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范本

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范本。

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当一次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接触到一些资料。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你是否知晓资料到底是怎样的形式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范本”,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食品安全和卫生是幼儿园必须重视和加强的工作。餐具及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制定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将有效地预防餐具中细菌的繁殖,保证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的范本。

第一章:制度基本内容

1.1 目的

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障食品安全,预防疾病传播,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广大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确保所有器皿的清洗、消毒符合卫生标准。

1.3 时间要求

日常清洗:各教室餐具和常规用具每周至少清洗3次,特殊用具按要求及时清洗。消毒:每周至少消毒3次,特殊情况按需进行消毒。

第二章:清洗要求

2.1 清洗前准备

将餐具及用具集中放在清洗处,去除残渣食物和污渍,建议使用餐具清洗剂,同时也可使用洗碗机清洗。

2.2 清洗方法

使用温水清洗,水温一般不低于35℃,不高于60℃,注意防止高温的餐具爆裂;餐具用具清洗剂一般选用专业级的中性清洁剂,避免使用含磷、氯、芳香剂类清洁剂。清洗时,最好采用过水量大、喷射力强的清洗器。

2.3 清洗后处理

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表面无残留洗涤剂和水渍,避免霉菌和细菌滋生。放置通风处晾干,避免餐具在潮湿环境下滋生细菌。

第三章:消毒要求

3.1 消毒剂选择

可选择中性消毒液、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去污杀菌的特点,但要避免选择对人和环境有害、有毒的消毒剂。

3.2 消毒剂使用

选取高致病性菌和病毒作为指标,工作人员应按说明书比例调制消毒液,用完即可。消毒时,先将餐具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消毒液浸泡餐具,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消毒后,需用清水冲洗干净。

3.3 消毒设备维护

消毒设备应保持干净、整洁,消毒液温度要符合使用说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使用说明进行消毒。同时要注意常规检查设备和液体储备,避免在使用时出现不足、无法消毒的情况。

第四章:工作人员操作要求

4.1 个人卫生要求

操作人员的卫生条件应符合卫生标准,严格要求工作时穿戴工作服、口罩、手套等隔绝细菌的器具,工作前要洗手并使用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4.2 工作流程要求

餐具消毒过程中,严格按照先清洗、后消毒的原则,尽量避免餐具碰到人体、环境和其它物品,以防止细菌交叉感染。在工作流程中还应设立专人负责消毒,每次消毒使用的消毒液要经过检验合格,确保消毒剂的种类和比例正确。

4.3 操作纪律要求

为规范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的执行,每位工作人员要做好操作记录,以便日后变更制度和找出问题所在。

以上是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的范本。经过科学合理的清洁和消毒方式,可以有效地保证餐具及用具的卫生,防止餐具洗不干净、消不干净的问题。此外,规律的清洗和消毒可以杜绝病菌的传播,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幼儿园要加强餐具及用具的清洗和消毒工作,让孩子们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