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级自查报告集锦

村级自查报告集锦。

大部分成功人士都无法摆脱刻苦付出的实践。毕业后,我们都需要撰写报告。您是否对写报告毫无头绪?本文为您精选了一篇优秀的“村级自查报告”文章,我们非常荣幸地为您提供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主题!

村级自查报告 篇1

根据《中共委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二季度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的通知》和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下发的《关于开展第二季度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乡高度重视,积极安排部署,认真开展全面逐项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方面。

我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分管领导副组长,各包村组长及驻村工作组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包村组长及驻村工作组全面抓的工作格局,各村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室分别由第一书记担任指挥长,乡党委书记和包村组长担任督导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为顺利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住房建设方面。

一是易地搬迁住房建设主体工程完成情况:全乡下达易地搬迁任务144户,其中在梅雨集中安置134户,本村易地安置5户,干海自主搬迁3户,双河自主搬迁2户。目前梅雨集中安置正在修建之中,本村自主安置的5户和外迁的5户主体全部完工。二是20彝家新寨我乡没有建设任务,将针对个别住房存在安全隐患的困难群众进行住房改造。

年我乡完成了格居村、拉牯村和花椒坪村的通村水泥路建设工程,总里程20.366公里,总投资1255.292万元。

2017年我乡大力发展核桃、青椒经果林产业,在去年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新发展核桃10000亩,青椒7000亩,目前已全部实施。

我乡“五个一”联系帮扶机制落实到位,措施得力,第一书记和农技员管理考核和考勤制度健全。我乡联系县领导唐洪波多次到乡指导扶贫工作的开展,对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的地方进行指导,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各村“第一书记”做到了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有深入了解,每户制定脱贫措施村制定发展规划并组织落实;协助“村两委”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加强基层建设、为民办事服务和提升治理水平。驻村农技员在核桃嫁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牲畜养殖上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宣传农业生产知识。

我乡按照“新村、新居、新产业、新农民、新生活”和“兴业、家富、人和、村美”的基本要求,在全乡普遍创建“四个好”家庭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成立了以乡长郑修林为组长的“四好家庭”、“四好村”领导小组,并编制实施方案,目前评定申报了10户“四好家庭”示范户,在全村范围内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力求到20达到“住上好房子、过上过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创建标准。

一是扶贫攻坚档案档案不够齐备、规范。脱贫攻坚工作内容广资料多,我乡在资料的整理和收集方面存在不足,特别是开展群众工作是缺乏痕迹化管理的意识,导致做了工作找不到材料。二是政策宣传方面不够灵活。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传达扶贫工作的会议精神和扶贫政策,并通过发放政策读本等方式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但图片、视频、展板等宣传资料不够完善,群众知晓率还需要提高。三是个别农户“1+X”经果林上报面积和实际种植面积不符,存在种植面积小于上报面积的情况。四是工作人员不足。脱贫攻坚工作涉及面大、任务重,乡扶贫专干为兼职,工作量大,精力上顾不过来。

第一、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料规范保存工作。以本次自查自纠行动为契机,深入群众再次对贫困户基本资料、发展需求、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脱贫户满意度等信息进行完善更新,同时对比国家扶贫子系统、明白卡和扶贫手册的内容,做到百分之百与实际一致。

第二、加强驻村工作队管理,努力让驻村工作队成为老百姓身边的“致富百科全书”。通过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制度约束,加强驻村工作队的战斗力。

第三、注重扶贫项目的进展,努力推进“1+X”经果林产业、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危房改造等扶贫项目的落实。目前我乡“1+X”经果林发展了17500亩,2017年发展了17000亩,后期管理、保证成活率、座果率影响到贫困户脱贫和脱贫户巩固脱贫成果,意义十分重大。因此要针对我乡经果林管理粗放,苗种和后期投入“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等情况,采取培养群众超前意识,农技员深入实地指挥嫁接管理等措施,保证经果林投产。

