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课件(实用九篇)

小学教学课件(实用九篇)。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会带上自己教案课件,因此老师会仔细规划每份教案课件重点难点。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框架,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找到了有关“小学教学课件”的好东西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希望这些想法和技巧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小学教学课件(篇1)

小学二年级《北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小学二年级上册《北京》教学设计。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的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呀?

2、说说自已在电视上看到的北京,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自已印象中的北京,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上册《北京》教学设计》。

3、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北京的。板书课题,学生跟着写。

二、初读感悟

1、小组练读课文。请小组同学自已安排读的方式,可以齐读、个别读,也可以分段读。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已认识哪些词语,领大家读一读。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4、各小组轮流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自已读课文,自已体会。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众哪几个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3、再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已又认识了哪?

小学教学课件(篇2)

单元简介

本单元中,学生将根据他们选择的课题,学习如何设计建设交互式网页,并将其发布在因特网或校园网上。网页是由若干组件构成的,这些组件由特定程序设定承担动作,如超链接可以使用户自动链接其他网址,鼠标箭头经过屏幕某一区域上方时这一区域按程序变化。学生在掌握这些基本的网页知识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考虑到网页的设计如何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如介绍历史城镇的网站应该给受众提供名胜古迹的清单,以及重要历史人物的细节资料。本单元需要7课时。

本单元教学涉及“信息与呈现”、“公众信息系统”等相关知识,因而让学生掌握“搜索网上的信息,熟悉可以在网上查找到的信息的特点和类别”,基本了解控制和自动事件等知识点是本单元教学的又一重点。

教学资源

可利用的因特网或校园内部网络。

可使用表格、文本处理的网页发布软件,或带有网络功能的桌面排版软件。

可实现网络功能动画的图像软件。

学习目标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能够创建网页,包括网页上图像(至少包括一幅图画)和连接到其他区域的超链接,以及学生所选择的与主题相关联的附属信息。除此以外,在使用不同资源的信息时,要能够以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呈现该信息,以适应特定的目的和受众。尝试开发诸如能够控制链接等的页面功能。

对部分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而言,应该能够创建包括图片的网页,其文件应和简单的主题相关,能理解并满足受众的需求。

对部分做得更好的学生而言,在页面上使用自动编程控制事件,使包含的信息更容易被一系列用户所接受,如屏幕区域对鼠标的移动产生反应做出变化等。同时,用多种方式呈现网页,使受众有更为直观的视觉感受,从而增强网页的效果。

教学过程

任务1:初步了解网页

网络媒体的格式和纸质媒体的格式有所不同,因此信息的获取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页面的设计,网页应该能为特定的受众服务。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网页和印刷材料的区别,解释印刷材料的线形特性和网页的动态特性。要求学生讨论“什么是合适的设计”,同时勾勒出思考的要点。教师解释不同的链接可被创建出来以适应不同受众。学生接下来应该比较三个不同网站(其中一个是含视频程序的网页),区分其各自的独到之处。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页面设计影响到用户获取的数据,了解网页应为不同受众而设计。需强调的是,本单元开始时应关注做出相同页面设计和链接不同内容页面的所有学生。

任务2:使用工具创建网页

使用一系列软件工具来创建具有交互性的网页,由学生自主决定网页的结构。当然,网页的创建也可以通过编程语言来进行。

给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网页范例,包括标题、背景色、文本、图像和文件间的简单链接等,页面由表格控制,要求学生改变文件的外观。教师解释网页编辑软件如何转化为HTML语言,以及怎样使用相关软件创建标题、背景(背景色或背景图)、图表和表格。使用软件类型根据每个学校现有软件工具而定。

学生通过学习应能用相关软件创建网页,能深入思考一个网页发布软件和另一个实现子功能的差别。当教师向学生介绍如GIF和JPEG文件的转化技术时,学生应理解为什么做出这些转化。HTML应被阐释为传递代码,由元素构成,如文本、图像、速度效果,学生应能学会用HTML代码生产很多网页。

任务3:使用专门图形软件优化网页

通过专门图形软件包生成的动画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向学生解释如何使用相关软件创建链接、简单动画、浮动按钮和其他简单编程等。

