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课件(锦集九篇)

从军行课件(锦集九篇)。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教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关于“从军行课件”您想要了解什么这篇文章或许能够帮到您,希望这些展示能够让你更好的了解该主题!

从军行课件 篇1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①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②,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注】①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②闻道玉门犹被遮: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取其城中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派使者在玉门关阻拦,曰:“军有敢入,斩之!”

15.下列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两句描写了边塞的日常生活,将士们从早到晚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通过从容备战展现家国情怀。

B.“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两句,虚实结合,写征战中的所见所闻,表现夜晚边塞生活单调苦闷。

C.“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句,写生活在边疆地区的雁和人,从侧面烘托出边塞生活条件艰苦。

D.面对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诗人化用典故、以汉代唐,站在历史的高度表明了自身对边疆战事的看法。

16.同样都是边塞征战诗,王昌龄则写下“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两位诗人对战争所持看法的异同。

15.A

16.相同点:二者都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王昌龄诗中“黄金百战穿金甲”和《古从军行》中“年年战骨埋荒外”都直接写出将士们在战争中死伤惨重的事实,战甲磨穿、白骨累累,都表现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

不同点:

①面对战争,王昌龄更有一种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怀,“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将士的豪壮誓言,表现出不怕艰苦、不畏牺牲的豪情壮志。

②《古从军行》表现出诗人对于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化用汉武帝的典故,表达对君主好大喜功、一意孤行的讽刺。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A.“通过从容备战展现家国情怀”错误。诗一开头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警报;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将士们不是“从容备战”,而是“紧张备战”。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相同点:

王昌龄诗中“黄金百战穿金甲”,“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古从军行》中“年年战骨埋荒外”,诗人用“年年”两字,指出了“战骨埋荒外”这种情况的经常性。两首诗都直接写出将士们在战争中死伤惨重的事实,战甲磨穿、白骨累累,都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表现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

不同点:

“不破楼兰终不还”,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面对战争,王昌龄更有一种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怀,表现出不怕艰苦、不畏牺牲的豪情壮志。

《古从军行》中,“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大家只得豁出性命追随将军去拼搏。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谁不想班师复员呢?可是办不到。“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据《史记·大宛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这里化用汉武帝的典故,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随后,诗人又压一句,罢兵不能。表达对君主好大喜功、一意孤行的讽刺,表现出诗人对于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

从军行课件 篇2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翻译: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队伍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赏析:

从军行,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王昌龄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王昌龄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王昌龄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王昌龄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从军行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不,“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王昌龄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王昌龄“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从军行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从军行通过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也表现了王昌龄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诗的开头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次句暗示有不少战士在这场战斗中为国捐躯。后两句写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骨运回安葬,表明了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从军行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战场作为背景,“黄叶”“暮云”等边塞景象更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给人以满目萧然、凄凉悲怆之感。最后两句感情真挚,造句沉痛,更增悲怆之气。全诗读来颇令人感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支队伍有这样体恤、爱护士卒的统帅,士卒没有不卖命的道路,由此亦可以想象这支队伍战斗力量的强大。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作者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字,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像作者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队伍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队伍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队伍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队伍,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王昌龄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队伍,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从军行描写的是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

诗的首句写这位将军的战时装束和勇武雄姿,次句转写边塞之景,意在营造和烘托气氛,暗示将军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时时准备奔赴边塞,保境安民。这两句着力铺陈将军的装束和边地景色,既衬托出将军的神武之姿,又意在蓄势,在如水秋月的广阔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装的将军的剪影,威风凛凛,一位勇武的将军形象就被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的后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既写出了队伍攻城拔寨的神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唐朝强大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和自豪心理。

从军行后几句主要描写的是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用笔隐曲,语浅意深,余味不尽。

诗的前三句写山多、烽火台多,以及边塞将士对烽火的依赖,均属静态描述,突出了唐军在玉门关一带边防设施的完善和布防的到位。至第四句笔锋一转,引入的动态画面,视野之中闯入了一匹马儿,但转瞬又消失在深山密林里。动静结合,形成叙述力度上的张弛美感。而“不见踪”则又将马行之疾,山林之深准确地刻画了出来。虽然已经看不见马了,但仍然能使人产生不尽的联想,让读者隐约地感到边防健儿身手的敏捷。这种结尾,颇为耐人寻味,正如王昌龄在《诗格》中谈到结尾一句如何处理时所写的那样:“每至落句,常须含蓄,不令语尽思穷。”全诗起笔突兀,收笔婉转,而又似乎绵里藏针,读来颇感意味深长,值得玩味。

