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方案 共50份
小学数学方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小学数学方案、小学数学方案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小学数学方案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按照领导的指示和要求,我们需要清楚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是什么了。工作计划是为了让我们对时间管控更为合理。你是否知道工作计划该怎么写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方案范例,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小学数学方案 篇1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一个人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学习。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目标。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营造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文化氛围,经研究决定,举行xx三小第六届“趣味数学节”活动。
本次活动以“和谐的数学、快乐的数学、创新的数学”为根本宗旨,以一系列数学活动为基本载体,为全体学生展示自身的聪明智慧提供平台,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们体验“学数学,其乐无穷;用数学,无处不在;爱数学,受益终身”。
通过举办校园数学节,丰富校园数学文化,凸显数学元素,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全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让数学文化渗透校园,让快乐和智慧走近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得到快乐,从而加强我校数学文化建设。
1、启动(开幕式)3.23日(星期三),横幅一条,电子显示屏宣传
小学数学方案 篇2创新数学实践传播数学文化彰现数学魅力
―――厦门市湖里区天地学校第一届“数学数学嘉年华”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数学学习氛围,展示学校数学课程成果,促进学校特色建设。本次数学节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宗旨,以一系列数学活动为载体,搭建学生展示数学智慧的平台,启迪学生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让学生通过数学节活动,真正走进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从而提升数学素养,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推进我校数学文化建设。
二、活动主题
创新数学实践传播数学文化彰现数学魅力
三、活动氛围营造
1.学数学,其乐无穷;爱数学,受益终身;
2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学习的乐趣;
3.欢乐数学节,思维大碰撞;
4创新数学实践传播数学文化
四、领导小组
组长:庄晓莉
副组长:林朝枝、廖振辉
组员:全体数学老师
五、活动时间、对象
时间:对象:一年级全体学生
六、活动内容
查看更多>>在小学学校里面经常会进行一些比赛,而这些比赛是促进学生之间学习的欲望,同时也是增进学生之间学习的竞争和动力,举办这种比赛需要一些方案案例,比如小学数学比赛策划方案,这些方案要提前把计划好,对比赛的顺利性更好。下面是由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小学数学比赛策划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1小学数学比赛策划方案(一)一、指导思想
20xx版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此,我校特开展本次数学学科竞赛活动。目的在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素养。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计算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同时,通过竞赛了解我校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竞赛年级
一、三、五年级
四、竞赛时间
1、一年级:xx月xx日(星期xx)上午11:10-11:20进行计算大比拼。
2、三、五年级:xx月xx日(星期xx)上午8:30-10:10进行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竞赛,其中五年级在xx月xx日(星期四)上午10:10-11:30进行数学史演讲比赛。
3、请各年级提醒学生提前10分钟进场。
五、竞赛形式
(一)一年级组
竞赛类型:计算大比拼。
1、规则:共100道题,用时10分钟,以班级为单位,各班选8名学生参赛,根据测试成绩决定竞赛名次,奖励年级前十五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团体奖一、二名。
2、竞赛地点:一(1)班和一(2)班教室。
(二)三、五年级组
1、竞赛类型。三年级:趣味数学;五年级:应用意识,解决问题。
2、规则:
(1)题型分为计算题和填空题两大类,根据难易程度,试题数为20至25题之间,总分100分。题型分为计算题和填空题和能力提升题。计算题分值占20%,填空题分值占68%,能力提升题分值占12%。
(2)三、五年级各班推选8名选手参赛,按参赛学生总成绩÷
查看更多>>工作总结之家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结》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小学学习方法小结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刚刚学步的时候,家长就教识数算数,现在学的是基本的数学,将来需要学习高深的数学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举个简单例子:现在所能计算面积的图形都是一些理想图形,会求更多的用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吗?会推导球体的体积公式吗?会求椭圆形储水罐的体积吗?等等,这些你可能都不会,等上了大学,运用极限、微积分的知识就可以解决了.
同学们,学好数学需要勇气和智慧,更需要耕耘和方法.只要肯付出,只要肯用“法”,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如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习惯是所有伟人的奴仆,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习惯的鼎力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习惯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由此可知,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制胜法宝.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哪些呢?初中数学应该从课堂学习、课外作业和测试检查等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课堂学习的习惯
课堂学习是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课堂学习习惯主要表现为:会笔记、会比较、会质疑、会分析、会合作.
1.会笔记 上课做笔记并不是简单地将老师的板书抄写,而是将学到的知识点、一些类型题的解题一般规律和技巧、常见的错误等进行整理.做笔记实际是对数学内容的浓缩提炼.要经常翻阅笔记,加强理解,巩固记忆.另外,做笔记还能使你的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更高.
2.会比较 在学习基础知识(如概念、定义、法则、定理等)时,要运用对比、类比、举反例等思维方式,理解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将类似的、易混淆的基础知识加以区分.如找出“同类项”和“同类二次根式”,“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平方根”和“立方根”,“半径”和“直径”,等概念的异同点,达到合理运用的目的.
3.会质疑 “学者要会疑”,要善于发现和寻找自己的思维误区,向老师或同学提问.积极提问是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要敢于向老师同学的观点、做法质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