任务4:设计链接

其教学目标为给页面加上合适的链接,不同类型的链接要能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教师应能解释设计网页的全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能充分考虑链接的前进和后退。

任务5:自主创设网页完整方案

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并用先前介绍的工具软件创建网页,同时兼顾网页设计所需要采用的完整方案。教师对学生的工作应给予及时反馈评价,要求学生根据评价改进网页。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讨论网页的合适主题,确定页面创建服务的受众范围。要求学生绘制考虑主题、内容、受众关系的网形表,写出简要的计划。学生可以分成小组协同做一个课题,然后在页面间做链接。要求学生画出呈现各部分内容及各部分间链接的图。鼓励学生开发页面评价系统,通过向网站访问者提问的方式来实现。学生要在发布网页之前集中讨论“网页发布到因特网上的合理性”。最后,把完成的网页上传到校园网上。

对学生的要求是页面应包括背景色/图,至少两幅图片,至少三个内部链接。

三、以上两例教学设计的比较与启示

上述两例教学案例各有其独特之处。小学的《寻找信息》案例特别强调小任务,将寻找信息的方法分解为多种方式,而每一种方法都是一项任务,同时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操作相结合,最后将最适当的信息搜索方法作为一个综合性任务布置给学生。中学的《网上公布》案例则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只是通过示范、讲解和引导等方式来传授知识。由此可见,不同的学段有其独特的教学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也必须区别对待。

1.注重自主,协作学习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不难发现英国的信息通信技术课程强调自主、协作性学习。在小学阶段,强调学习者自主操作来实践搜索信息的方法;在初中阶段,则特别强调学生协作来完成一项较大的任务,例如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网页和印刷材料的`区别等等。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加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和协作的能力。

对照我国目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自主、协作学习的策略贯彻得不够充分,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深入学习信息技术。

2.强调单元主题设计,贯穿多个学习活动

英国的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强调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设计,在一个单元内设计多个学习任务活动,并以完成学习目标为其最终目的。一个单元可能由几个课时来组织学习活动。基于单元的设计思想,有利于全面系统地考虑主题的完成。如《寻找信息》单元就是以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演示文稿为主题,借助五个任务活动涵盖本单元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过多强调的是软件操作训练,缺乏单元设计的整体观念。我们有必要借鉴英国的单元设计思想,考虑在初中和高中,采取大单元的设计思路,围绕大的学习目标,设计大的学习主题,以小的学习活动来组织整个教学。

3.完备的单元设计体例

英国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单元设计强调内容的多方面。以《寻找信息》的单元为例,其单元设计包括单元简介、基础内容、目标、语言学习、阅读能力、资源以及具体学习活动安排。单元设计包含了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

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中,多缺乏正确的设计规范,仅指出操作步骤而缺乏相应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资源支撑等。英国的单元设计体例,有助于我们理清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小学教学课件(篇3)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XX,我想对你说》

新窑小学 马小燕

设计思路:

在生活中,同学们经历的许多事都会触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会有许多心里话,由于各种原因未必有机会说出来。因此,在本次习作中,我引导学生有真情实感地说出心里话. 指导目标

1、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 训练学生有内容,语句通顺连贯的写作能力。 习作准备

l、教学前一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写抒情性的日记,练习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记日记时,多则成段成篇,少则

一、两句都行)。

2、课前布置学生思考:你想对谁说心里话?说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在生活中,在与亲朋好友的接触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感动,有许许多多的话语需要倾诉。请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完成习作。

二、指导学生审题。

师:各自默读习作提示,想想本次作文的内容是什么?

写好这篇作文应达到哪些要求? 指名说

出示写作要求

要求:内容真实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三、指导选材,开拓思路。

根据习作题目要求,想想自己给谁说,说些什么话? 指名说

四、阅读引路,领悟写法

l、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秋天的怀念》《再见了亲人》,作者在表达自己真情实感时有哪些方式?找出相关的段落。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板书:叙事抒情、借景抒情、直接抒情)

2、记得那一次,天灰蒙蒙的,春雨潇潇地下着,我拖着沉重的身体回到家。试卷上那血红的数字无情地宣告我的失败。老师要求家长签名,我不知如何向妈妈您交代。我看见您那沧桑的脸微微抽动,浊黄的眼布满血丝,您说道:“我辛苦的代价换来的竟是你如此差的成绩!”您的冷言冷语使我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很不好受。我也没想到我用心学习会换来这样的成绩,一气之下,我冲进房间,重重地把门一甩,还留下这么一句:“您根本不了解我,您不配做我妈妈!”