从军行课件 篇3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赏析

(一)从军行七首⑴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

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愁⑷。

(二)词句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三)白话译文

其一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四)赏析

其一

组诗的第一首,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作者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唯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十分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作者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像亲人在呼唤,又像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作者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十分巧妙、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作者运笔也特别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马上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五)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作者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盛唐作者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从军行课件 篇4

设计理念:

1、领会诗歌的意境并熟读成诵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2、教学中,采用抓关键字、想象画面、音乐渲染、教师点拨等方法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内化情感,欣赏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习王昌龄的《从军行》两首,感受边塞诗的意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边塞诗。

3.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提高欣赏古诗的能力,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

1、出示“边塞”二字,生齐读。

师:唐代诗人王维曾到过边塞,并留下了这样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看看边塞吗?我们来欣赏边塞风光。

2、出示边塞图片,师生欣赏。

师:美吗?它的美,不是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柔美,而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美。边塞的奇异风光,吸引了王维,也吸引了这位诗人,他是――

3、出示王昌龄图像、名字和简介,生齐读。

师:他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写得既多又好,被称为――(生读:诗家天子、七绝圣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王昌龄的著名边塞诗《从军行》。

4、 板书课题,生齐读。

5、出示唐朝地图,简介写作背景。

师:在王昌龄生活的唐朝,有两个部落曾多次侵扰唐朝边疆,一个是北部的突厥,一个是西部的吐蕃。为了守住国土,唐军将士奉命出征,与敌人进行战斗。《从军行》写的就是战斗期间 唐军将士们的军生活。《从军行》共七首,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两首。

1、出示两首诗。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反复读这两首诗,不理解的地方参考注释,等你读顺口了、读满意了才举手。

2、生自由读两首诗,师巡视。

师:请两位同学来读诗。第一首谁读?第二首呢?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准字音了吗?读出节奏了吗?

3、指名分别读诗,生评价。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更要读出情感。接下来我们就细细品味这两

首诗的情感。先来读第一首。

三、抓关键字,品思乡之“愁”

A、“愁”

1、出示其一,师生多种方式合作读诗。

师:我们来合作读,怎么样?我读诗的前四句,你们读后三字;

我读一、三句,你们读二、四句;

合作的感觉真好!我读诗题,你们读诗句。

2、抓住“愁”字,体会情感。

师:浓浓的古诗味儿出来了!同学们,这首诗的情感,特别体现在哪一句?(无那金闺万里愁)。你知道这无奈的愁是什么愁吗?(思念家乡,还会思念家乡的――?哪些亲人?)身在边塞,心却在家乡啊!谁能读出这无奈的乡愁?

3、指两名读全诗,师评价、点拨。

4、回顾旧知,深入理解征人乡愁,引读全诗。

师: 李白有过这样的乡愁――举头望明月,(生:低头思故乡)孟郊也有过这样的乡愁――慈母手中线,(生:游子身上衣)。在每个远离家乡的人心中,都装着一首写满乡愁的诗。在边塞这种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地方,乡愁更多了一份悲壮和苍凉!

因为对于战士来说,每一次思念都可能是最后一次。也许一上战场,就再也回不到这座(手势引读:烽火城西百尺楼),再也不能在黄昏(独坐海风秋),再也听不到这(更吹羌笛关山月),于是他忍不住深深叹息(无那金闺万里愁)。

B、“独”

1、回顾旧知,体味“独”字。

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除了“愁”,还有一个字能表达情感。(独)古人写诗,最讲究一字传神,一字达意。我们学过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生:每逢佳节倍思亲),还有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细细品味“独”字,你一定能读得更好。男女生来合作读,男生读前三句的写景,女生读最后一句的抒情。

2、男女生合作读,调换顺序再合作读。

3、生齐读全诗。

四、入情入境,悟杀敌之“勇”

师:浓浓乡愁,让人动情。这一首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著名朗诵家方明老师特别喜欢这首诗,想听听方老师的诵读吗?咱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1、一听录音,想象画面。

师:方老师读得怎么样?不愧是朗诵家!再听一遍,这一次,可以跟着读。

2、再听录音,模仿跟读。

师:你们能像方老师这样,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读吗?先自己练练,练好了,我们也来当朗诵家。

1、找出写景的诗句,体会环境恶劣、出征艰苦。

师:读完这句,你的感受是?(风沙很大,天气恶劣……)可风沙再大,也阻挡不了战士们杀敌的脚步!为了守住边疆,他们红旗――(生接读)谁来读前两句?

