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 共50份

桃花源记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桃花源记教案、桃花源记教案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桃花源记教案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桃花源记教案15篇

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当我们的学习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资料。参考相关资料会让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更高。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资料的种类呢?以下“桃花源记教案15篇”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桃花源记教案 篇1

《桃花源记》精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 俨然 衣着 阡陌 鬓 要 邑 诣 骥 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词;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③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表格;④随堂练习。

2.有关课文的插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背诵接龙,其中如有人背错,就让他(她)表演一个节目,最后评出优胜者。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

查看更多>>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收藏

教案课件是我们教师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相信教师对于编写教案课件并不陌生。设计教案时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优质的教学课件。如果您正在寻找优质的文章,我建议您看看《桃花源记教案》,这篇文章一定不会让您失望。请不要忘记把它收藏起来!

桃花源记教案 篇1

(一)检查课下巩固情况: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考小卷,同桌互批,师生总结

2、检查课文背诵:男女声背诵接力

(二)回顾文学常识

1、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代表作有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归去来兮辞》等。

2、写作背景: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三)回顾课文内容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

2、围绕线索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

本文记叙了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而又神奇的经历。

(四)深入把握课文: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下面同学们结合二、三两段说一说世外桃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找学生描述画面内容,并找出与课文相对应的原话,并翻译,夯实重点实词、重点句的解释)

1、自然景色优美:

例: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社会环境平和、宁静:

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3、人们的生活和谐、幸福:

例: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4、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五)理解文章主旨:风景优美,环境宁和,民风淳朴,作者如此完美的描述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究竟有何用意呢?(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呢?)(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明确:表现作

查看更多>>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精华

笔者挑选出的这篇“桃花源记教案”文章绝对值得一读。教案和课件都是老师需要仔细准备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自己花时间来完成。教案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请谨慎对待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桃花源记教案【篇1】

一、介绍、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师介绍:

今天咱们来认识中国古代东晋时一位杰出的诗人——陶渊明。他生于东晋后期,经历了晋宋易代的变迁,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少年起就经历了许多政治上的纷扰,出仕到辞官归隐更是遇到了晋宋易代的变迁,他对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丑恶的和不满的。“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归隐后,安贫乐道,乐天知命,清高自赏,消极遁世,多写田园风光,文风清新质朴,恬淡自然,简洁含蓄而又富有韵味。历代都有很多人为陶渊明的诗文作注,其人数仅次于杜甫。

二、解题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

三、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1、读得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

2、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四、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强调部分字词的读音

生字:俨然、阡陌、垂髫、怡然、邑人、郡下、诣、骥、津

多音字:豁然、衣着、间隔、舍、语、属 答 还 遂

通假字:要—邀

一词多义:志、寻、遂

一义多词:悉、并、具、咸、皆

古今异义:妻子、无论、交通、绝境、间隔

五、学生两人一组,参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之后请几位学生起立说课文大意,老师和其他学生倾听并纠正他们翻译得不够准确的地方

六、作业

1、读课文三遍;

2、整理课堂上找出的几种文言文的语言现象,写在作业本上。

桃花源记教案【篇2】

(一)检查课下巩固情况: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考小卷,同桌互批,师生总结

2、检查课文背诵:男女声背诵接力

(二)回顾文学常识

1、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代表作有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归去来兮辞》等。

2、写作背景: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

查看更多>>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9篇
桃花源记教案汇总9篇
桃花源记教案热门十二篇
桃花源记教案十四篇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经典4篇
桃花源记教案优选
桃花源记教案优选
桃花源记教案精选9篇
桃花源记教案精选9篇
桃花源记作文
桃花源记作文
2023《桃花源记》读后感
桃花源记课件15篇
桃花源记课件15篇
有关桃花源记心得
有关桃花源记心得
桃花源记感悟(7篇)
桃花源记感悟(7篇)
读桃花源记有感8篇
读桃花源记有感8篇
桃花源记读后感600字
桃花源记观后感汇集
2024最新桃花源记作文
关于桃花源记读后感
关于桃花源记读后感
桃花源记作文十四篇
桃花源记作文十四篇
桃花源记作文十八篇
桃花源记作文十八篇
桃花源记的读书笔记8篇
桃花源记的读书笔记8篇
桃花源记作文(范例7篇)
桃花源记人生启示汇编
桃花源记人生启示汇编
《桃花源记》的读后感精选
《桃花源记》的读后感精选
《桃花源记》的读后感收藏
《桃花源记》的读后感收藏
桃花源记作文(精华5篇)
桃花源记读书笔记(汇集12篇)
桃花源记读书笔记(汇集12篇)
读《桃花源记》感悟汇编9篇
读《桃花源记》感悟汇编9篇
桃花源记课文读后感(8篇)
桃花源记课文读后感(8篇)
桃花源记给我的启示分享
桃花源记给我的启示分享
2023桃花源记读后感十四篇
《桃花源记》读后感(精选10篇)
桃花源记学后感大全7篇
桃花源记学后感大全7篇
《桃花源记》读后感汇编(8篇)
《桃花源记》读后感汇编(8篇)
桃花源记的感悟范例(8篇)
桃花源记的感悟范例(8篇)
2023桃花源记作文汇集12篇
2023桃花源记作文汇集12篇
读完桃花源记的启示(9篇)
读完桃花源记的启示(9篇)
桃花源记读后感范文范例
桃花源记读后感范文范例
《桃花源记》读后感(必备10篇)
桃花源记作文(精选十一篇)
桃花源记的读后感集锦9篇
桃花源记的读后感集锦9篇
2024《桃花源记》读后感范例14篇
[收藏]桃花源记的读后感合集
[收藏]桃花源记的读后感合集
桃花源记感悟启示汇总(8篇)
桃花源记感悟启示汇总(8篇)
桃花源记的感悟和启发(7篇)
桃花源记的感悟和启发(7篇)
桃花源记的感想与收获推荐
桃花源记的感想与收获推荐
读《桃花源记》的思考通用7篇
读《桃花源记》的思考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