第二天,天生倔强的我没有问您一声,也没有看您一眼。您匆匆上班去了。我看到桌子上的试卷,还多了一个本子。我打开本子一看,啊,令我吃惊的是本子里全是整整齐齐的解题,试卷上也已签了名,原来是您昨晚在为我分析错了的题目。蓦地,一瓶药、一个水杯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一酸,拿着药向妈妈的办公室冲去。妈妈她开会去了,偶然间我发现相架里摆着我儿时的照片,无知地笑着。顿时,一股从来没有的内疚一下于涌进我的心头,令我无所遁形。我剖开灵魂深处,看到一个丑陋的我。妈妈为了我,不辞劳苦地工作,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妈妈的心也在痛呢!是我,是我的错,是我不理解妈妈,是我不配做妈妈的孩子……

这一刻,我终于哭了,泪水嘀嗒嘀嗒地从脸颊上滴下来,妈妈,我想对您说:“请原谅您的女儿吧,对不起,妈妈,我误解了悠,我真想您回家,真想您回家……”

从上面这个片段中你学到了哪些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各种描写方法: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五、指导构思,评议练说

1、运用方法独立构思。

同学们构思时,老师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构思。(如:有的喜欢列一个提纲,对着提纲想;有的喜欢写几个词语,对着词语构思:有的喜欢自言自语;有的则可能画几笔简笔画,用简笔画激发自己的灵感。)

2、小组交流。

六、指名口述作文,集体评议。

七、教师总结:

“××,我想对你说”可以为我们架起情感交流的桥梁,你们一定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选择自己想喜欢的方式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在此基础上与他人交流,你们一定会更加心相通、情相连。怎么样,让手中的笔尽情抒写吧。

小学教学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探究,体会梅花的坚韧与高尚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在风雪中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风姿。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

(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

(4)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陈毅)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文生字词,学生自主交流,掌握音、形、义。

秉性 训斥 撩乱 朦胧

灵魂 玷污 颇负盛名 折节

3.再读课文,质疑:

在作者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你能从文中找到她的疑问吗?

三、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画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会受到感动?(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段)

(1)出示课文中的句子:“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就会落泪呢?(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

②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你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③指导朗读,读中悟情。(配乐《思乡曲》)

(2)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又用红绸子慢慢抹净。”

①投影出示“墨梅图”,学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

②你从哪些诗句感受到“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词句。(学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③指导朗读句子:“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3)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①学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图片及姓名。

于 谦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岳 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回祸福避趋之。

陆游王 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③“外祖父”如此深爱梅花,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外祖父”把梅花当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④指导朗读。这看似平常的梅花,融入了无数有气节人物的灵魂,漫漫五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读这一段。

(4)出示课文句子:“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块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①指名学生读。

②“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让“我”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3.讨论: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学生着重理解;“梅花”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学生齐读课题《梅花魂》。

(设计意图:本片段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自主圈画词语,自主品味并通过朗读指导,读中悟情悟理,体会“外祖父”对家乡、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在此过程中,学生列举了从古至今无数有气节、有品格的中华儿女。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部分爱国志士的诗句,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帮助学生进行了有关古诗文名句的积累。)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作者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吗?