第四、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做到宣传无死角最大限度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我乡要加大脱贫攻坚宣传画、宣传册的使用率,尽量通过通俗易懂的画面把脱贫攻坚知识、政策传递给农民群众。

村级自查报告 篇2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根据县纪委《关于开展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我乡周密组织,认真安排,利用一个月时间对全乡的“三资”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现将乡自查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乡共x个行政村,人口大约有 x00000人,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三权不变、便民高效、民主理财、群众受益”的原则,严格按照“一清三建”的方法步骤来开展工作。高度重视,并下发了《xxx农村“三资”管理制度》,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一)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情况

一是资金管理情况。各村都能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建立了《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村集体收取各项收入时,都使用统一的专用票据;村集体存款各村只有一个帐户,能严格执行帐、款分管,全乡村级财务帐目、资金都是由乡经管站代管。

二是资产资源管理情况。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能够按照有关规定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登记造册,确认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村集体资产的取得、变更或终止,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或变更,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全部经村民(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讨论决定;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一般经村“两委”会议研究。

(二)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进展情况

一是组织实施情况。为保证“三资”清理工作顺利推进,按照省清理工作要求,

1、成立了业务指导组,负责对全乡6个村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明确工作职责,切实负起责任。各村也都成立相应的清查小组,各级组织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领导。

2、加大宣传力度,我乡结合本乡实际,注重创新,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切实加大宣传。

3、是把握关键,即时间段及清理的内容;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截止目前,各村清理工作已经基本到位。

二是清理核查农村集体“三资”情况。由乡组成的“三资”清查小组,按照清理核查的范围全面进行核查,如实填报核查结果,并将这些数据通过召开会议、张贴在公开栏上等方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到目前,全乡6个行政村已全面完成了自查自纠阶段工作任务。

三是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各村都建立了《农村集体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农村集体收入管理制度》、《农村集体支出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费用管理制度》、《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等监管制度,制定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的业务流程图。

二、取得成效

一是规范了财务管理,有效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使会计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村级财务和村级资产、资源管理有序,收支清晰,杜绝了暗箱操作和违规操作,控制了乱报销、乱开支行为,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

二是摸清了农村集体“三资”现状。通过核实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摸清了村集体家底,进一步理顺了村级财务关系,各村根据“三资”清理核实结果建立健全了“三资”台账,为规范管理村级财务,按程序发包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搭建了规范村级“三资”管理的平台。逐步建立健全了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及审计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结合各村实际确定了各村的财务审批权限,加强了对村集体资金的管理;对村集体资产、资源实行联合协管和招投标制度,规范操作程序,确保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

四是化解了社会矛盾。由于我们对资金实行了有效监管,减少了集体资金的流失,对资产资源的透明处置阳光操作,广大人民群众非常满意,干群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少,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农村的信访量有所减少,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五是奠定了预防村干部腐败的基础。通过对村集体三资的清理,摸清家底并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加强管理,能够有效杜绝农业承发包和资金体外循环漏洞,减少村干部职务违纪的机会,为预防村干部腐败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问题

一是“三资”制度落实还留有死角。

1、个别村存在坐收坐支现象,收入不能够及时入账;

2、部分村、组土地承包合同期限过长、租金低;

二是村领导班子换届账务交接不彻底,还存在断头账现象;三是乡镇农经中心人员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

1、工作量大,但工资待遇比较偏低;

2、人员配备较少,难以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四、整改意见

1、完善制度,规范操作。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原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财务公开等相关制度,充分利用农村“三资”计算机网络监管平台,利用现代信息平台技术提高“三资”管理水平。

2、加强培训,提高业务。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将财会、招投标、公有资产监管等制度、操作规程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

3、严明纪律,加大查处。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开展案件查处和监督检查工作,加大查处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坐支、挪用、贪污、买标、串标、处置不当、分配不公平等方面的案件,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村级“三资”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通过这次清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三资”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上级要求为准则,扎实做好“三资”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利益,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及财务收支情况,对群众反映问题强烈和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追溯和延伸;

(三)清查内容:

