达时就写错了,看来从记忆单词到笔头运用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吸收理解记忆反复运用的慢功夫。 以上学生英语书面表达中的错误和困难,提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能途径和方向。 一、滴水穿石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英语书面的表达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周两月之功,必须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一点一滴抓起,持之以恒,滴水穿石,才有可能最后解决英语书面表达的难题。 高中英语课堂以课文教学为主,结合课文教学抓住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难点和关键——谓语动词语义比较语法形式变化,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写作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具体做法是:①课文的词汇教学,不局限于照本宣章,而是结合英语的构词,同义反义比较,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词义的区别,加强学生对英语词形变化的理解,扩充他们的词汇量,鼓励他们口笔头造句,借此培养学生用完整句子表意的能力。②课文教学的过程读、写、听、说交替。一般听说在先,读写在后。针对写作训练的听、说、读、写要注意材料内容的语言形式和课文内容的语言形式要有适当的变化和整体的系统性,以课文内容的提问为例,教师提问用的词语结构和课文内容相关,但和课文语言所用词语要有适当的差异,使学生稍加思考能够理解,为学生同样意思多种英语近似表达形式添砖加瓦,积累材料,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掌握更多的英语语句表达方法。③指导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长句短写,短句详写的口笔头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中常用动词句子的结构变化,单句和复句的异同关键所在。使用频率高,结构变化较多的英语常用动词如Wishhopeexpect之类的动词要经常反复采用不同形式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常用动词句子结构和词义区别,逐步在心理上树立用英语造句达意的信心和习惯。④有时结合课文,有时另外补充材料,采用各种形式指导学生改写、缩写或连词完成短文或填词完成短文。 然而英语课文教学中所进行的以上写作训练指导并不解决英语书面表达的全部,这一过程主要抓住英语动词和单复句的变化,少而精地进行英语书面表达的基础训练,为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书面表达能力还需要广泛的多而杂的英文阅读。 二、蓄势待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生动说明了书面表达和广泛阅读的关系。世界著名的外语教学理论家美国人StephenKrashen在其1993年出版的教学理论力作《Power of Reading——Insight from the research》中指出外语学习过程中①外语书读的多的人,其读写能力比读书量少的人强。②第二语言的阅读量和语言的习得之间有肯定的关系。研究表明,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是解决词汇问题和迅速提高第二语言的有效必由之路。读书和写作就好比输入和输出,没有足够的输入吸收是不可能有大量的输出的。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量有限,各科作业负担沉重,英语阅读必须考虑内容、难易适当,时间上尽可能不给他们加重额外负担。经过比较选择,采用省高校出版社发行的“高中英语泛读教程”为主,国家级刊物“高中英语画刊”和全国发行的“中学生英文报”和“英语辅导报”为辅。这几种阅读材料内容广泛,语言生动,体裁多样,文章长短适宜,很受学生们的欢迎。时间安排平时利用早自习限时完成,以每分钟50到100个单词计算阅读量,高三年级每周用两节课的时间专门用于学生自己自由阅读英文杂志和报刊,老师个别指导解答问题,一般经过两学期到三学期的坚持阅读,学生们就会感到英语常用词的基本词义和情景有很大提高。动词的结构和变换也比较熟悉和习惯了,实际上学生已在不知不觉充满乐趣地完成了英语词汇的巩固强化这个艰巨任务,为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积累了必需的词语、句式和背景方面的材料。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时是否积极主动,满怀热情,对于语言材料的理解和吸收影响极大,若是抱着完成老师作业的态度读书,就可能出现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前面看过,后面忘光的现象。因此,仅仅为学生选择适宜有趣的读物和安排一定的时间还不够,教师要想法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外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外语的自信心,形成良好正确阅读外文材料的习惯,基本的做法是经常让学生个别地在自己的同学面前理解,成功地完成有适当难度的英语阅读问题,老师及时给以鼓励。 三、提纲挈领 英语书面表达的综合训练要提纲挈领是相对省时有效的方法。尤其高三毕业班时间紧,复习量大,更是如此。这里的“纲”指的是教学大纲和考试纲要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语法概念和书面表达各种不同文体及要求。这里的“领”是说书面表达训练过
高中英语写作教案 篇7
大家知道,阅读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许多同学都想扎扎实实地打好阅读基础,迅速有效地提高阅读。那么,要想提高英语阅读要具备哪些基础呢?
