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教案

整数教案 共50份

整数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整数教案、整数教案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整数教案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整数除以整数教案十三篇

资料主要是指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的材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工作中,时常会需要资料作为参考。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所以,你是否知晓资料到底是怎样的形式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整数除以整数教案十三篇,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整数除以整数教案(篇1)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60第五单元信息窗1—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直观图示,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探索分数除以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促进个性化学习。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难点:

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创设情境

(出示不同兴趣小组活动的照片,最后定格在布艺兴趣小组活动现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布艺兴趣小组,看看在布艺制作过程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一)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出示问题情境图1(自己改造一个情境图):看,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用2米布,做成了7个小书包)

师:你最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预设:做一个小书包用多少米布?师: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解答吗?

学生列出算式以后教师可以追问:你是怎样想的?或者为什么用除法?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情境图2(课本情境):今天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接受了一项新任务,要用9/10米给小猴做衣服。如果做背心,可以做3件;如果做裤子,可以做2条。)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最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独立思考后,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1.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分米?

2.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分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有计划的进行板书)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我们先来解决“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信息,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算式,教师板书:9/10÷3=师:这个算式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做一做。

学生:利用学具纸条折一折、或者画一画探索9/10÷3=的计算方法。

2.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将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交流

查看更多>>
整数除以教案 整数教案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一)

在教学分数乘整数之前,班里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如果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觉得“这些知识我早就知道了,没什么可学的了。”,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于是在教学时,我提出:“为什么结果是9/10?为什么要把分子与整数相乘?”接下来的教学就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去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从自己特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来构建知识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孩子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视角。在本节课中,我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思维方式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有的学生通过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理解,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有的学生通过在老师给的练习纸上涂色来得到结果;有的学生讲清了为什么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还有的学生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同样得到了结果。

存在的一些问题。

让学生体会先约分比较简单时,出现了些问题。在做完例题第二个问题之后,依然有不少学生依然觉得先计算好,于是我就出示了四道题,其中最后一题数据较大,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我现在觉得,如果在例题教学完之后就直接完成那个8/11×99,这样就更加直接了,学生立刻就能体会到先约分的好处了,那么再做其它需要进行约分的题目就方便了。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二)

分数乘整数的知识基础在于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及分数的意义及整数乘法的意义等知识。在课堂的开始环节,我对这些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复习,再进入分数乘整数的教学。

分数乘整数的算法很简单,在相乘时,分母不变,只把整数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作分子。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我关注到新教材在算理方面的重视,注意到图形和算式之间的联系,在计算前充分让学生感知画、涂图形的过程。因此,在后面计算方法的得出就水到渠成,比较容易了。再者,对“分数乘整数表示的意义”也有机的渗透,为后面的知识打好铺垫。

一堂课上下来,由于学生对内容比较容易接受,课堂上有了空余时间。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比较清晰,但还存在的问题就是约分的环节,有些学生喜欢算出结果以后再约分,对计算过程约分还不愿意采用。这一环节还应讲深讲透。学生可能对于这种在计算过程当中的约分,还是一知半解,对这样约分的道理理解得不够清楚。学习分数乘整数,学生在计算时

查看更多>>
年级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政治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数一数教案

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一些资料。有了资料的协助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资料有哪些内容啊?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数一数教案”,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数一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达数的实际意义。

2、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计数器若干个。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小青妈妈在银行上班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出示1张100元的人民币的图片,以下均可采用图片代替),让学生说说它的面值。

2、说一说10张、100张人民币是多少元?

3、在此基础上,引出一叠人民币(100张百元的人民币)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

4、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设计思路:“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一般较少接触,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本活动创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活动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第3页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10辆卖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元?

1、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这样,既可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又能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

活动三:练习活动

1、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认识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关系,通过学生的拨珠活动,既可以巩固对较大数的认识,又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所以,这一活动应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

查看更多>>
数一数教案
大班数数教案
大班数数教案
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序数教案
大班整理教案
实数教案
数列教案
语文整合教案
小数乘整数课件十篇
指数函数教案12篇
指数函数教案8篇
指数函数教案8篇
儿歌《数数》教案精选
双数单数幼儿教案
2024数数歌小班教案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
有理数教案
有理数教案
找数字教案
众数中位数教案12篇
因数和倍数教案10篇
因数和倍数教案10篇
分数化小数教案7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数一数幼儿教案锦集
数学教案4篇
数学教案4篇
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数学高中教案
一次函数教案
数学梯形教案
数学教案8篇
数学详案教案收藏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热门
数学教案15篇
大班数学教案
分数除法教案
中学数学教案
初二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九篇
数学教案九篇
二次函数教案
数学详案教案推荐
数学详案教案推荐
小学整理教案四篇
数学按数取物教案10篇
小学整理教案精品
小学整理教案精品
分数小数互化教案范本
正数和负数教案十二篇
数学教案11篇
数轴教案范本
小学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函数教案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