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语文教案 共48份
上册语文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上册语文教案、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上册语文教案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教案是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进行塑造的重要途径。希望这份“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能够达到您的期望让您感到满足,这会对你的生活产生积极效果!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生词,正确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继续练习通过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欣赏《拾穗》|了解19世纪农民的生活和劳动,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提升审美能力。
3、理解:“弥散、埋头苦干、搜寻、描绘、联想、欣赏、逼真、切身”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在深入阅读、与同学交流后,对嗦摘录的重点词句进行补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图,欣赏,师介绍油画。
2、学生观察,自己介绍画面,师强调观察的顺序。
3、说说画面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4、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学习“穗”字,同时介绍作者。
二、初读识字
1、自读自己勾画的词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互相评价。
3、请同学提醒大家,哪个字的哪些笔画容易错,共同记忆。
学习多音字“落”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分组分段读课文,其他组认真听,看图,想想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描述的。
2、引导学生概括每个段的内容,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总结写作和观察图画都应该有顺序)
3、自读课文,提问,师引导学生怎么分类自己的问题,怎样处理分类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看图,作品主要表现的是什么?(人物还是景物?)
3、透过人物作者要表达什么?请默读全文,用——勾出全文的中心句。
4、齐读,理解“逼真”,过渡,作者是怎样通过画面和描述来表达这种情感的?我们来学习1——5段
二、细读,感受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
1、师:拾穗是在一个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是收获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人们的心情会怎样?这里的监工是干什么的?说明了什么?
过渡:监工为下文的三个妇女的描述打下了伏笔,这三个妇女是怎么样拾穗的呢?让我们走进下文
2、自读2-4段,用-----勾出画面上看到的内容,用﹏勾出作者通过画面推想的?
3、学生回报自学情况。师板书学生的回报内容。
4、知道学生体会。
(1)、看第一位妇女,你觉得哪些词是重点?用⊿勾出来,说说从这些词中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2)、你还能想象到什么
查看更多>>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编写好教案是当代教育教学研究的必要手段。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篇针对“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的分析文章,希望这些信息能够为你提供一些重要的参考和建议!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特点,感受幽默的效果。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懂得生活里不能相信迷信,要有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版块特点。
本版块带给我们三则小幽默,幽默是什么?
二、新课。
1、揭示本课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幽默,齐读课题——《秀才砍树》。齐读课题。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间学习生字。
4、检查生字。
5、检查读文,分自然段读文。
6、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7、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8、快速浏览课文,把课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一下段落?
9、同桌间说一下各段的段意。
10、指名说各段段意。
三、写字。
祖、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维持、状况、兆头、境地、根深叶茂"等词语。
2、通过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体会秀才的可笑之处。
3、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生活里不能相信迷信,要有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特点,感受幽默的效果。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懂得生活里不能相信迷信,要有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准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中悟趣、以读代讲。
1、指导学生学会揣摩人物心理活动。
秀才在想到"困"这个字的时候,他心里想什么?
2、分角色朗读,学会利用关键词演绎故事内容。
3、朗读评价,在相互评价中提高朗读水平。
三、合作表演。
1、小组内分角色。
2、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演绎,大胆展开想象,可以进行合理的、创造性的表演。
四、总结深化、揭示道理。
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这则古代笑话可笑在哪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秀才偏执迷信这一做法的可笑之处。
2、利用关键词复述故事,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化。
五、课后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预
查看更多>>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写好属于自己教学课件。教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指导的必要手段。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这样的内容,为方便后续阅读请将此篇文章收藏!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许多动物通人性,懂得要保护动物。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许多动物通人性,懂得要保护动物。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片,介绍相关知识(环境,性情,)你们喜欢它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片有关小海豹的课文。板书课题,说说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二:新课:
(一)了解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
1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你们再轻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
2分自然段朗读。
3同桌正音。
4出示生字。
挣扎散步恢复依依不舍恩人擦洗喂养
5初步了解课文,
出示:看见——救起——照料——送回——感谢指名根据下列词语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为什么说小海豹是幸运的?画出相关的词句。
2小组交流。
3班内交流。
(1)提问:“幸运”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小海豹是幸运的?
(第2自然段中“渔网越收越紧,它感到危险了,想冲出去。但是它被渔网裹着,怎么挣扎也不行。”要读出小海豹危险的处境。
第3自然段中:丽莎立即跳进大海……、救起遍体鳞伤的小海豹……抱回家
第4自然段中“擦洗……喂养……健康…、、小海豹被丽莎送回大海时,它望着丽莎不时地回头,依依不舍。”要边读边想象小海豹恋恋不舍的样子,读“依依不舍”语速稍慢,语调轻些。预设:体会喂养的意思(),感受到小女孩的爱心。体会依依不舍的意思,感受到小动物和人类之间建立的感情
第5自然段中“见到丽莎,它抬起前肢,啪啪啪地拍打,嘴里愉快地叫着,好象在感谢救命恩人……”要读出高兴的心情,语速稍快一些。“好象在感谢救命恩人……”稍慢,要留有想象的余地。)
(3)导语: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像这样幸运的小海豹太少了,老师想请你们看一些图片,看后把你的想法说一说。出示捕杀海豹的图片
(4)师生交流谈谈观感。
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回答问题,
(5)再说说这只小海豹为什么是幸运的。
4结合你的体会再读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触。
预设:与前文进行对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