2、指两名读,师评价、指导。

师:这哪是一支军在出发呀,简直就是一把利剑在朝敌军去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师:是啊,紧接着该有一场恶战了吧?没想到的是,这支军才出发到半路,就收到了胜利的捷报。捷报里说了什么?你来读。

1、指名读后两句,了解捷报内容。

2、引入诗句,体会获胜心情。

师:王维有一句边塞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活捉了首领,打赢了胜仗,怎能不振奋人心呢?谁能把这心情读出来?

3、指名读,师评价、指导。

师:这场战斗中,没看到两军交战时的刀光剑影,一个出发场面和一个捷报的场面,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豪情。这就是王昌龄写诗的高明。

1、指两名读全诗,师生评价。

2、男女生多种方式合作读,调换顺序再读。

3、男女生比赛读,师评价。

师:现在,你发现两首诗情感的不同了吗?(第一首写战士的思乡之愁,第二首写战士的沙场豪情)如果用一个字形容其一中的战士,那就是(愁)其五中的呢?(勇)

师:两首边塞诗,两种不同的.情感。你更喜欢哪一首?试着背一背。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练习背诵。

3、配乐,学生展示背诗,师评价。

4、配乐集体背古诗。

师:用你们最精彩的诵读,把蕴藏在诗中的情感表现出来吧!

1、出示《从军行》其三、四中的名句,师引读,小结《从军行》特点。

(1)当看到无数将士战死边关,而得不到好好安葬时,王昌龄这样深切地表达同情,女生读――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2)当厚厚的战衣在千百次战斗中被黄沙磨破,战士们无所畏惧,依然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男生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师: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每一首都是精品,每一首都表达了不同的情感,真不愧是边塞名诗。除了《从军行》,他的这首诗也很有名――《出塞》。请个小老师带同学们读一读。

2、出示《出塞》,小老师带读,学生齐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这首诗悲壮、慷慨,既写了战争的残酷,又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后人给予它很高的评价,称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咱们一起读。

3、出示其他边塞名句,自由读,选背喜欢的诗句。

师:读读其他诗人的边塞名句,你喜欢哪句就背哪句。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句写的是边塞的(雪景)。边塞那满树的积雪,多像江南那满树的梨花啊!喜欢这句的一起背。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诗人是多么渴望从军、以身报国啊!喜欢这句的一起背。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士们为国献身,不顾生死,何等洒脱!喜欢这句的一起背。

4、师小结唐朝边塞诗特点。

师: 据统计,唐代以前的边塞诗,流传下来的不到二百首,而唐朝的边塞诗就有两千多首。唐朝历史悠久,国力强盛,唐朝的边塞诗也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阳刚之美。

边塞是荒凉的寂寞的,战斗是艰苦的残酷的,可唐军将士们依然英勇无畏,精忠报国。此时此刻,这样一首歌最能表达我们的心情,一起来欣赏现代歌曲中的沙场豪情。

5、出示《精忠报国》,欣赏现代歌曲中的沙场豪情。

师:同学们,今天的课结束了,可是,我们对古诗的热爱不会结束。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多诵读经典,背诵经典。

从军行课件 篇5

从军行王昌龄赏析

王昌龄的从军行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从军行七首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白话译文】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有《王昌龄集》。

从军行课件 篇6

教学内容:学习《从军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二、图文结合,初读古诗。

(一)学习《从军行》

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

(1)你喜欢这幅画吗?

(2)图上的画是什么景象?——将士们在军营里的情景。

2、板书课题:从军行。

3、全班齐读课题。质疑。

4让我们走进那战争岁月吧!让我们共同来感受浓浓的爱国情怀吧!

大声地朗读古诗。

6、你读懂了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是唐朝伟大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疆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

三、学习古诗《从军行》

1、简介作者。

2、释题。跟着作战的.军队一起行进。

3、朗读诗歌。

4、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

(2)串讲诗意。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的将士磨穿了盔甲战衣,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不回还。

(3)教师在学生串讲诗意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悟: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

你知道“暗”字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吗?

