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图形教案 共49份
小学图形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小学图形教案、小学图形教案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小学图形教案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需要一些资料。有了资料,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那么,关于资料你了解哪些内容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小学对图形的认识教案范文》,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对图形的认识教案 篇1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学习,能正确认识三角形、圆,能辨认和区分三角形、圆。
能力目标:积极参与,动手拼、动口讲、数等活动,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结合实际生活准确认识三角形和圆。 (2)难点:能准确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师导学 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在前面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在下面的图形中辨认出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
教师:你在上节课是怎样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教师:这节课就用小朋友们掌握的这些方法来认识新的图形—三角形和圆。 学生活动:
1、学生辨认,并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2、学生自由地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做总结。 活动2【讲授】个体自学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圆。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 教学例2 抽象出三角形和圆
1、认识物体。
教师:仔细观察这些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能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吗?
2、分一分。
教师:你们准备把哪些分为一类,为什么呢?
3、画一画。
在本子上把这两类分别用一个非常简洁的图形画出来。 学生活动:
1.学生观察课件出示的物体。
2.学生:独立分类,教师辅助个别生。
3.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和分法。
4、通过画
一
画
来
初
步
认
识
三
角
形
和圆 。
活动3【活动】互助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内互助学习:认识三角形和圆
1、教师:孩子们,我们刚刚画的圆和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很像呢?(球)那它们是一样的吗?
2、师:请拿出手中的物体(硬币、红领巾、圆柱)和画的三角形、圆在小组内先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教师进入小组做指导找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小组合作观察并说一说)
3、小组汇报结果。学生在汇报时同样要求学生语言准确,小组之间经比
查看更多>>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 设计有创意的教学课件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编辑搜集了“小学图形认识教案”相关主题资料,现在分享给您,请将这个网址加入你的收藏夹方便以后查看!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一个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探究新知
1.搭积木。
(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
分小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提问,观察拼搭的积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积木中哪些是已经认识的,哪些还不认识?
(3)分类:
教师从中取出1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要求学生把拼搭中的所有长方体都拿出来放在一起。
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积木进行分类。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类的情况。
汇报分类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认识平面。
①首先观察长方体,观察各块长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形。
板书: 长方形
观察长方体的每个面与黑板上画的长方形一样吗?
(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②观察正方体,观察各块正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正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
板书: 正方形
观察正方体的每个面与黑板上的正方形一样吗?
(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③观察圆柱。观察圆柱一个正向着我们的那个底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圆。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篇2】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
查看更多>>这篇充满着自由思考的“小学图形认识教案”让工作总结之家深受启迪,欢迎大家参阅本文。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设计教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 篇1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看一看、认一认各种图形标志的不同含义,使学生了解图形标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2、引导学生欣赏图形标志,使学生了解具有直观、简明、易懂、易记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读懂并理解图形标志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收集各种图形标志的图片资料,拍摄学生熟悉的商店、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车站等处的图形标志,供学生识别和欣赏用。
学生:收集一些图形标志的图片资料,供上课时讨论、欣赏用。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些新朋友,它们会教会我们在一些公共场合里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呢,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迎接它们。载示一些简单的图形,询问学生它的意思是什么?2、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同学们,它们在公共场合中它就有了特殊的含义,这样的图形我们称它为图形标志。
导出课题:认识图形标志(板书课题)
二、加深学生的认识,讨论课本上图形标志的意思。
1、在我们的书上,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图形标志,你们知道它们都是表示些什么意思吗?
2、看图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组说出的各种图形标志的意思,最准确,数目最多,并告诉大家你们都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它们?
三、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图形标志
对课本中的图形标志进行补充说明。通过小组评比的方法,对图形标志进一步的了解。
1、图形标志包含好多方面,现在请小朋友们来介绍自己在课前去找寻的图形标志好朋友,告诉大家,你是从什么地方找到它的,这个标志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2、学生上台汇报自己找到的图形标志,其它小朋友补充说明。
四、课后拓展
1、留意生活中的各种图形标志,想一想,这些图形标志的作用。
2、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设计一个图形标志。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 篇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9131页,做做中的题目。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直线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1.教师把教科书第129页和第131页的两个表画在小黑板上。其中第129页的表可先不写表中的字,只画出图形:
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