2.古往今来,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像“我”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他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国语言,但他们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他们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的中国心》)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讨论,明白作者以《梅花魂》为题的意图,再次感受梅花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品格和中华民族不折不挠、历经磨难而不低头折节的民族精神。最后,在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歌声与黄山、黄河、长江、长城的画面中结束,升华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小学教学课件(篇5)

一、设计理念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如果能引导、启发学生自觉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自觉去发现、捕捉、感受生活,就能使他们“有东西可写”;如果能让学生自主写作,不拘文体甚至不必成文,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使学生“能够写出来”;如果能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重视文字修改,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就能使他们“能够写得好”。如此历练,势必会点燃学生习作的激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会在写作的反复实践中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反映机制,获取可持续性发展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课前准备搜集喜欢的一种动物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三、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猜谜导入,激情引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我们一起来猜几个谜语,好吗?(用幻灯出示谜面)

(1)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2)头戴翡翠花帽,身穿锦绣缎袍,常把扇子展开,夸耀自己美貌。

(3)脑袋像猫不是猫,身穿一件豹花衣。白天睡觉夜里叫,看到田鼠就吃掉。

(4)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运送果子针上穿,遇到危险缩一团。

(5)黑毛黑,白毛白,圆圆胖胖惹人爱,攀得高,爬得快,嫩竹野果当饭菜。

(6)身体矫健又灵巧,身上穿件金钱袄,单独活动不结伴,能爬树来能跳高。

2.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边读边想,看看谜底分别是什么。

3.交流汇报。

(谜底分别为:燕子、孔雀、猫头鹰、刺猬、熊猫、金钱豹)[意图:由猜谜切入,既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语言材料]

4.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把谜底给猜出来了。看来,同学们对动物很感兴趣,一定很喜欢它们,是不是这样的?

(二)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最近,在动物园里工作的一个朋友要我给他帮个忙,请我们班的同学为动物园里的动物设计名片。怎么样,有意思吧?愿意帮这个忙吗?好的,老师首先代表他谢谢你们。

2.那么,你最想为哪种动物设计名片呢?为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板书: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替你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好不好?[意图: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销蚀畏惧作文的心理,使学生体会到作文是简单的、有意思的]

(三)自主阅读,自主设计

1.其实,给动物设计名片一点儿也不难,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叫薛爱华的同学设计的两张名片。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相信读了之后,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2.引导讨论:薛爱华是怎样给她喜欢的海洋动物设计名片的?

5、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掌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2、认识十个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犹豫、忧郁、骤然、歧视等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理解一些词语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前测激趣

刚才同学们在进行晨会时,台上的同学讲完故事,台下便响起热烈的掌声,说说为什么给他们几位掌声?(请一个在台上讲故事的同学)你得到别人给你的掌声,心情怎么样,会怎么想?在什么场合下我们经常听到掌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29掌声(板书)

1、齐读课题。

2、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谁鼓掌?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给她掌声?……

过度:看来同学们心中的疑问还真多!下面同学们带着这些心中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完之后再把本课的生字认读,呆会儿老师会检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课文后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1)出示小黑板A指名认读B齐认,C擦去拼音认

(2)请同学说说这些生字在课文中所带出的一些词语

(3)出示小黑板:学生齐读词语:

小儿麻痹症姿势落下了残疾情况镇定

讲述情绪调来

a、讲解两个多音字:落调

b、解释小儿麻痹症

2、学生自由说你刚才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3、随机讲读课文的重点段

(1)出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文静、胆小、自卑……)

如果用书上的一个词来概括,你会想到哪个词?

(2)随机板书忧郁,并请同学说说它的意思。

(3)课文中有一段中的英子与第一段中的英子截然不同表现,同学们找找是哪个自然段?这一段中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快乐、自信、爱与人交往、开朗……)

(4)练习朗读第一段与第四段

(第一自然段要读出她一种自卑心理,所以语气要低沉缓慢一些,第四自然段要读出快乐自信的心理,所以要读得高兴,跳跃一点)

a、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b、读后评议。

过渡:一个自卑、忧郁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瞧,一对反义词同时出现在她的同学身上,是什么让她有如此大的转变,同学们学了课文2、3自然段便知道了。

4、学生默读课文,读后说说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5、老师随机讲解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

(1)英子为什么犹豫呢?这个时候她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紧张、自卑、痛苦)

(2)指导朗读这一句。(要读出那种难受,那种紧张的心理)

6、同学们为她鼓了几次掌?

7、第二次同学们是因为什么而鼓掌?