1、20xx年以来的财务收支情况。主要审查:村级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帐;各项费用支出是否真实合法,有无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资金和私设“帐外帐”或“小金库”的情况。

2、专项资金管理情况。主要审查:上级划拨或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村级工程建设项目承包结算及资金财务管理情况;发放到户的各项补贴资金和物资等的管理、发放、使用情况。

3、现金管理情况。主要审查:备用现金根据规定支出结算,余额结存入专户情况;资金坐收坐支使用情况;按时报账结算情况。

4、票据凭证规范情况。主要审查:收款统一使用省财政厅监制的《专用收据》及《专用收据》领销情况;原始发票要求内容完整、清晰、手续齐备情况;经费支出入账和使用白条抵库情况。

5、集体资产、资源的增减变动情况。主要审查:集体资产、资源变动处臵是否经合法程序;集体资产对外承包租赁、资产帐物相符情况;在建工程项目的资金来源和实际支出,以及资金往来情况;落实各类财产保管责任和备案情况。

6、村集体资金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主要审查:对相关制度和政策的执行情况,特别是财务审批和惠农政策执行情况 。

三、严格审计 工作小组成员对清查出的数据认真检查审计,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准确。

五、责令整改

1、财务制度不完善。有的村财务管理制度与现行实际情况不适应、不配套,出现脱节,缺乏资金收入、使用及效益措施,导致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健全、规范,接受群众监督乏力。

2、账薄设臵不规范。一些村会计各自为阵,会计科目随意设臵,记帐方法不统一,有些村资金来源、资金占用和专项支出等项目记录不全,导致不能进行规范的账务处理和全面反映本村的财务活动状况,也不利于财务公开和财务监督。

3、会计手续不齐全。有的村财务原始凭证不规范,无经手人,无证明人,无事由,无审批人签字。一些出纳收付款后不及时记账,仅凭脑子记忆,甚至凭印象自制凭证,盘点库存时,现金不是多就是少。

4、凭证审核不严格。财务开支本应由分管领导“一支笔”审批,而有的村支书签、主任也签,签批不问清红皂白,来者不拒,明知超标准或开支范围不合规,因怕得罪人,故意大开“绿灯”。

5、财务收支无预算。有相当部分村年初资金收支无计划,往往是有钱乱花,无钱借花,拆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结果是年终决算一片“红”。

6、会计档案不健全。许多村根本没有村级档案室,会计档案资料无法集中管理,会计资料只好长期放于会计或出纳家中。一些会计人员不按规定装订发票,年终将帐本和单据用报纸一包,随便乱丢。换届后干部变动时不办理移交手续,各管各的“包包账”,造成账簿和凭证丢失、鼠咬、虫蚀和霉烂。

7、资金使用不合法。有的请客送礼,有的公款旅游,有的滥发实物、补贴、资金,甚至还存在着干部挪用、侵占公款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经济状况较差或较好的村,问题尤为突出,支出结构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8、会计队伍不稳定。有的财会人员工作一段时间后选为村干部,有的不愿挂个会计把自己捆在家里,而外出打工不愿从事会计工作。加之村会计一般随主要干部变动而变动,一任书记,一任会计,变更频繁。且相当一部分村财务会员文化水平低,知识面窄,业务素质差,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知识和综合分析核算能力,因而在实际操作中漏洞百出,难以起到监督管理财务的作用。

六、清查主要数据

年度 总收入 总支出 债权 债务 总资产

20xx 1330753 1534446 831583 2648495 2568981

20xx 3190488 2837977 819018 3252397 3403542

20xx 2259678 2769907 807853 3211868 3509756

村级自查报告 篇3

为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加快全县精准脱贫攻坚步伐,实现全县所有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与全县人民同步够格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集中力量开展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现结合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致富的决策部署,立足建设“两富两美”新__,采取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贫、科学化脱贫的方法,建立精准脱贫包联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同向、同心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实现全县所有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一个不落的同步、够格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坚持稳定脱贫原则。加大精准脱贫和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贫困户自主致富的“造血”能力,力促贫困人口早日摆脱贫困。