一、词汇量的基础
词汇量的大小是进行阅读的基础的基础,如果词汇量太小,连阅读文章中的单词都不认识,那么阅读是无法进行的。对于参加的同学来说,考纲词汇表上的词汇是必备的,即使不能中英文互译(这还不是最高的要求,最高的要求是要能运用自如),至少也要能根据英文理解其汉语意思,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构词法,因为现在的英语阅读理解题对由考纲内词汇组合成的合成词或派生出的派生词一般不再注中文。除此之外,由于英语阅读理解文章允许有 3% 左右的生词,所以,同学们若能在考纲词汇表之外另外积累一部分常用词汇,对于提高阅读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在阅读理解的命题中可能涉及的常用词也需引起注意,如title(标题),passage(段,节),imply(暗示),attitude(态度,看法),paragraph(段,节),describe(描述),purpose(目的),underline(在……下划线),tone(语气),infer(推断出)等。
二、猜测词义基础
阅读中遇到生词是难免的,所以学会猜测生词词义就显得十分必要。阅读中出现的生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考纲内的词汇,由于考生不熟悉而构成为生词,这类生词实为假生词;另一类是“纲外词”构成的生词。命题者之所以没有对这类“纲外词”给出中文注释,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含义比较显然或对短文的中心意思没有多大影响等。面对这些词,同学们应设法通过上下文猜猜它们的含义,即使猜不出它们的具体意思,只要能猜出个“大概”也行。猜词时同学们可以这样开始,首先根据句子结构判断其词性(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然后再根据句意判断其含义类型(是用具还是交通工具、是动物还是植物、是食物还是用物、是表具体意义还是抽象概念等等)。通过这样的判断后,其具体意思即使不清楚,但它表示的大致方面的含义就不会错了。比如有这样一个句子 The man was feeding the baby with porridge. 这里同学们对 porridge 不熟悉,但我 们可以根据本句的结构推断出它应是一个名词(用作 with 的宾语),再根据句意(...feeding the baby with...)可推断出它应是一种食物,而且应是一种比较细软的食物(因为是 feeding the baby),而不应是一种粗硬的食物。在实际阅读中我们对生词能推测到这一步就可以了。最后说明一点,在高考阅读理解中凡涉及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一般是不注中文的。
猜测词义的具体有很多,同学们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如定义法(即根据文章中的定义关系确定生词的词义)、释义法(即根据文章中所提供的释义关系来确定生词的词义)、因果法(即通过因果关系进行猜测词义)、对比法(即根据文章前后的对比关系确定生词的词义)、构词法(即根据前缀、后缀、复合、派生等构词知识判断生词的词义)、语境法(即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猜测生词的词义)、列举法(即通过对文章所列举的事物来猜测生词的词义)、常识法(即根据普通常识推测生词的词义)、类属法(即通过类属来推测词义)、推理法(即根据文章的前后语境推出生词的词义)等。
三、阅读量的基础
新课标对各年级阅读量的要求是,(八级)“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 万词以上”;(七级)“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5万词以上”;(六级)“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9万词以上”。 “36 万词”是个什么概念呢?按现在高考英语阅读文章的长度来算,一篇文章大约 300-350 词,那么36万词大约就相当于 1200篇这样的文章。三年,每年365天,三年共365×3=1095天,也就是说,三年同学们每天(包括寒和节假日)至少要读一篇三四百词的文章。同学们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个标准。同时,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要想提高阅读能力,阅读量是基础。只有上了一定的量,才能找到阅读的感觉,才有可能从本质上提高阅读能力。
四、阅读速度基础
要想提高阅读能力,阅读速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现在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通常为 2000 词左右(含阅读文章与及选项),高考考试大纲给阅读理解题分配的时间是 35 分钟,也就是考生的阅读速度必须达到 2000÷35 = 57.14 词 / 分钟。每分钟 57 个词,同学们能达到这个速度吗?但问题是 高中语文,就算同学们能达到这个速度也还远远不够,因为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就是,同学们在做阅读理解题时,一般不可能只看一遍就能把所有都搞定,有的文章和段落有可能还要看两遍,甚至三遍,有时还要停下来思考,等等。所有这些时间都应算在 35 分钟内。由此看来,阅读速度这个基础同学们一定要予以充分重视,在平时训练时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能力。
五、难句分析基础
正如阅读中会遇到生词一样,阅读时遇到难句也是难免的,同学们在平时训练时应注意掌握一些对付难句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一般说来,构成难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是因为结构复杂构成难句。遇此情况同学们应从分析句子成分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谓宾),理清各修饰成分(尤其是各类修饰性从句),然后确定句子“方向性意思”。请看从高考阅读真题中选取的一句话:
The measure of a man’s real character is what he would do if he knew he would never be found out.
句子虽不长,但有一定难度。句中不仅含有表语从句,而且还有条件状语从句,同时还在从句部分使用了虚拟语气。句子大意为:衡量一个人真正品质的标准是看他如果知道自己不会被别人发现的情况下他所做的事。
二是因为结构异常而导致的难句。所谓结构异常指的是句子成分的排列未按正常词序来排列,遇此情况同学们就应想法将异常语序恢复为正常语序。一般说来,导致语序异常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因为强调的原因,因为上下文连贯的原因等等。请看从高考阅读真题中选取的一句话:
Before 1066, in the land we now call Great Britain lived peoples belonging to two major language groups.
此句虽不长,但却不太好理解,首先它是一个含有倒装结构的句子,正常的结构应是Before 1066, peoples belonging to two major language groups lived in the land we now call Great Britain. 另外,句中还含有作定语的分词短语belonging to two major language groups以及定语从句we now call Great Britain。全句大意为:1066年以前,在我们现在称为英国的土地上,住着属于两个主要语种的民族。
三是因为省略导致的难句。有些句子如果完全地写出来可能并不难,但在一定的语境中省略了一些成分后它就变难了。遇此情况同学们应考虑将可能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请看一句:
Bob and Annie had not known each other long before they became eager to get married: Bob because he was interested in Annied’s beauty and Annie because she was interested in Bob’s money.
句子后半部的 Bob because he was interested in Annied’s beauty and Annie because she was interested in Bob’s money 因为有所省略而变得不好理解,其实它的完整形式应是 Bob became eager to get married because he was interested in Annied’s beauty and Annie became eager to get married because she was interested in Bob’s money. 句意为:Bob 和 Annie 认识没多久他们急于要结婚了,其中 Bob 是因为看上了 Annie 的美丽,而 Annie 则是看上了 Bob 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