8、指名读描写第一次掌声的句子。

9、如果英子是我们中的一员,此时你想对她说什么?随机解释骤然。

(你真勇敢,你能行,我们相信你,你终于克服了自卑心理)

10、这一次掌声代表什么?(是对英子走上讲台的赞许,是对英子走出阴影的肯定和鼓励)

11、看插图: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描述这幅图。

12、这次响起掌声是因为什么?这次掌声代表了什么?(赞扬,也有鼓励)

13、从这两次掌声里,你体会到什么?(分小组交流,再汇报)

14、学生汇报。

(尊重、理解、鼓励可以改变一个人,当别人身处困境时要给他们鼓励和帮助,帮助别人,自己也会体会到快乐……)

15、感情朗读2、3自然段

16、出示小黑板:

(老师这有一段英子长大后给作者的来信,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

(1)齐读

(2)联系全文:从英子的变化中,说说你会想到什么?或是有什么感受?

(随机讲解歧视的意思)

①站在英子的角度,作为英子应该正视自己的缺陷,反正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这何不快乐一点)

②我们对残疾人充满关爱,不能歧视,要多给他们鼓励与帮助)

过渡:一个自卑忧郁的小女孩,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并微笑面对以后的生活,这掌声所代表的是什么?(是一种爱)

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关爱,在生活中,爱还可能是什么?(学生自由说,说完之后,老师出示小诗让学生朗诵)

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爱是一句友善的讲话

爱是炎炎夏日一缕清凉的风

爱是寒冷严冬的一杯热茶

爱是瓢泼大雨中的一把小花伞

爱是黑暗中的一支蜡烛

师:是呀,这个世界是由暧维系成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板书:

29掌声

原先的英子:文静、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忧郁)

↓热烈的掌声(关爱)→受到鼓励、鼓起勇气

改变的英子:快乐说笑跳舞(开朗)

教学反思

1、在学生与本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研究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当学生调积起已有的生活体验,把自己当成是课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样去想一想的时候,学生便不再是他们自己了,他们便不知不觉中游离于文本之内,学生就具有了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觉得这样学生更好地把握住英子的性格特点,她能激发学生关爱残疾人的爱心,并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关爱他人的愿望。教学中,我有多处这样的设计:假如你是英子,你走上讲台前心里会想什么?当你听到掌声以后心里又会怎样想?假如你是台上的同学,你想对英子说什么?等等,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的思考和朗读与文本能直接的对话,其实,这样的机会也是靠老师多给学生创造的。

2、重视朗读的指导

“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朗读并不是仅仅靠传统的“读书百遍”就能凑效的,在宝贵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朗读的指导就起着“引路人”的作用。

在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两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读,并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出英子的不同性格特点。在第三自然段中,我注重指导学生该怎样读好英子犹豫的心里、英子激动的心情,以及英子那种感激的心里。我在教学中注重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自己寻找感受英子不同的内心世界,通过不同的语气朗读,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并在朗读当中表现出对英子的同情和对英子改变后的开心心情,真正地做到了读中体味,在读中感悟,真正地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具有了独特的内心体验。教师在课堂上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意

中年级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不能直接给出解释,也不能让他们按字典解释照搬,而应结合课文,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在课文中有几个这样的词语:犹豫,忧郁,歧视等。“犹豫”一词我在教学中结合后面的“慢吞吞”来理解,说明英子不愿意走上讲台,但是老师的`要求又不能不做,因此拿不定主意。“忧郁”和“歧视”可以放在一起来指导这两个词虽然都是在课文的后半部分才出现,但含义在前半部分已经显露出来。例如第一自然段:“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这其实就是英子忧郁的表现,而为什么英子会这么忧郁,起上讲台时又那么犹豫呢?就是因为英子很自卑,害怕同学们歧视她。在这样的语境下来理解“歧视”,学生就能知道这里“歧视”的意思是“看不起她”。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就会相应的提高。

评课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整堂课都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需要出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良好氛围,让他们以小主人的身份讨论他的话应该怎样读,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说、读、演练中形成师生互动,学生在学中获得快乐,得到发展。