——坚持一户一策原则。建立全县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精确分析查找致贫原因,采取“一户一策”的方法,科学精准制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具体计划与工作方案。

——坚持整体推进原则。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

——坚持群众参与原则。脱贫攻坚的关键和主体是贫困群众。因此,在脱贫项目的选择、实施、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接受群众监督。 ——坚持合力攻坚原则。按照“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整合县扶贫农发、发改、交通、水利、住建、国土、财政、民政、农林等政策性资金,激活企业、商会、慈善组织等社会资源,形成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总体目标:按照中央和省、市既定的人均收入2500元(不变价)贫困线和达到“两不愁、四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标准,到20,全县1.12万户、4.88万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全部跨越2500元(20不变价)贫困线,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教育、卫生、社保等优惠政策惠及所有贫困人群,为20同步够格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阶段目标:按照“分步实施、重点攻坚、全面脱贫”的思路,力争,完成脱贫任务3490户14800人;,完成脱贫任务3800户17000人;年,完成脱贫任务3910户17000人。

(一)完善数据,科学化核查。通过建档立卡,把真正的脱贫对象及准确信息摸清核准,为精准脱贫提供可靠依据。

——核实完善贫困户信息,做到“四清”。对全县所有贫困人口,逐户调查核实,切实做到“四清”:一是核准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完善基础档案,做到“底数清”;二是核准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完善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三是核准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做到“对策清”;四是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不脱贫不脱钩的“四定两不”帮扶机制,做到“责任清”。(牵头部门:县扶贫农发办、统计局;参与单位:县民政局,各镇办、社区)

——核实完善贫困村信息,做到“五有”。对贫困村逐村摸底调查核实,重新录入县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切实做到“五有”,即:有村情档案,包括基本村情、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公共服务、贫困状况、收入水平等;有问题台账,包括主要制约因素、以往扶持情况和效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等;有需求清单,按照“缺什么、扶什么”的原则,抓住主要矛盾,提出项目清单;有村级规划,包括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公共服务、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计划、金融支持计划、龙头企业带动计划、科学技术指导方案等;有帮扶记录,包括领导、单位、干部帮扶工作记录,以及贫困户增收脱贫时限。(牵头部门:县扶贫农发办、统计局;参与单位:各镇办、社区)

(二)多措并举,精准化脱贫。以建档立卡为依据,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确保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最大成效。

1.乡村建设脱贫。对建档立卡的67个重点贫困村中2097户9353名贫困人口,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加强水、电、路、两委会阵地、卫生室、老年人幸福互助院、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对建档立卡中有危漏房等安全隐患的贫困户,通过实施危房改造、高崖滑坡治理等项目,促使贫困户住有所居、安居乐业。(牵头部门:县扶贫农发办;参与单位:县住建局、财政局、交通局、新农办,相关镇办、社区)

2.产业扶持脱贫。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和经营能力但无产业途径的1153户5085名贫困人口,通过实施产业扶持开发、低收入户产业扶持、产业化扶贫等项目,鼓励发展猕猴桃、核桃、苗木花卉、御石榴、手工布艺、土鸡养殖等特色产业,引导开办小商店、农家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商贸旅游产业,有效增加经营性收入。(牵头部门:县扶贫农发办;参与单位:县农林局、畜牧局、农业园区办、商务办,各镇办、社区)

3.岗位开发脱贫。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能力但缺少经营能力的178户621名贫困人口,设立保洁员、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开发爱心工作岗位,吸纳和安置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上岗工作,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牵头部门:县人社局;参与单位:县劳动服务局、城管局、公安局、交警大队、农业园区办、工业园区管委会,各镇办、社区)

220户764名贫困人口,充分发挥种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合作、联营、入股等多种方式,实现搭帮互助,增加贫困户经营性收入。对吸收贫困户加入其经营组织体系的企业、合作社等,优先向上推荐申报扶持项目资金。(牵头部门:县扶贫农发办;参与单位:县农林局、畜牧局、财政局、农业园区办,各镇办、社区)