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云块的广大、云层的厚重,从而隐喻着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拼杀的凶险

(2)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哪些内容,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们的铠甲,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是,为了国家,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

6、过渡:是呀!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闭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但是将士们的决心是那么地坚定。那么我们该怎么来朗读这首诗歌呢?

8、指名朗读诗歌,师生共评。

指名读,体会诗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四、总结

诗人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

1、认认写写,正确识字

2、背诵并默写《从军行》。

从军行课件 篇7

说教材

《从军行》是长春版语文第九册第十一板块中的第一课。这一课共有两首古诗:

其一,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诗的头两句写景,点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景中含情。唐王朝与蕃贵族经常发生战争,由于战争残酷,青海湖上空阴云弥漫,大片大片浓厚的阴云,一直延伸到天边,高耸的雪山笼罩在乌云中,显得暗淡无光。一个“暗”字,以自然景物极力衬托战争的惨烈。远望前方玉门关,显得遥远而迷茫,那大漠间孤零零的城池变得更加孤单了。一个“孤”字说明环境的恶劣、孤立无援,为下文写将士们豪壮的精神面貌,作了有力铺垫。这两句诗,渲染了战争气氛,点出了凄凉艰苦的环境,表达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与艰苦。

诗的后两句转入直抒情怀,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面貌。将士们身经百战,黄沙把金甲都磨破了,可见战斗是多么艰苦激烈,把所有的战斗生活,都浓缩于七个字中,尽管如此,将士们的报国斗志丝毫不减。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不击败敌人,决不回还。

其二,是一首描写边关将士军旅生活的七绝。此诗格调高昂激越,乐观向上。从描写上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

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前军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王昌龄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功夫,怎不令人叹服!

说教学目标

本课分两个课时进行,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后的'练习题,同时针对五年级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课时,也就是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理解边塞诗歌种诗人的怀乡思亲之情。

3.通过对比学习诗歌,了解不同作品所蕴含的不同情感和诗歌特色。

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边塞诗歌种诗人的怀乡思亲之情。

教学难点:对比学习诗歌,了解不同作品所蕴含的不同情感和诗歌特色。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充分运用尝试教学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同时运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诵诗句”这四个步骤来学习。

2、学法

分学习小组。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出示课题。

1、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猛打猛冲,屡立战功,频频荣升。同时,板书“从军”,同时们怎么理解“从军”(从学生熟知比较感兴趣的话趣人物入手,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情景状态。同时引入学生思考)

2、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我们从刚学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知道:戚家军和其他抗倭**一起,终于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板书:行。

(自然过渡,使学生平滑过渡到正课学习,同时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为理解古诗中人物情怀做铺垫)

二、解诗题,知诗人。

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让说说对王昌龄有多少了解?引入课题。

(这样设计能使学生初步的了解古诗的特点,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并对作者有初步的了解。)

三、明诗意

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让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感受古诗意境。

2、同学们刚才在王昌龄的引领下,到唐朝的边塞转了一圈,看见了哪些景物?

3、让学生看图读前两句,有何感受?带上感情读一读。

4、让学生齐读后两句,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然后用多媒体出示古战场图,感受古诗内容并设置问题:“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体会将士们面对困难,报国壮志不但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高年级的古诗教学重点在诗意的理解和诗境的感悟上。所以要充分的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意、在看中感悟诗意、在思考中感悟诗意。)

四、体会意境

1、采用小组读、分男女生读、配乐朗读等诵读的方法体会诗的意境。

2、品悟诗情

读了这首诗,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请同学们默默地再读这首诗,请你拿起笔来,一边读一边品,推敲推敲这诗中的哪个字饱含了对我们所见的这些景物特别的感情!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这个过程,能够更好的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以及其在表达思想感情中的作用,进而感悟诗人通过对戍边战士的战争生活的描写及对其杀敌报国壮志的歌颂。)

五、拓展阅读

1、幻灯片出示另外五首从军行

生读这几首诗,根据自己喜好,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句意思,朗读古诗。

2、课后的拓展与运用

(设计目的是通过从画面到诗句的训练途径,培养学生阅读、联想、表达的综合能力。)