二、正确把握课文重点、难点,优化了课堂结构

语文课不像数学课那样层次清楚,条分缕析,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它融整体层次性的明确和相对的模糊性为一体,所以语文课特别需要认真设计课堂内容,明确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老师讲起来才有所侧重,学生听起来才目标明确。《掌声》这堂课主要用对比的教学方式:如原先的英子和后来的英子对比,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对比,由浅入深,删繁就简,化整为零,从而使学生理解“掌声”的意义,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

三、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1)、课堂以“活”为原则,激活学生的思维,刘老师授课时不是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课堂上充满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演练的主阵地,刘老师在这堂课上自始至终都做到了这点。例如:学生的质疑问难,想像当时英子的想法,谈自己的看法,感受等等,无不体现一个“活”字,课文以朗读为主,朗读形式多种多样,有个别读,分组读,齐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以“新”延伸课堂内容,使学生感到课有终了,学习无穷尽,例如:教师设计的拓展练习,生活中哪些是爱,可以说是学生对教材的再认识,也是学生主动性的体现,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受到思想教育。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一些小小的不足之处,在一些细节方面还处理得不够好,有些话要说的浅一些,尽量能让学生更好一些。

总之,整堂课始终贯穿了自主、合作、创新这一些教学理念,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小学教学课件(篇6)

1、运用多种识字方式,能认7个生字,学会写9个生字。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通过写李时珍的具体事例表现其品质的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2、抓重点词,品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3、理解《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著作。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采药”“著书”等都是生疏的事物,对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造成一定障碍。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通过查资料,把原先对李时珍零碎的了解整理为较完整的认识。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对课文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对课文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对李时珍著书的兴趣、探究。三年级学生开始习作练习,对如何写人表现其品质没有清晰的写作思路。而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本身就具有示范性,通过读一篇好的文章,学一种好的写作方法不失为一种提高习作水平的好途径。因此在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把阅读和习作相结合。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吗?你们从哪知道的?说说你对他和《本草纲目》的了解。

2、《本草纲目》是明代卓越的医学家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这么伟大的一部著作,李时珍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写出来的呢?请同学翻开课文,今天我们一起认识这位伟大的名医――《李时珍》。(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师:老师播放课文录音,你们边听边看课文,注意把预习时遇到的难读的字音听清楚。

2、认读生字,书写难写字。

师:听清楚了吗?把你认为的难读字音再读几遍,待会考考你们!

师:现在我们进行开火车比赛,给这些生字点点名! (出示生词:医学家 诊费 救死扶伤 鄙视 患病 判断 本草纲目 救死扶伤 完善 )

卡车上载满了运往灾区的救灾用品。

师:自己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发现?这个字有两个不同的读音,读书时要注意区分。课文里还有一个多音字,你能找出来吗?(累)你会组词吗?(硕果累累)(劳累)

3、指导书写难写字。a)出示“鄙”“载”字卡。b)师范写,生观察。

载:半包围结构,“戈”字旁的横要写得够长,弯钩要写得舒展。

c)生练写。d)反馈写字效果(实物投影展示)、评议。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师:请同学轻声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想想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小问号。

3、师:知道“鄙视”一词的意思吗?把“鄙视”换一个词,还可以怎么说?(轻视,看不起)

师:为什么在当时行医是被人鄙视的行业,李时珍还要学医?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师:李时珍二十二岁就开始给人看病,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医药书?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为了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是怎么做的?轻声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理解:行程远:“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农民、渔民和猎人”)

3、课件出示:(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的名山,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四人小组品读)

(1)你能想象“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的画面吗? (理解采草药的“艰辛”。)

(2)你想到过品尝草药的危险吗?(理解李时珍著书的“严谨、科学的态度”。)

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师:最后,历经了27年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这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全班齐读第五自然段。(有着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九百种药物的伟大著作。)

学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是什么精神支持着李时珍为它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巨大的代价?