5.土地流转脱贫。对建档立卡中经营不了承包地或经营承包地效率低的409户1702名贫困人口,由政府引导,支持和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优先流转贫困户承包地,并优先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增加贫困户财产性和工资性收入。(牵头部门:各镇办、社区;参与单位:县国土局、农林局、畜牧局、农业园区办、扶贫农发办)

6.教育保障脱贫。对建档立卡中因家庭困难致子女难以完成学业的926户4832名贫困人口,支持其完成从学前到大学学龄的学业教育,从根本上斩断“穷”根,防止贫困代际遗传。对贫困家庭小学生、初中生,继续用足用好义务教育阶段各项政策;对贫困家庭高中生,实行免除学费,并给予每生每年元的生活补助费;对贫困家庭中高职在校生,除享受国家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外,通过实施“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每生一次性给予3000元扶贫助学补助;对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通过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发放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帮助其完成学业。(牵头部门:县扶贫农发办;参与单位:县教育局、人社局、民政局、团县委、总工会、残联、妇联)

7.技能提升脱贫。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能力但缺少职业技术技能的1086户5265名贫困人口,通过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贫困人口经营和就业技能本领,有效增加其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牵头部门:县扶贫农发办;参与单位:县科技局、人社局、农林局、农业园区办、畜牧局)

8.电商创业脱贫。对建档立卡中有一定文化水平、富有创业愿望的317户1413名贫困人口,发挥我县“陕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县”作用,通过淘宝大学电商培训,鼓励和扶持其开办淘宝网店、开发电商产品、参与物流配送等,实现创业就业,增加收入。(牵头部门:县电商办、扶贫农发办;参与单位县商务办、供销联社,各镇办、社区)

9.劳务输出脱贫。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能力但无固定收入的1603户7115名贫困人口,发挥“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人力资源大县”等优势,定期组织外地企业来武举办现场招聘会,积极实施“春风行动”,力促更多贫困户外出打工,增加工资性收入。(牵头部门:县人社局;参与单位:各镇办、社区)

10.金融服务脱贫。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经营能力但缺少资金的941户3877名贫困人口,协调金融机构按照基准利率,提供5万元以下、3年内免担保和免抵押小额贷款,扶贫资金全额贴息,以及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运行互助资金、小额贷款等项目,帮助贫困人口发展小微企业、商贸、旅游等特色经营产业。同时,县财政设立200万元精准脱贫攻坚贷款担保基金,对需要扩大经营规模的贫困人口,由扶贫办和商业银行联手协作发放适度规模贷款,满足贫困人口创新经营资金需求。(牵头部门:县扶贫农发办;参与单位:县财政局、劳动服务局,各金融机构)

11.部门帮扶脱贫。对建档立卡中除扶贫整村推进村之外的贫困村1614户6107名贫困人口,参照市县两级“两联一包”驻村联户帮扶模式,由县级部门派驻工作队驻村包扶,每年投入帮扶和脱贫资金不低于3万元,连续实施三年,使其全部脱贫。对建档立卡中其他扶贫对象,通过实施“十联百包千帮”、“4411”扶贫帮困等工程,针对性地帮助贫困户有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实现“一对一”脱贫。(牵头部门: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农发办、民政局;参与单位:各相关部门)

12.政府供养脱贫。对建档立卡中656户2666名特殊贫困群体,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由政府兜底脱贫。对贫困老年人,按规定发放基本养老金和高龄生活补贴;对生活困难残疾人,发放残疾人专项补贴;对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和“两癌”妇女,用好新合疗等医保政策,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大病医疗保障范围予以救助;对符合条件的“五保户”、孤寡老人等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范围。(牵头部门:县民政局;参与单位:县残联、卫生局、合疗办)

