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教案 共50份
数一数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数一数教案、数一数教案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数一数教案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编辑为您提供有关“数一数教案”的一些详细信息,我们会逐步扩充该领域的知识面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设计好的教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数一数教案(篇1)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生3:这里有一面国旗。
生4:这里有小朋友在踢球,有小朋友在跳绳
[此处,先给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然后按要求去观察,去数数。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数数活动之中。]
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定内容请
查看更多>>精心挑选后,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为大家推荐一篇名为“数一数幼儿教案”的文章,请您切实研究本文。为确保上课有序,老师应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撰写每个教案和准备课件。教学难点应详细写入教案,以便更加清晰明了。
数一数幼儿教案(篇1)【活动目标】
1、学习用跨步测量两地间的距离,初步接触测量。
2、初步学习记录。
3、激发幼儿参与测量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玩偶动物6个、记录卡、笔。
【活动过程】
一、激发用脚测量的兴趣。
(教师示范跨步测量的方法)小朋友,我们来玩个游戏,看好我是怎么过来的?(跨一步、并一步)我从大椅子跨到小朋友这儿,跨了几步呢?
二、幼儿感受用脚测量的乐趣。
1、请个别幼儿练习跨步测量。
想试一试吗?我请一个小朋友从你的小椅子跨到前面的大椅子要跨几步?我们可以边跨边数。
2、请男小朋友练习跨步测量。
现在我请男小朋友从你的小椅子跨到黑板要跨几步?
3、请女小朋友练习跨步测量。
看,女小朋友也等不及了。我们也来试一下从你的小椅子到黑板要跨几步呢?
三、引导幼儿初步学习记录的方法。
我来考考小朋友,刚才你从小椅子跨到大椅子,跨了几步?那我们把这个结果记录下来。那小椅子到黑板呢?小朋友想一下,从你们的小椅子还可以跨到哪里呢?
四、幼儿在情境中练习用脚测量,并进行简单记录。
1、练习用脚测量,进行简单记录。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动物朋友,看一看有谁呀?小朋友要去小动物家,还必须有一张邀请卡,就是让小朋友知道从你的小椅子到小动物家要跨几步,然后到前面的桌子上找一个相应的数字贴上去。那如果我们要去第二个小动物家,应该还是从哪儿出发?现在邀请卡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请你们从椅子底下拿出来。请小朋友看一下,你第一个去谁的家?第二次呢?好,现在我们开始吧!
2、通过提问,幼儿得出测量结果。
你去了哪个小动物家?用了几步?谁来说说你到哪个小动物的家近,到哪个小动物的家远?
五、幼儿自主选择测量的距离,并进行记录。
小朋友,想想看,还可以从哪些别的地方开始吗?谁来试一试,我们把这个结果也记录下来。现在我们都来尝试一下,你从哪个地方开始到哪个地方结束,把它量一量、画一画,并在纸上记录下来。刚才,我们都是在教室里面量的,那现在我们带着纸和笔去外面量一量、跨一跨吧!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
查看更多>>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一些资料。有了资料的协助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资料有哪些内容啊?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数一数教案”,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数一数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达数的实际意义。
2、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计数器若干个。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小青妈妈在银行上班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出示1张100元的人民币的图片,以下均可采用图片代替),让学生说说它的面值。
2、说一说10张、100张人民币是多少元?
3、在此基础上,引出一叠人民币(100张百元的人民币)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
4、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设计思路:“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一般较少接触,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本活动创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活动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第3页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10辆卖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元?
1、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这样,既可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又能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
活动三:练习活动
1、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认识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关系,通过学生的拨珠活动,既可以巩固对较大数的认识,又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所以,这一活动应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
查看更多>>