总结:李时珍靠的是不畏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同学们也应该像李时珍那样,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将来学有所成,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学习写法。

1、师:通过课文的描写李时珍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3、师:是啊,作者花了较多的笔墨详细描写了李时珍采草药的艰辛,还抓住了许多细节描写“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等体现了他严谨治学的态度。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衷地体会到李时珍为祖国药物学的献身精神的高尚品质。我们今后学写作文时,也要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其品质的方法,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五)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并组词。

2、用自己的话复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3、进一步收集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

本堂课是在学生对李时珍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的,由于学生课前丰富的课外阅读对李时珍“从小立下从医的志愿”,“《本草纲目》是我国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等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对课文有了大致的认识,上起课来学生都能纷纷说出自己对“李时珍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巨大的代价著书”的感受和理解。文中对李时珍认真辨别药材“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只做了概括性的叙述,学生理解不深,而一位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破庙过夜》,记叙的是李时珍师徒采访途中,在一座满是蜘蛛网的庙里过夜风餐露宿。并以“月下记录材料”和“亲口品尝鸡肠草”这两件具体事例来说明他严谨治学的态度。通过阅读,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由衷地体会到李时珍为祖国药物学的献身精神。同时也加深渗透 “用具体事例表现其品质”的写作方法。所以应在教授教材时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联系点,全面辐射。以课内促课外的阅读。

小学教学课件(篇7)

一、教材简析

《早操》是字与拼音(三)中的一篇小韵文。它用一段富有童趣的语言,配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将早晨欣欣向荣的景象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同时它又安排了八个要求能认的字和五个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拼读,听读识字。不愧是一篇陶冶孩子情操,培养识字能力的好文章。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读熟、读懂韵文《早操》,养成早起锻炼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采用拼读、听读法识字,能用字组词。

3、掌握新笔画FEB8、FEB9,学习先中间后两边的书写规则。能准确、工整地书写五个生字。

4、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难点及重点:

培养阅读能力和识字能力。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活动挂图、拼音卡片、生字卡片、录音机、音乐带、生字巧巧板。

五、板书设计:

以粘贴图片式出现。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激趣)今天我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语文课了,大家高兴吗?老师今天准备了许多小金星,要奖给进步最大的同学,小朋友们可要努力争取呀!

2、(复习)在前面我们认识了许多复韵母好朋友,我们再来读读,好吗?比比谁的声音宏亮,发音准确。

(将复韵母ai,ei,ui,ao,ou,iu,ie,ue,er写在绿叶形卡片上)

二、创设情境,观察图画,初感韵文内容:

(一)语言描述,趣味导入:

早晨太阳升起,大地万物苏醒,人们纷纷来到大树下,花丛中进行晨练。老师把这欣欣向荣的景象用笔画了下来,你们想看吗?

(提出要求:仔细观察图画,认真听,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让画“活”起来,带动学生看图说话。

1、(实物投影)师伴音乐(轻快、愉悦)依次拉动小露珠、小鸟儿、小蜜蜂、小学生,用简洁而又富有诗意的语言来介绍。

2、让学生来说说看到了什么?(不要求说全,但要讲一句完整的话)

3、教师小结。

三、初读小韵文,初感字音,深入了解内容:

(引语)老师根据这一情景,还写了一首小儿歌呢,你们想听吗?

(一)、(实物投影)师伴乐,边活动画面,边朗诵韵文《早操》。用图画美、音乐美、文字美吸引学生。

(二)、(实物投影韵文《早操》)

请学生自己来读读韵文《早操》,把不认识的字标出来,问问老师、同学。(允许走下位子交流)。

(三)、鼓励学生读给大家听。(听的要求:用手指着字认真听,发音是否准确)。引导学生互相评议。

(四)、师生互换角色,老师读,学生评。教师根据学生的有价值评议再读韵文。

(五)、师小结。

四、认识八个生字,培养识字能力。

(引语)刚才同学们从小儿歌中找出了好多不认识的字,今天我们重点来认识,这八个字娃娃。

小学教学课件(篇8)

1.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一般过去时也表示过去经常或反复发生的动作感谢。

2.Be动词在一般过去时中的变化:⑴am 和is在一般过去时中变为was。(was not=wasn’t)⑵are在一般过去时中变为were。(werenot=weren’t)⑶带有was或were的句子,其否定、疑问的变化和is, am, are一样,即否定句在was或were后加not,一般疑问句把was或were调到句首。

3.句中没有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的句子否定句:didn’t +动词原形,如:Jim didn’t go home yesterday. 一般疑问句:在句首加did,句子中的动词过去式变回原形。如:Did Jim go home yesterday? 特殊疑问句:⑴疑问词+did+主语+动词原形?如: What did Jim do yesterday? ⑵疑问词当主语时:疑问词+动词过去式?如:Whowent to home yesterday?