(三)严格督查,精细化考核。一是完善制度。建立完善精准脱贫攻坚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把“减少贫困人口,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贫困户生产生活水平”作为考核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适当增加脱贫攻坚工作考核权重,严格奖惩。二是细化责任。把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分解到包抓部门,落实到具体人员,确保各项帮扶措施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是严肃问效。通过随机抽查、抽样调查、现场督查等方式,加强日常督促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督办整改。严格落实目标考核和责任倒查制度,确保精准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牵头部门:县考核办;参与部门:县联合督查室、扶贫农发办)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实施精准脱贫,是中央和省、市的重大决策,也是贫困群众的热切期盼。为了做好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级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扶贫农发办、农林局、民政局等相关单位和各镇办、社区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农发办,负责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监督、落实等相关工作。各镇办、社区也要建立相应机构,落实专门领导主抓,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要强化责任落实。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县上负总责,部门搞帮扶,镇办(社区)抓落实,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创新推行县级领导包镇办(社区)、党政部门包村、科级干部包户精准脱贫工作责任制,使每个包抓人员身上有担子、心里有压力、手里有办法、措施有实招。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工作责任状,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精准脱贫工作责任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成效上。

三要强化资金投入。除中央和省、市各类专项脱贫资金外,县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精准脱贫攻坚专项资金,助力贫困户脱贫。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和涉农项目资金,集中财力、物力,集中攻坚脱贫。鼓励社会各界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引导群众自筹资金,为脱贫项目供强资金保障。同时,主动向上争取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开辟多元融资渠道,依靠内外力量发展经济,努力使脱贫攻坚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由“给钱给物”型向“帮助上项目、帮助建项目”型转变。

四要强化服务指导。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要指导镇村干部和群众按要求实施项目、发展产业,力促早日脱贫致富。各涉农部门要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群众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增强农民群众整体素质。要围绕农业主导产业,为贫困户提供新技术、新品种,提供市场信息、农业信息和项目信息,促使更多贫困户走向产业致富道路。各职能部门要加大行业扶贫力度,统筹使用各种资源,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五要强化氛围营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打好“整体战”、“攻坚战”,确保各项脱贫措施掷地有声、落地开花。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门户网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意义、工作成效,使脱贫攻坚工作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要及时总结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大张旗鼓进行表彰,着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浓厚社会氛围。

村级自查报告 篇4

以来,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市财政、交通、水务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组织,广泛宣传,科学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自查的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辖2个社区和15个行政村,现有人口30000余人。2批准我镇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道路)建设项目6个,项目涉及6个行政村。其中:道路建设项目5个,水利建设项目1个。硬化道路10.96公里,其中铺设沥青路面1.36公里,水泥硬化道路9.6公里,配套供排水6.8公里。砌护支渠3条,长度1530米;修建生产路桥涵6座。项目累计投资额达360.25万元,其中:村级自筹180.125万元,申请财政奖补180.125万元。项目建设受益群众5211户、16620人,占总人口的57.8%。

二、工作具体开展情况:

1、组织领导。

为扎实推进我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顺利开展,镇党委、政府把“一事一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勤任组长,成立了以任勤书记为组长,纪委书记杨金保为副组长,镇规划办、社经中心、纪检办公室负责人、项目村书记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抓好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管理工作。同时,各个项目村分别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宣传发动。

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开辟宣专栏,制作固定标语等形式,全力营造“一事一议”宣传工作的氛围,尊重民意,民主决策,规范操作,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宣传“一事一议”工作的积极意义,让村民知道开展“一事一议”工作是党和政府关心“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加大财政资金向“三农”投入的有效载体,是为民谋利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宣传,把党的政策化作农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增强了他们的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推动了“一事一议”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3、项目管理。

为了切实做好全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管理和维护,我们建立了一事一议财政项目库,分项目立卷归档,实行专人、专柜管理。

项目申报资料齐全、内容完整。申报资料具体包括:项目建议书、项目申报表、村民代表会议记录、村委会议记录、筹资筹劳清册、预算方案、工程预算表、项目公示表、项目概算表、项目汇总表、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公示资料等。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申报严格按照程序来走。奖补项目有各村民委员会申报、经镇人民政府初申后,报中卫市财政局,市财政局会同市交通局、水务局、农牧局等相关部门会审批准。