从军行课件 篇8

2、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3、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1、同学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们来以诗会友。好吗?准备好了吗?白日依山尽,谁知盘中餐(),“泉眼无声惜细流,()。小荷才露尖尖角,()。”

2、看来大家对所学古诗已熟记于心了。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从军行》。领略一下边塞风光,了解一下守边战士的生活状况。

4、板书课题,读题,析题:读懂诗题是我们理解古诗的第一步。一起齐读题目,谁读懂了?(从军就是参军,标题中加“行”属于乐府诗。)

师:《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这节课,我们一同去领略一下边塞风光,了解一下守边战士的生活状况。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

师:读准字音是读好诗的基础。来看看这几个难读的字:

(3)扫除了字音障碍,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首诗读流畅了。(指名两生读)齐读。

2、师范读。

师:听到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老师也忍不住想试一试了,行吗?

3、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

师:是的,读古诗不仅要字正腔圆,而且要读出它的节奏,读出味道来。大家学着老师的样再读读。

4、过渡:“诗读百遍,其义自现。”老师想了解一下我们班理解诗意的方法有哪些?(看注释、看图画、想象画面)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理解古诗就用哪种,然后把你读懂的词句说给同桌同学听。(你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过渡:理解了诗意我们不防来细细品味,看看边赛风光,感受将士们的生活。

1、轻声读古诗,边读边想画面,你从中看到了哪些景物?(青海湖、长云铺天盖地,很长很长、雪山、一座孤城,还看到了玉门关。师板画)

2、CAI课件(出示雪山图):知道这雪山在哪儿吗?这觉得这雪山怎么样?(出示雪山图)如今怎么就暗了下来呢?读读古诗看能从哪儿找到答案?(漫天的黄沙,四起的硝烟,让雪山变暗了,边塞变暗了。)

3、师:漫天的黄沙,四起的硝烟,让雪山变暗了,边塞变暗了,战士们的心情也随之暗淡了。该怎么读诗的前两行呢?(你不仅走进了边塞,也走进了战士们的心啊!)

4除了心情暗淡,你还能从中感受到怎样的心情?(孤独)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师:一个个背井离乡的战士来到硝烟弥漫的边塞,心情是暗淡、孤独的,大家一同走进战士们的心田,一起去感受感受。齐读诗的.前两二行。

5、过渡语: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

6、齐读后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1)师:“穿”是“穿上金甲”吗?(不是,穿是磨破的意思。)金属制作的盔甲会磨破!不可思议呀!你认为可能吗?

边塞将士是怎样把金甲磨破的?(磨破的金甲让我们体会到了征战时间的漫长,战争十分激烈频繁)。但磨不破的是什么呢?(战士们坚强的斗志)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2)指导感情朗读:金甲易损,生命可抛,边疆战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磨灭,所有的豪情、气势都融在了这两句诗里______。

刀光剑影、生死拼搏,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的豪情是____。

师:“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将士们的万丈豪情,难道他们就不思念家乡的亲人,真的不想回家吗?

师:家乡的亲人也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他们啊!会有谁在牵挂着他们呢?(也许两鬓斑白的双亲拄着拐杖一次次在村头翘首以盼;也许一双年幼的儿女在一次次的呼唤父亲回家;也许留守家园的妻子因思念而过早的让黑发染霜。你能替将士们告诉他们的亲人为什么誓死不回家吗?板书:精忠报国)

(1)过渡:短短的二十八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边疆将士的豪迈情怀,谁又能像战士们那样不记住古诗善不罢休呢。

1、师: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塞外风沙肆虐的恶劣环境,感受到了守边战士奋勇杀敌的决心以及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这凄美、悲壮,向上的画卷就是唐朝的边塞诗。

2、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共七首,七首诗七幅不同的画面,我们今天学的是其四,还有另外几首大家课后选自己喜欢的读一读,感受盛唐边塞诗的悲壮,豪放。

从军行课件 篇9

学习目标:

1理解本诗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概括性描写的特点

出塞参战的全过程的基础上,体会其昂扬蓬勃、奋发豪迈的勇于报国的精神

直抒胸臆、视听描写等)

4初步了解边塞诗的特征及鉴赏边塞诗的方法

学习重点:赏析本诗运用的表现技巧

学习难点:理解本诗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概括性描写的特点

教学设想:抓住关键词赏析诗句,把握诗的主旨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步骤:

一、了解作者和初唐四杰

阅读下面材料,了解作者和初唐四杰

杨炯是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高宗显庆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他也和王勃一样,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今四川筠连县),卒于任所。后人称他为杨盈川,他的诗文存于今者,称《杨盈川集》。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

从唐高宗到武后初年,中国诗坛上出现了四颗光辉闪耀的新星------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类似的人生经历,杰出的创作才华,功力近似的诗文创作,令四位新星的名字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被人称做“四杰”或者“四才子”,文学史上称他们为“初唐四杰”。 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

代表作品如: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杨炯 《从军行》。

卢照邻《长安古意》。

骆宾王 〈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二 、写作背景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2、根据注释,初探诗意。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

②“烽火”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长安。 ③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指长安宫阙。《史记?封禅书》:“(建章宫)其东二十余丈。” ④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⑥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3、依据注释疏通诗意,并再次朗诵

4、集体朗读,读出语调

四.赏析全诗

出塞之作,多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对盛唐边塞诗的成熟和繁荣有一定的影响。请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一个投笔从戎,不甘作伏案书生,渴望为国建立功业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出塞参战的哪几个场面?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一二句来犯,三句辞京、出征,四句围城(包围敌人),苦战(展开激烈战斗),(最后抒怀))

诗人没有去写书生投笔从戎的具体细节,而是抓住这一过程中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片断进行概括性的描写,是一种跳跃性的结构,突出了军情的紧急和战斗的激烈。

3、具体分析

㈠首联:

1.首句是怎样表现军情紧急的?分析“烽火”这一意象。

古代边塞要地设有烽火台。边境一有军事警报,就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白天烧狼粪,青烟直上;晚上点燃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烟或烽火,便知军情紧急。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2.赏析关键词“照”的表达作用。

一个“照”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烽火之猛烈,战势之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3.赏析关键词“自”。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㈡颔联:

“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为什么用典雅、庄重的词语?

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2.第四句“铁骑绕龙城”,“铁骑”与“龙城”相对烘托了怎样的氛围?

“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3、“牙璋”“凤阙”“铁骑”“龙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4.赏析“绕”字。

一个“绕”字,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和冒死赴敌的勇气。

4.“牙璋”才“辞凤阙”,“铁骑”已“绕龙城”,词采壮丽,对偶精整,而一气直贯,将反侵略的军事行动写得迅猛凌历,声势逼人。

㈢颈联:

1、“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视听结合,绘声绘色,以战地风雪烘托战斗之激烈。)

2、苏轼认为诗作应“言而有尽而意无穷”,给人留下了想像的余地。你认为《从军行》是否做到这一点?为什么?

(第三联描写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画着的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这里写的只是眼中看到的雪和旗的景色,耳中听到的风和鼓角的声音,但我从这里便可以想象得到,那兵来将挡、人仰马翻、刀光闪烁、箭簇纷飞、战马嘶鸣、杀声震地的壮烈战斗声面。那么大的一个激战声面,只用了十个字,就非常生动地勾画出来,的确收到了“言少意多”的艺术效果。)

㈣尾联:

尽管风雪苦寒,战斗激烈,仍然“宁为百夫长”,为保卫祖国效力。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

五.总结: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这首诗情调慷慨激昂,可以说是盛唐边塞诗的先声。

六、拓展延伸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弹不尽,

高高秋月下长城。

(1)从题材上看,这首诗是______________诗,它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请说出诗中运用哪些意象来描写场面?(2分)

(3)“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高高秋月下长城”一句,谈谈你的认识。(4分)

七、知识归纳

1、边塞诗的产生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2、边塞诗的特征。

从内容看:多写战争场面,边塞特有的风光,将士艰苦的边塞生活,征人的乡愁离恨等。

从意象看:多有校尉、瀚海、单于、烽火、胡骑(马)、匈奴、边土(庭)、大漠、铁衣、征人、刁斗、金鼓、李将军、铁骑、玉门关、沙场、楼兰等意象

从感情看: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怨情;对国力强盛,奇异的边塞风光,将士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精神的礼赞;对将士紧张艰苦的边塞生活,征人愁思的同情;对朝廷穷兵黩武,将领骄奢淫欲,不体恤士兵的讥讽等感情。

3、边塞诗的鉴赏方法

(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八、高考对接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4年 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九、作业

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