动词过去式变化规则:

1)一般在动词末尾加-ed,如:pull-pulled, cook-cooked

2)结尾是e加d,如:taste-tasted

3)末尾只有一个元音字母和一个辅音字母的重读闭音节,应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再加-ed,如:stop-stopped

4)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变y为i,再加-ed,如:study-studied

5)不规则动词过去式: am,is-was, are-were,do-did, see-saw, say-said, give-gave, get-got, go-went, come-came, have-had,eat-ate, take-took, run-ran, sing-sang, put-put, make-made, read-read,write-wrote, draw-drew, drink-drank, fly-flew, ride-rode, speak-spoke, sweep-swept,swim-swam, sit-sat

4.句中be动词和动词一般情况下只能有一种而且也必须有一种。如:

Theyvisited my parents last weekend .

5.一般过去时中的be动词:一般用过去式:was were

was用于第一人称单数(I)和第三人称单数(he she it和其他人名或称谓,如:Ben 、his sister等);were用于第二人称单数(you)和所有复数(包括第一人称复数we、第二人称复数you;第三人称复数they和其他复数,如the children 、his parents等)。

6.一般过去时中的动词:一般只有一种情况:+ed

这里强调一点,和一般现在时不同的是这里不管主语是第几人称,也不管是单数和复数都加ed。

7.一般过去时判断依据(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一般过去时):

be动词是was、were

动词加ed

有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

现在学过的常用的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有:

just now amoment yesterday last week last night last weekend last year last month threedays ago two weeks ago.

小学教学课件(篇9)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行医著书的事迹。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书后问题。

3.给第4自然段分层,说说层意和自然段的段意。4.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层和概括层意为难点。

教学思路:

初步理解――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深刻理解――指导朗读――教学生字词

教学资料:

李时珍(1515―1593):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24岁随父学医。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行程达1万余里。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分52卷,包括药物1892种,药方11096张,药物形态图1160幅。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2.放大的课文插图或幻灯片。

1.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2.读后思考:①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②课文写了李时珍哪些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

2.说说每一自然段写了些什么。

3.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写了李时珍的哪些事?四、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讨论: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理解:明朝医学家药物学家)

2.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读并思考:

(1)“那时候”指什么时候?李时珍的父亲不愿让儿子再当医生,为什么用“再”字?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让他再当医生?

(2)“世代行医”、“救死扶伤”各是什么意思?

(3)李时珍为什么会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3.学习第3自然段。

轻声读,边读边想:(1)“处处留心”、“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做?

(2)“对症”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古方解决了父亲遇到的疑难病症呢?

(3)后来他父亲为什么又同意他学医了?父亲从“不愿”到“同意”说明了什么?

1.听写词语:

诊费 职业 有效 对症 疑难 病症?

③齐读这一节,进一步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精神。

3.学习第6至7自然段。

(3)出示《本草纲目》,让学生翻翻(厚薄),看看(图文),掂掂(分量)。

(4)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部书怎样?课文中是怎样评价它的?(著名、伟大。)它著名在哪里?为什么说它伟大?(5)讨论后齐读第6、7两段。(6)介绍“出版说明”中的有关内容及第2部药物书《本草纲目拾遗》,告诉学生这本书是清代赵学敏编写,在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后100多年,记载了900多种药物。(7)再问:现在有人正准备编写一部更新更伟大的药物书,同学们知道是谁吗?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意在将理想的`种子播进幼小的心田。)

三、作业。

一、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1.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李时珍,为了解除病人痛苦,立志学医和编写著名药物书《本草纲目》的过程。

2.认识李时珍的思想品质。(救死扶伤,为人类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3.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进行具体的示例教学。

三、复述课文。

1.抄写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李时珍是_____朝伟大的______家和______家,他从?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