对已经批准的一事一议奖补项目,都能及时组织村民委员会全面实施且能按进度完成。

对于工程质量,我们经多方征求意见和论证,做到工程设计科学、技术标准明确,各村都建立有工程质量监督小组,代表村民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进行监督,填制监督记录表。

目前我镇的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工程全部实施完毕并且已经镇村两级进行了验收。

4、筹资筹劳管理

我镇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筹资筹劳的管理,严格按照程序来走。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镇人民政府审查。农民筹资筹劳标准严格按照文件规定,不超过规定上限。对筹资筹劳的档案进行分类管理,保障了档案的齐全。

5、资金管理

我镇社会与经济管理办公室负责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施管理,在宁夏黄河农村银行设立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专户,在账目上设立了专账。实行专人、专户、专账管理。各村“一事一议”项目资金都实行了报账制,由村上提出申请,经镇社会与经济管理办公室审核,镇长签字后方可下拨。

6、其他管理

档案管理。我镇对申报资料、批复文件、会议记录、公示资料、合同、验收表、结算凭证和有关图片等都装订成册,并分村、分项目建档、归档。

三、存在的问题

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一件大事,又是一项程序比较复杂的工作,但极少数干部对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思想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认为此项工作程序太多,政策性又很强,认为很麻烦而出现了消极和畏难情绪。

四、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将奖补资金批复到镇乡,由镇乡统筹安排,按一年实施一个村的规划,集中到一个村逐年分村实施效果更好

二是保障工作经费投入。镇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公室一般都设立在财政所,目前财政所基本上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正常运转都相当困难,办公条件较差。建议上级拨付一定的工作经费,逐步改善各镇乡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公室的办公条件,切实提高办事的质量和效率。

村级自查报告 篇5

市委组织部:

永宁镇有6个村,6个村级党支部。喻家坝村党支部及普子岭村党支部被规划为20xx年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村,为此乡党委**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快实施,基本完成了建设任务。并于9月30日至10月5日进行自查。

现将自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按照市委[20xx]4号文件精神,乡党委**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高度,把村级活动阵地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明确了20xx年喻家坝村和普子岭村阵地建设的各项任务。成立了永宁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质量和资金管理工作。组长:

王富强,副组长:王晓莉, 杨明建(副乡长),成员:谭其飙(财政所所长)、胡明成、党良成(普子岭村支部书记)。

二、选址定点,搞好规划

通过6天的选址,喻家坝村活动室建设工地位于坪竹公路旁,建筑面积84平方米,总面积450平方米;普子岭村活动室位于原村,建筑面积83平方米,总面积450平方米。这两点位置集中,交通便利,有利于发挥作用。

三、筹措资金,注重管理

喻家坝村和普子岭村阵地建设资金筹措方式主要是信贷和筹集的办法,两个村共信贷资金10万元,群众义务投工投劳折资4万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把资金票据管理,并设立了专户,坚持专款专用,实行报批制度,严禁任何人挪用。

四、项目建设及执**况

喻家坝村和普子岭村活动室分别于6月15日开工建设。8月20日,主体工程及室内装修全部完成。9月主要体工活动场所的室内办公用品和室外美化。做到有办公桌椅、有规范的党旗、有村支两委牌子、有档案柜、有党务村务公开栏、有规章制度、有学习资料等“八有”标准,达到室内简洁美观大方。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做好记录和资料收集。

五、活动场所的作用发挥

村级活动场所建成后,办公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舒适优美的环境给人一种良好的心情。9月28日,两个村的党支部在这里换届。党员们在房间里畅所欲言,心情愉快。

村级活动场所的建成,为村支部两委会提供了舒适的办公条件,也为村民办事提供了便利。正如老百姓所言:“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真是一件惠民工程”。

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实施中仍有不尽完善之处,恳请上级组织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更好地发挥阵地建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